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面不寒楊柳風

2021-02-19 微聚廬江

當然不是寒風突然改了脾性,而是風兒裡有了楊柳的氣息,於是便不會覺得刺骨的寒冷。楊柳比人類更能體會到春天的到來,它們的樹幹枝條已經不自禁的變換著模樣,是那種初春的樣子,有一點綠,有一點青,有著柔嫩的萌萌的樣子,有著非常好看的蓬勃生機。


到了此時,再也不用擔心春天一去不返了,再也不用擔心冬天永遠盤踞了,再也不用害怕那如刀子一般的西北風了。春風自然和煦,九轉十八彎過後,總能找到渴望 溫暖的每一個人,總能照顧到鄉村都市裡的每一棵樹,總能撫摸人們的每一寸肌膚,總能吹透樹木的每一個毛孔。有趣的是,春風吹拂下,樹木返青發芽,慢慢長出 新的枝葉,像是穿上一件件嶄新的衣裳,因而變得豐腴。而人們卻在脫單,厚厚的棉衣漸漸變薄,然後一件件變少,直至到了溫暖春天裡的單衣薄裳,因而變得生動 起來。這種人與樹木截然相反的情景,是不是雙方都在努力地相互融合呢?人渴望撲進大自然,大自然希望擁抱每個人,天人合一不再是理想,而成為活生生的現實。


真沒想到春風如此能幹,剛開始還有點為其擔心呢!面對河面上的冰,春風努力又努力,終於吹破了冰殼,然後鑽進去,從裡到外各個擊破,真是一物降一物,冬天裡不可一世的堅冰就這樣被春風瓦解,變成一個令人稍微有點心悸卻又痛快淋漓的回憶。面對田野裡的積雪,春風可以稍微省力些,每一棵麥苗都在假寐,它們麻痺 著令人喘不過氣來的冬天,等的就是這個時刻,它們與春風裡應外合,很快就讓田野綠得生機盎然。田野真是綠得不像話,綠得老農們咧開嘴,綠得孩子們像長了翅 膀,綠得很多飽讀詩書的人想變成麥子,無憂無慮無拘無束。


吹面不寒的楊柳風其實是無聲的,它不會裝腔作勢狐假虎威,也不會搞煽情引誘涕淚俱下那一套,人們仿佛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卻又深知它已經真的到來。春風最不離不棄的夥伴是燕子,這些黑色的精靈從南到北不知飛越了幾萬裡,還是那樣精神,還能找到去年的家門。人們熱愛春風中的家園,可跟燕子比起來,就有點狹隘了,太多故土難離的人,真應該學一學燕子的放眼天下,學一學它們闖南闖北不畏艱辛。當然,儘管春風無聲,卻能化雨,春雨沙沙落在地上,那聲音好聽極了,讓 人不由自主地舒緩,讓心靈慢慢融化。我相信,春雨落在每一個人的心頭,都會長出很多東西,例如理想,例如希望,例如愛情。


春風是春天的至寶,卻能捨得放逐人間,真是令人嘆服。我們聞著楊柳的氣息,想著與春天有關的事情,生活就是走走停停,生活就得熱熱鬧鬧。疲倦了會在春風裡入睡,儘管不願醒,儘管還會醒,好在有場難得的春夢,不管是否留下痕跡,一切都會時來運轉,一切都會笑逐顏開。



為我們美麗的家鄉點讚吧!為了讓更多的朋友知道廬江、關注廬江、欣賞廬江,請在默默點讚後分享給你的朋友們,讓更多的人分享廬江的美!

投稿郵箱:wjlj2015@163.com

相關焦點

  •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在描寫杏花的詩詞裡有兩句尤為膾炙人口一句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另外就是這句「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 吹面不寒楊柳風 教程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詩句常被引用,作者卻不為人知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詩中的「短篷」係指小船,篷是船帆,此處以篷代稱小船。「杖藜」為「藜杖」的倒文,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莖杆直立,長老了可做拐杖。這本是一首沒有詩題的七言絕句,被後人冠以《絕句》之名,收錄於《宋詩紀事》,才得以流傳至今。
  • 沾衣不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是的,「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讓我們感受到古人與春天的親密關係,一種源於春天生活的空間體驗,領略到迷人的春景帶給我們的勃勃生機。對比現在,我們要想想,如何實現「草長鶯飛杏花雨,春風楊柳花草香」的環境,達到古人那樣的生命境界?01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 吹面不寒楊柳風,只是太乾燥!
    又到了「吹面不寒楊柳風」的季節。春風喚醒了花紅柳綠,帶來了盎然生機。但是,春風卻讓許多小夥伴消受不了了!為啥?
  • 牛肉大醬湯——吹面不寒楊柳風
    牛肉大醬湯——吹面不寒楊柳風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 一位宋代僧人寫下一首詩,詩中有杏花雨和楊柳風,這首詩妙在哪裡
    杏花雨、楊柳風,是春天特有的,也是春天的象徵,在我國古代詩歌的長河中,有一首是將杏花雨和楊柳風都寫了進去,詩句是「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那麼這首詩是誰寫的呢?這首詩妙在哪裡呢?眾所周知,在鑑賞詩歌、閱讀文章時,了解作者是很重要的。
  • 僧人志南:一首絕句詩,便在詩壇留下大名,說杏花雨、楊柳風之美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首二句寫詩人遊覽的行蹤,第一句說「古木陰中系短篷」,所謂「古木」,就是參天老樹;「短篷」,代指有篷的小船,這一句的意思只是說,詩人在一棵老樹下拴好了小船。後兩句說,「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這兩句一出,必將是千古名句!如果說前兩句只是在表現美好的春天,那麼後兩句便聚焦在春天到底如何迷人!
  • 這裡沒有大海,只有花潮和吹面不寒的春風……
    隨便走到哪裡,迎面沒有大海,只有花潮和吹面不寒的春風。餘慶縣白泥鎮河濱李花園遊玩的孩童(餘慶縣委文聯供圖)春節期間突如其來的疫情,絲毫沒有影響花兒們趕春的興致,千嬌百媚如約而至。梅櫻海棠、桃李梨杏、紫荊玉蘭、鬱金香、油菜花……一個個風情萬種,你追我趕,甚至等不及抽枝長葉,鬧哄哄先開起花來——不為結果,只為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