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這位尊者因為持這個戒,得到五種不死的果報 | 妙法蓮華經淺釋

2021-02-09 宣化上人全集

妙法蓮華經淺釋 52

薄拘羅:薄拘羅是梵語,譯為善容,言其這位尊者的相貌非常好;他是儀容第一,他相貌看起來很端嚴的。

為什麼這位尊者的相貌非常好?就因為薄拘羅在過去無量劫以前,專門修不殺戒──戒殺生。

他這種戒殺生,不是像我們普通人說不殺生;他連殺生的念也不生起,心也都不動,不起殺心;就是不但外邊戒殺,裡邊也戒得乾乾淨淨的,無論是什麼眾生,他都不殺的。

他因為持這個不殺戒,就感應有「五不死報」,得五種不死的果報。

什麼叫五不死報?因為他一出生時,就會說話,嘻笑顏開的會講話,會叫媽媽,也會叫爸爸,就很好玩的。

他媽媽一看:「豈有此理!我從來沒有聽說過小孩子一生下來,就這麼樣子會講話,又這麼好玩的。這一定是個妖怪!」你說怎麼樣?

他這個媽媽大約心也是很狠的,不太慈悲;於是就把他放到炒菜的鍋上,底下燒著火來煎他,但是也煎他不死。他坐在燒紅的炒菜鍋裡頭,也沒有那麼回事似的,他還是很好玩的。

他媽媽說:「好!你不怕火,那你一定怕水的。」於是又用了一大鍋水,把他放在水裡頭,像煮肉那麼樣煮,水都煲滾了,也燙不死他。湯煮不死他,他媽媽就把他整個放到水裡淹他;但是水也淹不死,你說奇怪不奇怪?

水淹不死他,他媽媽就把他丟到海裡,這個小孩子就被魚給吞到肚子裡去了;魚雖然吞到肚裡,也沒有咬死他。偏偏也就很巧,這魚被打魚的漁翁給打到岸上來了,用刀把魚肚給割開,也沒有割死這個小孩子,這小孩子從魚肚子又出來了。

所以薄拘羅尊者就有這五種不死的果報:

(一)火燒不死:用火煎他,也不死。

(二)湯煮不死:用熱水煮他,也不死。

(三)水淹不死:放到水裡,也淹不死。

(四)魚吞不死:被大魚給吞到肚子裡,也沒有被咬死。

(五)刀割不死:這條魚後來被人捉住,魚肚被刀割開,也沒有把他殺死。這是五不死報。

為什麼薄拘羅能得到五不死報?就因為他不殺生,持不殺生戒,所以就有這種感應。

摩訶拘絺羅:拘絺羅是梵語,譯為大膝,言其這位尊者的膝蓋很大。這個人就是舍利弗的舅父──和佛打賭擊掌,輸給他頭的那一個人。他的辯才無礙,也很會說;在佛的弟子中,他是辯才第一。

摩訶拘絺羅和薄拘羅,都是佛的常隨眾,在法華會上這兒又做影響眾。

因果輪迴開示:

初學佛開示:

修行佛法開示:

▼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妙法蓮華經淺釋》連載

相關焦點

  • 這個人,他以父母所生的清淨肉眼,能見到三千大千世界 | 妙法蓮華經淺釋
    妙法蓮華經淺釋 463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摩訶薩,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莊嚴六根,皆令清淨。
  • 就因為他受持這部經的緣故 | 妙法蓮華經淺釋
    妙法蓮華經淺釋 477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是人舌根淨 終不受惡味其有所食啖 悉皆成甘露以深淨妙聲 於大眾說法以諸因緣喻 引導眾生心以深淨妙聲,於大眾說法:這位法師,以這種不可思議的清淨妙聲,給大眾來講說妙法。以諸因緣喻,引導眾生心:他用種種的因緣、種種的譬喻,引導眾生向於佛道,向於佛法,發菩提心,成就佛果。聞者皆歡喜,設諸上供養:這一位法師因為所說的法是清淨妙音,所以聞者都發生一種歡喜心。一切眾生,就預備這種種最上的供養,來供養這位法師。
  • 有修行的人,就用鼻子這麼一聞,就知道你是做善的、是做惡的 | 妙法蓮華經淺釋
    妙法蓮華經淺釋 472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是人鼻清淨 於此世界中若香若臭物 種種悉聞知須曼那闍提 多摩羅栴檀沉水及桂香 種種華果香這位受持《妙法蓮華經》的法師,他的鼻根非常清淨;於此世界中:他就在這個世界中,若香若臭物:這個「臭物」,也可以讀「嗅物」。「嗅」也就是「臭」,因為人人都知道這個臭是不太好聞,所以就讀成一個「嗅」。實際上,也是嗅到這個氣味,就知道臭了。什麼是最臭的物,你們猜一猜?「人」就是一個最臭的物。你看大、小便便出去那麼臭,令人跑得遠遠的。
  • 你一聽聲音,就知道他現在是個男人,將來他要做女人了 | 妙法蓮華經淺釋
    妙法蓮華經淺釋 465複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得千二百耳功德。以是清淨耳,聞三千大千世界,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其中內外種種語言音聲。複次常精進:釋迦牟尼佛又再叫一聲,常精進菩薩!
  • 天上有一種不死藥,吃了就不會死 | 妙法蓮華經淺釋
    妙法蓮華經淺釋 475複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得千二百舌功德。複次常精進:這是把前邊沒說完的道理,現在再說一說。佛叫了一聲常精進菩薩!我現在對你講。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經:若有受持的善男子和受持的善女人,他們若受持這一部《妙法蓮華經》。怎麼樣受持法呢?
  • | 妙法蓮華經淺釋
    妙法蓮華經淺釋 471又聞諸天身香,釋提桓因在勝殿上,五欲娛樂嬉戲時香,若在妙法堂上,為忉利諸天說法時香,若於諸園遊戲時香,及餘天等男女身香,皆悉遙聞。又聞諸天身香:天上的人,身上常常放香。我們人間的人,有的人身上也有香氣,是怎麼香?擦點香粉、塗點香水,把身上弄得都有香。天上人不必擦香水,不必用化妝品,那是天然的香。
  • 這時十方世界和娑婆世界都變成一個世界了 | 妙法蓮華經淺釋
    妙法蓮華經淺釋 491即時,諸天於虛空中,高聲唱言:過此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世界,有國名娑婆,是中有佛,名釋迦牟尼。今為諸菩薩摩訶薩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汝等當深心隨喜,亦當禮拜供養釋迦牟尼佛。
  • | 妙法蓮華經淺釋
    妙法蓮華經淺釋 476若以舌根,於大眾中,有所演說:假使用這個舌頭在大眾之中,來講說佛法──不是用鼻子來講;若用鼻子也可以,不過這個鼻音講得不會太清楚。這個聲音,我是懂了,但是你不懂;我知道我想要說什麼,你聽,就不知道我想要說什麼。
  • 你做這些事,就是正念,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妙法蓮華經淺釋
    你做這些事,就是正念07:09來自宣化上人全集▲ 點擊收聽音頻妙法蓮華經淺釋 179(六)正精進。精進,有的是正精進,有的是邪精進。邪精進,他修一種邪法,這種邪法是害人的。怎麼樣害人法呢?這誰也做不到的事情,他能做得到;其實這種就是無益的苦行。可是雖然是無益,他自己不承認那是無益,他認為這就是修行。為什麼他這樣子?就因為沒有正精進,也沒有真正的智慧,所以就持牛戒、持狗戒、持雞戒;這樣子,這叫邪精進。
  • 〈大悲咒〉裡有一尊觀音菩薩現的大丈夫相,這就是所謂的「長者」 | 妙法蓮華經淺釋
    妙法蓮華經淺釋 538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該得到自在天身的,觀世音菩薩就現自在天身,和這一類的眾生說法。什麼是自在天身?我現在給你們講明了,這個自在天身,就是天魔外道這一類的宗教。他們認為不可一世了,貢高我慢,簡直的!
  • 能受持讀誦《妙法蓮華經》這部經的人,有多大的功德呢? | 妙法蓮華經淺釋
    妙法蓮華經淺釋 454復能清淨持戒:又能清淨其心、清淨其身。清淨其心,是怎麼樣?心裡沒有煩惱,沒有瞋恨,沒有這一種染汙法在心裡頭。染汙雜念不要有,這是清淨其心。那麼清淨其身呢?你身就不要做那一種不合法的事情、不乾淨的事情;所做的事情,都要特別的守規矩。守規矩,就是乾淨;不守規矩,就是不乾淨,所以要清淨持這個戒律。
  • 你對女人說法的時候,不應該把牙齒露出來笑 | 妙法蓮華經淺釋
    妙法蓮華經淺釋 398不獨入他家,若有因緣須獨入時,但一心念佛。不可以獨自一個人到在家人的家中,應該要避嫌疑遠離。若有特別因緣,一定要去的時候,則是一心念南無阿彌陀佛,或者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就一其心來念佛。若為女人說法,不露齒笑,不現胸臆,乃至為法,猶不親厚,況復餘事。
  • | 妙法蓮華經淺釋
    妙法蓮華經淺釋 537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梵王,就是大梵天王,他就是做大梵天上的一個王;梵,是清淨的意思。他在天上做王,覺得很自在的,觀音菩薩也就示現這個大梵天王的身,來給他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
  • 妙法蓮華經淺釋:要修柔和忍辱
    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開經偈
  • 南無妙法蓮華經!地獄裡的眾生聽到後立刻升天
    後來這個老婆婆死掉以後,到了陰間,見到閻羅法王。閻王就問這個老婆婆:你以前活著的時候,有沒有修過善業?這個老婆婆沒有辦法答得上來,好像沒有修過善業,就沉默不答。閻羅法王又提醒似的問她:你真的一點善業也沒有嗎?
  • 經典闡釋 ‖ 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001) - 宣化上人原聲講解
    真正佛法的妙義,就是在這部《法華經》裡邊;所以這個法,才叫「妙法」,這一部經,才比方是「蓮華」。這蓮華是花中之王,花中最名貴的一種花。蓮華是出淤泥而不染,雖然它的根從泥裡出來的,可是又隔著水;所謂「在塵出塵」,在這塵裡邊,而超出這個塵。蓮華是一種妙花、妙蓮華,這「妙蓮華」是花中最名貴的一種花;那麼這一部經,也是經中最究竟的一部經。
  • 眼睛長成這樣的人,你若和他做朋友,是最難交的 | 妙法蓮華經淺釋
    妙法蓮華經淺釋 533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若有女人,設欲求男:如果有這麼樣一個女人,假設她想要求一個兒子。怎麼樣求法呢?這《法華經》上告訴你方法了!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就要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
  • 《妙法蓮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淺釋(3)
    又有沉水栴檀的香氣,因為木質堅而重,如同金屬類,放在水中,即刻沉下,故為此名。又有多摩羅跋香,譯為藿香,可以做藥材。又有多伽羅香,譯為根香,它的根異常清香,久聚不散。以及千萬種的合香。或者為末,或者為丸,或者塗香,受持《妙法蓮華經》這位法師,就在此間住,完全能分別是什麼的香氣。  又復別知眾生之香。象香。馬香。牛羊等香。男香。女香。童子香。童女香。
  • 南無妙法蓮華經
    「南無妙法蓮華經」是生命究極之真理。「,也是佛之究極的生命。
  • 因為怕人墮地獄,所以不要隨隨便便就講說這經典|妙法蓮華經淺釋
    因為怕人墮地獄,所以不06:31來自宣化上人全集▲ 點擊收聽音頻妙法蓮華經淺釋 236但離虛妄 名為解脫>安隱眾生 故現於世但離虛妄,名為解脫:你就離開這個虛妄;你能離開虛妄不實在的這個心,這就是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