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面丨十幾年如一日 他放棄醫院院長職位守護愛滋病患兒
郭小平,曾被評為2016年「感動中國」人物。他放棄三家醫院院長職位,建起山西臨汾紅絲帶學校,守護愛滋病患兒十餘年,為他們帶來生活的希望。聽郭小平講述國內唯一愛滋病患兒學校的故事。
「人最怕有感情,有了感情就出不來了」
上世紀90年代,中國出現了一批因賣血和輸血而感染愛滋病毒的人。21世紀初,通過母嬰傳播而感染的孩子開始發病,臨汾傳染病醫院接收了這樣一批小患者。
身為臨汾傳染病醫院的院長,郭小平從這個時候開始接觸愛滋病兒童。
突然發病無奈輟學,因為歧視無法正常上學,父母去世無人監管……郭小平目睹了這些孩子治療之外的困境,他開始在隔離病區開設愛心小課堂,讓孩子們邊接受治療邊識字讀書。
2006年,在愛心人士的幫助下,愛心小課堂變成了紅絲帶學校,郭小平兼任校長。
2015年,郭小平作出了一個讓很多人震驚的決定——辭去擔任的臨汾市傳染病醫院等三家醫院的院長職務,成為紅絲帶學校的專職校長。
「和孩子們有感情了。人最怕有感情,有了感情就出不來了。」當很多人覺得郭小平腦子有問題的時候,他自己心如明鏡。
「醫院不缺一名院長,而紅絲帶學校缺一名校長、一個家長。」
「我們是病人,不是罪人」
跟隨郭小平的,還有他的一些患者,劉麗萍就是其中一位。
今年48歲的劉麗萍是山西運城人,1996年因宮外孕輸血感染愛滋病毒。2005年剛被確診時,她根本無法接受,一個人在臨汾傳染病醫院門口大哭大鬧,直到遇到一個名叫翠翠的女孩兒。
翠翠的體內也攜帶愛滋病毒,她因為母嬰傳播而感染。
「跟我這個成年人相比,孩子更無辜。」翠翠的出現喚起了劉麗萍重生的念頭。
治療結束後,劉麗萍開始在愛心小課堂做志願者,後來成為紅絲帶學校專職的生活老師,翠翠也成為紅絲帶學校的第一批學生。
劉麗萍陪伴著孩子們成長,她將自己的樂觀和陽光傳遞給孩子們,並向媒體公開自己愛滋病毒感染者的身份:「我不想戴著面具生活,太痛苦了。我們是病人,不是罪人。」
「不傷害別人,這是你的底線」
郭小平給了孩子們創造了紅絲帶學校這個避風港,但他們需要的,不僅是健康,還有親情、快樂和夢想。
孩子們在紙上寫下自己的理想,當太空人、當飛行員……而這些夢想,唯有讀書才能實現。
2017年,紅絲帶學校成立12年的時候,16名最早進入學校的孩子參加了高考,最終15名被國內的幾所大學錄取。
目前,愛滋病仍然是一種病死率極高且無法治癒的嚴重傳染病,醫學上依然沒有研製出預防和治療愛滋病的疫苗和特效藥物,人們對愛滋病的恐懼和歧視始終存在。
孩子們要上大學了,但藥一天都不能停。郭小平開始思考,如何讓孩子們按時服藥,又不被室友懷疑。
「孩子是愛滋病的事情一旦暴露了,宿舍他還能住嗎?肯定不能住了。」郭小平讓孩子們把藥瓶上的字去掉,用普通的維C或者其他普通藥物包裝替代。這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辦法。
「人是要光明磊落、要誠實,但這些都建立在生存的基礎上。他不告訴同學,對他自己也是一種心理負擔。」
除此之外,離家前,郭小平對孩子們一再強調,一定要做到兩點:一,保護好自己,把藥吃好;二,不要再製造受害者了。
「能不能幫助社會看你的能力大小,但不傷害別人不危害社會,這是你的底線。」
「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一定要開心」
15個孩子被大學錄取,郭小平既感欣慰又很牽掛。他很想像其他家長一樣把孩子們送到大學,但因為接受過媒體的採訪,他怕被人認出來,給孩子們造成麻煩,最終還是放棄了。在郭小平的目送中,這15個孩子走向大學校園,其中就有劉麗萍最初遇到的那個姑娘,翠翠。
上學期間,翠翠謹記郭伯伯說的兩點,保護好自己,不傷害別人。據她回憶,她的一位室友可能在給她疊被子時看到了她的藥,知道了她的身份。但後來室友告訴她,即使你是愛滋病患者,我也不會嫌棄你的。
如果說人們對愛滋病的恐懼和歧視是一塊厚厚的堅冰,如今在一些人尤其是年輕人那裡,這塊堅冰已經出現了些許的消融。這是大家都想看到的結果。
「以後不管自己遇到多大的挫折,都一定要開心。」
如今,翠翠已經畢業工作,也交了男朋友,她知道通過母嬰阻斷技術可以生下健康的孩子。現在的她,自信、開朗。
「讓他們知道,你是有根的孩子」
郭小平對孩子們投入的精力,孩子們都記在心裡。朝夕相處十幾年,郭小平對於孩子們的感情早已超出了校長之於學生。他一直讓孩子們稱他為郭伯伯,拒絕孩子們叫他爸爸。
「他們有的父母已經走了,但我也不能替代,我得讓他們知道,你是有根的孩子。人只要心裏面裝著父母,就是有根的,做任何事心裡都會有個牽絆。」
「我見到他的時候,就已經註定要承擔他生命的責任」
紅絲帶學校在送走第一批大學生後,又先後接收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愛滋病孤兒感染者14人。大環境的進步,讓郭小平對孩子的未來有了更多的信心。
「過去只想把他們拉扯大,現在想他們以後能自己管理自己,體面一點。」
郭小平給孩子們請老師教孩子們學畫畫,給女孩兒買漢服,他說孩子們穿著漢服在學校的花園裡跑,很飄逸,很美。
已經考出去的孩子和已經參加工作的孩子們,早已把紅絲帶學校當成了家,每逢寒暑假、節假日,他們都會回到家中,享受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外出的孩子們回到紅絲帶學校,除了要讓他們吃好睡好,郭小平還必須帶他們去做關於愛滋病毒的各項指標檢查,以確認他們在外面是否按時服藥,否則心裡總不踏實。
郭小平這樣形容自己和孩子們之間的關係:「絕不是校長跟學生的關係這麼簡單,也不是普通的家長跟孩子的關係這麼簡單。他見到我的時候,就已經把他的生命託付於我,我見到他的時候,就已經註定我要承擔起他生命的責任。」
製片人丨張士峰
記者丨董倩
策劃丨黃瑛
責任編輯:劉琰(EN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