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濰坊非遺傳承保護工作增添新名片 濰坊市首個傳統工藝工作站...
濰坊傳媒網訊 (記者高翠)12月9日上午,濰坊市首個傳統工藝工作站——殘疾人傳統工藝工作站揭牌儀式在南屯小鎮非遺園舉行。殘疾人傳統工藝工作站的成立,為濰坊市非遺傳承保護工作增添一張新名片,更為非遺事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
漢服遊園+體驗非遺+美食集市…絲綢小鎮多重活動嗨爆新年!
蹴鞠、投壺、燈籠彩繪、漢服巡遊、冰糖葫蘆……這個元旦,絲綢小鎮內歡歌笑語、年味濃鬱。身穿古典漢服,頭戴發冠、簪花玉翠的漢服文化愛好者,精彩亮相文創集市,迎來絲綢小鎮漢韻國風新年大賞系列活動。
-
非遺| 蒙古族皮藝(皮雕畫)技藝
非遺 | 蒙古族皮藝(皮雕畫)技藝 2020-09-07 1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重慶璧山:秀湖水街(國際)非遺手藝特色小鎮29日正式開街
中國網9月24日訊 秀湖水街(國際)非遺手藝特色小鎮開街暨非遺新國潮開幕式活動將於9月29日至10月8日在璧山秀湖水街舉行。其中秀湖水街(國際)非遺手藝特色小鎮將於9月29日9:00—10:00正式開街據了解,開街儀式上,璧山區還將發布璧山文旅IP形象「兔小儒/兔小雅」。據文旅公司負責人介紹,即將發布的璧山文化旅遊吉祥物「兔小儒/兔小雅」的創作靈感,一方面緣於兔子是璧山市民喜聞樂見的動物形象,同時也是璧山市民喜愛的美食——「璧山兔」。
-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廖惠林:非遺文化豐富精神世界
」開幕式暨「廣東勳德非遺研學基地」啟動儀式在番禺紫泥堂藝術小鎮隆重舉行。來自全省各地的非遺傳承人、教育局美術教研員、教育機構代表、研學旅行機構代表等200多人出席了開幕儀式。 國家級非遺項目新會葵藝代表性傳承人、高級工藝美術師廖惠林從事葵藝已有40多年。他在保留傳統工藝的基礎下,堅持恢復和發展已失傳的葵藝品,不斷傳承和創新技藝,培養葵藝人才,提升葵藝品的藝術收藏價值。他還多次受邀參加巴黎工藝博覽會、北京全國「非遺」傳承技藝大展、上海世博會等。
-
「非遺+」 能否激活旅遊小鎮「一池春水」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非遺文化越來越受重視,對遊客的吸引力也在不斷增強,「非遺體驗遊」也成為眾多特色小鎮的「攬客」招牌。 11月1日,四川文化旅遊特色小鎮文旅發展聯盟交流會在江油舉行,會議倡議將非遺文化的保護和發展納入到全省文化旅遊特色小鎮的建設中來,並讓其成為激活文旅小鎮市場的「重要推手」。川內各特色小鎮將如何結合本土文化,實現「非遺+小鎮」的差異化發展?
-
促進榮昌文化產業發展 系列劇《夏衣陶源》開機儀式在榮昌夏布小鎮...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圍繞服務成渝城市群新興戰略支點發展任務,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國家戰略,建設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更好的促進榮昌文化的發展,2020年6月24日上午,由萬靈山旅遊開發集團、萬靈影視文化傳媒投資出品,吾成集團星吾愛影視製作拍攝的治癒類短視頻系列《夏衣陶源》(第一季)開機儀式在榮昌夏布小鎮舉行
-
東方非遺傳承保護工作增添新名片 黎族傳統工藝工作站揭牌
6月13日下午,東方市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暨東方黎族傳統工藝工作站揭牌儀式在東河鎮政府舉行。東方黎族傳統工藝工作站的成立,為東方市非遺傳承保護工作增添一張新名片,更為非遺事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
剪紙、傳統香道、劉氏柳編...這些非遺項目你了解嗎?
剪紙、傳統香道、劉氏柳編...這些非遺項目你了解嗎?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主題是非遺傳承,健康生活虹口區作為海派文化的發祥地在漫長的歲月中創造出了一大批珍貴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昨天上午「一街一品」涼城新村街道非遺特色館揭牌儀式
-
實驗區這三所學校成嵐臺傳統燈籠非遺傳承基地
12月9日,嵐臺傳統燈籠非遺項目授牌儀式在平潭澳前中心小學舉行。經實驗區社會事業局、旅遊與文化體育局聯合認定,平潭澳前中心小學、平潭嵐城中心小學、平潭城關小學為嵐臺傳統燈籠非遺傳承基地。創作手繪燈籠 爭當非遺傳人非遺進校園,能吸引孩子嗎?此次傳承儀式,給出了答案。
-
在溫泉小鎮感受非遺美食
在第一批廣東省歷史文化遊徑名單中,「中山珠江縱隊革命歷史文化遊徑」作為中山入選其中的三條遊徑,是納入景點最多的線路,19處景點貫通五桂山和三鄉鎮,一處是城市「綠肺」,一處是溫泉小鎮,不同的景,相同的是美好。當然,這裡的美食也一脈相承,有類同的菜式,但也各有千秋。這一期,我們沿著古鶴村、樂善好施牌坊、雍陌村,再到中山溫泉、羅三妹山一路走下去,尋覓這裡的傳統美食,以及鄉間的至鮮至美之味。
-
日照全力打造「非遺工坊」
自2019年4月日照首家「非遺工坊」正式入駐東夷小鎮以來,不到兩年時間,全市及各區縣已陸續掛牌成立了60餘家「非遺工坊」。初心遇上匠心打造多彩非遺集聚「破圈」的新平臺精細別致的剪紙,裝進了時尚的裝飾相框;色彩鮮明的農民畫,繡上了舒適的抱枕;傳統素雅的手工染藝,製成了實用又美觀的桌飾和圍巾……近日,記者走進位於東夷小鎮的「非遺工坊」拙樸藝術工坊,看到古色古香的展廳內,「海量」非遺產品以嶄新精美的面貌陳列其中
-
晶羚廚房&長興樓非遺美食文化戰略合作 籤約儀式圓滿完成
2020年5月27日,《非遺明珠.重裝啟航》晶羚廚房&長興樓非遺美食文化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在上海蘇寧寶麗嘉酒店舉行,旨在凝聚多方合力,形成高效運轉格局,將非遺美食的商業價值發揮到最大。 晶羚廚房認為中國飲食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其內涵博大精深、歷史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燦爛文明史的生動寫照,非遺美食文化更是傳承了中國五千年的飲食文明,是帶著煙火味道的歷史,承載的是千百年來中國文化的底蘊。
-
非遺楚香文化進校園,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魅力
楚天都市報12月10日訊(通訊員曉月)12月9日,金地格林社區、武漢市武珞路小學金地分校攜手非遺楚香文化,開展楚香文化進校園活動。讓非遺文化進入校園,用非遺文化給予學生精神滋養,用楚香文化讓學生能夠踏香而行。
-
傳統小作坊有了「非遺」招牌
傳統小作坊有了「非遺」招牌 2020年11月19日 11月17日,記者來到望城食品小作坊,探訪傳統小作坊如何獲得「身份認同」。 新康邱氏腐乳起源於1895年,是祖傳五代傳承「非遺」技藝生產的傳統美食。如今,邱氏腐乳的生產間已經是一所兩層樓的小洋房,生產流程已經十分標準化。這一切來之不易。2017年長沙市頒布實施了食品小作坊負面清單,對包括腐乳類發酵性豆製品採取限制生產許可,邱氏腐乳作坊面臨著被取締的窘境。
-
吃喝玩樂裡藏著好多傳統技藝 這場「非遺」展示讓人看得起勁
這讓人一聽就進入老底子逛廟會氛圍的,是三墩傳統音樂:鼓亭樂。演奏者是幾個穿著藍色緞面衫的孩子,像極了古代的小書生。 這樣的場景自然是和傳統文化有關,除了音樂,現場還有眾多非遺展示。為了迎接我國第11個「文化遺產日」,由西湖區文廣新局主辦,西湖區非遺保護中心承辦,中國溼地博物館協辦的2016年西湖區非遺展示活動在這裡舉行。
-
大師進校園攝製暨非遺客廳開機儀式在泉州臺投區雕藝館隆重舉行
11月22日上午,「大師進校園——福建工程學院客座教授音像視頻課件攝製暨非遺客廳開機儀式」在泉州臺商投資區雕藝館隆重舉行。、福建省雕刻藝術家協會黨支部書記、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黃建強、協會音像部部長、非遺客廳負責人白林柏導演、協會駐會秘書長陳建輝等受邀參加儀式。
-
走進傳統文化 體驗家鄉非遺
日前,桐廬城市展示中心開展以「走進傳統文化,體驗家鄉非遺」為主題的非遺體驗進展館活動,100餘名家長孩子齊聚展館臨展廳,在家門口參與體驗非遺項目。「你們看,左手第一根從這塊拉起來,它就拼成一個米字形……」現場,我縣非遺傳承人周銀香和郎巧雲分別為小朋友開設了「奶奶的蒲扇」和「兒時草螞蚱」課堂,通過現場教學體驗的方式,手把手教授小朋友們編織技藝,感受非遺文化的魅力。課堂上,只見周銀香手指靈活,一根根麥秸稈在她的手中上下交疊,手法遊刃有餘,不一會兒,麥稈扇就已初具雛形。
-
大山裡的鄉村音樂小鎮,擁有多項非遺技藝,遊客感嘆仿佛世外桃源
拉祜族是一個「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的民族,老達保更是將他們的天賦發揮到極致,今日的老達保還有一個別名「鄉村音樂小鎮」,在這裡,音樂就是快樂的源泉。「快樂拉祜,幸福達保」,村寨中間最顯眼的建築莫過於這個表演舞臺,每當有客人來臨的時候,村民們換上傳統服飾,用音樂來表達歡迎。
-
「非遺進校園」活動走進青島黃海學院
大眾網·海報新聞訊12月8日上午,青島市「非遺進校園」揭牌儀式在青島黃海學院體育館舉行。此次活動由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青島市手工藝協會、青島黃海學院承辦,旨在進一步推動青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在校園中的普及推廣與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