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了幾十年的錢幣開元通寶其實根本不存在?

2021-12-23 人民幣收藏

關注人民幣收藏,帶你發現身邊的財富!

唐高祖李淵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廢五銖,鑄行開通元寶錢,開創李唐王朝金融貨幣新紀元。長期以來,不知是什麼原因,將唐錢傳讀為「開元通寶」,並一直延敘至今。

近代泉學家唐石父先生,力排眾議,師古不泥,從歷史典籍入手,正本清源,認真考證,對該錢的正確讀法,在理論上作出詳盡精闢研究。明確指出,唐武德錢文應為旋讀,即「開通元寶」!石父先生學術成果斐然,轟動泉壇,博得業內大多數同仁認同與讚揚,並獲得「國家級最高殊榮——金泉獎」(唐石父《武德錢文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國古錢幣》2003年版,第633頁)。

按理,武德錢讀法已經基本解決,實際運用應該不成問題。但現實生活中,一些撰文裡關於該錢的稱呼、宣傳,依然堅持舊說。即「開元通寶」。這些悖於錢文本意的表述說明,在古錢研究領域約定俗成的習慣,至今要想糾正過來確實很難。是尊重學術研究成果,與時俱進,還是任其「訛傳」,繼續貽誤後生,這些都是值得傳媒圈認真思考的話題。

上世紀八十年代,得唐代武德合背寶錢兩枚,礙於孤陋寡聞,曾不經意地將這兩枚合背錢棄之犄角旮旯,在把玩中儼然發現,該實物可印證石父先生關於「開通元寶」錢幣考述的正確性。

雖漸有感悟,但惟恐拙見,被人評頭品足而貽笑大方。近有同好諍言,只要悟理不虧,何不妨拿出來獻醜,求大家品鑑,孰是孰非,自有公論。受之啟發,遂將拙藏展示如下,見下圖。

在不改變武德錢體上下方位的前提下,將其B枚(任意左右)翻個面,您可看到B面文字呈90度背逆,但二枚合背語句仍可對釋(如圖示)。A面上的「開」字,對應B面上的「通」字;A面下的「元」字,對應B面下的「寳」字。再看B面左右二字,雖也發生位置變化,但B面的「開」字仍對應A面的「通」字,B面的「元」字仍對應A面的「寳」字,合背二品,天人契合,反覆翻讀,相映成趣。

不難理解,錢文設計極具匠心,構思玄妙,它並非是簡單的文字偶合,恰恰顯示出唐代制錢人的聰明惠智。倘若以舊習讀所謂「開元通寶」,兩枚合背錢則組辭不暢,無法對釋。

合背錢證物充分闡明,唐朝武德鑄行貨幣初衷確係旋讀,所言「開通元寶」當無庸置疑。

值得指出的是,人們刻意堅持舊說,似乎也是有一定理由的。重溫唐代帝王世系表,自武德(618-626)近一百年後,唐玄宗李隆基,即有「開元」年號(713-741)。因此,有理由相信,唐玄宗在開元年間,既傳承了前朝的根本,錢文一字不動,卻以不變為變,採用了巧妙而變通的方式,將旋讀改換為「順讀」,自此開創了「通寶」幣制改革的先河。成書於五代的《舊唐書》謂兩讀皆通,仿佛無須別白,實是並無主見。然兩讀次序先後,是當今必須理清的課題。

開元是唐玄宗的年號,為何開元通寶不是唐玄宗時鑄的年號錢?

在我國古代,新皇帝登基後要改新的年號,同時新鑄銅錢上也要標註新的年號,比如康熙通寶肯定是康熙當皇帝時候鑄造的,光緒通寶肯定是光緒當皇帝的時候鑄造的,這被稱為「年號錢」。唐玄宗,也就是唐明皇李隆基,曾經用過「開元」這個年號,現在我們可以看到的很多開元通寶是不是唐玄宗的年號錢呢?答案是否定的。

開元通寶

開元通寶不是唐玄宗的年號錢,在唐代第一個皇帝李淵時候就已經鑄造了,是唐代的第一種貨幣,當時定名稱就叫「開元通寶」,和後來唐玄宗的年後「開元」同名,完全是巧合。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唐國公、太原留守李淵趁機起兵,攻克隋都大興,自封唐王,立隋煬帝孫楊侑為帝。不久廢楊侑並自立為帝,改大興為長安,建立唐朝。唐朝初建時,當時流通的各種錢幣五花八門,有幾百年前漢朝的,有南北朝的,即使是版式最簡單的隋五銖也有大小多種規格。總之就是流通貨幣十分混亂,又由於隋末戰亂,貨幣大幅貶值,百姓生活非常困苦。

李淵

唐朝局勢穩定後,為適應其統治需要,李淵於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七月,頒詔廢五銖錢,由自己親自主導,給事中歐陽詢監製,改鑄統一的開元通寶。為何取名為開元?開元就死開創新紀元的意思,體現出唐朝包羅萬象,恢弘大氣,奮發進取的精神。開元通寶四個字也由歐陽詢題寫。

開元通寶是唐代第一種貨幣,也是發行量最大,鑄造時間最長的(前後有三百多年),沿用時間最長的貨幣。由於其質量合理,通貨控制得當,錢幣做工比較精美,故深受百姓喜愛。開元通寶已經成為大五帝錢的一部分,具有闢邪,旺財的功效。

金質開元通寶

除銅質開元通寶外,唐朝也鑄造過金、銀質開元通寶。這兩種貴重金屬幣僅限皇家賞賜,供顯貴玩賞,並不投入流通,因此存世量極小,尤其是金開元,更彌足珍貴。金開元通寶是仿銅開元通寶鑄造,並不作為流通貨幣使用,為宮廷賞賜錢。有詩曰:「開元皇帝掌中憐,流落人間二十年,長說承天門上宴,百僚樓下拾金錢。」可見唐開元盛世的奢華。1970年西安何家村出土30枚金開元通寶,是那個時期唯一的一次發現,足見其珍稀程度。

來源長按二維碼,關注人民幣收藏

推廣

相關焦點

  • 清代通寶錢幣一組
    其貨幣發展歷程長、演變大、各時代遺留下的錢幣實物浩如瀚海,在世界貨幣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數以萬計千姿百態的古錢幣構成了當今錢幣收藏領域中最為龐大的收藏門類,吸引了無數愛好、收藏和研究者,市場前景非常樂觀,「錢」途無限。通寶是中國自唐至清末銅幣的一種貨幣名稱,唐高祖武德四年,唐高祖廢除了隋朝的貨幣,鑄造開元通寶。
  • 唐宋元明清的錢幣——通寶
    唐代改變了秦、漢以來錢幣以重量命名的習慣,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廢五銖錢,開始鑄造開元通寶,幣面上下右左有「開元通寶」四字。 「開元」意為開闢新紀元,「通寶」意為通行寶貨。有人按順時針方向迴環來讀作「開通元寶」,成為後世銅幣以「通寶」或 「元寶」命名的由來。
  • 開元通寶對五代十國鑄幣的影響
    開元通寶是我國古代幣制的一個裡程碑,對後世以及周邊國家和地區的鑄幣都有影響,這次簡單梳理一下唐朝後續的五代十國貨幣受開元通寶最直接的延續影響。五代五代時期其實就是唐朝的延續,其實也就是改朝換代,依次定都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基本沒有太大的動亂。
  • 一枚開元通寶金幣引起的江湖風波
    開元通寶金幣,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2020年5月中旬,大唐西市古玩城的地攤集市恢復營業,來自全國各地的江湖兒女在家憋了半年後,終於又能出來亮寶、尋寶、鬥寶,好不熱鬧。彌勒哥,其實就是江湖上對頭大肚圓手盤串的人的戲稱。可是眼前這位看起來並沒有彌勒佛笑臉盈盈的樣子,反而和一位手握摺扇的攤主在激烈爭吵。湊近一問周圍的人,才知道原來是這位胖哥看上了這位攤主的一件青花瓶,想要用他珍藏的一枚開元通寶金幣換。
  • 開元通寶:十二生肖圖案錢 最新收藏價值
    十二生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由12種源於自然界的動物即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組成,用於記年,順序排列為子鼠、醜牛
  • 錢幣收藏必讀!
    現在,玩錢幣收藏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但是收藏不能盲目的收,看到老的就收。藏品值不值錢,不但是由新老決定,還跟它的稀缺程度以及當時的特殊歷史和文化有關。 所以玩錢幣收藏,首先得了解錢幣的歷史,以及不同時代的變革,喜歡錢幣,家有古錢的,今天這篇文章就必須看一下。
  • 【錢幣收藏番外篇】專注於外行人推廣的「五帝錢營銷」
    在網際網路高度發達的今天,網絡上逐漸出現了很多人造節日,比如「雙11」購物節,「雙12」購物節,以及京東的「618」購物節。      只要可以轉化成企業的利潤,似乎哪裡都可以「人造節日」。      這些東西呢,在管理學領域都被稱作是「營銷」。營銷和推銷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區別在於,營銷講究的是「他要買」,而推銷推行的是「我要賣」。買賣雙方的優劣勢和動力完全相反。      此外,在營銷界還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案例就是——鑽石營銷。
  • 八旬老人痴迷錢幣收藏54年 整理出25本錢幣資料
    生活中,愛收藏的人很多,有的喜歡收藏書畫,有的喜歡收藏怪石,還有的喜歡收藏郵票……而在玉林城區,卻有一位叫陳孔其的老人,喜歡收藏錢幣。他從1965年開始收藏錢幣,至今已有54年。「一枚錢幣就是一本歷史書,每一枚都蘊藏著深厚的學問,都有值得探究的故事。」陳孔其在收藏錢幣的同時,還專門把每一枚錢幣生產的朝代、當時的歷史背景等信息都一一查明,並一個字一個字抄錄下來。
  • 現在值得收藏什麼樣的鹹豐通寶呢?
    現在值得收藏什麼樣的鹹豐通寶呢?理由是鹹豐通寶年代越久,鈣化越嚴重,鈣化後的銅錢失去銅的原聲,用金屬撞擊聲音沉悶,聲音越小,時間越久。凡是發現聲音尖高的鹹豐通寶,說明沒有鈣化現象,可判定為新彷品。其實,鹹豐通寶不會鈣化,而是電化學反應將幣材內部錫鉛分子置換出來,造成原分子結構間出現空隙,結果形成腔膛效應,撞擊後聲音自然就沉悶低回了。但地域環境差異,使電化學反應能否產生,反應深淺大不相同。
  • 唐開元通寶錢符記初探(一)甲文符記篇
    筆者有幸在2019年歲末在西安大唐西市古玩商店淘到三枚疊加鏽結在一起的薄鏽唐開元通寶筒子錢,此筒輕磕一下,三枚鏽結在一起的唐開元通寶筒子錢成了三枚獨立的散錢
  • 古代錢幣有多種,你見過這種在歷史上名稱最繁雜的一種錢幣嗎!
    1861年7月,清鹹豐皇帝在熱河承德避暑山莊病危,特封肅順、載垣、端華等八人為贊襄政務大臣,處理國事。「祺祥」年號是在鹹豐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確定的,但到當年十月五日即被廢除,僅僅存在69天,「祺祥錢」可說是我國使用時間最短的錢幣。唐朝最初的年號錢
  • 猛然發覺,幾塊錢就能淘到好錢幣的時代已經不存在了......
    >玩錢幣時間長了就會形成慣性思維,老是喜歡找尋一些版本特殊的,因為在既往的觀念裡,普品不值錢,幾塊錢一枚隨便買.而近段時間一直在研究瓷器,沒怎麼買錢幣,再去想淘點貨的時候才猛然發覺,原來我們說慣了幾塊錢淘錢幣的時代,已經不存在了!
  • 最新收藏價值:宋元通寶(背下星背上星)
    宋元通寶有多種不同的款式和類型,而今天小編想要跟大家介紹的是它的背上星背下星這種版本,也就是在它背面位置上方和下方位置以對稱形式融入了兩個點點的款式
  • 古代錢幣的命名有什麼區別,和朝代大有相關
    古代錢幣的命名有什麼區別,和朝代大有相關 古代的錢幣種類繁多,名稱也各不相同。不同時期的錢幣有著不同的稱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國古代錢幣的名稱。
  • 我是寬永通寶,請多多關照
    日本自中古以來,除了仿造中國唐朝的「開元通寶」鑄了部分「和同開珍」等十二種錢幣外(日本史稱皇朝十二錢),大部分情況下都是直接使用中國的貨幣,尤其以中國宋代時期為最盛(這種情況在日本錢幣史上稱「渡來錢」)。
  • 錢幣版大富翁:49枚錢幣+鈔票,建立你的經濟世界
    但四五年之後,我有些坐不住了,錢幣,跟其他藝術品  跟其它文物相比,體積小,文字少,攜帶的信息量有限,既不像書卷畫軸  有那種文人的風骨,也沒有金石  陶瓷的厚重瑰麗。我開始隱隱地感受到了瓶頸。 這時,一個轉折點出現了。1996年,我有幸去大英博物館幣章部工作,擔任絲綢之路錢幣研究員。
  • 收藏樂趣之一《嘉慶通寶大樣》
    我拿起這枚錢幣,可惜字口弱了些,鏽重,應該出土不久的幣,還殘留的土鏽。但是錢幣比普通的嘉慶錢大了,我量了一下,有2.9公分,厚0.2公分。現在高仿幣非常厲害,真假讓人難以抉擇。假幣也高亂了整個收藏市場。老闆說這是一線收的,不會假的。不知道為什麼清代嘉慶通寶存世量相比其他清代帝王出了末代宣統帝之外,少很多。
  • 利來,利往,通寶、重寶、元寶三者的區別何在?
    在中國過去的貨幣歷史中,其中古銅幣幣面的三種名稱一直為後世人所津津樂道:重寶、元寶、通寶。那麼,這三者究竟區別何在呢?一、面值不同:通寶一般為小面值錢幣,中等面值的是重寶,元寶為大面值錢。有些以寄重形式存在的。
  • 周元通寶,一枚可以入藥的古錢幣,有著治病傳說
    作為毀佛錢的一種,周元通寶在中國錢幣史和宗教發展史上都產生過深遠而重大的影響。 周元通寶由於其自身佛身所化的鑄造背景及五代獨樹一幟的鑄造品質,一直以來都受廣大錢幣愛好者所喜愛。
  • 宋代天禧通寶銅錢有收藏價值嗎?值錢嗎?
    這枚錢幣是一枚天禧通寶,也是比較常見的一枚銅錢,是宋代時期的銅錢,一聽宋代其實大家應該都清楚那就不值錢了,因為宋錢的鑄造量非常大,以至於現在出土都是成噸出土的,因此這麼多年來價格始終上不去,不是幣商不想炒作,只是量太大了,可能你剛開始炒作然後就又出土了幾頓,因此宋錢這些年來一直都是一個價,三五塊錢,一直沒有變化,當然一些好品的宋錢或者版別比較少的價值還是比較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