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母親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施耐庵這25個字把她勾勒的淋漓盡致

2020-12-11 手機鳳凰網

李逵不但是《水滸》中的第一暴力機器,就是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其暴力程度恐怕也無出其右者‍‌‍‍‌‍‌‍‍‍‌‍‍‌‍‍‍‌‍‍‌‍‍‍‌‍‍‍‍‌‍‌‍‌‍‌‍‍‌‍‍‍‍‍‍‍‍‍‌‍‍‌‍‍‌‍‌‍‌‍。李逵嗜殺、嗜血幾乎到了病態的程度‍‌‍‍‌‍‌‍‍‍‌‍‍‌‍‍‍‌‍‍‌‍‍‍‌‍‍‍‍‌‍‌‍‌‍‌‍‍‌‍‍‍‍‍‍‍‍‍‌‍‍‌‍‍‌‍‌‍‌‍。每次梁山有事,便大開殺戒,江州劫法場時:

不問軍官百姓,殺得屍橫遍地,血流成渠‍‌‍‍‌‍‌‍‍‍‌‍‍‌‍‍‍‌‍‍‌‍‍‍‌‍‍‍‍‌‍‌‍‌‍‌‍‍‌‍‍‍‍‍‍‍‍‍‌‍‍‌‍‍‌‍‌‍‌‍。推倒顛翻的,不計其數。造就這樣一個變態惡魔,首先是有社會基礎的。因為黑社會裡講究的就是誰比誰更狠、誰比誰更毒。不逞強鬥狠,哪能有自己的生存之地呢?除對犯罪分子進行必要的社會層面分析外,我們還不能忽視其個體成因。

就拿李逵來說吧,他暴力變態固然有社會基礎,但問題是,水泊梁山中普遍存在的那麼多的犯罪分子,為什麼別人都不像李逵那樣嗜血?這就需要我們對李逵這個個體進行相對細緻的研究。

圖源網絡

在我看來,李逵這種性格和品質的形成主要基於他的母親,是因為李逵有了一位「偉大」的母親,才培養出李逵這樣的怪胎。《水滸》裡對李逵母親的描述不多,有限的描寫主要集中在《假李逵剪徑劫人,黑旋風沂嶺殺四虎》中,但這也足夠讓我們管中窺豹,通過李母的一些隻言片語來了解李母的為人了。我們知道,《水滸》中人物的善惡在某種程度上是存在類別歸屬的:比如說,老年男人整體形象還都不錯,像史進的父親史員外,穆弘、穆春的父親穆太公,兒子雖然都個性鮮明,有的甚至飛揚跋扈,但老太公和老員外們都樂善好施、慈祥善良。而青年少婦則以蕩婦居多,比如潘金蓮、閻婆惜、潘巧雲。

中老年婦女就更不怎麼樣了,幫助西門慶偷情、攛掇潘金蓮殺夫的王婆、閻婆惜的母親閻婆、史進的情人李瑞蘭的母親,全都是工於心計、見利忘義之人。李逵的母親也屬於中老年婦女的範疇,那麼一定也逃不出這個窠臼。種種跡象表明,李母也絕非良善之輩。

圖源網絡

從表面上看,李母雙目失明,是個非常值得同情的弱勢老人,但李母的一些行為卻令人不齒。首先,李逵殺人之後,遠遁他鄉,十幾年杳無音訊,在這十幾年中,李母全由哥哥李達贍養。但李母見了李逵卻向李逵訴苦:你的大哥只是在人家做長工,止博得些飯食吃,養娘全不濟事!

我們知道,李達是個長工,家境不好,日子過得艱辛。但李達一家本分工作,生活安定,並且李達儘自己的所能贍養母親十幾年。按理說,對這樣的人應該褒獎才對,但李母卻把李達說得一文不值。李母的話裡實際上透著三層意思:一是說李達無能,沒本事,讓自己多年來一直受苦;二是說李達對自己照顧不周,所以才有了上面那句話,「養娘全不濟事」;第三層意思沒明說,但言語間透露出的內容是:希望李逵把自己接去過好日子。李母的話一共才25個字,就是這簡簡單單的25字,施老便把一個顛倒黑白、搬弄是非、貪圖享受的老太太活脫脫地勾勒在紙上了。李老太太在對李達的態度上已經算是很不明事理了,在對待李逵的問題上,就更糊塗了。俗話說:知子莫如母。你兒子李逵是什麼品行,當媽的心裡應該是最有譜的。但李母一聽李逵說自己做了官,就信以為真。

李逵說:「鐵牛如今做了官,上路特來取娘。」娘道:「恁地好也!只是你怎生和我去得?」李逵道:「鐵牛背娘到前路,覓一輛車兒載去。」李母也不想想,既然李逵都做了官,接母親連輛車子都沒有,這不明顯在撒謊嗎?也不符合中國傳統的官本位習俗。當李達當面戳穿李逵的謊言,說李逵在外又犯下重案,不讓母親跟他走時,李母卻偏偏不信,豈不弱智?通過對李母表現的分析,我們似乎可以看出李逵平時糊塗、偏執的影子。

圖源網絡

接著,我們再來看看李母的性格。李逵背著母親走到半夜,李母口渴。李逵說:「老娘,且待過嶺去,借了人家安歇了,做些飯罷。」李母卻不依不饒,說:「我日中吃了些乾飯,口渴得當不得!」李逵說:「我喉嚨裡也煙發火出;你且等我背你到嶺上,尋水與你吃。」李母說:「我兒,端的渴殺我也!救我一救!」李母說要什麼,必須有什麼,容不得一點遲延,簡直活脫脫的一個老婦版的黑旋風李逵。看了李母的這些表現,我們就容易理解為什麼會出現、會產生李逵這樣的怪胎了。最後,施耐庵之所以安排李母被老虎吃掉,是因為他清楚李母在李逵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對李母結局的設計很有深意,讀者可以將其理解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冥冥之中的合理安排。其目的無非是在警示後世的母親們,一定要嚴於律己、以身作則。

相關焦點

  • 施耐庵送宋江三個外號,體現「忠孝仁義」中的三個,卻獨缺這一個
    文/巴暘在《水滸傳》中,宋江有三個大名鼎鼎的外號,分別是「呼保義」,「孝義黑三郎」和「及時雨」。其實作者施耐庵給宋江的這三個外號別有用心,這三個外號正對應著中國人最講的「忠孝仁義」中的三個字,而「忠孝仁義」四個字中的另外一個,宋江卻永遠也沒有。
  • 李逵正在洗澡,扈三娘將其一箭穿心,魯智深武松頭也不回地走掉了
    經過這件事,魯智深武松林衝看透了「梁山好漢」的本質,這幾位英雄找個機會,頭也不回地走掉了。 (《殘水滸》第八十二回)」 看過施耐庵《水滸傳》前七十回的讀者都知道,在魯智深和武松面前,李逵是囂張不起來的,但是李逵沒有得罪過魯智深武松,這二位大俠也不好意思對宋江的心腹馬仔下手,但是一丈青扈三娘可就不一樣了——扈三娘與李逵有殺父屠村之仇。
  • 李逵的母親被老虎吃了以後梁山眾人為何大笑
    看到這一幕的李逵就想著把母親接上梁山「享福」。李逵覺著自己跟著宋江也算混得有模有樣了,可大孝子李逵總覺得不能撇下老娘獨自享福啊。李逵把自己的想法和宋江說了,宋江架不過李逵的請求也就答應了,李逵滿心歡喜回到家中背著母親奔梁山而去。途經沂嶺之時李逵放下母親去打水,誰知回來後竟發現母親被老虎所吃。李逵氣憤之下殺了一窩四隻老虎。
  • 李逵明知是毒酒為何一飲而盡,臨死說出8個字,揭穿宋江虛偽面具
    這次起義,在梁山結盟,結成聯盟,一百零八個好漢中的每一個都有自己獨特的故事。現在來談談「黑旋風」李逵吧,他在梁山好漢中排在第22位。在《水滸傳》中,李逵因膚色黝黑,又生又高又壯,又有一身好武藝,因此被人們送上了外號「黑旋風」。「水滸傳」大結局,李逵明知是毒酒卻一飲而盡,臨死前說出八個字,揭穿宋江虛偽面具,真正的原因就在於此。
  • 李逵單挑水軍六天罡:能打贏其中兩個,卻會被另一人以武功碾壓?
    這六位水上天罡在陸地上的武功如何,我們不能根據李逵與浪裏白條張順的廝打來評判,因為在這六人中,浪裏白條張順可能是最弱的一個,而且好像根本就不會武功。我們細看水滸原著就會發現:李逵單挑水軍六天罡,只能打贏其中兩個,這六人至少有四位不懼李逵,甚至有一人還可能憑著武功碾壓李逵。
  • 李逵老娘被虎吃了,眾人卻大笑,仔細看小說,上面可不是這樣寫的
    下面,就根據在這兩個不同版本的小說中對這段故事的不同描寫,來看一看當李逵說完了自己老娘被虎吃掉以後,究竟有沒有人笑?或者是他們在笑些什麼?前情回顧當宋江在梁山上穩定下來之後,接來了自己的父親宋太公,眾人大擺筵席慶祝。
  • 黑旋風李逵的形象,「農民風格」深入人心,嫉惡如仇且魯莽率真
    明代施耐庵所著的《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書中具有典型農民形象的黑旋風李逵也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部分人的印象中李逵就是手拿兩把大斧頭的莽漢,是性格衝動魯莽,有勇無謀的黑旋風。此外,第四十三回假李逵剪徑劫單人、第五十四回黑旋風探穴救柴進、第七十五回黑旋風扯詔罵欽差等章節也能看出黑旋風是一個正直淳樸、嫉惡如仇、具有反抗精神的好漢。今天將從以上所談的三個方面來談談黑旋風李逵的人物形象。
  • 施耐庵渲染主角特技寫法
    稍加用心,你會發現這麼一個特殊的存在,《水滸傳》主要人物有「一百單八漢」,但在這一百零八個人中,一百零七個,個個都有綽號,而唯獨此一人——武松,被排除在外,他,沒有綽號。在整部《水滸傳》描述中,武松就叫武松,頂多用個「行者武松」來代替了事。這讓很多人不解,武松的綽號呢?畢竟臨陣吊睛白虎都不在話下的那麼一個厲害角色。難道,施耐庵給忘了起嗎?還是另有別情?
  • 水滸:宋江和吳用都說李逵是「家生的孩兒」,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眾所周知,在《水滸傳》中,黑旋風李逵是宋江的鐵桿粉絲兼貼身保鏢,李逵對宋江不僅萬分敬仰而且絕對忠誠。然而,老謀深算的宋江,對待李逵卻又如何呢?在宋江的心目中,也許李逵根本就不值幾斤幾兩。這從宋江酒後一句不經意間的言語中,即可看出端倪。
  • 成年人最聰明的活法,在這短短25個字中被詮釋得淋漓盡致
    成年人最聰明的活法,在這短短25個字中被詮釋得淋漓盡致《斷舍離》這本書中有一句話十分精闢。這句話也是這本書的中心思想「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心中煩鬱執念,當離。」斷舍離是一種對於生活方式的改變,是捨棄那些拖累自己的生活節奏,影響生活健康的不良方式。
  • 中考語文名著閱讀人物系列專題複習:《水滸傳》之李逵
    李逵不聽眾人勸阻,結果被張順按在水裡收拾一番。由此可見,李逵是個重義氣、脾氣暴、率直魯莽的人。(結合故事情節,2分;寫出人物性格,2分。共4分)【2014年福建省龍巖卷】簡述真假「黑旋風」的故事。 【答案示例】李逵上梁山後,因想念母親,欲回家接母親上山享福。
  • 施耐庵寫《水滸傳》的時候,為什麼經常把關羽搬出來?
    這時候,李逵在人叢中高聲叫道:翻這個正是好男子!」燕青責備他不應該在勾欄瓦舍中大驚小怪時,李逵說:「說到這裡,不由人喝彩!」 李逵情不自禁地對關羽的喝彩,完全發自內心,是「惺惺識惺惺,好漢識好漢」。這段描寫顯然是經過精心設計的,但像隨手拈來,不露痕跡,妥帖自然,真實可信。
  • 施耐庵是不是詞窮了,為什麼對武松的外號敷衍了事?
    多虧了施耐庵這一不世出的文學大師,描述了英雄們精彩絕倫的世界,使普通人在平凡的日子裡也可以遐想一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英勇果斷。除了英雄們豐富多彩的故事之外,施耐庵還為每個英雄配了綽號,比如宋江的外號就至少有三個,分別是:及時雨、呼保義和孝義黑三郎。這些外號精準的概括了宋江的性格以及為人處世,可以說是恰如其分的稱呼。
  • 梁山好漢中三大難懂綽號,包括黑旋風李逵,其實暗藏玄機
    梁山好漢,天下為公、義字當頭,大概無人不愛這群講義氣、大塊吃肉、大口喝酒的英雄人物。 《水滸傳》是我國的四大名著,其中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綱這些故事更是耳熟能詳,水滸中的人物如數家珍。 如:豹子頭林衝、青面獸楊志、黑旋風李逵、智多星吳用。
  • 讀了這麼多年《水滸傳》,「水滸」這2個字的真正含義,你知道嗎
    可要說這《水滸傳》為什麼叫《水滸傳》,人們也一直眾說紛紜。可其實在這名字當中,就隱含了施耐庵寫這部小說的重大精神內核。《江湖豪客傳》在動筆之初,施耐庵確定的小說名字就是《江湖豪客傳》。南宋時期,梁山英雄故事被廣為流傳,施耐庵就有了進行再創作的想法。
  • 黑旋風李逵:究竟是怎樣死的?為何各版本記錄不一樣?
    這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可能並不是我們本文的主要人物,而是另一個人物,他就是武松。只不過相對而言,李逵和武松好像有著某些相似之處,相似之處之一,也是最為典型的就是李逵和武松都打過老虎。只不過相比較而言,武松斬殺老虎可能更加豪氣一些,至於李逵直接把老虎窩給端了,實在是不敢恭維。一、李逵殺老虎。其實相對而言,李逵這一個人的脾氣秉性還是非常不錯的,最起碼對自己的兄弟們很仗義。
  • 美國編劇和日本導演拍中國《水滸傳》,網友:要看李逵女裝了?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由施耐庵(或包括羅貫中)創作,《水滸傳》被電視劇化,被漫畫化,現在就差動畫化了,結果動畫還沒等來,就先來了外國版的《水滸傳》?難道她代替父親去當兵就是迷失自我嗎?如果她的父親不是有腳傷行動不便,加上家裡的男丁還小,花木蘭用得著代替父親出徵?除了《花木蘭》,還有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也是一部被外國玩壞了的名著。日本的《西遊記》,唐僧居然是個女的,雖然明白他們是想表達唐曾是個沒有戰鬥力的人,但也不至於用女演員去演吧?
  • 根據施耐庵的描寫,武松也不過是虎頭狗尾
    施耐庵對於武松的塑造,其目的也不是要塑造一個完美的英雄,《水滸傳》一百零八將,絕大多數都是大奸大惡之人,武松也就在這絕大多數之列。如果沒有發生景陽岡打虎事件,武松不過是個嗜酒如命的酒鬼,而且酒品極差,這一點在景陽岡打虎之前,當武松還在柴進莊裡時,就有詳細的講述。
  • 李逵真的有勇無謀嗎?你誤會了黑旋風
    黑旋風李逵是《水滸傳》裡給人印象深刻的一個好漢。很多人會覺得李逵是粗人,赳赳武夫而已。其實,李逵不僅外表讓人覺得憨爽,還是一個頗有心計的人。得信的梁山好漢們,劫了法場,救出宋江和戴宗,李逵身先士卒,一路血殺,出力甚多。到達梁山後,眼見眾人都請自己的父母上梁山享福,李逵大哭,也開始思念自己的母親,說明李逵乃真性情也,感情不藏著掖著。李逵回到臨沂老家時,他的哥哥李達看李逵回家,就罵罵咧咧,並且要去外面報官抓李逵。
  • 《水滸傳》作者很可能是個南方人,為何署名只剩下傳說的施耐庵?
    大概有十幾種(這還不包括五花八門的續書)。其中最主要的可以分為七十回本,一百回本、一百二十回本、一百一十五回本。造成這樣的原因也簡單。《水滸傳》的故事自元朝開始通過說書藝人流傳,整理《水滸傳》的人不止一人,因此也就出現了多個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