「我的扶貧故事」讓農民培訓成脫貧致富「金鑰匙」|三都水族自治縣...

2020-12-26 天眼新聞

我叫樊敏,是黔南州民族宗教工作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員。2019年6月,我受組織選派,來到三都水族自治縣中和鎮紅星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通過幾個月的深入走訪,我根據群眾意見建議、出列摘帽所需、鄉村振興所求,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定製培訓方案、設計培訓課程、優選培訓老師、推薦培訓學員,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長,承擔主持《水族歷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學脫貧政策感黨恩》《說普通話、寫規範字》《移風易俗》等每一堂課的講授和互動。  「當了30多年的水族人,第一次知道自己的民族有這些歷史、這麼多的文化。」紅星村村民潘承切拉著我說。  「樊書記,我以前多次參加過馬尾繡培訓,都是就繡教繡,就針穿線,像這次培訓的課程,還是第一次參加,課程豐富又有意思,既增長知識、又提高技能。」潘小婉是參加培訓班課程的一位學員,她也是一位刺繡「巧手」。  一個小小的「雙培」班在紅星村掀起了學習的熱潮,第一期還未結業,第二期「傳文化揚自信·學技能奔小康」100人的名額就已報滿......

駐村一年半來,我先後在臨近的中和、九阡、都江等鎮和雪花湖社區、鳳羽街道城南社區開設「雙培」班,培訓方案一次次優化,受益群眾達1000餘人、間接受益家庭近1000戶。  2019年以來,我立足「雙培」行動,在中央統戰部、黔南州民族宗教事務局的高度重視和有關部門、愛心人士的鼎力支持下,共爭取到黨建陣地、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教育培訓及助學孤殘病老困等20個項目資金共計280餘萬元,在紅星村凝聚起了「一心向黨、自信自強、苦幹快趕」的合力,走出了一條以「黨建為引領、團結為遵循、文化為紐帶、綠色為底色」的脫貧攻堅之路,為鄉村振興和實惠當地群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今年3月3日,全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正式宣告脫貧!我感到無比自豪與欣慰。  因為駐村,讓我與紅星村結伴而行、與扶貧攜手並進,真正體會了「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的真摯情懷。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鄭潔

編輯 孫蕙

編審 付松

相關焦點

  • 「微紀錄片」唱支山歌給黨聽:她把水族脫貧的故事「穿」到北京
    當地人都知道宋水仙,她的三個身份幾乎寫出了她的一生:第一個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馬尾繡傳承人;第二個是三都水族自治縣水仙馬尾繡有限公司負責人;第三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身份: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宋水仙正在展示她的馬尾繡工藝品馬尾入繡 一生入夢宋水仙所居住的貴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縣,是全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水族人有著自己的文化與信仰。
  • 「我的扶貧故事」軍魂不改 初心不變丨沿河自治縣石柱村攻堅隊隊長...
    我叫杜政雄,2017年從部隊轉業到銅仁市沿河自治縣國土資源局中界鎮國土資源所,當年被派駐到石柱村成為一名包村幹部。2019年起,我開始擔任該村黨支部書記、攻堅隊隊長。2020年3月,我開始擔任村脫貧攻堅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
  • 「村·歌」這裡為何叫「跺月亮之鄉」?丨三都自治縣都江鎮月亮村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縣都江鎮月亮村——月亮村位於都江鎮北面,距三都縣城36公裡。該村房屋多為瓦木結構,村內風光秀麗,自然環境優美,民俗文化深厚,由原來的蓋賴村、排抱村和河壩村合併而成。蓋賴苗族「跺月亮」、排抱大寨苗族「百鳥衣」原生態民族舞蹈、河壩排調組蘆笙跳月舞蹈為月亮村民族文化精髓。
  • 海南保亭:黃秋葵成黎族苗族鄉親致富「金鑰匙」
    中新網海南保亭12月24日電 題:海南保亭:黃秋葵成黎族苗族鄉親致富「金鑰匙」  記者 張茜翼  近日,在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響水鎮黃秋葵扶貧車間,脫貧戶吉躍文忙著搬運、分揀、包裝,然後把一箱箱新鮮的黃秋葵送進冷藏庫
  • 「我的扶貧故事」產業立起來 群眾富起來丨關嶺自治縣花江鎮蓮花村...
    我是花江鎮蓮花村支部書記羅開基,全國上下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蓮花村在國家省市縣以及花江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我秉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民服務宗旨;以「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為脫貧攻堅行動指南和產業發展方向,強化黨員幹部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好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做到「抓好黨建促發展,圍繞發展抓黨建
  • 「扶貧故事」紅棗的故事
    中國科協信息中心策劃推出「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系列廣播,講述科技扶貧路上的動人故事,傳遞科技工作者全力拼搏、接續奮鬥的堅定信心,匯聚薪火傳、展未來,砥礪前行、乘風破浪的磅礴力量!科協改革進行時陸續為您刊發相關內容,敬請關注。
  • 三都:39戶種植戶爭奪「葡萄王」
    評委們測葡萄可溶性固體含量  7月25日,在三都水族自治縣普安鎮前進村舉行的「葡萄王」評比擂臺賽現場異常熱鬧,來自全縣的39戶水晶葡萄種植農戶紛紛帶著自家的評委們認真品鑑水晶葡萄  「我今天獲得了這個第一名的好成績,我很開心。
  • 黃埔與三都開展的這場書法展一定要看
    近日,黃埔街文化站協同黃埔區書法家協會、三都縣書法家協會在黃埔街金麗園圖書館二樓開展「翰墨新時代 脫貧奔小康 黃埔、三都書法作品聯展」。活動也為黃埔人帶來一種古老的書法文化。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是黃埔區的扶貧對口地區。
  • 「我的脫貧故事」易地扶貧搬遷讓我家有了希望丨關嶺自治縣安馨...
    我叫韋登祥,今年63歲,家庭人口6人,2016年從關嶺自治縣斷橋鎮德新村楊柳組搬至安馨社區生活,是易地扶貧搬遷第一批受益者。我原先居住的德新村楊柳組是德新村最偏遠的一個自然組,不通車,吃水困難,需購買生活物資的,來回需要走上半天的時間,組裡的年輕人全部外出務工,條件稍微好點的都自己在外蓋房子不再回組裡生活。2016年,關嶺縣針對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村寨實施整組易地扶貧搬遷,當地的駐村幹部及村「兩委」多次到我家中做工作,消除我的顧慮,動員我搬遷。
  • 今天,電影《我和我的家鄉》首映式貴州分會場活動將舉行!
    貴州分會場設在全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三都水族自治縣普安鎮高硐村。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由導演寧浩、徐崢、陳思誠、閆非、彭大魔、鄧超、俞白眉分別執導五個故事,更有總監製張藝謀、總導演寧浩、總策劃張一白協力護航。作為《我和我的祖國》姊妹篇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以空間為軸,縱橫祖國的東西南北中,呈現家鄉的喜人變化。
  • 貴州省第九批省級扶貧龍頭企業評審認定結果公示
    貴州省第九批省級扶貧龍頭企業評審認定結果公示根據《貴州省扶貧龍頭企業認定管理實施辦法》(黔扶通﹝2018﹞11號)和《關於申報第九批省級扶貧龍頭企業的通知》(黔扶通﹝2020﹞11號),經企業申請、縣級初核、市級覆核、省級評審,擬認定91家企業為貴州省第九批省級扶貧龍頭企業,現予以公示,公示時間:2020年9月23—29日。
  • 「扶貧故事繪」甜桔柚成為百姓脫貧致富的搖錢樹
    「我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慶元甜桔柚』的栽種、管理技巧……」3月5日,應慶元縣竹口鎮黃壇村以及黃壇村經濟合作社邀請,有「甜桔柚之父」之稱的朱志東,如數家珍,在歷時2個多小時的課堂裡,詳述「慶元甜桔柚」栽種、管理方法和銷售故事,引來陣陣掌聲。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脫貧致富 我比什麼都高興|播州區茅慄鎮金山...
    還記得初到金山村時的場景,內心忐忑不安,腦海中盤旋過無數念頭,我將如何開展駐村工作,我要如何帶領這一方百姓脫貧致富奔小康……   困難在所難免,但工作還是要全力去做。到村裡後,我第一件事就是走訪入戶,採集基礎數據、收集信息資料,找準「窮根」。與村幹部、村民拉家常、謀發展。
  • 「我的扶貧故事」從被幫扶到幫扶 是幸運也是責任丨道真自治縣棕坪...
    從貧困群眾到扶貧幹部,是幸運也是責任,走在脫貧路上,我感到無比榮光。我叫皮雲蕾,今年26歲,是道真自治縣棕坪鄉勝利社區的扶貧專幹,也是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隊隊員。皮雲蕾在群眾家中走訪現在的幸福生活使我時常回憶起以前的不易和心酸。
  • 張義瓊驚豔亮相:把指尖脫貧的故事講給世界
    今年3月3日,貴州省人民政府發布公告,三都水族自治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這聲春雷我們已經等了很久很久。 三都是我的家鄉,全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也是曾經的國家深度貧困縣,而我家又在崇山峻岭之中極其貧困的三合街道苗龍村落椿苗族寨子。 對於延續千年的貧困,我最初的辦法是躲。1998年初中畢業,我就像寨子裡的很多姐妹一樣離開家鄉外出打工,保姆、裁縫、營業員、開服裝店……漂泊三年後,2001年我決定返鄉創業。
  • 中央電視臺《美食中國》欄目組走進三都
    12月14至15日,中央電視臺《美食中國》欄目組走進三都,拍攝水族民間傳統美食,該節目製作完成後將在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CCTV4)播出。欄目組先後在中和鎮板告村、水根村拍攝水族民間傳統美食魚包韭菜和雞煮菜稀飯,欄目組走到田間地頭、群眾家中、水族民間博物館,通過實地拍攝對三都水族獨特的自然風光、美食、歷史文化留下了深刻印象。
  • 「我的脫貧故事」精準扶貧幫我圓了大學夢丨道真自治縣棕坪鄉蒼...
    我叫宋靜,從小生活在一個道真自治縣棕坪鄉的一個偏遠農村。  父母都是樸實無華的農民,由於沒有文化,只能靠日復一日的田間勞作來維持基本生活。遇到暴雨或乾旱時,莊稼收成不好,唯一的生活稻草便也沒了。  我清晰地記得,母親每日起早貪黑邊打工邊照顧我們。  她時常教育我們要多讀書,我們姊妹牢牢記在了心裡。看著母親日漸消瘦的身體,我們黯然感傷,卻也無法為他們分擔家庭重擔,所以我們在學習上從不敢懈怠。
  • 「我的扶貧故事」白俊燃:「扶貧小白」成長記
    我叫白俊燃,是甕安縣司法局珠藏司法所負責人,也是珠藏鎮甕朗壩社區的一名網格員。2019年5月,我正式成為一名駐村扶貧幹部,從此我對大山深處有了牽掛。說到扶貧,對於剛剛參加農村工作的我,只是一個門外漢,談不上扶貧經驗。對於剛參加扶貧工作的我,很多扶貧政策不熟悉、不了解。
  • 飛越三都——像鳳凰羽毛一樣美麗的地方
    它,被譽為像鳳凰羽毛一樣美麗的地方,地處「月亮山」「雷公山」腹地,是全國唯一的水族自治縣——三都。 神秘的古老歷史,串連起水族人文與自然的精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