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改稱漢城為首爾,是為「去漢化」?專家:中國也做過相似的事

2020-12-14 趣觀歷史

引言

《漢書·賈誼傳》有言:「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因為習慣了就難以改變,例如做事方法、飲食偏好等等,這也就是為什麼有「老古板」之稱,就是因為人幾十年的習慣很難改變。一個人幾十年的習慣很難改變,一群人約定俗成的事情就更難改變。

在東亞文化圈中,無論是日本、朝鮮還是韓國,都深受漢文化影響。在服飾、飲食、文字以及習俗等多方面,日本、韓國都有從中國借鑑的地方。比如朝鮮所在的高句麗本來就是我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之一,春秋時期即為燕國轄地,於西漢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建國,因此韓國、傳統節日等大多與中國的相差無幾,再看日本的茶道、圍棋、武術、佛學等也都是從中國傳過去的。

▲日本茶道

近代西方崛起之後,日韓紛紛進行資本主義改革,並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去漢化」改革。在韓國近代改革中,有一項很重要的改革就是將首都的名字由「漢城」改稱「首爾」,很多人認為這是「去漢化」中的重要一項。對此專家也表示:這完全就是空穴來風之說,中國也曾做過相似的事。此外,這個名字實際上是美國人改的,而非韓國人改的,只不過被韓國沿用了下來。

01

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朝鮮王朝遷都漢陽後,將其改稱為「漢城府」,這個名字被使用了500多年,在此期間漢城也一直都是朝鮮首都。1910年,朝鮮淪為日本殖民地,漢城也被降格為漢城府。日本侵略朝鮮的45年間在此掠奪了大量資源,大量徵收慰安婦和士兵,給朝鮮人民帶來深重災難。

▲韓國首爾夜景

1945年,日本戰敗後不久,南北朝鮮之間爆發內戰,因為其他國家插手迅速上升為國際化戰爭,漢城也先後落於朝鮮人民軍、中國人民志願軍、聯合國軍之手。1946年,美國將漢城改名為,意為「首都」。韓國光復後也在1948年使用這一詞語稱呼漢城。由於當時沒有漢字名稱,所以中國繼續使用稱呼朝鮮,1988年奧運會我們也習慣稱之為「漢城奧運會」。

▲日本戰敗投降

沒有漢字是什麼意思呢?歷史上朝鮮、日本在「漢化」之前幾乎沒有本土文字,創立文字之時借鑑了大量漢字,這也是今天某些日韓文字無論是字形還是字義都與中文相近的原因。但本國也並不是沒有文字流傳的,「」就是韓國本國文字,作為「首都」的意義流傳了很久。而中國方面由於無法用合適的漢字解讀這個詞語,所以沒有改變「漢城」的說法,直到2005年時任市長正式宣布該城市中文譯名為首爾,並通知中國政府,我國才改變了這一稱呼。

▲韓國街頭的韓國文字

02

在中國的地名中,也有這種以「首都」命名,且並非當地專有詞彙,最後固化成為當地城市名稱的情況,例如廣州的英文名稱「Canton」。清代廣州地區行政區劃名稱為「廣州府」,這個府是單純的一種行政區劃名稱,並不指某一座城市,百姓也不會將此與城市結合在一起。當時廣州所在地區也是對外交流的重要港口,來到此地的西方人問當地百姓這裡是哪座城市,百姓回答稱:「省城」,因此西方人也用代指一種行政區劃的「canton」來稱呼廣州。

▲廣州夜景俯瞰

南京得名方式也是如此。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時定都於南京,當時稱「應天府」,也叫「京師」,後來明成祖朱棣遷都於北平,將北平改稱「順天府」,南京都城的地位也沒有被廢除,而是成為了陪都。那要如何區分這兩個都城呢?無論是官方定位還是民間習俗,都稱之為「南京」和「北京」,清朝時南京由於失去陪都地位改稱「江寧府」,但是民間仍習慣稱之為「南京」。辛亥革命之後,南京正式成為行政區劃名稱。

▲南京明故宮遺址近照

北京名稱由來也類似於此。在北京三千多年的歷史中,算起來有二十多個別稱。最早記載於歷史的是帝辛三十三年(公元前1122年),因周朝燕國定都於此所以稱「燕都」;兩漢至唐代多稱「幽州」,定都於此的朝代大多直接稱之為「京城」,元朝將此稱為「大都」;朱元璋滅掉元朝後改稱「北平」;朱棣遷都至清代都稱之為「京師」;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定都之後改稱「北京」,由原本的俗稱或頭銜正式「升級」為城市名稱。

結語

《孔子家語》中說:「少成則若性也,習慣成自然也。」無論是韓國首爾,還是中國的南京和北京,都是因為習慣了將行政區劃名作為地區名稱,所以最後乾脆以當初的行政規劃名稱作為城市名稱。習慣有著很強大的力量,所以從小養成好的習慣很重要,這真的會影響人的一生。

參考資料:

《漢書·賈誼傳》

《孔子家語》

相關焦點

  • 韓國首都「漢城」為什麼要改名為「首爾」呢?
    (來自百度) 在中國,除了「孔子」和「端午節」之外,另外一個我被經常問到的問題就是:「為什麼韓國首都漢城要改名為首爾?」 中國很多網上的專家和學者「分析」:韓國是為了擺脫漢文化(中國文化)的影響,改名是韓國政府「去漢化」的一個舉措。而且韓國政府只要求中國一個國家改變這一稱謂。 那事實的真相究竟是怎樣的呢?以下是我們的首都歷朝歷代叫過的所有名字: -.
  • 漢城改稱首爾,全世界範圍韓國人為何唯獨只要求中國修改了稱呼?
    韓國的首都首爾,是能在全世界排到前十名的繁華都市。但大家知道嗎?在很久很久以前,這個城市本名並不叫首爾,而是叫作漢城。就因為這個「漢」字,韓國人極力想要擺脫漢城這個名字。為了改名,他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因為在歷史上,漢城就是漢人的城市,漢江就是漢人的大江。但是隨著歷史的推移,現在這些都在韓國境內。
  • 漢城改稱首爾,全世界那麼多漢城,為何韓國只要求湖北修改稱呼?
    漢城改稱首爾,全世界那麼多漢城,為何韓國只要求湖北修改稱呼? 《水經注》載:山左即沔水口矣。沔左有卻月城,亦曰偃月壘,戴監軍築,故曲陵縣也,後乃沙羡縣冶也。昔魏將黃祖所守,吳遣董襲、凌統攻而擒之。禰衡亦遇害於此。
  • 古代韓國以用漢字為榮,如今把漢城改成首爾,為何只針對漢語
    漢文化圈包括的國家除中國外還有越南、日本、朝鮮、韓國以及東南亞部分地區。漢文化圈的書寫系統是漢字,用於東亞各國的漢字以及漢字承載的儒家思想是維繫漢文化圈共同心態的基石。比如日本第一部文學作品《古事記》以及日本最早的正史《日本書紀》;韓國的史書《朝鮮王朝實錄》都是使用漢字書寫編撰;作為日本和韓國的官方文字漢字卻隨著近代西方的基督教文明勢力的介入後,漢文化圈國家開始去漢化和廢除漢字。韓國深受漢文化影響韓國作為深受漢文化影響的國家,是去漢化的積極參與者。
  • 韓國首都改名,漢城改叫首爾,為何韓國人只呼籲中國人改稱呼?
    引言如今提到韓國,可以說沒有人不知道,尤其前些年韓國影視、明星在全球火熱。韓國作為中國的鄰國,已經成為中國人假期的旅遊勝地,尤其是韓國的首都首爾。但是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吧,韓國首都之前不叫首爾,叫做漢城。
  • 韓國首都本來叫漢城,為何卻又更名首爾,跟中國又有何關係?
    "現如今,大家應該都知道韓國的首都名字叫做"首爾",它是世界十大金融中心之一。但是,其實它原本的名字叫做"漢城",第24屆夏季奧運會於1988年在韓國首都首爾也就是以前的漢城舉行。 中國人對"漢城"可以說完全不陌生。然而,韓國在2005年正式宣布將漢城的中文名改為"首爾",同時,正式要求中國再不使用"漢城"這個名字。
  • 為什麼漢城東京不在中國?韓國棄用「漢城」,那就我們漢族自己用
    20 世紀80 年代,中韓舉行建交談判時,韓國向中方提出,兩國建交後,中方不能再繼續使用「漢城」這個稱呼。理由是,漢城的名字是中國古代的叫法,是中國人給起的,是殖民主義、霸權的產物。建交後,中方必須改稱漢城為韓國人起的名字,應叫SEOUL。
  • 漢城改叫首爾,韓國人不要求別的國家,為何只呼籲中國更改稱呼?
    而首爾之前曾叫漢城,之後才改成首爾,二者之間也是發生了一些有趣的事呢。一個國家能不能走的更遠走的更高,民眾的信仰支持很關鍵,除了領導者的英明決策外,這個國家有沒有文化底蘊也很重要,而韓國首都改名就是韓國重新建立國家文化底蘊的開始,也是一次嘗試。
  • 漢城改為首爾,韓國為何只要求中國改變稱謂?
    2005年1月,韓國政府宣布將韓國首都的名稱正式更改為「首爾」,並通知了我國,希望我國不要再把韓國首都稱為漢城,而是稱作首爾。我國本著客隨主便,睦鄰友好的原則,也同意了韓國的請求。從此之後,我國的書籍,地圖冊,以及各種涉及韓國的相關內容,一律把漢城改為了首爾。所以在正式場合,漢城這個名字已經成為了歷史。
  • 因中國色彩太濃,韓國才將漢城改名首爾?專家闢謠:無稽之談
    ▲韓國首爾夜景而我們的鄰居韓國,因為離中國的中原地區最近,自古以來就深受中國儒家文化的影響,因此城市名稱也帶著濃濃的中國文化氣息。在網上一直流傳一種說法,因為韓國首都原來的名字「漢城」所代表的中國色彩太濃重,韓國人從自身的民族自尊考慮,所以才把首都「漢城」改成如今的「首爾」。專家表示,這其實是謠言,因為這個「首爾」是美國人改的,並不是韓國人刻意去「中國化」。實際上,中國也幹過類似的事情,至少三個城市的起名方式幾乎與「首爾」的名字由來如出一轍。
  • 首爾並非本名,全世界範圍韓國人為何唯獨只要求中國修改了稱呼?
    韓國的首都首爾,是能在全世界排到前十名的繁華都市。但大家知道嗎?在很久很久以前,這個城市本名並不叫首爾,而是叫作漢城。就因為這個「漢」字,韓國人極力想要擺脫漢城這個名字。為了改名,他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因為在歷史上,漢城就是漢人的城市,漢江就是漢人的大江。
  • 韓國首都改名14年:600年漢城變首爾,扯不斷的中國文化
    在中國,一座城市改名無論是歷史原因還是人為因素,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在韓國也有座這樣的城市,14年前,它名為漢城,2005年後改名首爾,這座朝鮮半島最大城市於許多中國人來說,這兩個名稱有人熟悉有人陌生。
  • 韓國漢城大學介紹
    下面,為同學們介紹一下韓國漢城大學。韓國漢城大學建立於1972年,位於韓國首爾特別市,是一所綜合性私立大學,前身是漢城女子大學,於1978年改名為漢城大學,憑藉出色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培養了一批優秀的人才,為韓國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韓國最繁華的城市:首爾在中國是什麼水平?
    2018年,韓國GDP為1.62萬億美元,低於俄羅斯位居世界第12,人均GDP超過3.1萬美元。首爾作為韓國最大的城市,也是韓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其實力到底如何呢?首爾是韓國首都,位於朝鮮半島中部的漢江流域。漢江迂迴穿城而過,距半島東、西海岸分別約185千米和30千米。這裡是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1.8℃左右,四季分明。首爾最早的名稱叫漢城。
  • 七八十年前的韓國漢城,街上幾乎都是漢字,官方語言更是漢語
    而今天小編要說的正是這樣一個國家,它與我國的文化很是相似,甚至曾經的首都名還是以我們的漢字命名,它就是韓國。 熟悉歷史的大都知道,韓國原來即是朝鮮,日本戰敗後受美國與蘇聯掌控,一個在南,一個在北,後來戰爭爆發,南朝鮮就變成了今日的韓國。 朝鮮的國號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時期,後來朝鮮半島分分合合,直到明初李成桂篡高麗王位被朱元璋封為朝鮮國王時,「朝鮮」國名才開始流傳開來。
  • 韓國人在外網稱漢字不是中國的文字,中國網友:宇宙都是韓國的!
    這些韓國網友在油管上大肆宣揚其所謂的「漢字歸韓」理論,甚至還搬出了自家的一個什麼語言學大師陳夏泰的理論,並以此為依據,有恃無恐地進行宣傳。如今韓國網友不僅污衊漢服,還想來搶中國的漢字,這種行為令人不齒且令人發笑,卻也有些讓人氣憤,有中國網友直接怒懟稱:真是不要臉!也有網友對此事表示十分無語,甚至調侃稱:整個宇宙都是韓國的!
  • 韓國「去漢化」,首都都改了名字,為什麼大多數人還是中文名?
    愛情就像一次寂寞旅行,孤獨地尋找自己的身影,千山和萬水,只是沿途風景,擦肩而過繁華已散盡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在古代,因為中國非常強大,中國周邊的很多國家,比如然而,隨著近代西方的崛起,漢字文化圈內的國家也受到了沉重的打擊。中國近代史也是一個非常黑暗的時期。於是,中國周邊國家紛紛開始西化,希望擺脫中國的影響。各國都開展了廢除漢字的活動。
  • 韓國最發達的城市首爾,世界第十大城市,和上海比誰更強?
    在前幾年,韓國的旅遊業也十分的火熱,很多人都喜歡去到韓國旅遊,當然也是受到韓劇的影響,讓韓國煥發出第二春,但近年來,因為各種問題,韓國旅遊又變得冷淡了下來,但韓國依舊極為發達。但到底有多發達,大家對於韓國卻又沒什麼概念,所以我也拿韓國最發達的城市,和中國對比,看看韓國到底有多發達。
  • 14年前,北京的GDP比韓國首爾低1380億美元,如今差距是多少?
    其中,在亞洲地區內,我們國家的發展在早期是稍遜於其他國家的,其中就以在14年前北京的GDP比韓國首爾低了1380億美元。而現在發展到了今天,他們的差距又是多少呢?對於韓國首爾,大多數人可能都只是知道他是韓國的首都城市。但對於它的歷史淵源,其實還是有很多的。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看一看。
  • 漢陽,酒泉,襄陽……為什麼韓國會有這麼多中國地名?
    ▲ 韓國首都首爾。古代,首爾曾使用過慰禮城、漢陽、楊州等多個名字。那朝鮮半島上的政權為什麼要直接借用中原的地名呢?揚州是當時重要的商埠,這裡的繁榮,給高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他們也給自己的城市,起了相似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