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檢察風雲雜誌
文/士忠周麗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安徽省阜陽市人民醫院原院長丁木「以院為家」,靠院吃院,在引進醫療設備、藥品採購、人事安排等多方面,大肆受賄,以收錢、數錢和藏錢為最大樂趣,終因行賄某官員而東窗事發,身陷囹圄。
2006年1月26日,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對該案作出終審判決:丁木犯受賄罪和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被有期徒刑15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10萬元。
令人深思的是,其繼任院長高學中,於2015年7月被安徽省阜陽市人民檢察院以涉嫌受賄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向阜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時隔近十年,兩任院長先後落馬,而案情也有諸多相似之處:在醫院工程建設、醫療器械和藥品採購、醫院人事安排工作中,利用職務上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巨額財產來源不明……
以權撈錢
丁木,1954年出生於河南永城市。他先後擔任安徽省阜陽市人民醫院醫師、部室主任、副院長、院長,2004年調任省醫學情報研究所所長。看履歷,他似乎人生很成功。但這只是表象。
一朝權在手,就把令來行。丁木把權力運用得爐火純青,想找他辦事,沒有錢玩不轉。「火到豬頭爛,錢到公事辦」,這一俗語在丁木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阜陽市穎西縣某學校教師姜包寧為了能讓大學畢業的女兒到阜陽市人民醫院工作,分兩步走:先「走上層路線」,到該市衛生局託上關係,向丁木打招呼;然後去丁木辦公室,送上5000元,大功告成。
該醫院醫生宇文倩的女兒大學畢業後,想到阜陽市人民醫院工作。宇文倩就找丁木,丁木口頭答應,但一直拖著不辦,長時間沒有行動。宇文倩的女兒苦苦地在家待業兩年,仍然不見丁院長開尊口。而另一科室醫生則靈活精明:進了丁木辦公室,奉上5000元,說「我女兒想到咱醫院工作,請丁院長幫忙」。丁木笑逐顏開,乾脆利落地答應了。宇文倩恍然大悟,陸陸續續給丁木送了6000元錢,女兒工作立即搞定。
收錢辦事,不送錢就免談。丁木根據對方要求辦事的難易程度,確定收取的數額。即使面對本院職工,他照樣「獅子大開口」。例如他擔任院長後,在製劑樓改建、製劑室檢查驗收、製劑室供水管道改造及協調製劑室與醫院內外關係等方面,均給予相關人員很大關照和幫助。相關人員為表謝意,於2001年夏季的一天下午,在醫院藥劑科辦公室內,送給丁木20萬元。丁木面不改色心不跳,坦然收下。
從醫院職工手裡獲取的好處費畢竟有限,而且容易得罪人。丁木受賄大頭是靠醫院基建、醫療設備和藥品採購等方面,受賄檔次以萬元為單位,幾萬元、十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例如:建設阜陽市人民醫院急救中心大樓,工程方分5次給丁木送了15萬元;阜陽市某醫藥公司為了維繫好業務關係,四年時間持續給丁木好處費,行賄款項達到15萬元;珠海市某製藥公司為了拓展業務渠道,搞好與阜陽市人民醫院的關係,確保能及時收回資金,先後給丁木行賄17萬元……
丁木也不是拿到錢全部獨吞。合肥一家醫藥公司賣給阜陽市人民醫院一批電子胃鏡設備,經辦者給了丁木5萬元的回扣。丁木拿出1萬元,返還給下屬,自己拿到4萬元。
丁木如此愛錢,行賄者對症下藥,巧立名目地為他送錢。阜陽某藥業公司供應商鄱大鼎初次拜訪丁木,奉上3萬元的「見面禮」;推銷醫藥設備時,再送上15萬元。結果案發後,丁木竟然忘記了這筆「見面禮」,一口咬定只收了15萬元。
數錢藏錢
反腐電視連續劇《人民的名義》第一集出現的貪官趙德漢很有典型意義。他把受賄贓款藏在一座空房子裡,堆成「錢牆」。趙德漢經常去這「錢房子」,欣賞如山的鈔票。但他不花費,只是收藏。日常生活中,趙處長簡樸低調,一碗炸醬麵就把晚飯打發了。
丁木院長和「趙德漢」高度相似,收的賄款基本沒有動過。他和同在醫院工作的妻子都有受賄撈錢的癖好,不斷地收錢、數錢、藏錢,從中體會畸形樂趣和強烈的快感。
丁妻本應勸說丈夫走正道,她卻積極支持和協助丈夫受賄,有時還親自收錢。兩口子把堂堂的阜陽市人民醫院,變成了收取錢財的「夫妻店」。
丁木夫婦或許認為,收錢辦事,你情我願,彼此默契,心照不宣;你不說我不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而司法機關不知。丁木做夢也沒想到,一起偶發事件導致大崩盤。
拔出蘿蔔帶出泥
2005年5月,安徽省人民檢察院在查辦本省一起重大受賄案件時,據犯罪嫌疑人交代,安徽省醫學情報研究所所長丁木在擔任阜陽市人民醫院院長時,曾給他送了6萬元。
省院將此線索移交亳州市人民檢察院,院領導高度重視,責成反貪局成立專案組,展開初查。僅憑這線索未免單一,關鍵時刻來了及時雨!安徽省檢察院傳來重要信息,省紀委前段時間收到大量舉報信,揭發丁木在擔任醫院院長期間,以權謀私,利用醫療設備引進、藥品採購、工程建設乃至人事調動等,大量收受他人賄賂。正苦於線索不足的檢察官們馬上開始調查外圍,逐步推進。
根據安徽省檢察院的要求,亳州市檢察院丁木專案組先要查清其行賄事實,以配合省院對另一起重大受賄案件的查辦工作。專案組調查丁木,但他拒不認罪。
既然涉嫌受賄人已經把丁木行賄的時間、地點和事由都供認得一清二楚,那麼丁木撒謊可能性很大。辦案人政策攻心,終於突破其心理防線。三天後,丁木交代了行賄6萬元的事實。
然後,辦案人開始進攻丁木另一道心理防線:受賄。
丁木拒不承認受賄,聲稱自己廉潔勤政,因主持正義而得罪了人,遭到誹謗。
檢察官們兵分兩組,一組在合肥繼續審問丁木,一組迅即趕往阜陽市,前往丁木工作過的醫院,展開充分調查。辦案人找到承包醫院某科室的醫生,但他顧慮重重,搖頭否認。辦案人沒有急躁,而是對其展開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該醫生幡然醒悟,證實他在競標過程中給了院長丁木20萬元,此後得到丁木的全面關照。
證據確鑿,丁木知道抵抗無用,只得承認了這一重大受賄事實。
辦案人乘勝追擊,開始了艱難曲折的追贓活動。
來源:網絡
宜將剩勇追贓款
丁木交代,他把這20萬元受賄款交給了妻子保管。
辦案人當即趕到丁木家中,但遭遇了硬釘子。丁妻明知錢藏在哪裡,但態度十分粗暴惡劣,矢口否認收過錢,大談其丈夫清正廉潔。
檢察官們告訴她丁木坦白的受賄情況,希望她能積極配合,幫助丈夫減輕刑罰。丁妻像洩了氣的皮球,垂頭喪氣,交代有一筆受賄款放在丁木姐姐家。
辦案人迅速趕到丁姐家,起獲了接近一百萬元巨款。專案組果斷決定,以涉嫌受賄罪對丁木立案偵查。
檢察官們分析,丁木夫婦都在醫院上班,有一個女兒,花費不會太大。全面核算,丁木家庭收入應該接近60萬元。查獲的近百萬元贓款除了受賄的20萬元,剩下那些來源不明的錢是否如省紀委轉來的舉報信所言,在購買設備、藥品及人事安排等方面收受巨額賄賂?
專案組決定圍繞牽涉權力尋租的領域,展開細緻調查。
專案組再次訊問丁木,他卻連續幾天沉默,什麼也不願意說了,導致偵破陷入停滯。辦案組決定還是從外圍入手,坐實證據。
檢察官們趕到阜陽市人民醫院,希望從藥品和醫療設備採購等環節找到新突破口。但很多醫藥代表和設備供應商聞風躲藏,蹤影難覓。即使找到了,也是一問三不知。與此同時,在合肥審問丁木的辦案組也毫無進展。辦案小組決定改變著力點,尋找新突破口,在看得見摸得著的醫院人事方面尋找證據。
他們迅速查找到丁木擔任阜陽市人民醫院院長期間的調進人員、提拔重用人員、效益好科室的調整人員資料,仔細推敲,很快就鎖定了一名年輕的醫生。他來自偏遠農村,且不是公開錄用,其中必有蹊蹺。
檢察官找到了這名醫生以及家人,開門見山,溫和詢問。這名醫生的父親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民,特別感恩丁木把兒子調進醫院,開始時不願意說實話。經過辦案人宣講法律,政策攻心,他開竅了,把行賄丁木的事實來了個「竹筒倒豆子」。
丁木看到檢察官掌握了新證據,只得重新開口交代問題:他當院長這些年,在安排人員進院以及提拔幹部等方面收受了大量好處……辦案人根據其交代,四處追贓。在丁木辦公室裡間枕頭裡,找到了十幾萬元現款和部分存摺;在丁木姐姐家的一根掃把柄裡,找到幾十萬元的存摺!
國法無情遭嚴懲
2005年11月23日,安徽省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丁木受賄和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案。
法院審理查明,丁木家庭財產和支出共計人民幣368.69萬元,美元5100元。其家庭合法收入共計人民幣58.74萬元。扣除其家庭合法收入和受賄的人民幣118.09萬元,尚存差額人民幣191.05萬元、美元5100元,丁木不能說明其來源是合法的。
2005年11月30日,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受賄罪判處丁木無期徒刑,以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判處丁木有期徒刑3年,決定執行無期徒刑,並沒收非法所得上繳國庫。
丁木以量刑過重為由上訴於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
省高院經審理認為,上訴人丁木於1995年至2002年間,利用擔任阜陽市人民醫院副院長、院長等職務便利,在醫院工程建設、醫療器械和藥品採購、醫院人事安排過程中,收受他人現金、存單、購物券等計人民幣118.09萬元,為他人謀取利益,其行為已構成受賄罪,應當依法懲處;上訴人對其家庭財產人民幣191.05萬元,美元5100元,不能說明合法來源,其行為又構成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依法應予兩罪並罰。原審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對其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的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鑑於上訴人丁木在接受紀檢部門審查其他問題時主動交代了自己受賄的犯罪事實,系自首,並能積極退贓,認罪悔罪,可以從輕處罰。
2006年1月26日,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之有關規定,判決如下:上訴人丁木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3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10萬元;犯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5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10萬元。對上訴人丁木受賄贓款118.09萬元、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的人民幣191.05萬元、美元5100元予以沒收,上繳國庫。
來源:網絡
醫院腐敗誰監督
這些年來,國家對基層醫院特別是縣一級公立醫院的設備購置、藥品採購與基礎建設大量投入,少則幾十萬元,多則上千萬甚至上億元。
近年來,三甲醫院院長落馬的消息屢屢傳出:2020年8月,原四川省內江市第二人民醫院院長吳道全因犯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6個月,處罰金人民幣200萬元;原四川省眉山市第二人民醫院院長和眉山市人民醫院院長王建民犯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並處罰金人民幣40萬元;2020年4月,煙臺市萊山區第一人民醫院院長郭軍犯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三十萬元。
院長貪腐,往往意味著這家醫院已經從上到下「爛掉」。例如,2014年,安徽省檢察機關共立案偵查該領域貪汙賄賂犯罪案件108件123人,其中院長16人、副院長6人,個別地市甚至出現絕大部分二甲以上公立醫院都有領導及相關人員被查處的「塌方式」腐敗,往往查處一案牽出數案,查獲一人牽出數人甚至數十人,形成窩案串案。
醫療衛生領域在經費、運營等方面隱蔽性強,相對獨立運行。對於這片「小天地」,有關部門關注監督力度遠遠不夠。
醫院缺乏足夠的監管。儘管醫院都設有內部監督機構,但作用甚微,形同虛設。醫療系統作為特殊行業,專業性強,業務獨特。多數醫院院長不僅僅是行政領導,還是業務棟梁、醫術權威。如一種醫療器械常用的品牌有很多種,治療某病的藥物也有許多種類,哪種更適合臨床使用,由院長為首的權威專家拍板決定。行政權力和技術決定權集中於院長,他能決定使用的資金動輒成百上千萬元,很多建築商、藥品器械企業為牟取巨額利益,行賄力度越來越大!再加上監管缺位,不少院長被拉下水。那些被查處的醫院院長們在藥品採購環節、醫療器材採購和基建工程方面大肆坐收漁利,觸目驚心!
對於醫療機構發生的貪腐行為,在加強打擊的同時,必須往醫院等部門派駐監督機構,實行人民監督員制度,帳目公開,藥物價格公開,重大事項公示,接受全社會監督,才能最大限度地制約醫療腐敗,使醫療系統風清氣正。
(文中人名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