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覺、味覺,皮膚、內臟感覺,平衡覺,運動覺「心理學了16」

2021-02-22 劉小姐秘制

(一)嗅覺

嗅覺是一種感覺。是人類最古老的感覺。

它由兩感覺系統參與,即嗅神經系統和鼻三叉神經系統。嗅覺和味覺會整合和互相作用。嗅覺是外激素通訊實現的前提。

嗅覺是一種遠感,意思是說,它是通過長距離感受化學刺激的感覺。相比之下,味覺是一種近感。

嗅覺的受器位於鼻腔上方的鼻黏膜上,其中包含了支持功能的皮膜細胞和特化的嗅細胞。

嗅覺的刺激物必須是氣體物質,只有揮發性有味物質的分子,才能成為嗅覺細胞的刺激物。

人類嗅覺的敏感度是很大的,通常用嗅覺閾來測定。所謂嗅覺閾就是能夠引起嗅覺的有氣味物質的最小濃度。

用人造麝香的氣味測定人的嗅覺團時,在一升空氣中含有5E-10毫克的麝香便可以嗅到;採用硫醇時,4E-10毫克這樣的微量,人們就可以嗅到。

對於同一種氣味物質的嗅覺敏感度,不同人具有很大的區別,有的人甚至缺乏一般人所具有的嗅覺能力,我們通常叫它為嗅盲。就是同一個人,嗅覺敏銳度在不同情況下也有很大的變化。如某些疾病,對嗅覺就有很大的影響,感冒、鼻炎都可以降低嗅覺的敏感度。環境中的溫度、溼度和氣壓等的明顯變化,也都對嗅覺的敏感度有很大的影響。

(二)味覺

味覺是人體重要的生理感覺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動物對飲食的選擇,使其能根據自身需要及時地補充有利於生存的營養物質。味覺在攝食調控、機體營養及代謝調節中均有重要作用。

味覺的感受器是味蕾,主要分布在舌表面和舌緣,口腔和咽部黏膜的表面也有散在分布。

人的味蕾總數約有8萬個。

兒童味蕾較多。老年時因萎縮而減少。

味蕾是由味覺細胞組成的,其上表達味覺受體,可檢測和辨別各種味道。根據這些細胞的功能將其分為3種:支持細胞,受體細胞和基細胞。

味覺系統能感受和區分多種味道,目前認為這些味道都是由酸、甜、苦、鹹、鮮5種基本味覺組成的。一般認為,不同的基本味質為不同的味覺感受器所覺察。

閾值是指某一化合物能被人的感覺器官 (味覺或嗅覺)所辨認時的最低濃度。

由於人的味覺感受器 (味蕾)的分布區域及對味覺物質的感受敏感性不同,所以感覺器官對味覺化合物的感受敏感性及閾值各不相同。對於基本味覺來講,各個典型代表物的閾值一般認為是:蔗糖為0.3%(質量分數),檸檬酸為0.02%(質量分數),奎寧約16mg/kg,氯化鈉為0.2%(質量分數)。

某一呈味化合物所產生的味覺強度,還會由於其他呈味化合物存在而受到影響。

如酸味和甜味之間存在著所謂 「相殺」關係,二者之間的調和會使味覺強度降低並變得緩和。

酸味和鹹味之間存在相乘作用,二者的調和會使味覺變得更酸及更鹹。酸味和苦味之間的相互作用不大,鹹味和甜味之間存在著兩種相反的作用,當食鹽濃度約0.5%時會增加甜度,當食鹽濃度達1%時會降低甜度。

當長時間感受某一種味覺化合物的刺激後,再品嘗同一味覺的化合物,就會感到味覺強度下降,這就是味覺的疲勞,味覺疲勞的產生通常與心理有關。

在神秘果中存在一種鹼性蛋白質,它可以掩蓋食品的酸味,在食用神秘果後再進食酸性食品,不僅無酸味感覺,甚至有甜味,這就是所謂的變調作用。

(三)皮膚感覺

皮膚感覺(cutaneous sense)是指由皮膚感受器官所產生的感覺。

皮膚感覺包括觸覺 、壓覺、振動覺、痛覺、冷覺和溫度覺。

刺激作用於皮膚,未引起皮膚變形時產生的是觸覺,引起皮膚變形時便產生壓覺。觸覺、壓覺都是被動的觸覺,觸覺和振動覺結合產生的觸摸覺則是主動的觸覺。

感知室內熱環境的質量:空氣的溫度和溼度的大小分布及流動情況;

感知室內空間、家具、設備等各個界面給人體的刺激程度;

振動大小、冷暖程度、質感強度等;感知物體的形狀和大小等,除視覺器官外,主要依靠人體的膚覺及觸覺器官,即皮膚。

兩點閾

表示觸覺靈敏度的指標叫兩點閾。

在排除視覺的條件下,用兩個鈍針頭刺激皮膚相鄰的兩個點,能夠覺察出是兩個點時的最小距離就是兩點閾。身體不同部位皮膚的兩點閾是不同的,手指、面部的兩點閾最小,脊背的兩點閾最大,說明他們的感受性是不同的。

生理零度

皮膚表面的溫度叫生理零度,和生理零度相同的溫度刺激皮膚,不會引起熱和冷的感覺。

身體各部分皮膚的生理零度是不同的,同一皮膚表面的生理零度也會發生變化。皮膚對冷覺和溫覺比較容易適應,痛覺則難以適應。「溫度」是物理概念,「溫覺」和「冷覺」則是心理學範疇。

(四)平衡覺

感覺是由物體作用於感覺器官引起的,按照刺激來源於身體的外部還是內部,可以把感覺分為外部感覺和內部感覺。平衡覺是由身體內部來的刺激引起的感覺,因此屬於內部感覺。

平衡覺又叫靜覺,其感受器是人體內耳中的前庭器官,包括耳石和三個半規管。

平衡覺反映的是人體的姿勢和地心引力的關係。憑著平衡覺,人們就能分辨自己是直立,還是平臥,是在做加速、減速,還是在做直線、曲線運動。

前庭器官是與小腦密切聯繫的。

刺激前庭器官所產生的感覺在重新分配身體肌肉緊張度、保持身體自動平衡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前庭感覺也與視覺有聯繫。當前庭器官受刺激時,可能會使人看見物體發生位移的現象。前庭器官也與內臟器官密切聯繫著。

當前庭器官受到較強烈的刺激時,可以產生噁心、嘔吐等現象,如暈船或暈車等。平衡覺的研究在航空、航海方面有著重要意義。例如,為了適應航空及宇航飛行的需要,生理心理學必須研究加速度以及失重、超重等現象對人的心理的影響。

(五)運動覺

動覺(kinesthetic sense)也叫運動感覺,是對身體各部位的位置和運動狀況的感覺,也就是肌肉、腱和關節的感覺,即本體感覺。它反映身體各部分的位置、運動以及肌肉的緊張程度,是內部感覺的一種重要形態。

動覺是隨意運動的重要基礎,是對自己身體的運動和位置狀態的感覺。動覺感受器分布在人體肌肉、肌腱、韌帶和關節中,如肌梭、腱梭、關節小體等。

當關節伸屈或肌肉弛縮時,就會刺激這些感受器,產生神經衝動,沿脊髓上行傳導,到大腦皮層的中央前回而產生動覺。

通過動覺,能使人感知到自己身體的空間位置、姿勢和身體各部分的運動情況。人們由於具有高度精確的動覺,才能實現動作協調,完成各種複雜的運動技能。

動覺在人的認識和活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動覺是主動觸摸的重要成分,動覺和膚覺結合產生觸摸覺。

在排除視覺的條件下,通過手的觸摸運動可以正確地知覺物體的大小、形狀和彈性。

手在運動時肌肉緊張度的變化,告訴我們物體的種種屬性。在視覺器官的工作中,由於有眼肌的動覺參與,才能有關於物體的大小、遠近的視知覺。

在言語活動中,聲帶、舌與唇的精確諧調運動,是語音知覺的重要條件。

巴甫洛夫曾指出,言語器官的動覺刺激是第二信號的基本成分、抽象思維的感性基礎。沒有聲帶、舌頭、嘴唇參與的精確分化的運動,就不可能有人類的言語活動。

在隨意運動中,由於肌肉運動的速度和強度等信號不斷傳入大腦,形成反饋信息,才能實現大腦對肌肉運動的神經調節,使隨意運動成為可能。

如果沒有精確的動覺反饋信息,就會造成運動失調。

人對客觀世界的正確反映,是各種感覺相互協調、相互驗證的結果。動覺在各種感覺的相互協調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動覺和其他感覺的結合,人的知覺能力就不能得到正常的發展。

(六)內臟感覺

內臟感覺又叫機體覺,包括飢餓、飽脹和渴的感覺,窒息的感覺,疲勞的感覺,便意、性以及痛的感覺等。

內臟感受器的適宜刺激是體內的自然刺激(如肺的牽張、血壓的升降、血液的酸度等)。由心血管、肺、消化管等組織器官來的內臟感受器傳入衝動,能引起多種反射活動,對內臟功能的調節起重要作用。

內臟感受器的傳入衝動一般不產生意識感覺,但傳入衝動比較強烈時也可引起意識感覺。例如,胃發生強烈飢餓收縮時可伴有飢餓感覺,直腸、膀胱一定程度的充盈可引起便意、尿意。

但是,內臟傳入衝動引起的意識感覺是比較模糊的、彌散而不易精確定位的。

(七)痛覺

痛覺是機體受到傷害性刺激時,產生的一種不愉快的感覺。痛覺常伴有情緒變化和防禦反應,對機體起到保護性作用。同時疼痛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症狀,對於輔助疾病的診斷具有積極意義。

痛覺感受器是游離的神經末梢,其本質是化學感受器。

傷害性刺激作用於機體時,引起組織損傷,釋放某些化學物質如K+、H+、5-羥色胺、前列腺素等,興奮痛覺感受器,使之產生換能作用,隨後產生傳入衝動,沿傳入通路抵達皮層第一感覺區、第二感覺區等部位,產生痛覺。

1.疼痛是一種警戒信號,表示機體已經發生組織損傷或即將遭受損傷,通過神經系統的調節,引起一系列防禦反應,保護機體避免傷害。另一方面,劇烈的疼痛也能危及生命,如果疼痛長期持續不止,便失去警戒信號的意義,對機體將是一種難以忍受的精神折磨,會嚴重影響學習、工作、飲食和睡眠,降低生活質量,這時疼痛就沒有積極意義,需採取措施進行治療。


2.疼痛也可以是恐懼的信息或者是求助的信號。疼痛可能成為焦慮、抑鬱症的突出症狀,並沒有組織損害的證據,如果不了解這種心理意義,只把疼痛看成與組織損傷有關,就會造成診治的錯誤。

相關焦點

  • 前庭覺不足的影響(一)
    所以, 想要順利發展多元智能, 必須先具備良好的感覺統合狀態, 使我們的大腦和身體各部位能相互配合良好, 能對外界人事物做出適應性反應, 形成自已身心的舒暢而產生自信和自在, 同時給人機智、靈活、開朗、大方的印象, 這就是人格魅力的一部分。
  • 手眼協調、感覺統合、前庭覺、本體覺....都是些什麼?重要嗎?怎麼練?
    指的是人體的感覺器官(眼睛、耳朵、皮膚等)從環境中獲取來自不同感覺通路(如球飛過來了)的信息輸入大腦,由大腦將收到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並指揮身體做出相應的反應(身子躲閃)。感覺統合包括前庭覺、本體覺、觸覺、視聽覺等方面。人類所有的動作和行為都與大腦神經系統的感覺統合功能密切相關。比如攀、爬、滾、蹦、跳、坐、站、行、跨、立,以及吃飯、穿衣、遊戲、學習、思考等,都是大腦感覺統合運作的結果。
  • 感覺統合的三大感覺系統:觸覺、前庭覺、本體覺之間的聯繫
    截止本章之前,感覺統合我們已經講了感覺統合六大感覺系統中的主要三大感覺系統:前庭覺、觸覺、本體覺的基礎理論和訓練方法,有興趣了解的翻看下之前的專欄文章。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這些主要感覺系統之間的關係。很多時候,不同的感覺系統失調會有一種共同的失調表現。比如寫字,我既運用了視覺的信息採集,也運用了前庭神經核的信息處理,還運用了本體覺的肌肉控制,所以,當其中任何一個感覺系統出現問題時,都會導致孩子寫字出現問題。
  • 「短路」過程中嗅覺和味覺的變化
    不過,現代人經過這兩千多年的演變,自然發現眼根「看」的作用愈來愈強烈,甚至成為我們最主要的感知體驗。而且,在感官的範圍內,視覺遇上了幾千年來科技上最大的突破。仔細想想,是透過眼睛,我們才可以看到電視、計算機、手機的屏幕,而看懂這個世界。一個人假如失去了視覺,所受到的衝擊和障礙,可能遠遠大於失去聽覺或嗅覺。
  • 淨空法師:「一念覺,二念不覺,前一念根本沒有覺」
    「不越一念,頓證菩提」。這一念就是阿彌陀佛名號,頓證,不是漸修,立刻就證得。本經「非是小乘第四十三」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聞阿彌陀佛名號,能生一念喜愛之心,歸依瞻禮,如說修行,當知此人為得大利,當獲如上所說功德。
  • 權威乾貨|2-6歲兒童感覺統合發展的特點
    運動覺: 幼兒的身高快速成長,跳躍運動十分重要,也對提高本體動覺幫助良多,如:連續雙腳跳、開合跳、兔子跳等。此外,手提物、背背包、推椅子,則能增加臂力與上肢本體動覺。
  • 法念住|「六入處隨觀」3個階段與修習「七覺支隨觀」的2個階段!
    善惡法生起的地方:六入處有情的認知運作,無不透過根、塵、識的和合所生起的「觸」,才能生起種種的身心反應。「六入處」包含內六處與外六處;內六處是指我們的知覺系統,即六種感官: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和意根。
  • 手作課堂丨物心*樹覺 植物染課「4月23日」
    >覺受陽光的溫暖覺受大地的環抱覺受陽光的溫暖與四季同存春來生發,夏來枝繁秋來果熟,冬來收藏永遠抱著一顆初心向上奔放永遠抱著一個執念向下紮根樹覺就是如此一個與自然相融的生命▲奶婆家姜撞奶▼「課堂內容」聆聽:植物染布的知識體驗:傳統手藝的質樸創意:心隨意動的花樣
  • 【感覺統合訓練】感覺統合失調的八大類型及表現
    三、嗅覺統合失調      什麼是嗅覺?       嗅覺是人類感覺神經中最多也最複雜的器官,嗅覺能協助我們用鼻子靈敏的認識環境,進而保護自己。       嗅覺失調的表現:如無法味到花的芳香、不能聞出某種氣味等。 四、味覺失調      什麼是味覺?
  • 教師招聘考試必考的心理學和感知覺
    文|沐攸攸前幾天的學習中我們講到了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今天跳出這兩個話題來寫一下心理學的重要人物及其事件,一起來學習吧。孩子通過書本認識這個世界1.心理學之父的誕生馮特——心理學之父,因為馮特建立了心理學實驗室
  • 為校區加分的五感六覺
    我們常說:銷售銷售,銷的是自己,售的是觀念,賣的是好處,而客戶買的是感覺。於學校而言,其實家長買的就是校區整個團隊給他的感覺!而人對各種事物的認識活動都是從感覺開始的!那麼,機構該如何做才能給到家長良好的感覺,助力業績的提升呢?接下來,我將為大家分享這五感六覺。
  • 太極站樁的「21字覺」
    2、麻覺:練功初期,會感到皮膚發麻,尤其是手掌和腳掌部位感覺強烈,這是氣血尚不夠流通的正常反應,久之自然消除。練功到一定程度,麻覺特別是電麻感是人體生物電的反應,是功力增長的表現。麻覺時有時無,有時弱、有時強,練時有、不練無,以後又過渡到練與不練一個樣的反應。3、熱覺:練功時,出現溫熱感,感覺身上某部位有一股熱流在流行,或者全身發熱,並伴有微汗,這是氣血流通的好現象,即「氣不運而自行」,但不能追求,要任其自然發展。
  • 清晰了解每一個覺的覺性 明確自己圓覺修行的努力方向
    通過上一章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自己目前的所有覺,與圓覺相比還存在四大缺陷。正是因為有這些缺陷,才使我們不斷產生著貪慾、分別和痛苦。佛陀在經文中說,去除分別和貪慾以後,不可說無知覺性。那什麼是覺性?每個人,都有眼耳鼻舌身意六個覺,都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和意覺六個覺受系統。覺性,就是每個覺感知、認知自己周圍世界的屬性。我們對人事物感知,是通過每一個覺的覺性實現的。我們對整個世界的認知,是通過六個覺的覺性共同完成的。視覺的覺性,是看自己周圍的所有存在物。
  • 為「味覺」正名——真正的六味
  • 晨練後不要馬上睡回籠覺
    [摘要]起床太早了運動過後又容易感到疲勞,不少老年朋友回家後又去睡個「回籠覺」。事實上晨練後出現疲勞是一種正常現象,睡回籠覺這種做法不利於新陳代謝。晨練後不要馬上睡回籠覺很多老年朋友喜歡早起晨練,許多人認為晨練有益於健康,因此每天都會早早起床。但起床太早了運動過後又容易感到疲勞,不少老年朋友回家後又去睡個「回籠覺」。
  • 神不知鬼不覺,唯獨老公「覺」的運動
    哪種運動「神不知鬼不覺,唯獨老公『覺』」?自然生產過寶寶的女性朋友大概機智地猜到了。
  • 2020醫療衛生考試:醫學心理學考試試題及答案(1.2)
    醫療衛生考試題庫:本文整理2020醫療衛生考試:醫學心理學考試試題及答案(1.2)。更多醫療衛生招聘考試信息請訪問北京醫療衛生人才網。1. 下列不屬於不良生活方式與習慣的是:A.飲食過度B.低纖維素飲食C.嗜好致癌性食物D.迷信巫醫E.挑食2.
  • 深度解析前庭覺的功能!
    前庭覺是大腦功能的門檻,它的主要功能是接收臉部正前方視、聽、嗅、味、觸訊息,並作過濾及辯識再傳入大腦,使大腦不至於太忙碌,注意力才能集中,特別成長後的視、聽性質的學習,前庭覺的影響最大。由於前庭是大腦門檻,整個身體的觸覺、關節活動訊息也必須在此過濾以選擇重要的訊息作回應,所以前庭覺必須和平衡感取得完全協調,才能正確辯識身體的空間位置,這便是所謂的前庭平衡了。
  • 前庭覺是個什麼覺?
    前庭覺 地心引力作用以及個體軀體移動(尤其是頭部運動)刺激形成的感覺。
  • 《哈利波特》「盧娜」出現肺炎症狀,味覺嗅覺全失,自稱感覺很酷?
    近日她的飾演者伊文娜·林奇在網上寫道:"沒有味覺和嗅覺的幹擾,感覺自己進化成了更高效的升級人類。"在第一條之後,不少人提示林奇這可能是新冠病毒肺炎的症狀之一,林奇隨後發文回應:"我知道這可能是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狀,我也已經獨自居家隔離了,我只是覺這個症狀有點酷而已了。"竟然說"症狀有點酷"?這樣的行為真是太像"盧娜"本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