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波蘭戰場,時間來到9月16號,波蘭首都華沙被德軍包圍,但拒絕投降。隨著德軍的攻佔,波蘭軍隊朝東後撤,波軍打算或許能在利維夫或其他城市重整,但希望在17號破滅,在所有人都沒料到情況下,蘇聯突然入侵了波蘭。
當天蘇聯外長維亞切斯拉夫.莫洛託夫,在莫斯科宣稱,波蘭政府已不復存在了,因此蘇聯佔領了東波蘭,保護當地的俄國平民,以及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
由於大戰結束時俄國是站在同盟國這一方的,所以許多歷史學家都採納了蘇聯官方的戰後宣稱,就是蘇聯在大戰初期時維持中立的,但在馬克斯.黑斯廷斯的《天崩地裂》中有獨特觀點——1939年,史達林作出了一個歷史性的決定,那就是默許德國的侵略行動,作為回報,納粹將協助莫斯科進行他們自己的鞏固領土計劃,不管蘇聯領導人後來用了哪些藉口來搪塞,也不管他們的軍隊從未與德國國防軍協同作戰,都無法改變納粹與蘇聯之間通過協議建立的合作機制。
不管怎麼說,德國與蘇聯都站在波蘭的領土上。希特勒一度希望蘇聯的入侵,可以導致盟軍對蘇聯宣戰,但考慮到又要與另一個國家開戰時,倫敦當局對於是否履行對波蘭的承諾就更猶豫了。
只有溫斯頓.邱吉爾和戰爭大臣萊斯裡.霍爾—貝麗莎,認為跟俄國開戰只是需要準備,而英國外交部表示,英國的承諾與保證只針對德國的侵略行動而已。這一切讓波蘭人感到不知所措,然後是憤怒,因為他們西方的盟友背棄了承諾,但波蘭人卻一點辦法也沒有。
德軍埃裡希.馮.曼施坦因將軍在《入侵波蘭》中寫道:鑑於西方強權至今為止的態度,元首做出了一個偉大的決定,他所提出的波蘭問題解決方案非常合適,如果英國與法國真的想要和平,他們應該強迫波蘭接受。
17號這天,波蘭人期盼法國履行在西線展開進攻的承諾,但恰恰相反,法軍撤回了在薩爾布盧根的試探攻擊部隊。
次日,波蘭總統伊格納齊.莫希奇茨基,以及陸軍總司令愛德華.雷茲—希米格維來到了羅馬尼亞,他們在這裡遭到拘留。由於德國的入侵行動,讓蘇聯進軍時基本上沒有遇到任何防禦部隊,蘇聯入侵的部隊有兩個軍團,而波蘭在整個國家東側只有18個營的兵力。
9月17日,英國勇氣號航母被德軍U—29潛艇擊沉,518人陣亡。18號,英國大眾聽到了來自德國「哈哈勳爵」的強制廣播,其目的是為了打擊英國民眾的士氣。19號,蘇聯先頭部隊抵達了匈牙利邊境,北方的維爾紐斯淪陷,蘇聯軍與德軍在布列斯特會師,根據8月23日的秘密協議,部分地區交由蘇聯佔領。
9月20日,阿道夫.希特勒進入但澤市,並受到當地德國裔居民的盛大歡迎,之後他前往索波特與個人專屬醫師卡爾.勃蘭特、德軍首席醫療官李奧納多.康提,以及納粹黨中位居第二的政治官員,地位僅次於希特勒的菲力普.鮑赫勒。希特勒在這裡說明了自己準備,滅絕德國境內所有精神疾病患者的計劃,同樣的計劃還有「仁慈的」殺死那些被認為患有絕症的人們。
在未來數年內,將有上萬名德國民眾被判定為精神病患並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