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拱墅區某河段看到環衛工人站在小船上,手裡竟然拿著酷似吸塵器的工具對著駁坎、水生植物一頓猛吸,這是在幹嘛?上千一問,原來,作業工人手裡拿的是拱墅區城管局最新「發明」的大吸力的「福壽螺卵清理器」,它的優點是能秒吸福壽螺的卵,不僅是駁坎上的,連水生植物上的吸起來也毫不費力。
提起福壽螺,很多農田、水利人員就頭痛。每年一入夏,只要有水的地方,都不難看到那一團團粉紅色福壽螺的卵,在駁坎上,在護岸上,在各類水生植物上,尤為顯眼。
跟飯桌上的田螺不同,福壽螺是世界性的外來入侵生物,中國國家環保總局已經將它列為重大危險性農業外來入侵生物之一。福壽螺不僅不適宜食用,更會破壞農田,它們在農田裡能咬斷水稻主櫱及有效分櫱,導致水稻減產達20%以上。此外還傳播廣州管圓線蟲等疾病,人食用生的或加熱不徹底的福壽螺後即可被感染,引起頭痛、頭暈、發熱、頸部僵硬、面神經癱瘓等症狀,嚴重者會出現癱瘓、昏迷等,甚至死亡。
清理福壽螺,傳統治理方法有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3種。但3種方式各有弊端,農業防治流程繁瑣,並需要一定的人力成本,很難根治;生物防治需要利用福壽螺的自然天敵甲魚、黑魚等動物來食螺,農業成本較高,推廣普及率較低;化學防治會產生一定毒副作用,尺度把握較難,不適合大面積使用。
除此以外,人為清理還存在3個主要問題。一是福壽螺多棲息在水面和岸邊交匯處,清理過程中容易造成作業人員墜河隱患;二是福壽螺自帶的粉紅色粘稠物,留痕印記明顯,極難徹底清除;三是部分福壽螺附著水生植物根莖及表層,清除過程中容易造成水生植物連帶傷害,這些問題由來已久,是治水人、農田人長久未祛的「心病」。
如何高效「消滅」福壽螺?杭州市拱墅區城管局出新招。在全市「百日攻堅」整治行動步入迎難開拓之際,拱墅治水人針對福壽螺清理的老大難問題,大膽嘗新,真正在"螺絲殼」裡做足「道場」,區城管局河道保護管理中心聯合下屬養護單位——杭州市路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在吸塵器的靈感下,結合電動自行車的可攜式電瓶,研究了一款可隨身攜帶、高效的「福壽螺卵清理器」。
傳統撈網方式
傳統撈網或者徒手徹底清理一顆卵大概需要半分鐘,而用吸螺器只需要僅僅幾秒的時間,大大的提高了處理效率。而且在大吸力的作用下,福壽螺卵進入到收集桶時,已被全盤粉碎,免去傳統方法摘除後需要進行二次滅螺的困擾。
拱墅區城管局表示,目前「福壽螺卵清理器」還在繼續完善和改進中,後面將研發一款更加便攜、安全的儀器,不僅能用在城市河道上,還能推廣到農田上。而有了「滅螺卵神器」後,拱墅河道部門下一步將重點著眼於躲藏在水裡的福壽螺,尋求新方法、新技術來滅螺。
【來源:杭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