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鬼怪、動物和人的互動,反映的卻是真實的人間萬象

2020-12-17 微雨憑瀾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幾乎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中國古典文學精品,魯迅先生稱之為 「用傳奇法,而以志怪」。魯迅所說的 「傳奇法」,是指作品借幽冥鬼怪狐妖之說諷喻世情,名為寫冥界事和人,實則筆筆寫現實中習見者,此之為 「影射」。

在《聊齋志異》描寫人狐婚戀的故事中,狐女多被作者賦予了世間佳麗的美好品質,她們多以自薦枕席的方式與男子結合。而在與人的交往中她們往往被人與社會同化,回歸到禮教規範框架中。這些故事體現了作者對知己情結的渴望,以及對自身婚戀的詩化設計等創作心態。

此外,蒲松齡偶爾也會用短小的文字,給我們展現一個充滿神奇色彩的動物世界,這些大小功物,也是蠻拼的。講文氣、重友誼、有策略、不苟且,有的充滿這「義」,也有的充滿這「俠」,在動物本施行為的背後,卻也有值得人類學習的地方。

蒲松齡還在《聊齋志異》中用了大量的筆墨,描寫和渲染民俗文化,其中著墨最多的便是遊娛、競技民俗。遊娛、競技民俗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與社會風貌、人的生活、人的性情關係密切。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遊娛、競技民俗的興盛,與統治階級的喜好相隨,很多成為百姓艱難痛苦生活道路上的荊棘。

揮之不去的人狐情未了

《聊齋志異》又名《鬼狐傳》,其中涉狐作品 82 篇,以狐女為主角,演繹「人狐戀」者逾30 篇。《聊齋志異》中的狐女被賦予了諸多美的品質:美麗、多情、善良、機智,她們為男人帶去了風流豔遇,子孫盈堂,榮華富貴,成為男子視角下的賢妻良母。

作品中的人狐戀為我們構建了一個「人狐情未了」的愛情童話世界。上古時代狐崇拜最初表現為瑞獸崇拜。《太平廣記·瑞應篇》載:「周文王拘羑裡,散宜生詣塗山得青狐,以獻紂,免西伯之難。」這裡狐是被視為瑞物的。

漢代以後狐多被視作妖獸。《說文解字·犬部》:「狐,妖獸也,鬼所乘之。」東晉以後,狐開始成為女性的象徵。明清時期狐小說大量出現,《聊齋志異》中美豔的狐女紛至沓來,與男子極盡繾綣,演繹了一幕幕精誠感人的愛情故事。

《聊齋志異》中的狐女多是「美狐」,如仗義助人的嬌娜,清純內斂的青鳳,天真爛漫的嬰寧,秀婉寬宏的蓮香,智勇率真的小翠等。《聊齋志異》中的狐女與男子的婚戀方式一般有兩種。

一種是「情盡而散」型,即狐與男子結合,當男子身亡或感覺塵緣已盡,便飄然離去。《汾州狐》《狐夢》《狐妾》即是此類。另一種則是「白頭偕老」型。她們與自己的男人朝夕相守,情真意切,即使自身的狐狸身份為人所知,也不離不棄,《蓮香》《青鳳》《嬌娜》為其代表。

蒲松齡筆下的狐女與男人的相期相守甚至展示了人類情感的最高境界。《嬰寧》中的嬰寧可謂是作家心目中至善至美女性的樣板,寄託了作家對女性的審美理想。天真爛漫的嬰寧,活潑開朗而又憨態可掬,她的居所雅靜溫馨,一如其性情之高潔,她愛花成痴,笑聲怡人。

作者在篇末「異史氏曰」中盛讚:「我嬰寧……」一個「我」字,即表達了作家由衷的珍愛之情。對於狐女們的人情味兒,魯迅給予了中肯的評價:「花妖狐媚,多具人情,和藹可親,忘為異類。」但是作者也沒有忘記對其動物屬性的刻畫。

比如她們的皮膚光滑柔細:「肌膚溫和」(《蓮香》),「髀肉如脂」(《董生》);同時她們身材矮小、體態輕盈:「入懷香軟,輕若無人」(《狐夢》),「忽有美人入,身長不滿三尺」(《秦生》)。因而這些狐女具有人的屬性同時,也具有狐的本質特性。

《聊齋志異》是一部「孤憤」之書。蒲松齡也坦言書中是有寄託的,正所謂「集腋成裘,妄續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寄託如此,亦足悲矣!」這個寄託就是借紅顏佳麗的溫情,實現失意文人的自我設計,是一種窮而後幻的自我療救。

「人生大半不如意,放言豈必皆遊戲,緣來緣去信亦疑,道是西池青鳥使,一群姊妹雜痴嗔,翠繞珠圍索解人!」這段夫子自道,點明了他醉心構建人狐情戀故事的內在動因,即讓痴嗔的紅顏佳麗來撫慰自己內心的創傷。

蒲松齡一生迷戀科考,但屢戰屢敗,他渴望自身的價值被人了解認可,但現實的白眼又讓他深諳人生況味,於是便在「青林黑塞間」用幻化的手法尋求紅顏知己,這樣,諸多美豔的狐女便紛至沓來,甚至「揮之不去」。

蒲松齡筆下的人狐戀情,無疑是在倡導人的個性解放並為男女婚姻自由張目,這是對晚明個性解放思潮的繼承和發展,但作者卻身處文網森嚴、理學昌熾的清代,他的這種個性解放的吶喊聲,終究會被強大的社會意志和強權力量所吞噬,狐女的野性與自由被社會所同化的過程,正傳達出作家內心的痛苦與無奈。

展現生活場景的娛樂民俗

文學是反映生活的,蒲松齡在 《聊齋志異》裡,對社會現實中的娛樂民俗進行了真實的描繪和反映,以揭示當時的社會風氣,展現社會的陰暗面。

《促織》中作者圍繞一頭促織,寫了一篇奇文。各級官府奉天子進貢促織之命,民間養蟋蟀鬥蟋蟀,貪官乘機敲詐勒索,老百姓深受迫害,是必有之事,不奇。老實的成名交不出促織,屁股被打得膿血流離,是必有之事,也不奇。

說它是奇文,主要奇在由促織引發的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故事。「促織之戲」是鬥蟋蟀的遊戲,是「遊俠兒」的娛樂。在此作者藉助娛樂民俗,生動地展現天子的娛樂和封建官僚的升遷發跡,是建立在百姓苦難之上的,抒發了憤懣不平之感。

《口技》中述寫: 幕布拉上,並沒有交代要說什麼口技,只聽九姑、六姑、四姑,還有婢女、貓兒,見面寒暄,絮絮不休,恰如農村婦女走家串門,婆婆媽媽,說個沒完。此外還有摺紙磨墨、投筆擲冒、撮藥包裹,各種聲音聽之了了可辨。直到後來才點明是在說口技。

《偷桃》是一篇描述魔術師表演上天偷桃的節目。早在三百年前,我國的民俗娛樂節目魔術已經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作者不僅記敘了偷桃節目的精彩表演和變幻神奇的藝術效果,而且從側面表現出舊時代魔術師艱難的處境和內心的悲苦。

《鴝鵒》中「其鄉有養八哥者,教以語言」,表明爾虞我詐、欺騙成風的社會,才有這樣善騙的八哥。《王成》一文中寫王成賣鵪鶉,反映了當時社會上鬥鵪鶉的民間娛樂活動。

《聊齋志異》中很多關於民俗娛樂的描寫,這些民俗娛樂,同樣也給人民生活帶來了深重的苦難。作者大膽地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並予以嚴厲的批判和辛辣的嘲諷,憤世嫉俗之情,充溢於字裡行間。

不得不說的動物「俠義」之舉

蒲松齡一向有侯客情結。在書中他點讚一隻路見不平的猛禽,稱其為「禽俠」。因為這隻鳥作為武俠式的鳥類出現,來為弱者打抱不平。

天津某處寺廟的屋德上,有鸛做的窩,有一天窩裡的小鸛鳥剛剛長毛。卻被廟裡的一條巨蛇給吞了。鸛爸爸和鸛媽媽為此哀鳴歌日。

過了三年。鸛鳥以為大蛇應該走了。又來屋槽下搭窩生子,沒想到,又把那條可惡的蛇給招來了。鸛爸爸和鸛媽媽大驚飛走了。

過了一會兒,天空中來了一隻大鳥。展開翅膀,把太陽都遮蓋住了,這位禽類大俠果然武功非凡,輕功和出擊速度都報了得。「乃一大鳥,真蔽天目,從空疾下,以爪擊蛇,蛇首立墜。」鳥大快出手迅捷,打擊力度大,一下子就把蛇腦袋始打斷了。

原來鶴爸和鸛媽是搬救兵去了。懲罰了巨蛇之後,鳥大俠也不求報酬,拍拍扭膀,不帶走一片雲彩,高飛而去。鸛鳥爸媽感激地送了好遠。

在《義鼠行》中有這樣一段故事。兩隻老鼠外出,其中一隻被蛇吞掉了。另一隻則憤怒地盯著吞掉其夥伴的蛇,但又懾於蛇威不敢上前。蛇吃得飽飽的想去睡覺,進入蛇洞一半的時候,小老鼠就上來咬蛇尾巴。蛇轉身出來,老鼠又跑掉。

等蛇再進入洞口一半,勇敢的小老鼠又跑上來咬蛇尾。此時的蛇,因為腹中有食,行動不夠敏捷,因此怎麼也追不到老鼠。如此三十五次,蛇實在不堪其擾,於是「吐死鼠於地上」小老鼠上前,嗅著同件的遺體,好像是在哀悼,然后街著它走了。

結語:人與鬼怪和動物的互動,是《聊齋志異》特有的藝術魅力

《聊青誌異》裡講得最多的,就是鬼怪和動物,不過表面上講的是這些,其實講的還是人。鬼怪和動物只是一層精奇的偽裝,裡面全都是充調了人的本質,算不得是真正的動物,蒲老師的興趣主要還在人類社會。

《聊齋志異》巧設冥界幻境,真幻結合,寓真於誕,假中求真,避實擊虛,虛實相生,用一篇篇神奇的鬼怪故事,把人類社會的醜陋和黑暗,以及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這就是《聊齋志異》獨特的藝術魅力。

相關焦點

  • 《聊齋志異》:不僅僅是鬼怪亂神的故事,更是一部人生哲學
    而對於蒲松齡來說,作為一介書生,他還有手中的筆,不能正大光明的指責,隱晦一點總沒人管吧,所以也就有了《聊齋志異》。《聊齋志異》是以鬼怪亂力為依託,講述的一個個令人嘆為觀止的故事。這本書有多出名,不用做多贅述。但是它通過狐仙,鬼怪,山石,鳥獸等揭露的官場黑暗,人性的詭辯,愛情的悽美等註定它成為傳世之作。
  • 蒲松齡與《聊齋志異》:不得意的人生有了得意之作
    在中國文學史上,以志怪傳奇為特徵的文言小說中,最富有創造性、文學成就最高的就是清初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聊齋志異》總共近五百篇,其中絕大部分篇章敘寫的都是神仙狐鬼精魅故事,有的是人入幻域,有的是異類化作人形進入人間,也有一些人、物互變的內容,具有超現實的虛幻性和奇異性。
  • 45 文史哲II《西遊記》《聊齋志異》,《指環王》《哈利波特》
    比較中國的《西遊記》和《聊齋志異》,歐美的《指環王》和《哈利波特》》作者:六度陳偉偉【◆1.我們中國人更懂魔法一些】看了一點電影《指環王》,有些感慨。西方電影《哈利波特》《指環王》和我們中國的《西遊記》《聊齋志異》比較,哪個想像力更豐富一些,我發現還是我們中國人更懂魔法一些,也更懂妖魔鬼怪一些。
  • 《聊齋志異》狐仙拜月,月光可以助修行,網友:西方的狼人也這樣
    《聊齋志異》狐仙拜月,月光可以助修行,網友:西方的狼人也這樣幾乎在所有的神話傳說中,許多的山精鬼怪,都是在夜晚出來修行的。不止是中國的神話有這種規律,在西方,也有著狼人傳說。西方的狼人是一種獸人,據說只要是在月圓之夜,就會原形畢露。
  • 蒲松齡是一個怎麼樣的人?他寫《聊齋志異》的創作靈感是什麼?
    古典鬼故事《聊齋志異》,提及它我們許多人都不會陌生,如《倩女幽魂》《畫皮》都是出自《聊齋志異》,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聊齋志異》的作者,以及他的創作靈感。第一,蒲松齡的書生情結許多人都喜歡《聊齋志異》這本書,其中我們熟悉的鄧小平同志,他也非常喜歡《聊齋志異》這本書。眾所周知,鄧小平有一句經典名言: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
  • 《聊齋志異》與道教思想
    當今社會,道教文化越來越得到重視,以道教思想研究和發掘蘊涵在傳統經典名著中的道教思想成為流行的學術思潮之一。《聊齋志異》打上了道教思想的深刻烙印。用道教思想解讀《聊齋志異》,或許可以更好地揭示這部傳世經典獨特的思想內涵。
  • 蒲松齡與《聊齋志異》:一個山東女人成就的偉大作品
    04寫給妻子的情書讀《聊齋志異》時,魔幻的故事固然讓人慾罷不能,而充滿靈韻、流暢而優美的文字,更是讓人如痴如醉。魯迅先生說,只有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才能把花妖狐魅寫的像我們的身邊人一樣和易可親,卻常常忘了它們其實是殊途,是異類,是滾滾紅塵中不存在的幻境。蒲松齡創造的故事,總是纏綿悱惻,悽豔而美麗的,他將人與動物的跨界修復彌合,將生離死別的鴻溝抹平。
  • 《聊齋志異》還值得我們深讀嗎?
    如果只是為了看狐精鬼怪去看《聊齋志異》,實在是沒多少意思的,一不刺激,二不恐怖的,還動不動就搞個一夜情啥的,還不如多聽幾集張震講鬼故事。 但如果認為《聊齋志異》裡只有狐精鬼怪,那就真的太小看蒲松齡了。郭沫若評價他「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 苗懷明整理:近年新出蒲松齡及《聊齋志異》研究論著一覽
    》本事考證《聊齋志異·姊妹易嫁》本事考證《聊齋志異·金和尚》本事考《聊齋志異·金和尚》的史學及民俗學價值奚林和尚事跡考略《聊齋志異·李象先》中的李象先其人內容簡介《聊齋志異》收錄志怪小說近500篇,內容或譏刺官貪吏虐,抨擊科場積弊、考官暗昧,嘲諷惡劣世風,或歌贊青年男女愛情,頌揚英烈豪傑、巾幗奇人以及清慎廉明的良吏,雖在藝術手法上談狐說鬼,時涉荒誕,然其鋒芒所向和為文之旨唯在諷世與救世,全書廣泛、深刻地反映了那一時代的真實風貌與世態,堪稱我國古體小說發展史上的一座豐碑
  • 《聊齋志異》法文繪圖本:東方狐仙與西方奇幻的共鳴
    《聊齋志異》兼有「怪異」與「神奇」兩類特性,與歐洲純美的「神奇」有異質反向的區別。按修辭學鑑衡,《聊齋志異》的突出特色是《山海經》《太平廣記》和《幽冥錄》中傳統的「怪異玄幻」,蒲松齡所言之事讓人深以為異、驚奇不已。《綠衣女》敘述秀才於璟在醴泉寺夜讀,忽一綠衣女子來訪:「於驚起,視之,綠衣長裙,婉妙無比。」曾經,秀才聞女簷間呼救,仰首見一大蜘蛛追捕一隻綠蜂。
  • 《美人皮》和《聊齋志異.連城》的不同之處,對比發現,差太多了
    《聊齋志異》用簡練的文筆,細膩的描寫,將一個個生動感人的鬼狐故事呈現在大眾面前,讓人愛不釋手,百看不厭。《聊齋志異.連城》是《聊齋》眾多故事中的一個,書中通過喬生和連城純真的愛情,演繹了一幕生死愛戀,從人間到地獄,從地獄返人間,幾經生死,幾經磨難,終於牽手,共度人生的故事。
  • 被低估的《動物管理局》,看似鬼怪亂神,實則發人深省
    作為一部國產網劇,可能很多人對《動物管理局》的看法也都會和最開始的我一樣,在看到這部網劇海報封面的那一刻,腦子裡不時蹦躂出圈錢、抄襲、垃圾這些對國產網劇固有的標籤。中國人有聊齋情結,就像是日本人有怪談情懷一樣。《聊齋志異》寫於清朝,講了很多奇怪的故事。
  • 新國學|《亦花亦人亦仙》——《聊齋志異•荷花三娘子》解讀
    描寫「雙美」的情節,在《聊齋志異》中十分多見,通過描寫兩個女子,並進行比對,突出二人的不同形象。《荷花三娘子》中,如果說狐女是一個熱情奔放、野性十足、不受人間禮教束縛的奇女子,那麼荷花三娘子則是一個出淤泥而不染的理想女性。在她身上,看不到狐女那種野性十足的浪漫,狐女語言擲地有聲,帶有幾分狂野的味道,而荷花三娘子則溫柔溫順、嬌媚可人。用狐女的話說,荷花三娘子是一「良匹」。
  • 從修道層面去讀《聊齋志異》,看因果報應和懲惡揚善
    蒲松齡嘔心瀝血歷時四十餘年創作的《聊齋志異》,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直接與道教有關的就達157篇之多。其中大名鼎鼎的《勞山道士》更是與嶗山道教分不開的。故事中的青年王七慕名來嶗山學習道術,但他「過月餘,手足重繭,不堪其苦」,偶然見到道長施展神奇的道教術法:以箸擲月中,見一美人,自光中出,翩翩作霓裳舞。
  • 《聊齋志異》中最詭異的一個女子,不知為何這個姑娘總是面帶笑意
    在清代前期,以才子佳人和市井家庭生活為題材的小說空前盛行,小說家的審美趣味從歷史故事和神魔世界更多地轉向了現實社會。蒲松齡生在明清易代的亂世 ,從青年時期便熱衷於記述神仙鬼怪等奇聞異事,他把黑暗的社會現實與個人遭遇的坎坷造成的「孤憤」、「狂痴」的人生態度融入了作品中,收集民間傳說、以野史佚聞為創作憑藉,融入自己的個性創造加工,於康熙十八年將已有篇章結集為《聊齋志異》。《聊齋志異》中,筆者最喜歡的故事便是嬰寧。
  • 《聊齋志異》:精靈成精報恩的故事,是蒲松齡和妻子的寫照?
    他創作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是公認為中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中成就最高。多年孜孜不倦的寫作、讀書生涯,而不得官位的生活經歷,使得一身書卷氣的蒲松齡閱盡繁華,看透世事滄桑。晚年的蒲松齡索性自己擺個茶攤,請來往的行人免費喝茶,只求能給其講述個民間傳奇故事。就在這種堅持下,蒲松齡結合自己對人生的感悟,查閱歷史記載,終於寫出了震驚中外的巨著《聊齋志異》。
  • 讓蒲松齡筆下的鬼怪唱搖滾 音樂劇《聊齋》還會好看嗎?
    &nbsp&nbsp&nbsp&nbsp讓蒲松齡筆下的鬼怪唱搖滾,音樂劇《聊齋》還會好看嗎?還好,黃韻仁和小寒這對黃金詞曲搭檔讓這部作品的音樂非常洗腦,一曲改編自蔡健雅《兩棲動物》的《什麼是愛》讓人仿佛回到華語歌壇的黃金時代。&nbsp&nbsp&nbsp&nbsp首場演出下來,觀眾一致對《聊齋》的音樂表示了較高的認可度,但高水準的音樂和過於跳脫的劇本以及審美過時的服裝產生了嚴重的斷層。
  • 見到聊齋喊老婆太真實!
    狐狸還記得人教版語文書中,入選了不少《聊齋志異》中的章節。小編對於其中的《狼》印象還是非常深刻的,所以也很想去閱讀一下《聊齋志異》這本書。當然如果是幻書玩家,下意識的會把聊齋志異叫做狐狸。所以當圖書管理員問你借什麼書的時候,可不要說錯了哦。聽到老師說自習,下意識想要去刷靈智裂隙。對於幻書玩家來說,刷契印叫做學習,自習也叫做學習。
  • 聊齋文化群聊天記錄
    [愉快]w:為什麼寫了《聊齋志異》就成就了蒲的偉大,《聊齋志異》優秀在什麼地方?w:高在何處?入在何處?個人覺得,蒲松齡的厲害之處在於,立了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建國之後,動物不準成精」[捂臉]族兄:《聊齋志異》原來並不偉大,甚至不入流。偉大,是現在人的說法。其實,我的看法,這書就好在「有文化的人都愛看,沒文化的人都愛聽」。
  • 《聊齋》狐狸精閃閃惹人愛
    《聊齋志異》中充滿了女鬼、狐妖等魅惑眾生的絕色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