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城改稱首爾,全世界範圍韓國人為何唯獨只要求中國修改了稱呼?

2020-12-14 騰訊網

韓國的首都首爾,是能在全世界排到前十名的繁華都市。但大家知道嗎?在很久很久以前,這個城市本名並不叫首爾,而是叫作漢城。就因為這個「漢」字,韓國人極力想要擺脫漢城這個名字。為了改名,他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因為在歷史上,漢城就是漢人的城市,漢江就是漢人的大江。但是隨著歷史的推移,現在這些都在韓國境內。為了「去中國化」,他們心心念念的想改名。

看起來矯情,實際上主要是為了重建民族自信心。要知道韓國幾乎沒有屬於自己的源文化,雖然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時代。但那時來朝鮮半島建國的卻是商朝的貴族。隨後朝代幾經變革—漢朝時建立的衛氏王朝、唐代時的百濟、高句麗和新羅三國鼎立到最後的統一成為高麗,都抹不去中國的痕跡。更別提李氏王朝為了表達對明朝的敬仰,把自己的國都定名為漢陽(又稱漢城)了。

隨著後來我國逐漸失去了對朝鮮半島的控制,韓國也逐漸意識到自己的「漢化」太過於嚴重。如果不擺脫這種情況,將永遠生活在中國的陰影下。於是李世宗開始費盡心思想要研究出屬於自己的文字和文化,這對韓國的影響十分深遠,到如今我們也可以看到:韓國身份證名字必須要用漢字標註,法律條文也要用漢字記錄,因為很多韓文音是一樣,但是字的意義完全不一樣這種情況。

改名,成了韓國人的一塊心病。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韓建交之際,他們才有機會也有底氣提起這一茬。而面對韓國這個有些奇怪的要求,我們的談判代表雖然不太理解,但也表示出充分的尊重,並且答應了韓國以後稱其首都為「首爾」(這兩個字就是韓語首都的音譯)。但是由於漢城這個名字在兩國之間都流傳太久,因此雖然不再稱為漢城,但是這個名字並沒有被廢除。一直到2005年,韓國才正式宣布首都定名為【首爾】。自此,漢城這個伴隨著韓國幾代人的名字退出了舞臺。

相關焦點

  • 漢城改稱首爾,全世界那麼多漢城,為何韓國只要求湖北修改稱呼?
    漢城改稱首爾,全世界那麼多漢城,為何韓國只要求湖北修改稱呼? 《水經注》載:山左即沔水口矣。沔左有卻月城,亦曰偃月壘,戴監軍築,故曲陵縣也,後乃沙羡縣冶也。昔魏將黃祖所守,吳遣董襲、凌統攻而擒之。禰衡亦遇害於此。
  • 首爾並非本名,全世界範圍韓國人為何唯獨只要求中國修改了稱呼?
    韓國的首都首爾,是能在全世界排到前十名的繁華都市。但大家知道嗎?在很久很久以前,這個城市本名並不叫首爾,而是叫作漢城。就因為這個「漢」字,韓國人極力想要擺脫漢城這個名字。為了改名,他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因為在歷史上,漢城就是漢人的城市,漢江就是漢人的大江。
  • 韓國首都改名,漢城改叫首爾,為何韓國人只呼籲中國人改稱呼?
    韓國作為中國的鄰國,已經成為中國人假期的旅遊勝地,尤其是韓國的首都首爾。但是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吧,韓國首都之前不叫首爾,叫做漢城。那麼韓國首都改名,漢城改叫首爾後,為何韓國人只呼籲中國人改稱呼?這裡面還和中華文明有著很大的淵源呢!
  • 漢城改為首爾,韓國為何只要求中國改變稱謂?
    如果在2005年之前,這個問題的標準答案是漢城,但在2005年之後,標準答案則改成了首爾。這是因為我國已經於2005年,正式接受了韓國提出的請求,把韓國首都的漢語名字,從漢城改為了首爾。2005年1月,韓國政府宣布將韓國首都的名稱正式更改為「首爾」,並通知了我國,希望我國不要再把韓國首都稱為漢城,而是稱作首爾。
  • 韓國改稱漢城為首爾,是為「去漢化」?專家:中國也做過相似的事
    在韓國近代改革中,有一項很重要的改革就是將首都的名字由「漢城」改稱「首爾」,很多人認為這是「去漢化」中的重要一項。對此專家也表示:這完全就是空穴來風之說,中國也曾做過相似的事。此外,這個名字實際上是美國人改的,而非韓國人改的,只不過被韓國沿用了下來。
  • 漢城改叫首爾,韓國人不要求別的國家,為何只呼籲中國更改稱呼?
    而首爾之前曾叫漢城,之後才改成首爾,二者之間也是發生了一些有趣的事呢。一個國家能不能走的更遠走的更高,民眾的信仰支持很關鍵,除了領導者的英明決策外,這個國家有沒有文化底蘊也很重要,而韓國首都改名就是韓國重新建立國家文化底蘊的開始,也是一次嘗試。
  • 為什麼漢城東京不在中國?韓國棄用「漢城」,那就我們漢族自己用
    20 世紀80 年代,中韓舉行建交談判時,韓國向中方提出,兩國建交後,中方不能再繼續使用「漢城」這個稱呼。理由是,漢城的名字是中國古代的叫法,是中國人給起的,是殖民主義、霸權的產物。建交後,中方必須改稱漢城為韓國人起的名字,應叫SEOUL。
  • 韓國首都本來叫漢城,為何卻又更名首爾,跟中國又有何關係?
    "現如今,大家應該都知道韓國的首都名字叫做"首爾",它是世界十大金融中心之一。但是,其實它原本的名字叫做"漢城",第24屆夏季奧運會於1988年在韓國首都首爾也就是以前的漢城舉行。 中國人對"漢城"可以說完全不陌生。然而,韓國在2005年正式宣布將漢城的中文名改為"首爾",同時,正式要求中國再不使用"漢城"這個名字。
  • 韓國的首都名字更改,為何還要要求中國參與修改?這暗示了什麼?
    近年來的韓國一直都受到了很多中國年輕人的喜歡,這也是得益於「韓流」的發揮。各種韓國的明星、服裝、化妝品甚至是整容術開始深入國人的心目中,成為了許多人追求的對象。有一說一,韓國的產品確實是很好用,衣服也很潮流,但是並沒有那麼的誇張。我們都知道韓國的首都是首爾,但是你知道嗎?
  • 韓國首都「漢城」為什麼要改名為「首爾」呢?
    (來自百度) 在中國,除了「孔子」和「端午節」之外,另外一個我被經常問到的問題就是:「為什麼韓國首都漢城要改名為首爾?」 中國很多網上的專家和學者「分析」:韓國是為了擺脫漢文化(中國文化)的影響,改名是韓國政府「去漢化」的一個舉措。而且韓國政府只要求中國一個國家改變這一稱謂。 那事實的真相究竟是怎樣的呢?以下是我們的首都歷朝歷代叫過的所有名字: -.
  • 因中國色彩太濃,韓國才將漢城改名首爾?專家闢謠:無稽之談
    ▲韓國首爾夜景而我們的鄰居韓國,因為離中國的中原地區最近,自古以來就深受中國儒家文化的影響,因此城市名稱也帶著濃濃的中國文化氣息。在網上一直流傳一種說法,因為韓國首都原來的名字「漢城」所代表的中國色彩太濃重,韓國人從自身的民族自尊考慮,所以才把首都「漢城」改成如今的「首爾」。專家表示,這其實是謠言,因為這個「首爾」是美國人改的,並不是韓國人刻意去「中國化」。實際上,中國也幹過類似的事情,至少三個城市的起名方式幾乎與「首爾」的名字由來如出一轍。
  • 古代韓國以用漢字為榮,如今把漢城改成首爾,為何只針對漢語
    漢文化圈包括的國家除中國外還有越南、日本、朝鮮、韓國以及東南亞部分地區。漢文化圈的書寫系統是漢字,用於東亞各國的漢字以及漢字承載的儒家思想是維繫漢文化圈共同心態的基石。雖然世宗大王提倡在公文和個人書信中使用「訓民正音」,還將其作為錄用官吏的科舉考試科目,但是再往後的數世紀中未能成為主流文字,只是起到了輔助作用,一般只在沒有受過正規教育的朝鮮人群中使用,漢字依然雄霸朝鮮文化圈。
  • 韓國最發達的城市首爾,城建水平在中國排第幾?韓國人太自信了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的越來越好,綜合實力也越來越強,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如今中國的大多數城市發展的都是比較好的,例如我們國家的北上廣深等超一線城市,這些城市是我們國家的重要經濟來源,他們的經濟能力在亞洲都排得上號,就連一些發達國家的城市經濟,也未必比得上我們國家的北上廣深。
  • 韓國首都改名14年:600年漢城變首爾,扯不斷的中國文化
    在中國,一座城市改名無論是歷史原因還是人為因素,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在韓國也有座這樣的城市,14年前,它名為漢城,2005年後改名首爾,這座朝鮮半島最大城市於許多中國人來說,這兩個名稱有人熟悉有人陌生。
  • 漢陽,酒泉,襄陽……為什麼韓國會有這麼多中國地名?
    韓國,為什麼會和中國有許多重複的地名呢?01 韓國的地名,為何會和中國重複?對於韓國人來說,位於首爾的景福宮,就是他們的故宮。中國人在景福宮的歷史博物館參觀時,會有一種天然的親切感,因為這裡展出的奏章、書籍、字畫上,寫的全是中文。
  • 關於首爾的10個事實
    首爾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漢城,是韓國的首都,首爾這個中文名字出現的歷史很短,也就是十幾年的時間,雖然首爾是個韓國城市,但是首爾的知名度在國內也是很多人都聽說過的,畢竟這十幾年來是韓國文化在中國影響力最好的十幾年,而很多人從電視上認識了首爾這座城市,那首爾是什麼樣的城市呢?
  • 為何韓國對我國一省情有獨鍾?地名、國旗和首都無不在模仿這個省
    不過,韓國人卻並不死心,既然這些板上釘釘的文化遺產無法搶走,索性就直接照搬我國的地名。 而我國地大物博,地名自然也是多如牛毛。不過,韓國只對我國一個省的地名感興趣,這個省就是湖北省。為何這麼說呢?大家看幾個例子就知道了。
  • 韓國人在中國旅遊:為何只鍾情辣條、方便麵和老乾媽這3樣特產呢
    90後旅行,只為遇見::為何只鍾情辣條、方便麵和老乾媽這3樣特產呢中國人數量是比較多的,因此在自身經濟條件較好的情況下,就會選擇出國遊完,所以不論在世界的哪個國家,都能看到中國人的身影。韓國人到了中國超市以後,最喜歡在中國超市買這三樣物品,網友們都說開眼了。韓國人到了中國之後,也會在中國的大好河山遊覽一番,另外他們還會通過在網上搜索,找到專屬中國的特色美食,因為中國美食在全世界都是名氣很高的。尤其對中國的超市,他們會表現出格外喜歡,因為超市裡面,有他們急需得到的三樣東西,這些是大部分中國人都猜不到的。
  • 1951年3月志願軍撤出漢城後,這裡還有多少人口?是中國的錯嗎?
    到了3月15日韓國部隊重新進入到這座城市,但此時的漢城早已在聯軍空中轟炸中變得面目全非、滿目瘡痍,人口總數更是大不如前!那當時的漢城到底還有多少百姓呢?同時由於戰火反覆侵蝕漢城,戰前還擁有150萬人口的城市,此時只剩下了20萬人左右,還不到原先數量的7分之1。在漢城遺留的剩餘人口中大多都是無法行動的老弱病殘,年輕人早已逃出了這座城市,或早在戰爭中戰死了。那漢城此時人口劇減是我國的錯嗎?
  • 韓國人只知清裝不知漢服?裝的!盤點韓國播放過的中國古裝劇
    「韓國以前一直是中國的屬國,哪有自己的東西,為什麼要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因為《大長今》偷了中醫,韓國偷了端午,還有各種奇葩,非得讓他們見識見識啥叫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這還覺得不夠直接,乾脆省了韓國網民搬運的麻煩,將一組戴帽子的明朝人物畫像發到了ins:「韓國在明朝就是中國的附屬國,服裝就是沿用明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