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的記憶只有七秒?這些心靈雞湯騙了我們好多年!

2021-01-11 作家李月亮

你聽過的:

記得在做生物實驗時,把一隻青蛙放進裝有沸水的杯子時,青蛙馬上跳出來,但把一隻青蛙放在另一個溫水的杯子中,並慢慢加熱至沸騰,青蛙剛開始時會很舒適地在杯中遊來遊去,到它發現太熱時,已失去力量跳不出來了。

大環境的改變能決定你的成功與失敗,但大環境的改變有時是看不到的,我們必須時時注意,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太舒適的環境往往蘊含著危險。習慣的生活方式,也許對你最具威脅。覺察到趨勢的小改變,就必須「停下來」,從不同角度來思考。

事實是:青蛙又不是2B

青蛙又不是2b,怎麼會活活被煮死?不過還真有人做煮青蛙的殘忍實驗,做這個實驗的是美國動物學教授霍奇森。青蛙屬於兩棲類是冷血動物,體溫會隨著環境的溫度進行調整。霍奇森研究的就是兩棲類可以耐受的最高溫度是多少。

你看,科學家總是會給一些奇葩的實驗找點很科學的藉口。霍奇森選定的加熱速率是大概是每分鐘1.1攝氏度。他發現到了一定溫度以後,青蛙會開始躁動不安,試圖逃離這個環境,如果容器允許,青蛙還是會義不容辭地跳出來。所以,溫水煮青蛙的故事根本就是蒙人的。《後會無期》你也看過了,什麼是現實?

你聽過的:

當大漠中的鴕鳥遇到危險時,它總會把頭埋在沙堆裡,以為自己看不見就安全了。於是,鴕鳥心態產生了。這個看似消極的詞語,卻被很多人不自覺地運用在婚姻關係中,以此求得穩定美滿的生活。

正所謂:婚前睜著眼睛找對象,婚後閉著眼睛過日子。鴕鳥的策略就是妥協,通過妥協而得到利益最大化的選擇。非原則性的問題,採取鴕鳥策略有助於關係和諧,但在原則性的問題上,採取鴕鳥策略必須三思後行。

事實是:你當它是母雞啊?!

其實這是視覺上的誤差而已,鴕鳥體型巨大,但腦袋非常小。如果你從遠處看見它們在地上啄食,它們的腦袋看起來就好像埋進了地裡似的,不過它們絕不會這麼做,除非它們活膩了。

但是它們確實會在土裡挖洞,給自己的蛋做個窩,偶爾探頭瞅兩眼窩裡的蛋。而真正遇到危險時,鴕鳥的第一反應是以70公裡的時速跑路,如果逃不了,戰上三百個回合也無妨。別小看它的戰鬥力,發飆的鴕鳥可以弄死一隻成年雄獅。

你聽過的:

早在很久以前,就聽說過一個故事:魚的記憶只有7秒,7秒之後它就不會記得曾經的事情了,所有的一切又都會變成嶄新的開始。所以,在那一方小小的魚缸裡面,它永遠都會興致勃勃,永遠都不會覺得無聊。

有時候,我多麼希望自己就是那隻魚,能夠在七秒後遺忘所有。但有時,將一切都遺忘,顯的是那麼的可怕畢竟身邊還有許多美好的人和事物,值得去珍惜。

事實是:不可以侮辱魚的智商!

事實上,如果把「魚的記憶有7秒」當成一個科學的結論,疑問就來了。記憶能力可以被精確到秒嗎?如果魚的平均記憶有7秒,那麼一些笨魚的記憶豈不是只有兩三秒?當這些笨魚咬了一口食物以後,會不會瞬間忘記嘴裡含著的東西是什麼?

幸運的是,這種狀況並不存在。幾乎所有關於魚類記憶的研究都表明,魚的記憶遠不止7秒。早在上世紀60年代,當化學開始介入神經生物學的時候,就已經有人研究金魚的記憶能力了。

1965年,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用金魚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把金魚放在一個很長的魚缸裡,然後在魚缸的一端射出一道亮光,20秒後,再在魚缸射出亮光的一端釋放電擊。很快,金魚就對電擊形成了記憶,當它們看到光的時候,不等電擊釋放到水裡就會迅速遊到魚缸的另一頭,以躲避電擊。

設計實驗的科學家們發現,只要進行合理的訓練,這些金魚可以在至少1個月的時間裡一直記住躲避電擊的技巧。

你聽過的:

據說在鳥類世界中鷹的壽命最長,可以活到70歲。然而,並不是任何一隻鷹都能活這麼長時間。原來,鷹要想活到70歲,必須在它40歲時完成一次蛻變。因為當鷹活到40歲的時候,一切功能都已退化,遲鈍的爪子已經抓不住獵物,過長的喙也啄不住食物,笨拙的翅膀更難以載動自己沉重的身體。

在這個時刻,鷹的選擇只有兩種:要麼等死,要麼重生。如果選擇重生,它要飛到人跡罕至的山頂,用喙猛力擊打巖石,直到脫落,等到新的喙長出來,再用它把爪上的指甲一根根拔出來,等新的指甲長出來後,再把身體上的羽毛一根根拔掉;這一殘忍的重生過程歷時150天,只要熬過150天,獲得新生的鷹又可以再活三十年,重新稱霸藍天了。

事實是:餓150天?!老鷹又不冬眠

鷹科裡有60多種鳥,平均壽命只有30年,只有美洲鷲或神鷹科鳥類可以活到六七十歲。但不管怎麼樣,更換喙、爪和羽毛都是完全不可能的。

喙是頭骨的一部分,如果敲掉,就相當於砸掉人類的上下頜,連骨頭帶肉,血肉橫飛,腦漿不流出來就不錯了,還涅什麼槃。何況這5個月,爪子、嘴和羽毛都不能用,如何進食?早就餓死啦!鷹類最長壽命有記錄的是一隻安第斯神鷹,人工飼養了73年。

你聽過的:

大象是陸地上最龐大的動物,它不害怕任何猛禽巨獸,唯獨害怕弱小的老鼠,因為老鼠能在短時間內鑽到大象耳朵和鼻子裡,從內部化解敵人。

大象雖龐大面對自己的敵人都是以身體的龐大而取勝,但在老鼠身上就失效很多。當兩個極端的東西放一塊時,就會出現勢均力敵的現象。最終誰會取勝,得看智慧。

事實是:這個螳臂擋車!!

完全沒有這回事。

無論是圈養的還是野生的大象,對老鼠都沒有半點懼怕的意思。除了人之外,健康的成年大象面臨的敵人很少,他們只會對不熟悉的情景和聲音感到害怕。

在羅馬時期大象曾被送上戰場,它們因懼怕豬的嚎叫聲而逃走,這才產生了關於大象害怕老鼠的傳說。在動物園裡,老鼠是大象的好室友,不過大象根本不搭理它們。如果真有哪只缺心眼的老鼠膽敢鑽到大象的鼻孔裡,一個噴嚏就能送它見上帝。

你聽過的:

如果你忘了自己從哪裡來,至少得知道自己要往哪裡去,大象就是這樣。當大象感到自己時日不多的時候,會在本能的指引下脫離群體,來到一個神秘的地方,孤獨地等待死亡降臨。這個地點很神聖又很隱秘,大象自己能找而人類卻怎麼也找不到,這就是大象墓地,墓地裡埋藏了千百年來的大象骨骸。

事實是:嗯,又是我們可憐的大象

在解釋事實前我就問一句,你相信在衛星定位技術這麼發達的今天有什麼地方是大象能找到而人找不到的?

其實大象體型巨大,需要攝取大量能量來撐起巨大身軀的正常運作,但是它們又天生運行著一套效率低下的消化系統,食品中60%的營養都只是在腸胃打了個轉就被排出了體外。於是乎,大象一天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吃東西,一隻成年象每天要吃掉上百斤的植物,也因此他們特別容易受到食物短缺的影響。

一旦食物匱乏,它們會退到永久水源附近,然後飢餓的大象因營養不良導致低血糖,繼而誘發酮症(酮症表現為嗜睡)。大象開始睏倦、昏迷,不再有力量離開水源探尋新路。終於有一天,它們站不起來了,先後靜靜地離開這個世界。所以,水源附近才成為大象屍骨聚集的地方。

你聽過的:

七八十頭斑羚被獵人逼到峽谷的懸崖邊,單只的斑羚能力不足以跳過峽谷到達對岸,斑羚們為了種族的生存,選擇了犧牲一半,保存另一半的方法。

在頭羊一隻老雄羚的帶領下,一隻斑羚先跳起,在跳躍到高點的時候,另一隻起跳,踩著前一隻斑羚的背,以此為跳板,到達對岸。

事實是:達爾文不答應!

這個著名的段落來自作家沈石溪的成名作《斑羚飛渡》,文中的斑羚學名灰斑羚。解了斑羚的日常習性你就會明白,現實中灰斑羚包括其他幾種斑羚都不可能存在《斑羚飛渡》中所描述的七八十頭的群體,更沒有頭羊這一說。

而且對於這些日常根本沒有組織沒有紀律的動物,你能指望他們在窮途末路時相互關照麼?另外,我們學過,進化的基本單位是種群,但進化的主導力量不是群體選擇而是個體選擇。

所以個體只會考慮怎麼使自己活下去,或者怎麼使自己的基因遺傳下去。「飛渡」雖然有利於群體的永久延續,但並不可能進化出來,它違反現代進化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原理。信語文老師還是自然老師?!

相關焦點

  • 魚的平均記憶真的只有七秒?
    工作了一天,回到家裡看到五顏六色的金魚在魚缸裡快活地遊來遊去,心情頓時好了不少。小小的魚缸只有方寸之地,魚兒整天在裡面傻樂呵,永遠那麼興致勃勃。據說這是因為魚的平均記憶只有7秒,7秒之後它就不會記得曾經的事情了,所有的一切又都會變成嶄新的開始。所以,在那一方小小的魚缸裡面,它永遠都會興致勃勃,永遠都不會覺得無聊。
  • 魚的記憶只有七秒?事實證明,我們都被騙了
    在這情話滿天飛的現今社會,我們總能聽到一些讓自己眼前一亮的情話,不知道什麼時候關於魚的記憶的情話讓我們記憶猶新。其實關於魚的記憶的問題,原本的說法是「魚的記憶只有三秒」,是一個urban myth ,其中的不知道誰先提出來,反正就是傳播開了,「魚的記憶只有七秒」只是在此言論上變更而來,在正經的搜尋引擎上魚的七秒記憶也是搜索不到的。
  • 魚的記憶只有7秒?錯,實際作釣它不但記憶好而且很狡猾
    魚的記憶只有七秒,七秒之後它就不會記得曾經的事情,一切又都會變成嶄新的開始。所以在那一方小小的魚缸裡面,它永遠不會覺得無聊!很長時間內,在網絡上尋找關於魚的記憶問題,都會看到這一段心靈的雞湯!就連徐志摩的長篇敘事詩《阿詩瑪》,裡面也寫到「傳說魚的記憶只有七秒,七秒後便不記得過往物事了」。然而無論是上文中心靈的雞湯,還是徐志摩唯美的詩句,關於魚的7秒記憶,只能說是一種文學的寫作!從科學分析與現實作釣來講,魚只有7秒記憶的話法,就是一個謠傳,一切都是假的!我們不是科學家,只是一名普通的釣魚愛好者,所以不需要通過科學的方法,去分析魚的記憶問題!
  • 魚的記憶只有七秒!徐志摩這首詩誤導了多少人,魚的記憶非常好!
    大家好,我是老劉一名,熱愛養魚的百家號作者!【前言】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魚的記憶只有七秒,我的記憶有你就好!」非常有感染力的一句愛情短句!那麼「魚的記憶真的只有七秒嗎?這句話到底是真的嗎?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句話其實是出自徐志摩的一篇詩集,原文是這樣的:星月沉輪,不曾低落,回憶裡不斷演繹相同鏡頭,現實則切換著不同情愫出口。傳說魚的記憶只有7秒,七秒後便不記得!
  • 魚的記憶只有七秒?別傻了,這才是真相!
    在網絡上有這樣一段話流傳很廣:「早在很久以前,有人告訴我,魚的記憶只有七秒,七秒之後它就不會記得曾經的事情了,所有的一切又都會變成嶄新的開始。所以,在那一方小小的魚缸裡面,它永遠不會覺得無聊。」或許就是因為上面這段話,讓很多人都以為魚的記憶只有七秒。
  • 科普一出,雞湯盡毀!都2020年了,還拿這些假「心靈雞湯」舉例?
    現如今,快節奏的生活習慣和學習工作所帶來的壓力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當我們想放棄的時候,一個治癒人心的段子,一部動機強化的電影,一本積極向上的讀物,此時此刻,這些「心靈雞湯」的價值可以說是相當珍貴。不過,真實的「心靈雞湯」為我們提供著源源動力,假的「心靈雞湯」則會使我們對某些事物的認知產生錯誤的思想觀念。無論假「心靈雞湯」給我們提供了多少動力,多少次出現在我們的作文中,我們始終要對這些假「心靈雞湯」給予否認,因為崇尚科學教育振興中國才是我們國家戰略。那麼,哪些我們經常用來舉例的「心靈雞湯」是假的呢?
  • 魚的記憶真的只有七秒?別傻了,其實魚可能比你都聰明
    ,魚類好像沒什麼長進,還是一副笨笨、呆呆的樣子,甚至有傳言說魚只有七秒的記憶,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魚怎麼可能只有七秒的記憶呢?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曾做過一項實驗,他們將許多金魚放在特製的魚缸裡,魚缸裡有顏色不同的管道,他們只在固定顏色的管道裡投食,在金魚熟悉了這種模式後,又將這些參加實驗的魚像普通魚那樣正常投食,時隔一年,實驗人員又將這些參加實驗的魚放回了特製的魚缸裡,人們驚訝的發現,這些金魚依舊能找到相應顏色管道下獲取食物。
  • 那些年,羞辱過我們智商的心靈雞湯
    3魚的記憶只有7秒早在很久以前,就聽說過一個故事:魚的記憶只有7秒,7秒之後它就不會記得曾經的事情了,所有的一切又都會變成嶄新的開始。所以,在那一方小小的魚缸裡面,它永遠都會興致勃勃,永遠都不會覺得無聊。
  • 魚的記憶只有7秒?鯽魚的記憶是幾秒?美麗的謊言騙了多少人!
    歡迎大家來到新一期的動物世界,這一次跟大家探討的對象就是魚了,大家對它並不陌生,但是魚只是一個統稱,魚有很多的種類,相信大家也聽說過許多名字的魚,在海洋當中生活著更多的魚類,目前全球現生種魚類共有24618種,全球已命名的魚種約在32100種,每年還有新的魚類被科學家們發現,隨著時代的變遷,未來相信還會出現更多種類的魚
  • 金魚的記憶真的只有七秒嗎?金魚說,你們的理想為何讓我背鍋?
    我們經常對一些剛剛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就忘記的朋友說:「你只有七秒鐘的記憶嗎」,表示一種玩笑性的嘲諷語氣,說明對方記憶力很短暫,可這讓魚兒們背了鍋!金魚的記憶真的只有七秒鐘嗎?這個時間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你以為魚只有七秒記憶?其實,魚什麼都知道
    每當你準備烹飪一條魚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它的感受?在我看來肯定是沒有的,畢竟對大多數人來說魚是一種非常低級的生物,畢竟它們的記憶只有7秒,它們能有什麼感受?其實,人們一直以來對魚這種生物都有一些誤解,雖然它們看起來確實傻傻的,也經常會做出一些傻傻的事情(比如金魚會吃到撐死),但是實際上它們並沒有那麼傻,它們啥都知道。
  • 魚的記憶真的只有七秒?關於記憶力你了解多少
    較真妹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種說法,「魚的記憶只有7秒,7秒之後它就不會記得之前的事情了。所以,在那一方小小的魚缸裡面,它永遠不會覺得無聊。」
  • 為什麼只有七秒記憶的魚,總能躲開釣魚人的餌料陷阱
    魚到底有沒有記憶,這一點對釣魚人開始無關緊要,但實際上,忽略了這個問題的釣魚人,總會面臨這樣一個尷尬的問題,就是魚越來越難釣,生口魚越來越少,滑魚越來越多,那麼問題來了,不是網上盛傳,魚只有七秒的記憶,然後就會重啟大腦麼?那麼為什麼受過驚嚇、受過傷害的魚,會越來越難釣呢?
  • 魚的記憶真的只有七秒嗎?其實魚兒的聰明超乎你想像!
    記得有一個笑話是這樣講的,話說魚的記憶只有七秒,那麼如果魚在魚缸裡遊泳,看到了自己拉的屎,嘗了一口:「臥槽,是屎!」過了七秒以後,這隻魚又吃到了自己的屎!如此反覆!雖然是個笑話,但也說明了魚的記憶只有七秒是多麼荒唐的事,魚的記憶只有七秒只不過是一些比較文藝的人胡說的,但請不要這樣詆毀魚!魚其實是很聰明的,我們大家都知道動物會使用工具是一種質變的聰明,比如大猩猩會有石頭打開堅硬果實的外殼,從而獲得果肉!
  • 魚的記憶真的只有七秒嗎--中國數字科技館
    魚的記憶真的只有七秒嗎2020-10-13 15:28:00 ©2011-2020 版權所有:中國數字科技館 未經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複製或鏡像 京ICP備1100085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388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1611號 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 魚的記憶真的只有七秒鐘嗎
  • 魚真的只有7秒的記憶?
    假如單純地把這段話當作童話來看並沒有什麼問題,不過,也有很多人把它當成了科學事實。在很多問答網站上,都有問題詢問這段話是否科學。[1][2]事實上,如果把「魚的記憶有7秒」當成一個科學的結論,就會產生很多疑問。記憶能力可以被精確到秒嗎?如果魚的平均記憶有7秒,那麼一些比較笨的魚的記憶豈不是只有2、3秒?
  • 魚的記憶真的只有7秒嗎?有沒有科學依據證明呢?
    很久之前,在那個「非主流」遍地的年代裡,一首《七秒的記憶》曾席捲大街小巷,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們對於魚的記憶只有七秒這個定論,似乎一直深信不疑。魚的記憶真的只有七秒嗎?據說這句話最初源於徐志摩的長詩《阿詩瑪》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 魚的記憶只有7秒?魚:這是我被黑得最慘的一次!
    傳說魚的記憶只有七秒 七秒後便不記得過往物事了 所以小小的魚缸裡,它也不覺得無聊 因為七秒後每一寸遊過的地方又變成了新天地...
  • 傳說魚的記憶只有七秒,我們人類有多久呢
    魚的記憶動物有記憶嗎?答案是肯定的。傳說魚的記憶力有七秒鐘,而像蜜蜂在飛到外面採蜜時,能按著之前的記憶回到原來的巢中。大到大象,小到螞蟻都有記憶力。那麼我可非議的是人肯定也有記憶,人作為一種高級動物,記憶力更加獨特。
  • 都說魚的記憶只有七秒,小呆呆親自實驗了一下得出結論,假的!
    都說魚的記憶只有七秒,小呆呆親自實驗了一下得出結論,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