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式無託不適合拼刺刀?美軍用有託槍訓練刺殺,鍛鍊血性不能少

2020-12-21 阿五說事

最近的納卡衝突,讓很多軍迷對現代戰爭又有了重新認識,衝擊不亞於海灣戰爭。主要是驚訝於,就算是小國得到一點高科技裝備,戰鬥力也能快速提高。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士兵甚至都還沒來得及開槍,就被無人機點名了。

那麼開槍都沒有機會,刺刀刺殺這種近距離貼身肉搏是不是就更不會出現了?這也讓很多軍迷迷惑,現代戰爭條件下練習拼刺刀還有意義嗎?

其實答案是肯定的,練習拼刺刀和刺殺技術,其實不僅是一種戰鬥技巧,也是鍛鍊軍人的血性,敢於近身刺刀見血也是勇氣和心理素質的一種體現。最近社交媒體上的視頻中,美軍434野戰炮兵旅就依舊在練習刺殺,你想連美軍炮兵都不放棄刺殺訓練,足以見得這算是鍛鍊軍人的一種好方法。

當然我們關於刺刀刺殺的訓練也從來沒有終止過,重視程度依然是很高。其實在很多近距離的格鬥中,或者突發情況,或者城鎮戰鬥中,近距離的刺殺技巧依然非常有用,但是武器也不僅是上刺刀的步槍,也包含各種臨時獲得的武器。不過目前戰士配備的95式步槍,是屬於一種無託式設計,在設計時並沒有過多的考慮到刺殺動作,被認為不太適合拼刺刀,效果不如之前的老81扛。

這主要是因為無託步槍無法抵住身體,這樣會讓使用者無法利用全身力氣作為依靠,同時槍後部的無託結構握持感也不是很好,很難用全力突刺。還有就是無託步槍的優勢就是槍身較短,而拼刺刀則是一寸長一寸強,較短的武器拼刺刀優勢也差一點。

但是設計一款步槍也不可能因為刺刀就放棄主要作用,畢竟以後的陸軍作戰長期要依靠裝甲車輛,作為機械化甚至是裝甲步兵而言,武器適合登車和乘車是很重要的。實際上現在的191式自動步槍雖然採用有託設計,但是槍身長度也是非常克制的,不過191式拼刺刀的握持感肯定還是比95式要更好一些的。

不過練習拼刺刀本身不是鼓勵戰士去白刃戰,而是鍛鍊近身的格鬥技巧,錘鍊敢於和敵人正面肉搏的勇氣,以及軍人最需要的血性。因此武器武器上劣勢並不是太大的問題,畢竟以後真正拼刺刀的機會不多,而特種作戰任務刺殺暗殺也可使用匕首和無聲武器。保留這種技巧主要還是應對突發情況,比如戰士很多站崗的士兵都是要佩刺刀的,有時候在黑夜環境中近距離使用刺刀,處置特情還要更加靈活方便。

目前95式掛刺刀訓練的圖片還是很多的,而國產191式步槍雖然已經小規模的列裝,但是還並未看到其掛刺刀的圖片。當然其配備刺刀這種配件肯定是有的,不知道何時可以通過公開媒體看到。

總體來說,練習刺殺依然是一個普通人變為戰士的必備的技能,畢竟現在是和平年代,生活中很多年輕人殺雞的機會都沒有,這樣是沒有辦法上戰場的。而練習刺殺首先就是直面恐懼,通過拼刺刀的練習從心理上讓人成長,而且沒準真正的戰場上還能救你一命。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發現,普通人對於刀具都會有本能的害怕,如果這時候還敢衝上去的,那多半是現役或退伍老兵,這就是普通人和戰士的最大區別。當然如果現代步兵能夠在滿足戰術要求的情況下,更適合拼刺刀那就更完美,畢竟真正的戰場不講規則,只要能消滅敵人,火箭炮和拼刺刀都很重要。

相關焦點

  • 錯用無託布局,特戰專用的05衝鋒鎗,實戰操作最不適合特種作戰
    無託槍適合巷戰和室內近戰是個徹頭徹尾的錯誤說法。在地形複雜、空間狹小的情況下,槍械長度短固然會帶來靈活性上的優勢,但遠不能代表全部。實際上無託槍的戰術靈活性一直是最差的。
  • 56式衝鋒鎗列印立功,三稜軍刺為何無緣戰鬥?老帥:趕緊配刺刀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軍迷們都知道中國步兵有一種特色武器——三稜刺刀! 這絕對是近戰刺殺的大殺器,當然這是徹徹底底的殺傷性武器,而非像狼牙棒、木棍之類的主要致傷兵器,屬於熱兵器時代戰鬥力頂尖的冷兵器。
  • 這把拼彎了的刺刀,見證了一個連隊的「硬骨雄風」
    74集團軍某旅兩棲裝甲步兵六連的一段刺殺操演練,乾淨利落,血性十足。室內,一把拼彎了的刺刀,滿載著悲壯與榮譽,靜靜地躺在六連連史館。72年前,一場激烈的戰鬥在瓦子街打響。擔任阻擊任務的六連,在40多個小時裡,打退敵人30多次由排到營規模的進攻。子彈打完了,戰士們脫下棉衣與敵人拼刺刀。
  • ...塞月,掌中鳴驚雷——QNL95式多功能刺刀;國產QSZ92G式自動手槍
    本期朵顏吾衛給大家帶來的是我國QNL95式多功能刺刀與國產QSZ92G式自動手槍。 1994年,軍方提出多用途刺刀指標,而後隨槍族一同進行設計定型試驗、部隊使用試驗等考核,最終,多用途刺刀隨95式5.8mm班用槍族一同設計定型為QNL95式多功能刺刀。
  • 新95突擊步槍加裝小握把,顏值太帥
    今天咱們談一下【新95突擊步槍加裝小握把,顏值太帥】這個話題,接下來咱們就探討一下。沒有看過前期精彩文章的朋友,希望點讚+關注,精彩節目不迷路!望軍迷朋友們及時關注,精彩內容不容錯過!好了,進入正題:
  • 戰場上的一代熱血名刀——削鐵如泥的美軍M9軍用刺刀
    M9刺刀作為槍用刺刀時,先將刺刀橫擋護手上的槍口環套進槍口消焰器,然後對準槍的刺刀座向後用力拉到位,刀柄座(刀柄尾部,與刀柄芯杆靠螺釘相連)開有兩個小卡槽,槽內有兩個靠彈簧加載的迴轉卡筍,卡在刺刀座的凹槽內,使刺刀與槍結合到位。卸刺刀時,用手指向內捏兩側卡筍的直紋處,使卡筍張開解脫,然後向槍口方向移動,取出刺刀。
  • 刺刀不能磨太利!抗日老兵血的教訓:刺刀越鋥亮,自己死得越快
    但是打仗用的刀跟我們廚房裡的刀是不一樣的,而且刀的用處也是完全不同的,在戰場上面如果刺刀磨得太過鋒利的話,就會閃閃發光,這樣子在陽光下或者是晚上戰鬥的時候,就特別容易因為反攻的問題而把自己給暴露,還有一點就是刺刀本身就非常的薄,如果磨得越來越利,那麼就會越來越薄,刀刃在拼刺當中非常容易折斷,這對於士兵們也是非常不利的,沒有武器還怎麼跟敵人對打呢?
  • 外一篇 拼刺刀
    座中人隨意聊起他的父親當年曾經和日本鬼子拼過刺刀,語態輕鬆;勾起我腦海中這段記憶;我簡單講完之後,這哥們也是輕輕點頭,讚賞,表情變得凝重了。本篇主人公王伯伯,我父親的老同事,標準的『三八式』老八路;身材魁梧,山東大漢一枚。老人家耳朵有點背,平時高聲亮嗓,走路虎虎生風。我很小的時候就聽他講過和日軍拼刺刀的故事,後來老人離休後軍報記者做過專門採訪。
  • M-1911A1:可謂美軍槍壇常青樹,撤裝了仍然有士兵在用
    美軍在1985年開始,將義大利伯萊塔公司92F手槍,重新命名為M-9手槍,用這把發射9×19mm帕拉貝魯姆手槍的手槍,取代在軍中風靡了半個世紀的槍壇常青樹,1926年在M-1911基礎上改成的M-1911A1型11.43mm手槍。
  • 抗戰初期拼刺刀,3個日軍背靠背,10個解放軍也佔不到便宜!
    而當時的29軍採用大刀也是一種被逼無奈,因為29軍畢竟在國民黨軍隊序列中並不受重視,所以說他們是在沒有完全軍刀配置的情況下,被迫使用大刀的的,他們的刺刀補給十分不足。 而聶榮臻元帥也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寫到,在抗日戰爭爆發以後,日本人因為常年以來的拼刺刀訓練,他們的近戰本身就十分優秀。
  • 日本中學要開「拼刺刀」課了,這絕對是陰暗的還魂、危險的復活!
    這玩意兒不跟抗戰時期鬼子用的三八大蓋一樣麼?右翼化青少年教育,日本政府又出惡招!日本文部科學省3月底公布,日本中學新版「學習指導要領」在體育課程中,新加入了「槍劍道」。聽著感覺很陌生?「槍劍道」就是日本流行的「劍道」再加把槍麼?圖樣!先來看看這傢伙究竟長啥樣吧。
  • 刺刀不能磨得太鋒利!抗戰老兵血的教訓:越鋒利,自己死得就越快
    抗戰老兵血的教訓我記得有本書裡說白刃戰其實就那麼一兩下,要麼捅死對方,要麼被對方挑死,電光石火瞬間的事,這也是大刀拼不過刺刀的原因,先不說大刀短,就說一刀往往劈不死對方,但對方一刺刀就能捅個對穿。把沒有刺刀的槍管捅進敵人肚子。後來戰鬥總結,平時的訓練應該改進,這時候最正確的反應動作應該是側身摟扳機,他是幸運的。他解釋:70年代平時練殺敵就是刺殺,所以戰場才有錯誤動作。每個戰術動作的錯誤只有戰場才會糾正。白刃戰的時候 ,如果開槍的話很容易,一槍把對面的人打倒,但結果往往是子彈飛出把後面的人給打了,誤傷率太高 ,因此到拼刺刀的時候都不開槍。
  • 56式半自動槍軍用刺刀
    「56式」三稜刺刀,純中國造。此刀用合金鋼鍛壓打造而成,鋼材的硬度在60HRC以上。刀身呈稜型,三面血槽。整刀經過熱處理,硬度極高,可穿透普通的防刺服。刀身熱處理時加有毒素,一旦刺破人體皮膚則傷口很難癒合。刀身帶有槍環和底座,可上於「56式」半自動步槍和56-1、56-2式全自動步槍上。
  • 為何刺刀不能磨太利?老兵:刺刀越鋥亮,自己死得越快
    我們知道,刺刀在古代是一種冷兵器,早在明朝時期的1451年,鐵銃上就已經出現了矛頭,它的作用就是進行刺殺。這就是刺刀的雛形,也意味著刺刀的起源在我國,到了100多年以後,歐洲的獵槍上才會出現安裝矛頭這一個現象。
  • 抗戰時期,中國大刀完勝日軍刺刀?老兵一聽直搖頭:胡說八道
    在戰場上用砍的面積比刺要大,揮動的力氣也要大。被格擋的機會也會增加。刺就不一樣,攻擊的面積小,格擋難度也比較大,刺可以虛刺幾刀最後刺你要害。大刀你想虛砍兩刀估計得使點力氣而且破綻大。除非力量懸殊很大刀刀可以力大勢沉的砍下去。要不然真的難以和刺刀對拼。
  • 我軍這些刺刀,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個
    56軍刺 56式半自動步槍是仿製於前蘇聯的西蒙諾夫7.62mm半自動步槍,原型槍所配軍刺是劍型、雙面開刃、摺疊刺刀,摺疊後收於槍管下方,向前打開時,用掛環固定於槍口。 該槍刺外形美觀,在中、蘇常被作為檢閱用的禮儀槍。
  • 5.8mm彈和槍:都必須有別於美蘇兩軍,於是就有了95式無託步槍
    高層討論以後,認為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必須裝備有別於美軍和蘇軍的小口徑彈和步槍,因此,5.81mm彈就此立項,仿製M-16A1的建議未被高層採納。 現在,回過頭去看,87式5.8mm自動步槍,是一把過渡型的步兵槍械,原打算參與89年的國慶閱兵式,但非常遺憾那年並未搞閱兵式,97年以後,81式自動步槍也逐漸被無託結構的95
  • 刺刀為何不能磨得太鋒利?老兵:刺刀越鋒利,自己死得越快
    因為刀如果很鋒利,那就必然要被磨的很薄很薄,而這種很薄的刀在戰場上是很不實用的。快速且集中性的大肆廝殺就明確要求了刀要結實,而被磨的十分鋒利的刺刀恰恰失去了這個優勢,因為薄,所以易折,沒刺殺幾個人便"叭"的一聲折斷,在毫無規則的戰場上,這無疑是將自己置於死地,把命白白送給敵人。
  • 世界名槍—奧地利AUG槍族,無託步槍的經典之作
    提起AUG步槍,讀者肯定不會陌生,這支誕生於1970年代的無託槍不但以其優異的性能位列世界名槍之林,而且還是當今世界上最為流行的槍械之一,在槍械市場的銷售額一直令其他同類武器望塵莫及。有人稱AUG步槍為使用常規彈藥而又最不正規的步槍,還有人將其比作宇宙時代的武器。它是史上首次正式列裝、實際採用模塊化和無託式設計的軍用步槍。
  • 韓戰中的澳大利亞營,擅長拼刺刀,與志願軍交手後營長被撤職
    9月15日,美軍在仁川成功登陸,北朝鮮軍一路潰退。澳大利亞營跟隨英27旅一路向北推進,幾乎沒遇到過什麼抵抗。美軍決定用187空降團在順川以南地區實施空降,截斷從平壤逃走的北朝鮮軍退路。由於空降兵攜帶的基本都是輕武器,地面部隊的接應就顯得非常重要,這個任務被交給英27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