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3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最近,BBC一位美食主播的「蛋炒飯」視頻在網絡上大火,成功引起了亞洲人民的強烈不適,直呼這簡直是對大米的「犯罪」。
一位網紅uncle Roger(羅傑叔叔),特意發了一個七分鐘的視頻吐槽BBC的煮飯方法,就是他——放蕩不羈的打扮,濃濃的塑料英語。
uncle Roger對節目中的教程大為「光火」,表示這是他從來沒見過的神奇操作。
先來看看BBC做蛋炒飯,都有哪些「騷操作」!
煮好的米飯還要過濾。
一茶杯米居然要配兩茶杯水,uncle Roger徹底炸了,在視頻中大聲說:Use finger! Finger! First joint of the finger!(用手指!手指!)
不知道BBC的節目是從哪裡獲得的靈感,不過這個煮米飯的過程,確實不是中國人熟悉的方式。
有一位網友評論的很到位:
看明白了,英國人的煮飯方式就是先煮成稀飯,然後再過濾,變成乾飯……
仔細想想,還真是這麼回事!
國人也有不同見解
uncle Roger(羅傑叔叔)的吐槽視頻傳到了國內,沒想到卻引來了南方人、北方人的不同意見。
據說南方人是用手掌量水,北方人才用第一指節。
小編算是個南方人,但煮飯量水用的也是第一指節,問了一圈辦公室的同事,有用手掌的,但更多人是用手指,那麼這兩個方法哪個更靠譜一些呢?
用第一指節或是用手掌量水,這些方法多數人來自父母的傳授,父母們又從上一代獲得這個技能,就這麼一代代的成為了人人皆知的秘訣。
1、手掌法
不同的人胖瘦有別,手掌也薄厚不一,按手掌法所加的水量也會不同。
比如用下圖這隻大胖手,手背高5釐米,按這個標準為你們加水煮飯,米飯肯定會軟塌塌,形如稀飯 。
而另一位同事的手背就只有4釐米高,所以這個「手背法」,每個人個體差距太大,無法形成統一的標準。
2、第一指節法
不同人的第一指節,長短不一,按指節法所加的水量也就不同。
這位美食博主最特別的一點,就是用篩子淘米,他的解釋是如果把米浸泡在淘米水中,水會被米吸收,影響口感。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電飯鍋配套的這個量杯:
千萬不能丟!不能丟!不能丟!
小編用的這款電飯鍋,它的米水刻度比例還是比較簡單的,煮飯用左邊的刻度,煮粥就用右邊的。
有些高端電飯鍋還分別列出了東北米、絲苗米(優質秈稻稻米)不同的水米刻度,這樣就更方便了。
用量杯裝好1杯米的量。
淘好米後,倒入電飯鍋。
然後加水到紅箭頭的位置,這就是標準的水米比例了,煮2杯或3杯米的方法也是一樣的,加水到對應的刻度就行。
當然這個方法也不是絕對的,每個人對米飯軟硬的喜好不同,大米的品種也不一樣,但總是規律就是:
粳米的水量要少一些,燦米的水量要加多一點。
大家可以用這個刻度為基礎,適當增水或減水,多試幾次,相信一定能煮出一鍋讓自己滿意的米飯。
來源:好奇實驗室 都市快報
原標題:《她煮了一鍋米飯,引起全網不適!加多少水,南北網友又開始爭了?》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