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還值得我們深讀嗎?

2021-02-08 騰訊網

如果只是為了看狐精鬼怪去看《聊齋志異》,實在是沒多少意思的,一不刺激,二不恐怖的,還動不動就搞個一夜情啥的,還不如多聽幾集張震講鬼故事。

但如果認為《聊齋志異》裡只有狐精鬼怪,那就真的太小看蒲松齡了。郭沫若評價他「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在狐精鬼怪故事的背後反應的更多是現實,而且本身也是很好的文學書,不然那麼多學者研究《聊齋》就為了看狐精鬼怪嗎?

比如有《嘉平公子》一則,說的是一個才買雙全的女鬼,希望自己能找一位風雅脫俗的公子結合一生的,登高可附和詩賦,退而能耳鬢廝磨。而且自身成了鬼,就不受封建禮教的約束,不受父母之命的管教,能夠自由地選擇夫婿,更是可以很好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裡。而且溫姬的擇婿套路要沒錯,先看外表,要找長得帥的,當然,第一眼只能看到麵皮,女的想找長得帥的,男的想找長得美的,天經地義。第一次發現公子是個草包是在第一次吟詩,溫姬給了他機會,叫他好好讀書,但是公子不明其意,也並不覺得自己如果不好好讀書,溫姬就會離開自己,就唯唯諾諾糊弄過去了。後來相處久了,溫姬發現這貨兒確實是爛泥扶不上牆,就氣憤出走了。一來是諷刺很多公子哥不學無術,二來不也勸誡我們要好好讀書嗎?

比如《魯公女》一則,寫的是一個愛情故事,很長,我就不貼了,看完這個故事,我腦子裡就浮現出葉芝的《當你老了》,魯公女深知年華易逝,但靈魂不變,她要的是張生的靈魂,而非那一具年輕的皮囊,正如三毛所言:「如果我不愛他,他是百萬富翁我也不嫁,如果我愛他,他是千萬富翁我也嫁。」 不管張生是個陽剛中年人還是垂暮老年人,抑或是瀟灑少年人,只要是張生本人,她都愛。那我們現在還能常見到這樣的愛情嗎?

比如《席方平》一則,席方平的父親席廉與村裡的富室羊某有過節。羊某死後,賄賂了冥吏拷打席廉,席廉被打的全身紅腫,哀號而死。席方平寢食難安,他知道自己的父親木訥樸實,如今被惡鬼誣告,遭到欺凌,也很難為自己辯解清楚。遂毅然決定前往地府為其父申冤報仇,上演了四出「民告官」的慘劇。他向城隍爺告狀,城隍爺被羊某收買;接著又向郡司告城隍,郡司也被羊某收買;然後向閻王告郡司和城隍,連閻王爺都沒羊某收買了。這故事一方面為了表現席方平的堅韌之外,諷刺意味還不明顯嗎?

比如《狐夢》一則,看起來就是一個春夢,讀過也就罷了,但是蒲松齡對人物的刻畫描寫的功力也體現出來了。《狐夢》入夢,第一次夢見狐仙,狐仙給他帶來了三娘,我感覺他的這個夢一直沒醒,所以三娘帶他去見眾姐妹,應當是夢中夢,倘若沒有看過《盜夢空間》,這樣的處理方式倒也挺新奇的。夢中之夢的筵席應當是故事的高潮部分,狐仙四姐妹性格各異,大姐溫文爾雅,初露面時中規中矩地向畢怡庵祝賀;二姐豪爽調皮,一進門就調笑三妹:「妹子已破瓜,新郎頗如意否?」跟《紅樓夢》裡的王熙鳳頗有幾分相似之處;三娘溫順嫻靜,賢良淑德,正如二姐所說的「三日郎君,便如許親愛耶」;四妹聰慧頑皮。四姐妹性格各異,雖是寫狐,實際上寫的也是人間少女吧。

諸如此類,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所以,狐精鬼怪只是《聊齋志異》的皮,能不能看到裡面的筋骨肉,就看個人的能力和造化了。

相關焦點

  • 《聊齋志異》聶小倩是寧採臣產生的幻覺嗎?
    01我們加在《聊齋志異》上的標籤有很多,蒲松齡也利用在家門口開茶館的機會搜集了大量奇聞異事悉數被收集到《聊齋志異》裡,從《畫皮》花花公子的悲劇,到《倩女幽魂》寧採臣和聶小倩的人鬼情未了,我們在影視劇中,見過太多《聊齋》裡的愛恨情仇。
  • 《聊齋志異》與道教思想
    《聊齋志異》打上了道教思想的深刻烙印。用道教思想解讀《聊齋志異》,或許可以更好地揭示這部傳世經典獨特的思想內涵。 蒲松齡(1640—1715)世稱聊齋先生,他出生於沒落的儒商家庭,少年時應童子試,接連考取縣、府
  • 苗懷明整理:近年新出蒲松齡及《聊齋志異》研究論著一覽
    一、汪玢玲:《蒲松齡與聊齋志異研究》內容簡介該書探討了《聊齋志異》中的民間典故、鬼狐文化,以及蒲松齡的思想特徵、創作取向等重要話題,同時還將聊齋俚曲納入研究視野,以《琴瑟樂》為標本,進行美學諸要素的研究,具有開拓性意義;對蒲松齡的一些民俗性雜著
  • 45 文史哲II《西遊記》《聊齋志異》,《指環王》《哈利波特》
    比較中國的《西遊記》和《聊齋志異》,歐美的《指環王》和《哈利波特》》作者:六度陳偉偉【◆1.我們中國人更懂魔法一些】看了一點電影《指環王》,有些感慨。西方電影《哈利波特》《指環王》和我們中國的《西遊記》《聊齋志異》比較,哪個想像力更豐富一些,我發現還是我們中國人更懂魔法一些,也更懂妖魔鬼怪一些。
  • 《美人皮》和《聊齋志異.連城》的不同之處,對比發現,差太多了
    文/焱書敏(文章原創,抄襲必究)近日,蒲松齡的聊齋故事《聊齋志異.連城》改編成電影《美人皮》上映。《聊齋志異》用簡練的文筆,細膩的描寫,將一個個生動感人的鬼狐故事呈現在大眾面前,讓人愛不釋手,百看不厭。《聊齋志異.連城》是《聊齋》眾多故事中的一個,書中通過喬生和連城純真的愛情,演繹了一幕生死愛戀,從人間到地獄,從地獄返人間,幾經生死,幾經磨難,終於牽手,共度人生的故事。
  • 蒲松齡與《聊齋志異》:一個山東女人成就的偉大作品
    說到蒲松齡,我們都知道他的傳世名作《聊齋志異》,卻未必知道撐起這部偉大作品的,卻是他背後的女人。深入閱讀後掩卷沉思時,恍有巧笑嫣然的美妙女子悠然飄過,耳畔還迴蕩著溪澗潺潺的流水聲。魯迅先生說,只有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才能把花妖狐魅寫的像我們的身邊人一樣和易可親,卻常常忘了它們其實是殊途,是異類,是滾滾紅塵中不存在的幻境。
  • 聊齋志異:鬼怪、動物和人的互動,反映的卻是真實的人間萬象
    此外,蒲松齡偶爾也會用短小的文字,給我們展現一個充滿神奇色彩的動物世界,這些大小功物,也是蠻拼的。講文氣、重友誼、有策略、不苟且,有的充滿這「義」,也有的充滿這「俠」,在動物本施行為的背後,卻也有值得人類學習的地方。蒲松齡還在《聊齋志異》中用了大量的筆墨,描寫和渲染民俗文化,其中著墨最多的便是遊娛、競技民俗。
  • 《聊齋志異》:不僅僅是鬼怪亂神的故事,更是一部人生哲學
    而對於蒲松齡來說,作為一介書生,他還有手中的筆,不能正大光明的指責,隱晦一點總沒人管吧,所以也就有了《聊齋志異》。《聊齋志異》是以鬼怪亂力為依託,講述的一個個令人嘆為觀止的故事。這本書有多出名,不用做多贅述。但是它通過狐仙,鬼怪,山石,鳥獸等揭露的官場黑暗,人性的詭辯,愛情的悽美等註定它成為傳世之作。
  • 他寫《聊齋志異》的創作靈感是什麼?
    古典鬼故事《聊齋志異》,提及它我們許多人都不會陌生,如《倩女幽魂》《畫皮》都是出自《聊齋志異》,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聊齋志異》的作者,以及他的創作靈感。第一,蒲松齡的書生情結許多人都喜歡《聊齋志異》這本書,其中我們熟悉的鄧小平同志,他也非常喜歡《聊齋志異》這本書。眾所周知,鄧小平有一句經典名言: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
  • 他是位大夫,卻迷戀《聊齋志異》,最後看出了不少名堂來
    他本是淄博市一家中醫院的大夫,行醫四十多年,救治患者無數,可是他卻偏偏喜歡上了蒲松齡的小說《聊齋志異》,並且從裡邊研究出不少醫學方面的文章,自己又出版了一本別樣的「聊齋」。也許是出於職業的敏感,他在看蒲松齡小說《聊齋志異》時發現,有不少故事情節涉及到醫學衛生方面,充滿了豐富的中醫藥知識。
  • 蒲松齡與《聊齋志異》:不得意的人生有了得意之作
    在中國文學史上,以志怪傳奇為特徵的文言小說中,最富有創造性、文學成就最高的就是清初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聊齋志異》總共近五百篇,其中絕大部分篇章敘寫的都是神仙狐鬼精魅故事,有的是人入幻域,有的是異類化作人形進入人間,也有一些人、物互變的內容,具有超現實的虛幻性和奇異性。
  • 聊齋志異:《聶小倩》為什麼這麼與眾不同?
    《聊齋志異·聶小倩》雖然篇幅不長,刻畫的人物也不多,卻是蒲松齡的力作。這個短篇小說,把陽剛與陰柔之美、恐怖與安寧、粗獷與細膩,糅於一體,將現實世界與鬼幻世界巧妙地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絕佳的人鬼之戀,並寄託了蒲松齡這類落魄文人的理想化生活,是《聊齋志異》中最具代表性和價值的篇目之一。
  • 《聊齋志異》法文繪圖本:東方狐仙與西方奇幻的共鳴
    原標題:《聊齋志異》即將出版法文繪圖本東方狐仙與西方奇幻的共鳴【深度解讀】 法國映象出版社與北京外研社今秋在巴黎推出《聊齋志異》法文繪圖本,將蒲松齡《紅玉》等五十餘篇名作配以清朝畫家的精美插圖,首次在西方面世。
  • 《聊齋志異》:精靈成精報恩的故事,是蒲松齡和妻子的寫照?
    作者:孔祥舉一、蒲松齡先生的生平自蒲松齡寫的《聊齋志異》問世以來,後人不斷翻拍成各個版本的電影與電視劇。他創作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是公認為中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中成就最高。多年孜孜不倦的寫作、讀書生涯,而不得官位的生活經歷,使得一身書卷氣的蒲松齡閱盡繁華,看透世事滄桑。晚年的蒲松齡索性自己擺個茶攤,請來往的行人免費喝茶,只求能給其講述個民間傳奇故事。就在這種堅持下,蒲松齡結合自己對人生的感悟,查閱歷史記載,終於寫出了震驚中外的巨著《聊齋志異》。
  • 張長國:《聊齋志異》最短的故事只有三句話,講了一個秘密
    (一組聊齋影視圖片) 在中國的志怪小說小說集中,如果要推薦一本大眾喜愛的書的話,那麼《聊齋志異》無疑就是其中之一了。《聊齋志異》記載了許多的民間怪異故事,但是這其中的許多怪異故事並不是蒲松齡隨隨便便寫下的,這許多的故事背後也隱藏著許多當時民間不為人知的歷史。。 在那樣一個封建社會裡,許多民間的思想得不到正常的渠道來反映,所以許多的文人就把他們的一些感想融入到一些故事當中,《聊齋志異》也不例外。那麼,我們就來看《聊齋志異》一書中這樣一個最短的故事的背後隱藏了怎樣的悲慘歷史。
  • 《聊齋志異》—酒蟲
    僧人問:「您飲酒從來不會醉,是嗎?」劉富說:「是啊。」僧人說:「這是因為肚裡有酒蟲。」劉富非常驚訝,便求他醫治。僧人說:「這很容易。」劉富問:「需用什麼藥?」 僧人說,什麼藥都不需要。於是搬來一張床,放在太陽下,讓他俯臥在床上,腦袋伸出床外,綁住手足;在離頭半尺多的地上,放置一盆好酒。
  • 《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簡介,蒲松齡是怎麼死的?
    蒲松齡是清朝著名小說家,著有志怪小說集《聊齋志異》。此書以其畢生精力寫完,從年輕時寫到他的暮年,共有8 卷,491篇,約40餘萬字。
  • 王建寫下一首冷門詩,全詩無一生僻字,卻成為《聊齋志異》的常客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大家都很熟悉吧,無論是書籍還是被拍攝出來的電視劇大家應該都看過。這本書籍題材廣泛、內容豐富、藝術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中國古典文言短篇小說之巔峰。
  • 《聊齋志異》狐仙拜月,月光可以助修行,網友:西方的狼人也這樣
    《聊齋志異》狐仙拜月,月光可以助修行,網友:西方的狼人也這樣幾乎在所有的神話傳說中,許多的山精鬼怪,都是在夜晚出來修行的。不止是中國的神話有這種規律,在西方,也有著狼人傳說。西方的狼人是一種獸人,據說只要是在月圓之夜,就會原形畢露。
  • 重溫胡歌版《聊齋志異》:曾黎飾演的「女鬼」最讓人意難平
    《聊齋志異》是讓很多網友們又愛又恨的一部小說,幾十年來,它被無數次的搬上熒幕,改編成為一部部具有生命力的影視作品。 眾所周知,87版的電視劇《聊齋》是影響力最大的系列電視劇之一,它劇情精彩,人物形象鮮明,更是集齊了當時最具有知名度的女明星,讓觀眾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