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防秋燥!快看這份超全的防燥攻略,更有醫生來支招:潤燥滋陰靚湯,全家啱飲!

2021-02-07 東莞兒童網

合作/爆料,班級定製/親子策劃

請添加大童微信:18825520770

漫長而炎熱的夏天
似乎逐漸散去

東莞的天氣早已沒過去那麼「熱情」

甚至帶有幾絲涼風

其實北方有的城市都開始下雪了

東莞人卻才迎來秋天的感覺

迎來了秋天

自然也迎來了秋燥

秋天來了

乾燥的天氣

更加利於病毒的傳播

不少娃們都中招了

鼻咽乾燥、乾咳少痰、皮膚乾燥……

其實這些就是秋燥的典型症狀

潤燥成了這時節養孩子的關鍵詞

秋燥,其實就是氣候氣溫變化,再加上個人體質差異引起的。

肺與秋季相應,秋的主氣為燥,燥邪傷津液,孩子臟腑嬌嫩,容易出現燥邪傷肺的症狀——

比如陣發性咳嗽、清嗓子、皮膚乾澀皸裂、鼻乾咽燥,口唇燥裂、大便乾燥等症狀。

秋天因為肺氣盛,壓制了肝氣,而肝主情志,疏洩氣血,肝氣不暢,人的情緒就不會太好,往往情緒低落,所以秋天最易出現「悲秋」的情緒。

孩子的總體狀態是陽氣升發的,因此很少「悲秋」,更多的是表現為煩躁、不安

如果肝氣過盛,耗灼傷陰。陰津不夠,燥邪就會進一步傷肺,就會出現乾咳等現象。秋天一來,敏感一點的孩子就會開始咳,大多是這個原因。

另外不僅會導致呼吸系統疾病,還會帶來消化系統疾病。比如秋季腹瀉

如果脾土能力強了,脾土生肺金,一方面能滋養肺陰,一方面會抑制肝木的過盛,孩子在秋季就會過的很安穩舒適。

因此,秋季養孩子,真正做到「防秋燥」,並不只是潤潤肺那麼簡單。

要在強健脾胃的基礎上,再去潤肺滋陰,同時很重要的——兼顧疏肝理氣

如何調理孩子的飲食,提高孩子的抵抗力?跟著小童一起來看看——

1.孩子對水的需要量比成人要多3-4倍

在氣候乾燥炎熱的秋季,孩子需補充更多的水。

2.如果孩子排斥白開水怎麼辦

可以試著喝些菊花茶、烏梅湯、金銀花露等,各種菜湯也是補充水分的重要手段。但要注意不要用飲料來代替白開水。 

3. 湯粥類也可補水

秋冬交替時,最好的補水方式莫過於喝沒有冰過的粥、羹、湯、漿之類的液體和半液體食品。

同時,粥湯類還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有利於在秋天保持較好的消化吸收功能,避免營養素的缺乏。

:梨有清熱解毒,潤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燉煮,對兒童肺熱咳嗽、麻疹等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柑橘:柑橘性涼味甘酸,有生津止咳、潤肺化痰、利尿等功效,適用於身體虛弱、熱病後津液不足口渴等症,榨汁或蜜煎,治療兒童肺熱咳嗽尤佳。

石榴:石榴性溫味甘酸,有生津液、止煩渴作用。石榴搗汁或煎湯飲,能清熱解毒、潤肺止咳、殺蟲止痢,可治療小兒疳積、久瀉久痢等。

葡萄:葡萄營養豐富,酸甜可口,具有補肝腎、益氣血、生津液、利小便等功效。葡萄制幹後,鐵和糖的含量相對增加,是兒童、婦女和體弱貧血者的滋補佳品。

大棗:大棗能養胃和脾、益氣生津。中醫常用其治療小兒秋季腹瀉,是一味用途廣泛的滋補良藥。

蓮藕:新鮮的蓮藕能使寶寶清熱生津,潤肺止咳,尤其是適合上火的孩子,對防治秋燥有獨特的效果。

南瓜:南瓜所含的胡蘿蔔素,可由人體吸收後轉化為維生素A,對於保護孩子的眼睛很有幫助。

木耳:木耳的鐵元素含量非常豐富,可以改善孩子的缺鐵性貧血。

菜花:菜花的維生素C的含量極高,不但有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更重要的是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增強體質,增加抗病能力。

           清熱生津,下火潤燥

粉葛500克、野葛菜400克

陳皮1/3個、鯪魚500克、姜3片

·做法·

粉葛去皮切厚片

野葛菜洗淨

鯪魚煎至微黃後放入煲湯袋

所有材料加水2500毫升煲2小時

     滋陰潤肺,清肝明目

·材料·

沙參、玉竹各30克

日月魚5到8個

瘦肉200克,姜3片

·做法·

材料洗淨後

加水2500毫升煲2小時

調味即可

    補氣養陰生津

·材料·

西洋參10克,霍山石斛10克

雞1/4隻,姜2片(1人份)

·做法·

雞飛水

材料洗淨加礦泉水600毫升

隔水燉3小時

開胃消滯,理氣和中

·做法·

洗淨後放入瓦煲

加適量水煮熟後

放少許鹽調味食之

            消食開胃,增食慾

·材料·

花菇、木耳各100克

陳皮雞內金各5克

瘦肉200克

·做法·

所有材料洗淨後放入瓦煲

加適量水煮熟後

放少許鹽調味即可

清熱氣、健脾胃

·材料·

芡實50克,節瓜1斤

豆腐2塊,瘦豬肉4兩

蒜頭1個,鹽少許

·做法·

節瓜去皮,洗淨,切件

全部材料洗淨備用

先將芡實和去衣蒜頭放入瓦煲內

加入適量清水

先用猛火煲至水滾

改用中火繼續煲1小時左右

再放入節瓜、豆腐、瘦豬肉

繼續煲1小時左右

加少許鹽調味即可

       清熱化痰,利咽清音

·材料·

胖大海1個、貓爪草20克

紅嘴鷓鴣2隻、瘦肉100克

蜜棗2個、姜3片

·做法·

材料洗淨

鷓鴣宰殺洗淨飛水

一起加水2500毫升

煲2小時

清熱潤燥、利生津

·材料·

胖新鮮白茅根4兩,甘蔗2條

豬展6兩,鹽少許

·做法·

甘蔗去皮,清水洗淨,切片狀備用

新鮮白茅根、豬展

分別清水洗淨,備用

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

先用猛火煲至水滾

然後放入上述全部藥材

改用中火繼續煲1個半小時左右

加少許鹽調味,即可以飲用

益氣補虛,滋陰潤燥

·材料·

胖蟲草花15克,西洋參30克

枸杞子10克,紅棗3枚

雞肉250克

·做法·

雞肉洗淨水焯撈起

所有材料一同放入煲內,加水適量

大火煮開後改小火再煲1小時

加鹽調味即可

10.蓮子百合瘦肉湯

益氣補虛,滋陰潤燥

·材料·

蟲草花15克,西洋參30克

枸杞子10克,紅棗3枚

雞肉250克

·做法·

雞肉洗淨水焯撈起

所有材料一同放入煲內

加水適量

大火煮開後改小火

再煲1小時

加鹽調味即可

秋季應當養肺潤肺

但靚湯雖好

也不可以天天喝哦

你還有什麼潤燥小妙招嗎

歡迎到留言區發表

讓我們一起和娃抗燥到底


相關焦點

  • 孩子防秋燥,醫生來支招:潤燥滋陰靚湯,全家啱飲!
    秋分已過,目前佛山早晚清涼秋燥越來越明顯乾燥的天氣更加利於病毒的傳播不少娃們都中招了潤燥成了這時節養孩子的關鍵詞肺與秋季相應,秋的主氣為燥,燥邪傷津液,孩子臟腑嬌嫩,容易出現燥邪傷肺的症狀因此,秋季養孩子,真正做到「防秋燥」,並不只是潤潤肺那麼簡單。要在強健脾胃的基礎上,再去潤肺滋陰,同時很重要的--兼顧疏肝理氣。如何調理孩子的飲食,提高孩子的抵抗力?跟著花寶一起來看看——① 孩子對水的需要量比成人要多3-4倍在氣候乾燥炎熱的秋季,孩子需補充更多的水。
  • 用雪梨煲湯潤燥效果不好?「梨」煲對了,才能幫孩子防秋燥!
    其實這說明秋天的燥氣已經找上了門,爸媽們都會趕緊行動起來給孩子防秋燥。這個時節防秋燥,不少家長都會選用雪梨來煲湯。但有的人即使經常食用雪梨,效果仍不很理想。為什麼會這樣?醫生表示,很可能是未加辨證,食不得法。
  • 秋季煲湯養生,靚湯攻略之防秋燥的妙招
    因此,秋季調理脾胃,宜以清補潤燥為主。「燥」是秋天的主氣,容易傷肺陰,在飲食上應堅持祛暑清熱,多服用具有滋陰潤燥以及補益肺氣作用的食材,可起到養肺的目的,如銀耳、甘蔗、燕窩、梨、芝麻、藕、菠菜、烏骨雞、豆漿、鴨蛋、蜂蜜等食物。少吃蔥、姜、蒜、韭、椒等辛辣食物,以防肺火太盛。平時要養成喝水的習慣,每天應飲水2000毫升保證肺和呼吸道的滋潤。
  • 推薦3款秋季靚湯,常喝滋陰潤膚防秋燥,睡得香.增強體質少感冒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深秋時節即將來臨,都說秋季要貼秋膘,但是大魚大肉的吃最容易引起胃火。因此深秋時節飲食應突出「清潤」,即養陰清燥,潤肺生津。
  • 秋季養肺有靚湯,生津解渴,潤燥通便!
    燥又稱「燥火」。因夏天暑氣耗精傷氣,再在秋季感受燥氣,耗傷津液,化熱化火。
  • 致小朋友監護人,秋燥傷肺,滋陰潤燥食材與食養方
    秋屬金,其氣燥,通於肺,人體受外界影響,在夏季所耗的陰津尚未復原之際,又受秋燥耗傷,人體偏於津虧體燥,出現口乾、唇乾、鼻幹,咽幹、舌幹少津、大便乾結、皮膚幹甚至皸裂等症,中醫稱之為「秋燥」。《黃帝內經》說:「秋冬養陰。」
  • 防秋燥就要「秋天裡的第一份補水」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燥勝則幹」。燥邪侵犯人體,最易損耗津液,出現各種乾燥、澀滯的症狀。皮膚瘙癢、皮膚乾裂、口乾舌燥、口鼻乾燥、眼睛發乾……都是秋燥引起的症狀。這個時節燥令當道,為了防秋燥,大家平時除了要多喝水,飲食方面還要注意多食用一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百合、梨、蜂蜜、蓮子、藕、馬蹄或者銀耳羹、百合銀耳羹、蓮子百合粥等,這些都是秋季防燥佳品。另外,秋燥季節,除了多喝水來補水,可以在每餐中增加流質類食物,比如牛奶、粥、湯等,可以更好為滋潤身體。
  • 【實用】秋風勁!滋陰潤燥、養生調理有好計
    由於天氣將逐漸轉冷,並越來越乾燥,如果調養不當,人體就會容易出現咽幹、鼻燥、皮膚乾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狀。   應對此類情況,佛山市中醫院耳鼻咽喉科陳俊曦副主任中醫師認為,從養生的角度來分析,飲食調養應以滋陰潤肺為宜,少吃辛辣食物。在飲食方面,市民每天應飲用足夠的水。
  • 生活 | 秋燥傷身,最全的去燥養生秘籍來了!
    怎麼預防秋燥秋咳,安然度過秋天呢?廣播君整理了一份止咳秘方,趕緊學起來!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發生的疾病。病邪從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氣乾燥的症狀,如鼻咽乾燥、乾咳少痰、皮膚乾燥等。燥有兩種不同的性質:一偏於寒,一偏於熱,秋燥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人體極易受燥邪侵襲而傷肺,出現口乾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種秋燥病症。
  • 生活 | 秋燥傷人,最全的去燥養生秘笈來了!
    怎麼預防秋燥秋咳,安然度過秋天呢?廣播君整理了一份止咳秘方,趕緊學起來!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發生的疾病。病邪從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氣乾燥的症狀,如鼻咽乾燥、乾咳少痰、皮膚乾燥等。燥有兩種不同的性質:一偏於寒,一偏於熱,秋燥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人體極易受燥邪侵襲而傷肺,出現口乾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種秋燥病症。
  • 秋風起,食腊味?不如多飲蓮藕排骨湯,健脾養胃,補血除燥
    一直希望文字能治癒孤獨如果我的文字曾感動你請點上方藍字關注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中秋節剛過,我就已經感覺到秋風漸起風乾物燥的秋天,嬌嫩的肺部就更加容易受秋燥的影響,變得乾燥易咳。農村有句老話: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在這秋燥的季節,就應該以滋陰潤肺、清熱除煩、生津止渴的食品為主。而蓮藕就是秋季的最佳保健食品。蓮藕正是在秋季大量上市的日子,也是秋季的應季食品,在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多進食一些蓮藕來達到保健養生的效果。
  • 秋燥傷肺,街坊們宜食用滋陰生津潤燥類食物
    秋屬金,其氣燥,通於肺,人體受外界影響,在夏季所耗的陰津尚未復原之際,又受秋燥耗傷,人體偏於津虧體燥,出現口乾、唇乾、鼻幹,咽幹、舌幹少津、大便乾結、皮膚幹甚至皸裂等症,中醫稱之為「秋燥」。《黃帝內經》說:「秋冬養陰。」
  • 六款潤肺養生湯防秋燥
    六款潤肺養生湯防秋燥  養生導讀:秋燥來襲,你準備好怎麼應付了嗎?  2、瘦肉洗淨,切塊,氽水撈起;煮沸清水,放入橄欖、雪梨、瘦肉和薑片,大火煮20分鐘,轉小火煲一個半小時,下鹽調味即可引用。  功效:橄欖清肺,利咽,生津,解毒。雪梨有生津止咳、潤燥化痰、潤腸通便的功效。蜜棗養脾、平胃氣、潤心肺、止咳嗽、補五臟。豬肉滋養臟腑,滑潤肌膚,補中益氣。合而為湯,有潤肺防秋燥的功效。
  • 秋季|酸味食物,滋陰潤燥
    01/飲食原則/防秋燥:秋日空氣乾燥,人們常會出現發熱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多吃些酸味食物,可以斂肺氣。銀耳——滋陰清熱、潤肺止咳、養胃生津、益氣和血補腎強心、健腦提神、解除疲勞。烏雞——有補血益陰、退熱除煩的食療功效。梨——有潤肺、消痰、止咳、降火、清心等保健功用,適用於秋燥或熱病傷陰所致的乾咳。
  • 【藥膳駕到】秋燥傷肺,街坊們宜食用滋陰生津潤燥類食物
    秋屬金,其氣燥,通於肺,人體受外界影響,在夏季所耗的陰津尚未復原之際,又受秋燥耗傷,人體偏於津虧體燥,出現口乾、唇乾、鼻幹,咽幹、舌幹少津、大便乾結、皮膚幹甚至皸裂等症,中醫稱之為「秋燥」。《黃帝內經》說:「秋冬養陰。」
  • 秋季養護肌膚,防燥滋陰是首要
    所以秋季滋陰防燥既要重視外養,又要注意內調。  肌膚外養  肌膚保溼:外養肌膚首先要讓肌膚「喝飽水」,姐妹們可以使用補水鎖水能力強的護膚品。  肌膚防燥:秋燥容易導致肌膚脫皮、乾裂,為了給肌膚保溼有的姐妹會增加洗臉次數。
  • 燥咳、嗓子幹癢……秋燥症狀頻發,教你如何預防和緩解
    秋風起,肺燥猛秋天燥邪為盛人體陽消陰長易傷人肺陰
  • 秋季養生:記得經常多吃它,補水潤膚,消除便秘,滋陰潤肺降肝火
    身體出現秋燥,不管是上燥還是下燥,記住一條,多吃這些白色食物入秋之後天氣確實有了很明顯的變化,溫差增大,早晚的時候感覺很涼爽,雖然三伏還未過去,但是身體已經感覺非常舒服,秋天防秋燥,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發生的疾病,病邪從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氣乾燥的情況
  • 十款秋冬靚湯,防燥、滋潤又養顏
    防秋燥不妨多喝湯,以下十款湯譜,防燥、滋潤、養胃、養顏,秋冬必備!無花果瘦肉湯:健胃理腸益氣養血小貼士1、焯過瘦肉再煮湯,可以令湯更清甜。2、枸杞要最後再放入湯煮,如果太早煮,容易煮爛掉。冬瓜海帶瘦肉湯:秋季潤燥減肥兩兼顧
  • 冷空氣快到鬥門!秋高氣爽人易燥,來碗靚湯降降火~
    秋風起容易燥熱,飲碗美容湯降火美容兩不誤~中秋剛過這兩天天氣依然給力曬個不停但不同的是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