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上海直播行業實現井噴式發展 網絡圖
萬物皆可直播。百年老字號杏花樓通過淘寶直播間,10秒賣出了13萬盒青團;東方購物的直播平臺,售價29.9萬元奧迪A6L,一晚上銷售總額達1.3億元……今年以來,在「雙循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上海直播行業實現井噴式發展。《2020淘寶直播新經濟報告》顯示,上海的淘寶直播無論是用戶觀看數量還是各類品牌的參與規模,均為全國第一。作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消費城市,上海率先擁抱在線新經濟,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成為當之無愧的「品牌直播第一城」。
而今,上海又在提質增速的產業布局上先行一步,瞄準了建設「品質直播第一城」的目標。昨天,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與楊浦區人民政府共同舉辦推動上海建設「品質直播第一城」活動,發布八項支持舉措,以及楊浦區的「直播24條」支持政策,進行全方位賦能。活動中,「直播一哥」李佳琦作為網際網路營銷師代表,也通過視頻鏡頭為上海建設「品質直播第一城」打CALL。
從重品牌到重品質
今年5月30日至6月5日,上海「五五購物節·品質生活直播周」通過線上直播、線下探店、優惠促銷等方式,宣傳推介上海老字號、潮流商品、文創產品、藝術家裝、文旅演藝、美服美妝等文化品類,將上海品質生活的消費文化融入在線新經濟。數據顯示,「五五購物節」期間的直播場次超過29萬場,累計觀看人次達9.5億。參與商家線上超過52萬家、線下超過10萬家,舉辦重點活動170餘項、特色活動1000餘項。全市線下實物消費總額2846億元,環比增長11.6%。
圖說:直播帶貨成流行 網絡圖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做直播,明星、主持人、企業創始人、藝術家、文化團體等紛紛加入「網紅主播」的隊伍,科學知識、國潮文化、傳統手工藝等成為直播新內容,同時提高了直播的品味和文化內涵。今年5月,橫店首場戲劇直播演出《邯鄲,又一記》在橫店影視城夢外灘酒店·百老匯大廈進行,演出兩天收穫點擊量2800萬。在上海「五五購物節·品質生活直播周」期間,上海老字號、文創產品、藝術家裝、文旅演藝等文化品類紛紛登上了直播間,展現出海派文化的魅力。市文旅局昨天發布的推動上海建設「品質直播第一城」八項舉措,將支持行業制訂團隊標準、構建人才體系、建立聯動機制、搭建交流平臺,推動上海培育一批高質量MCN機構,造就一批高技能直播人才,打造一批「特色直播間」和「網紅直播打卡地」,形成一批直播經濟品牌活動,建立一批直播經濟產業基地,如楊浦區「大創智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創新基地」、嘉定區「上海國際短視頻中心」等。 「從『五五購物節』側重品牌到現在側重品質,我們希望直播不僅是電商直播,還有文旅、文化直播。結合建設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讓我們的直播變身超一流。」上海市文旅局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管理處處長遊海洋說。
讓直播人才捧上金飯碗
除了鏡頭前的主播,幕後的團隊也是品質直播的保證。作為直播內容的輸出者和主播的培養者,滬上多頻道網絡服務機構(MCN機構)也積極助力「品質直播第一城」建設。自今年5月,上海網絡視聽協會成立全國首個MCN專委會以來,截至2020年10月,上海MCN機構籤約達人共計1918人,覆蓋粉絲量上千萬機構33個,擁有千萬量級紅人的機構13個,累計覆蓋粉絲24億左右。
圖說:未來在上海做直播將是一個「金飯碗」 網絡圖
打造出李佳琦的MCN機構,全公司300多人主要都在為李佳琦這個頂級流量IP服務。李佳琦曾自曝,其直播選品通過率只有5%,為保證產品質量,李佳琦還率先打造了質檢團隊,團隊成員擁有生物化學、食藥品監督管理、材料學等專業知識背景。「直播一姐」薇婭的母公司在2019年就開始籌建一個「超級供應鏈基地」,將薇婭積累了3年的供應鏈品牌集中在一起,形成一個線下選品基地。事實上,專業的MCN機構基本都配備了專業內容生產團隊,為主播的帳號孵化、流量變現做支持。知行易達公司創始人丁俊雲就曾表示,他們要給主播們配備專業的團隊包括導演、編劇、剪輯師、拍攝等,可能平均5個人只負責2-3個主播。
圖說:準備中的網絡主播 網絡圖
對於直播從業者來說,未來在上海做直播將是一個「金飯碗」。昨天,作為申城直播經濟的「領跑者」,楊浦區率先發布了品質直播支持政策「直播24條」,其中給予主播和企業真金白銀的支持力度尤為引人關注:根據主播年直播帶貨納稅銷售額和區域貢獻,給予最高200萬元獎勵;根據對區域貢獻程度及項目智慧財產權的屬性、創新程度,對研發投入最高給予500萬元補貼 ;在楊浦區購置辦公用房或租房的的,享受最高1000萬購房補貼或500萬租房補貼;對經認定為國家級或市級專業化平臺,按建設費用給予最高600萬的專項扶持,等等。
品質直播更需規範管理
擴大規模的同時,直播內容也越來越規範。在風頭正盛之時,直播行業也存在著一些隱憂和亂象,比如MCN機構魚龍混雜、直播售賣的商品涉虛假宣傳、直播內容不高雅、流量造假,等等。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12315平臺共接收「直播」相關投訴舉報2.19萬件,同比增長479.60%。對此,主播、MCN機構、直播平臺、行業協會等直播行業各方主體中的有識之士,早已覺察。
圖說:直播管理將更加規範 網路圖
上海市網絡視聽協會牽頭編制、出臺了《多頻道網絡服務機構運營指南》,著重解決MCN機構管理不規範、誠信缺失、意識形態把關、誇大宣傳、商品售後服務不到位等問題,進一步推進MCN機構健康有序發展,這一指南得到了行業內的積極響應。
上海具備全國領先的信息基礎設施、最豐富的直播應用場景、紮實的產業基礎和極具活力的人才資源。集經濟實力、消費能力、品牌引力,以及「科技+企業+場景」共振形成的產業群集聚優勢,「品質直播第一城」將成為上海在線新經濟發展的新名片。(新民晚報記者 吳翔)
馬上評: 歡迎幕後「李佳琦」
眼下火熱的直播,完全是一個跨界的產物。在這個全新行業,支撐起一場直播的,不僅僅是吸引眼球的臺前主播,更有導演、編劇、攝影、剪輯師、化妝等大量幕後專業人員。一場優質直播,離不開他們的創意和心血。而這一切,與演藝影視行業十分相似。
上海建設「品質直播第一城」,人才是關鍵。昨天市區兩級政府發布的一系列政策中,人才政策頗為引人注目。今年6月,「直播一哥」李佳琦落戶上海的新聞讓大家記憶猶新。事實上,從事直播幕後工作的人才,同樣值得重視。在楊浦區昨天發布的「直播24條」政策中,不僅有最高200萬元獎勵的「大目標」,更有入住人才公寓、租房補貼等「小目標」,惠及各類直播企業和人才。
上海是一座開放、創新、包容的城市,也是一座機遇之城。建設品質直播第一城,意味著上海在直播的品牌、內容、服務、人才、標準、監管各方面都要達到全球一流。歡迎更多幕後「李佳琦」來上海奮鬥,通過自己努力實現夢想,人生出彩!(邵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