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藝術家,而不是女性藝術家

2022-01-07 好好虛度時光

#虛度視頻號#

Vol.14 更新

點亮視頻右下角的❤️

開啟今天的文章

3歲開始參加畫展,5歲拿國際繪畫金獎,成為中國當代水墨藝術家的彭薇,卻說自己在6歲的時候就過氣了。

彭薇出生於文藝之家,從小就學習畫畫,小學畢業後不想再為了拿一個獎盃而畫畫,直到二十五六歲重新拿起畫筆,畫了第一張屬於自己的畫作。

這中間十幾年,她想過好好學習外語,出國留學;後來又為了在北京有一份安定下來的收入,找了一份藝術雜誌的工作,這段工作經歷,讓她看到了中國當代藝術半地下狀態時的各種展覽;但因為「自己不是一個好編輯」,經常寫錯字被扣錢,又痴迷於逛街和畫畫經常翹班,決定辭職這份穩定的工作,從此開啟了她的水墨藝術生涯。

此次在播客「藝術摺疊」祝羽捷對話彭薇,聊聊她喜歡的煙火生活,她對水墨和藝術的故事,以及她所有的圍繞「女性」所展開的藝術。

播客|藝術摺疊

訪談|祝羽捷 彭薇

撰文、設計、編輯|西腦包花

祝羽捷:

我們都知道你是一個挺時尚和現代的人,據說你很喜歡看美劇。

彭薇:

對,我特別喜歡看美劇。前段時間把《我的天才女友》又看了一遍,最近剛開始看《女大法官金斯伯格》,還有《致命女人》《后翼棄兵》等等。

祝羽捷:

最火的那些你全看了,而且女性視角的佔大部分。

彭薇:

因為畢竟出來的多是女性視角,對我來說看美劇就是一個娛樂,放鬆,覺得好玩,吃飯的時候美劇就像一盤菜一樣,沒有美劇好像就不能吃飯了。

祝羽捷:

最近在看了一本書是什麼?

彭薇:

就是這桌上放的《巴黎評論·女性作家訪談》,之前是把《那布勒斯四部曲》看了,然後又看了作者埃萊娜·費蘭特的《碎片》,因為我太迷戀四部曲這套書了,而且她好像跟巴黎評論裡面的女作家都不一樣,包括她的說話方式,她思考問題的方式也都不一樣。從對費蘭特的作品著迷開始,然後對她個人也有了好奇,所以看了她所有的訪談。

▲ 埃萊娜·費蘭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和《碎片》。

祝羽捷:

總體來說費蘭特還是一個特別神秘的人。

彭薇:

神秘的原因是她從不露面,我感覺其實在她的作品和訪談裡,該說的她都說了,只是不想讓人知道她具體是誰,幹什麼的,多大歲數。我覺得她這種方式非常好,就有點像這個月我作為展覽總監在今日展出的薇薇安·邁爾一樣,她讓作品代表她自己,這是一種非常嚴肅的態度。


她們隱身在作品後面,不要成為明星的藝術家或者作家,而作品完全變成了代言人,挺諷刺的,我覺得尤其對當下的這種情況非常有現實的對抗意義,這其實是超越性別的一種嚴肅態度。「我不賣我的女性身份,我也不賣我的名字。」

祝羽捷:

那你最近最喜歡的一個展覽是不是「尋找薇薇安·邁爾」?

彭薇:

倒不見得,邁爾這個展覽倒是蠻好的,而且我參與製作在裡面,我也希望大家都去看,它展到今年的6月份。一個神秘的保姆,一個50年代的女性,其實她也沒有想著要做藝術家,但是她的作品完全是大師級別的,她的故事非常有意思。

我最近還看過另外一個有意思的展,是曹斐的展覽。她也是個女藝術家,展覽是影像的,我還沒有看完,想花時間再去看。我一直很關注她,我很喜歡她的影像作品,而且曹斐的影像作品給我的感覺是跟我畫畫有點像,她雖然可能抓住一個當下流行的話題,但她並不是順應著來製造一件作品,你能看出她很多的idea都是在做的過程中產生的,而且帶著某種玩笑或者是諷刺,挺幽默的。

她做影像也有20年了,信手拈來,我挺佩服影像藝術的。影像藝術就現在來說,的確它有很多東西是繪畫或者古老的藝術形式不能表現的。

祝羽捷:

彭薇老師一直在畫的一個主題就是女性,所以很多人也會把你定義成一個女性的藝術家。那你覺得你是什麼時候開始有這種性別意識的?

彭薇:

首先,「女性藝術家」這個詞,可能所有的女藝術家都有點介意,因為大家做藝術是為了成為藝術家,而不是「女性藝術家」。不過我可能不像別人那麼排斥,因為沒辦法,的確是女性,關注的主題就肯定跟自身有關。

什麼時候開始有女性意識,我跟大家一樣,從幼兒園應該就開始了。大家的身體為什麼不一樣?為什麼男生進男廁所,女生進女廁所?我對這些事都很好奇。真正有了比較強的女性訴求和意識的時候,可能要等到年紀大一點了。

祝羽捷:

好像衰老這件事情在社會上對女性沒有那麼友好。

彭薇:

一個衰老,一個成功,都會有一點點。

祝羽捷:

那你覺得成功女性在這個社會上也被看成一個貶義詞嗎?

彭薇:

就像大家說女博士一樣。

祝羽捷:

好像都有一種戲謔的感覺,也不是不尊重女博士,但多多少少說到這個詞的時候,大家總會聯想到一些不好的畫面。

彭薇:

一個年紀大的女性,她非常有魅力,會得到男性的尊重或者是喜愛的情況很少的,大家很少會欣賞一個老女人的美,主流還是年輕漂亮就好。

祝羽捷:

你說你自己不是書本意義上的女權,但是在遇到一些事情和困境的時候,你的確發現你是需要去發聲的。那你認為,什麼是書本意義上的女權?


彭薇:
我說這句話的時候,可能有點針對波伏娃這樣的知識女性,她們好像有一個道德的制高點,但是我覺得光用道德這個詞來講這件事情的時候,依然是有偏頗了。

其實我認為波伏娃非常重要,在那個年代她能引導一場革命性的運動,我一點都不否認她的重要性,而且非常前衛,非常左派。但是從我們現在這個角度來看的話,我會覺得她是帶著某種優越感的。

▲ 西蒙娜·德·波伏娃,法國存在主義作家著有《第二性》,女權運動的創始人之一。

祝羽捷:

你會覺得她是一種知識分子的懸浮狀態,沒有紮根到土地裡,或者對基層女性更具體的一些境遇的感受。

彭薇:

一個人認為自己所有的東西都是絕對正確的時候,我挺懷疑的。我不討厭她,只是她的態度讓我覺得不舒服,就是你為什麼永遠是正確的。我覺得知識分子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你得先懷疑自己。

祝羽捷:

這些年女性創作者一直在為女性、為社會上一些議題去發聲,那你覺得現在環境有沒有改變?

彭薇:

現在我會更積極地來看待問題,我為什麼說要發聲,其實最本質的是希望藉助藝術的能力,改變自己,進而改變境遇。通過用作品發聲只是其一,在創作中,我深刻體會到藝術的救贖作用。

祝羽捷:

就好像女性從小特別容易受到的教育,就是你要忍一忍。

彭薇:

對,忍辱負重,男孩就可以打出去一拳,我覺得這個不應該,為什麼要這樣?所以我覺得所謂要發聲,也是一個保護自己的方式。其實也是想找到跟你有同樣感受的人,希望通過作品我們能夠共情,找到同類人。

祝羽捷:

我記得在看你的作品《故事新編》裡面有很多女性形象,你說是萌生於明代《閨範》的插圖,然後我就專門又去看了一下,跟我對古時候女性形象的想像特別不一樣,因為我們想到的古代女性都是一些很嬌弱的淑女形象,小家碧玉。你當時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是怎樣的一種感受?

彭薇:

第一是驚訝,非常驚訝。那本書是一本女性道德書,上面的女性人物形象都拿著刀要復仇什麼的。


第二是因為那本書的插圖非常好,第三就是它的內容,讀這些故事感受到了魔幻,其實很多故事是從男性故事裡改變的,有些是活生生地把主角從男性換成了女性。

祝羽捷:

《故事新編》裡面的女性形象就是特別憤怒兇狠,手中不是握著刀就是舉著劍,身材都強壯有力,她們要麼自殺、割鼻子,還有復仇投河等等。你為什麼對這些形象如此著迷,跟你剛才說的女性表達,或者女性也可以擁有憤怒這些情感是不是有關係?

彭薇:

我其實挺著迷它道德規範的部分,其實《閨範》是給這些烈女英雄樹碑立傳的,但這本書同時又以犧牲的例子來規訓所有的女性。我著迷於這個意義,而且我看到的時候我是覺得很荒謬,所以把它畫得那麼大。我不排斥別人對作品的任何解讀,但我畫的初衷是,我也要表達一種憤怒的情緒。

祝羽捷:
另外一個系列《我就在這裡》,這句話對你來說是什麼樣的意義或者什麼意思呢?我看到這個作品好像就是一層層的宣紙,還有一種殘缺在裡面。

彭薇:

對,那個作品其實它的正式的名字叫「Hi-Ne-Ni」,就是希伯來文的「我就在這裡」。


我覺得我包裹它的過程就挺好玩的,就是一層層宣紙糊在身體上,就像在纏一個東西一樣,把它包起來,然後等它們幹掉,變成了一個軀殼,我就在上面畫畫,完了以後再把它從身體上揭下來,等揭下來的時候這個軀殼已經不完美了,後面都是有裂縫的,這種感覺挺像我對身體的一個認識。

祝羽捷:

另外還有一個作品也是我自己特別感興趣的,就是《夢中人》,裡面有9個女鬼的故事,源於《聊齋志異》,也是專門研究中國女鬼的蔡九迪老師選出來的9個女鬼。為什麼會選9個女鬼?

彭薇:

選擇9個女鬼的權利,我是交給九迪的,他認為這9個人特別有意思,比如蘇小小是有其人的,白居易為她寫詩,墓在西湖,很多文人也夢見過她。所以《夢中人》其實就是從夢裡來的,而且再看《聊齋》發現裡面的女鬼不就是男性的夢中情人嗎?都是他們理想化中的女性。

祝羽捷:

有沒有你特別喜歡的一個女鬼?

彭薇:

有。比如顏如玉,有點像一個女權分子,她教訓男人應該怎麼生活,不要死讀書,不要當書呆子,書生不聽話她就跳進書裡藏起來。還有伍秋月,這個故事裡男主角很特殊,不是孱弱的書生,而是為了伍秋月可以在陰間鬧革命的武夫。

祝羽捷:

水墨其實在某種意義上是很古典的,你怎麼看待它的現代性呢?

彭薇:

我從來不把水墨看成古典的,水墨對我來說就是工具,就像曹斐的攝像機一樣,水墨不是一個美學詞彙,就是墨、筆、紙,就是一套材料,它沒有那麼神秘。

祝羽捷:

你說你是用水墨這樣的工具來講述今天的女性故事。你覺得現代女性的處境是怎樣一種情況?

彭薇:

我的水墨只是想寫我自己看到和感受到的事情。我不能代言其他女性。

祝羽捷:

這個觀點我在向京老師那兒也聽到過,跟你一模一樣,你們都很害怕去代表一類人,或者說代表女性。

彭薇:

因為藝術家做作品肯定是因為他本身感受到了什麼,絕對是有事情激發了他的動力,但是這個動力不見得是別人的動力,所以沒法代言別人,而且藝術家都是獨立的個體。


雖然我做了一些關於女性話題的作品,但是它們真的只是我感興趣而已,不過在做的同時又會有一種比較深的感覺。在我眼裡所謂的成功作品,就是靠真摯情感打動人的,絕對不是說因為做的大,或者做了一個多麼時髦的話題,而是因為它裡面的很多細節讓人與之產生共情了,我相信這個是很多藝術家努力想做的事情。

祝羽捷:

你3歲就開始參加畫展,5歲就拿國際繪畫金獎。那個時候很多人都說你是一個天才型的女孩,看你的成長經歷是非常順利的,你自己在整個繪畫的生涯裡面有沒有遇到一些挫折?

彭薇:

小時候的事情真的不值一提,現在想起來我基本上在6歲的時候就過氣了。其實小孩做這些事情是無意識的,對於一個從小畫畫的小孩來說,要他再做出自己的作品其實是很難的,因為要完全扔掉小時候的一套方式。

祝羽捷:

所以小時候的經歷對你來說不是一個加分項,你覺得反倒是一種枷鎖?

彭薇:

不能說是枷鎖,我現在畫畫的方式還是有很多小時候父親教我那一套來的,但是這種期待有時候是個枷鎖,其實我小學畢業以後就不畫畫了。直到二十五六歲我才開始畫出自己真正的第一張畫,中間十幾年時間我就去幹別的了,那時候我沒有想去做藝術家。

……

更多訪談內容

盡在「藝術摺疊」Vol.4

歡迎收聽

本文訪談內容節選自由好好虛度時光與看理想聯合推出,祝羽捷主持的播客節目「藝術摺疊」Vol.4。

本文配圖來自彭薇及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

  虛度推薦  

零基礎入門水墨

一學就能「曬」的生活記錄法

點擊下圖或 「閱讀原文」了解詳情

公眾號|視頻號|微博|豆瓣|荔枝FM

搜索:好好虛度時光

商務合作/投稿:hhxdsg@qq.com

應聘請發送「應聘」至後臺

相關焦點

  • 女性藝術家如何發聲?
    1971年,藝術史學家琳達·諾克林(Linda Nochlin)發表《為什麼沒有偉大的女性藝術家》一文,質詢女性藝術家被壓縮的生存空間;1985年,遊擊隊女孩(Guerrilla Girls)走上紐約街頭張貼海報——「美國女性的收入僅為男性的2/3,女性藝術家的收入僅為男藝術家的1/3」「女性是否必須赤身裸體才能進入大都會博物館」……百年間,人們目睹了大量女性藝術家在長久噤聲後薄發
  • 為什麼沒有偉大的女性藝術家?
    這樣,所謂婦女問題,遠不是次要的、外圍的和可笑而俗氣的問題,而是一個嚴肅的、確立法則的焦點,可以成為一種催化劑,一個知識的手段,探索基本的和「天性」的假定,為其他的本質問題提供一個範例,進而為其他領域中的確立的範例提供一個連接。甚至像「為什麼沒有偉大的女藝術家?」
  • 罕見且成功的女性藝術家
    這個人們不是很在意的話題,通過現代思維引發新的觀點,成為了當時的藝術新聞熱點。然而除卻這些重要的男性藝術家之外,對於擁有獨特藝術理念藝術思潮的女性藝術家大家又知道多少呢?她是17世紀極為罕見且成功的女性藝術家。她的作品在形式和內容上都體現出了皮特斯區別於當時其他畫家的藝術理念。
  • 陸蓉之《中國女性藝術》代表性藝術家
    我認為《阿凡達》3D動畫電影將成為人類文明的一個新的分野嶺,在《阿凡達》之前,虛擬和實境是兩個不相屬的狀態,相對或相背的兩種概念;然而在《阿凡達》之後,虛擬與實境是無法切割或分離的,兩者在生活中隨機交錯進行。
  • 尹秀珍《中國女性藝術》代表性藝術家
    將成為20世紀中國女性藝術史研究的鮮活文本, 為推動中國女性藝術的發展,促進國內外文化藝術交流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代表性藝術家姜傑《中國女性藝術》代表性藝術家喻紅《中國女性藝術》代表性藝術家蔡錦《中國女性藝術》代表性藝術家肖魯《中國女性藝術》代表性藝術家閆平《中國女性藝術》代表性藝術家雷雙《中國女性藝術》代表性藝術家陳曦《中國女性藝術》代表性藝術家
  • 史上第一位女性普普藝術家
    >♀∨♥「第一位女性普普藝術家 Evelyne Axell」她是美麗的女演員、第一位女性普普藝術家,也是藝術史上首位在自畫像中裸體現身的畫家。♥「波普藝術家 Evelyne Axell作品」在上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初,Axell在波普藝術肖像中融入了最初的女性主義視角。
  • 製造空間:MoMa女性藝術家展
    Marron, 2015在美國政局較為特殊的這一時期,女性主義浪潮看似又要達到歷史上的一個新高峰。繼展出穆斯林藝術家的作品以表示對總統行政令 「Muslim Ban」 表示抗議之外,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在這一特殊時期又扔出了一枚重磅炸彈,恰如其分地讓女性在藝術上的貢獻得以展示給公眾。
  • 黃玉琳《中國女性藝術》代表性藝術家
    捨身飼虎  2017  布面丙烯  170x250cm真正的創作難道不是這樣的嗎?來自客觀世界的感受,但在這個基礎上,創作的是另一個嶄新的世界:藝術的世界。,以及重要女性藝術家和她們的代表性創作。》代表性藝術家姜傑《中國女性藝術》代表性藝術家喻紅《中國女性藝術》代表性藝術家蔡錦《中國女性藝術》代表性藝術家肖魯《中國女性藝術》代表性藝術家閆平《中國女性藝術》代表性藝術家雷雙《中國女性藝術》代表性藝術家陳曦《中國女性藝術》代表性藝術家
  • 李雅芳《中國女性藝術》代表性藝術家
    純粹的繪畫,純粹的工藝都不能成為漆畫,需要二者高度的融合。同時,漆畫作者要有獨特的眼光,良好的修養和內涵,及非常熟練的畫面掌控能力,還要從各藝術門類吸取經驗,並能吃苦的精神才能畫好漆畫。當代漆畫異軍突起,以前所未有的態勢高速發展,通過多次全國漆畫展的舉辦,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漆畫藝術家,創作出一大批異彩紛呈的漆畫作品。
  • 把104位女性藝術家放在一起的結果是……
    女性是配角的觀念,在當下這個看似發達的社會依舊很普遍。(在有熊生活和工作的城市上海,女性地位一直很高)有熊不喜歡選美中的女性形象,一種男性話語權下的標籤式的審美。有熊認為,女性和男性同樣多姿多彩,無論外表還是內心。極端、萬化,女性思想的光輝同樣閃耀人類星空。
  • 全球最美的女性藝術家,究竟美在何處?
    被載入史冊的女性藝術家們我們常常會問:究竟什麼才是美?
  • 七位顛覆超現實主義的女性藝術家
    -多蘿西婭·坦寧儘管女性給超現實主義帶來了全新的意義,但是她們的作品在歷史上被大量遺漏,直到最近幾年,許多女性超現實主義者通過回顧性展覽而成為焦點。值得注意的是,坦寧同時也熱衷於倡導女性藝術家不應該被她們的性別所封為聖人的觀點。「女性藝術家。沒有這樣的東西,也沒有這樣的人。
  • 王天明《中國女性藝術》代表性藝術家
    ,又有傳統女性知書達理的美德。《中國女性藝術》一書,由《中國當代藝術文獻》出品人邵琦領銜策劃和主編,旨在以與眾不同的學術角度、當代意識和文化視野,在以往研究和積累的基礎上,採用最客觀的史學視角和書寫方法,力爭準確完整地梳理和闡述,從1949年新中國建立開始,延展至2019年這70年間,中國女性藝術的基本狀況、形態演變、發展脈絡與史學意義,以及重要女性藝術家和她們的代表性創作。
  • 是沒有偉大的女性藝術家嗎?在非常時期與7位不同時代的女性藝術家同行|「致敬勇氣」回顧篇
    在這個女性的節日當天,匯聚了26位中國藝術和文化領域的女性先鋒發起了#給疫情一線女性醫護留言#,也在社交媒體上成為傳播踴躍的話題。 隨後兩個月的每周日,「致敬勇氣」每期推薦一位顛覆偏見、充滿革新創新的女性藝術家,她們是義大利巴洛克時期最重要的女性藝術家阿爾泰米希婭、法國超現實攝影藝術家朵拉·瑪爾、墨西哥傳奇性的藝術家弗裡達·卡洛、展現女性獨特生命能量的路易斯·布爾喬亞、活躍在歐美的當代行為藝術家阿布拉莫維奇、重寫美國黑人歷史時刻的卡拉
  • 藝術開卷|《女性藝術家》:藝術理想照耀現實
    今天是國際婦女節,分享《女性藝術家》正逢其時。《女性藝術家》封面推薦理由:她們,探索自我,探索藝術。四百多年後,昔日的藝術理想早已照耀現實。《女性藝術家》【意】弗拉維婭·弗裡傑裡 著 / 北寺 譯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9年10月漫長疫情,生活半徑不出一公裡,一米陽臺成為外界暖意之源,也成了與家人分享佳餚和鮮花的舞臺。
  • 臺灣當代女性藝術家創作風格分析
    50年代以後陸續興起各類的藝術團體、畫會及聯展活動,但是女性參加的比例極低。一般女性畫家以聯誼形式聚合,至今猶存此類業餘的女性團體。事實上,自60年代以降,女性藝術家作品入選全國或全省美展,甚至獲得獎項者都不在少數。然而這些曇花一現的成績,通常發生在她們從美術科系畢業的前後,往往因為結婚生子或至中小學教書,成為業餘畫家或根本從藝壇消失。
  • TANC 「她們」從上海出發,女性藝術家的時代來臨了嗎?
    展覽以歷史脈絡展開,涵蓋宋、明、清、近現代和當代的女性藝術家的作品。從古至今,女性究竟是作為一個被觀看的客體還是創造者?英國泰特現代美術館歷史上首位女館長弗朗西斯·莫裡斯(Frances Morris)、藝術家向京、珍妮·薩維爾(Jenny Saville)、麗莎·約斯卡瓦吉(Lisa Yuskavage)在展覽開幕前的論壇上從作為女性藝術家的個體經歷和不同的社會語境展開了探討。
  • 藝•趣 | 十二星座女性藝術家,代表你星座的是誰?
    這一研究結果表明:不同的文化因素正影響著人們看待藝術的方式,市場對於女性藝術家作品的需求正在增長。本期推文,小編整理了十二星座具有代表性的女性藝術家,讓我們一起透過星座,走進女性藝術家們的內心世界。這一星座最具代表性的女性藝術家塔瑪拉·德蘭陂卡出生于波蘭的富裕家庭,自幼便發誓「一生只過奢華的生活」,對美麗的執著、香車的依戀以及對都市愛情的嚮往反覆刺激著她,成為了她藝術靈感的來源。
  • 成為藝術家真的很難
    進入了藝術行業以後,極少部分人能夠獲得比較好的成績,得以能長期堅持,除了一些格外執著的,這裡又有一大部分人會中途放棄或者改行,能夠堅持到最後的,至少是現實或者精神能夠有一樣是能夠「愉悅」的,堅持下來,能取得較大成績或成功者,方可稱之為藝術家。
  • 向京《中國女性藝術》代表性藝術家
    攝影:範西與其說向京是個「女性主義」藝術家,不如說她是個帶有女性視角和女性意識的藝術家,但這都不是重點,她作品裡透露出的不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