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詩的對仗有哪些基本要求?

2020-12-14 梧桐樹邊羽

格律詩分為律絕(四句)、律詩(八句)和排律(十句以上)。

律絕(四句)

我們這裡先明確一點:絕句是不需要對仗的。因為絕句字數太少,如果太過賣弄形式,容易造成詩意的局限,所以基本要求這個選項裡面,絕句是可以不對仗的。

當然你的才氣槓槓的,出口成章,字字珠璣,天然成對,那當然是好的,是值得景仰的。而絕句不設對仗的要求,實際上就是文體向內容屈服的放低要求。

所以,朋友們千萬不要在分辨律絕的時候拿對仗來作為標準了——我為什麼首先要講這一點,因為曾經有不少的朋友在評論區裡用對仗來區分一首詩是否格律詩。

再說一遍,有對仗的律絕是好詩,但不是必要條件。

詩人才華橫溢,願意對仗那是自己的事情。對仗的位置也不一定,可以前兩句對,也可以後兩句對。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是前對,「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是後對。也有四句都對仗的:「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四句全對仗的比較少見,像王之渙這首不僅工整,還遞進,是五言律絕中的極品。

在論詩的時候,這首《登鸛雀樓》稱五絕之天下第一,沒有人不服氣的。

律詩(八句)

格律詩中對仗相關規則和說法最多的就是四聯八句的律詩了。了解律詩的對仗,就基本上對格律詩的對仗都清楚了。排律也沒什麼意外。

律詩比絕句多了中間二聯,分為首聯、頷聯、頸聯、尾聯。中間二聯(頷聯、頸聯)是必須對仗的。

對仗是由駢文中對偶句發展而來,上官儀進行整理,上官婉兒和宮廷詩人一起把對仗寫進了格律詩的規則。

對仗是為格律詩中律詩、排律的基本規定。

在最早規則出來得時候,也就是最嚴格的時候,如果中二聯不對仗,就可以判定這只是一首古體詩,不能算近體格律詩。

後來可能是太嚴格打擊了創作的積極性,慢慢地就放鬆了對頷聯對仗的要求。也就是說只需要頸聯對仗就可以了,頷聯可以不對仗。但是頸聯對仗是鐵律,如果這一條還做不到,就直接排除到格律詩之外了。

而這種頷聯不對仗,只有頸聯對仗的詩,古人有一種特別的稱呼,叫做「蜂腰體」。就好像蜜蜂的腰一樣,在中間位置對仗,勒緊了,非常形象。但是就好比「折腰體」(失粘),這其實都是過嚴的格律要求對自由創作做出的無可奈何的讓步。

這也給我們創作格律詩作出了建議:以嚴的標準要求自己,但是實在做不到就不強求,保證頸聯必須對仗,至少達到律詩的基本要求。這個和我們對平仄格律的處理方法是一樣的,能合律,儘量合律,實在是合不了,就當寫的古體詩好了。

但是我們必須清楚這些對仗和格律知識,心中有把握地放寬,而不是不學規矩,漫無目的的亂射。

律詩中對仗句的平仄格式遵從格律詩整體的平仄關係,更多體現在字詞的對應關係。「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

在律詩格式中,除了「蜂腰對」,還有一種首聯就對仗了,頷聯不對仗,然後頸聯又對仗。就是首聯,頸聯對仗。這個就是把原本應該在頷的對仗移到前面去了,就好像春天偷偷地提早來了,古人又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叫作「偷春對」。如李白的《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對仗此地一為別,孤篷萬裡徵。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對仗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排律(十句以上)

排律的對仗、平仄都遵從律詩規則。唯有一點不同就是排律很長,像「百韻」那麼就有一百聯。而排律和律詩是一樣的,除了首聯和尾聯,其他聯必須全部對仗。

那麼「百韻」排律就是有九十六聯都是要對仗的。雖然不一定有這麼長,但是比律詩多出來的聯都必須對仗。這不僅僅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很變態,即使對古人來說也很難。

所以排律少有寫得好的,大多寫著寫著,就不對仗,或者竄了韻(百韻也不容易),成為了古體詩。當然也有高手,杜甫就是,「詩聖」的名號絕非浪得虛名。

因為古人寫不好,今人基本不寫,對仗也和律詩一樣,我們這裡就不舉例了,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自行搜索。

對仗的格式

而對仗本身也有幾種類別,並非簡單地字詞堆砌。

從是否嚴謹來分工對與寬對。

律詩中的對仗從寬嚴角度來說分為兩種「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非常工整,絲毫不亂,這個就叫「工對」。另外一種看上去沒那麼嚴謹,同樣看杜甫的詩:「澗道餘寒歷冰雪,石門斜日到林丘」,仔細分析下來,確實對仗,但乍看上去又有些散,這種稱之為「寬對」。

從文法來分有「並肩對」、「流水對」。

「並肩對」簡單來說,出句、對句要麼都寫景,要麼都抒情,要麼都敘事,然後在格式上還對仗,上下兩句的重要性都一樣,沒有輕重之分。

「流水對」相對「並肩對」來說,注重的是聯中上下句的邏輯關係。不再是場景、敘事、抒情上肩並肩的對仗,而是整個內容要像流水一樣往下傾瀉,但在字詞上又要對仗。

從行文上來說,並肩對多用來寫景、鋪陳、描述,而流水對則更多地要來推進詩意,對作者的文筆功力要求更高。同時如果出現重複的流水對,節奏感、內容都是對比對仗,在詩歌的創作中是會出現臃腫修辭,給人冗長的感覺。

拿五絕第一來舉例:

登鸛雀樓 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第一聯就是並肩對,第二聯就是流水對。這樣就避免了四句的文法一致,同時由於對仗的的節奏感不同(動詞位置不同),在吟誦的時候,音律也不顯得重複、呆板。對仗的節奏感我們也要注意靈活多變,這是在內容之外,形式上更好聽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律詩的頷聯、頸聯的創作中,一般也是並肩對、流水對交替使用,讓我們的詩不但工整,還要不失生機。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宴梅道士山房 孟浩然林臥愁春盡,開軒覽物華。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丹灶初開火,仙桃正落花。童顏若可駐,何惜醉流霞。

「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遇到了青鳥使,才能邀他入赤松家。這是流水對。後面的「丹灶初開火,仙桃正落花」,則是並肩對。

當律詩中的對仗是流水對的時候,像是巍巍高山中的一眼活泉,增添整首詩的靈動氣質,如行雲流水,鮮活生動。

以上就不止于格律詩對仗的基本規則,連如何分類、如何用好都一次性講清楚了。

具體的應用大家還是要多讀古詩,對照著看,就一目了然。

希望對大家有用。

相關焦點

  • 八句格律詩中,頷聯與頸聯四句必須對仗,其要求是什麼?
    原來的問題是:以八句格律詩中之頷聯與頸聯四句對仗的標準是什麼?前言律詩有四句、八句、八句以上三種。分別是絕句、五律七律、排律。分為五言和七言,六言極少,一般不算入其中。標準的五七律中間二聯(頷聯、頸聯 )要求對仗。至於偷春體等變化,這裡不探討。嚴格的標準很好記,注意平仄相對,詞性此類相對。但是要寫好中間的兩個對聯不容易,要記住兩個字:變化。
  • 藝術名家吳洪濱(維也納)五首通篇對仗的格律詩
    五首通篇對仗的格律詩1.【七律】度假感懷(三)(全對格)文/無牽無掛 [奧地利維也納]難熬炎夏辭南國,為得微風轉北方。三千多首(篇)作品發表於國家級出版社出版的詩文集,有個人詩集《吳洪濱詩文選粹》等。
  • 格律詩寫作入門教程
    第一集:朋友們大家好,我們這個課程是有關格律詩寫作的基礎課程,本課程不準備講深奧的理論,只講入門必備的知識點,力求讓大家快速入門。格律詩在篇式、句式上有一定規格,音韻上有一定規律,變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規則。我們要是不懂得這些規則,就不知道如何寫作格律詩。我們這個課程就是幫大家解決這個攔路虎。
  • 學寫詩詞必備技能之「對仗」~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前兩期介紹了格律詩的格律和押韻,今天再說一說關於詩詞的對仗。「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三尺劍,六鈞弓,嶺北對江東。」這段話是《聲律啟蒙》中的句子,就是我們寫律詩,必須要學的技能——對仗。格律詩分絕句和律詩,絕句可以對仗也可以不對,而律詩是有對仗要求的。律詩共八句分別稱為首聯,頷聯,頸聯,尾聯。其中首聯和尾聯不需要對仗,中間的頷聯和頸聯是必須要對仗的。
  • 失粘的詩還是格律詩嗎?
    黏連是格律詩的四個基本規則之一,簡單來說,就是格律詩雙數句的第2個字要和單數句的第2個字平仄一致。1、絕句的黏連與失黏黏連的絕句。下面這首王之渙的《涼州詞》,第二句的第2字片和第三句的第2字笛,都是仄聲。這就是黏連。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註:笛,是入聲字。
  • 5分鐘4段內容,1200字看懂格律詩的作法
    前言南朝齊永明時代,沈約等詩人開始研究四聲八病,永明體就是早期的格律詩。唐朝科舉中加入了格律詩的寫作,這成了古代讀書人的基本功。所以現代人要學習詩詞創作,也必須學會基本的詩詞格律知識。下面分4段,大約1200字,說下最基本的格律知識。一、平仄 新韻 古韻沈約等永明體詩人研究的四聲,就是格律詩的四聲:平上【shǎng 】入去。仄,就是不平。上、去、入,就是仄。平仄交替,增加了詩句的音韻之美。
  • 對聯和律詩對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字數相等,是對仗在形式上的要求,上下句字數不一致,就不能夠保證外形排列上的整齊劃一;平仄相反,是對仗在聲調上的要求,上仄下平或上平下仄,反差明顯,音樂美感強烈;詞性相近,是對仗在內容上的要求,實詞對實詞,虛詞對虛詞,才能使相對的兩邊詞彙份量不致於失衡;結構相似,是對仗在詞組性質上的要求,並列對並列、偏正對偏正、動賓對動賓、主謂對主謂,可以保證詞性相近的順利實現;音步相仿,是對仗在形式細化上的要求,如果只是字數相等而音步不同
  • 歐金林:學寫格律詩,若干要點淺談
    絕句與律詩,按照每句的字數,可分為五言和七言,常見的形式有五絕、七絕和五律、七律。格律詩的篇式、句式有一定規格,音韻有一定規律,如變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規則。我是從2011年6月下旬開始學習寫格律詩的,已過九年了。
  • 教你寫詩:格律詩及其平仄格式總結,讓你一看就覺得簡單
    上一章我們講解了各類虛詞在詩詞中的運用方法,以及對仗與聯句方面的一些禁忌,點擊查看文章:一、關于格律詩與古體詩1、格律詩格律詩是從唐朝開始所形成的一種最「嚴謹化」的詩體,因為它需要講究平仄、押韻等方面的要領;格律詩也叫近體詩,主要包括絕句與律詩兩種類型。
  • 格律詩的基本格式及要領
    但是,使用新韻並不代表無視舊詩的基本格律,這是兩碼事。格律是舊詩的立身之本,連這個都要取消,那就真是真正的革命了——徹底要了舊體詩的命。          各位不願遵守格律的朋友,大多說格律太難學。其實,這個並不難,它不過是從四個基本句式中變化而來,說句不好聽的,大家少聽一首歌,少回一個貼子,就完全可以將這四個句式背下來。
  • 什麼是限韻,步韻,疊韻以及對偶對仗的區別
    因而格律詩詞的對仗要求也就甚為嚴苛,符合上述原則的詩詞聯句便是對仗的否則就是不對仗或對仗不工穩,這是詩詞創作所不允許的了解了對偶與對仗的特點,就能一般地區別什麼是對偶,什麼是對仗了。例如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 格律詩教學:格律詩也有公式,教你公式化學寫絕句
    很多人一聽到格律詩這幾個字,就有些反感,一方面覺得格律詩很難,另一方面覺得格律詩,制約了詩的創作。其實不然,格律詩的入門還是很容易的,覺得難可能是學習方法不當,或者是從內心對格律詩就有寫排斥。格律詩入門,其實可以用公式的方式學習。就像小時候學習九九乘法表那樣,很容易就能上手。
  • 要寫出一首合格的絕句,你需要掌握哪些格律知識?
    絕句在格律上與律詩基本一致,學會了絕句,實際上也就掌握了律詩的格律;與律詩相比,絕句在對仗上不作要求,比較靈活,又可以運用格律詩的所有技巧。可以說,絕句既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又具備所有格律詩的共性,同時由於它篇幅短小,更容易掌握,所以初學寫詩的人從絕句入手是比較合適的。
  • 公司上市的基本要求是什麼,公司上市有哪些基本要求?
    那麼公司上市的基本要求是什麼,公司上市有哪些基本要求? 網友諮詢: 公司上市的基本要求是什麼,公司上市有哪些基本要求? 法律、行政法規對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的最低限額有較高規定的,從其規定。股份有限公司採取發起設立方式設立的,註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發起人認購的股本總額。公司全體發起人的首次出資額不得低於註冊資本的20%,其餘部分由發起人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兩年內繳足。 在繳足前,不得向他人募集股份。
  • 滕王閣序與滕王閣詩,有幾個大家未必清楚的知識點,您了解嗎?
    前言前幾天回答了一個關於駢文與格律詩的問題:《滕王閣序》是否屬於排律詩?你如何理解序文和律詩?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有一篇著名的文章:《滕王閣序》,此文又名《秋日燕滕王閣詩序》、《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 詞的對仗、省略和倒裝
    詞的對仗、省略和倒裝 詞使用對仗比較廣泛,比較靈活。   與律對要求絕大部相同,只是聲調上可以平對平,仄對仄例如: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嶽飛)。   3、散對。   類似散文,同聲同字都可相對。如:汴水流,泗水流(白居易)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李清照)。詞對仗的位置,不象律詩那樣固定。
  • 迴轉式機械格柵選型手冊基本要求有哪些
    迴轉式機械格柵選型手冊基本要求有哪些   宜興益芳環保設備有限公司生產迴轉式機械格柵選型手冊,使用壽命長,除汙效果明顯,如有需要,歡迎隨時來電諮詢。
  • 詩與詞有什麼聯繫和不同的地方?
    「詩」可以說是所有韻文的總稱,其中也包括了「詞」,通過有節奏的語言反映社會生活,飽含豐富的想像力和情感的抒發。詩與詞的起源與聯繫詩的起源早於詞,是中國最古老的一種基本文學形式。從我國保存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可以看出,因為《詩經》是我國詩歌的開端,作品從西周初年至春秋時期,上下跨度約五百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