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號那天,我很認真地洗了頭,告訴老苗,明天我就要去公司上班了,老苗問了我「那我是不是明天可以去找工作了?」
這樣的情況發生在很多家庭,每年的年末總會掀起一股辭職潮,每年的年初又會刮來一陣招聘流。這樣的輪迴每年一次,很多人像老苗一樣,在年前辭去了工作,準備趁著過年好好休息休息,來年跳個槽或者轉個行,實現人生的另一個轉折點。
但是,今年因為疫情的突然出現,打亂了這幫裸辭者的計劃,開工日期不斷延後,在職者都開始為自己的前程擔憂,裸辭者更加心焦。
如果你也面臨著找工作的問題,我覺得在策略上需要有所改進了,往年的經驗已經不適合今年的形式,今年找工作要看更加看重市場趨勢,免得好不容易找份工作,剛進公司沒幾天又被人工智慧給取代了。
根據相關信息,2020年的工作崗位會不斷減少,中國製造企業將更加務實地推動智能製造,推進少人化和柔性生產,聘用更多高技能和多技能的工人,從而能夠更好地應對勞動力的波動。
看清形式再行動
中國製造企業將更加主動地擁抱數位化轉型。還記得春節過後第一天在線辦公室,由於爆發性增長的海量服務難以響應,幾個中國主流的網際網路公司的在線協作平臺都出現了一些問題。這也體現出企業對數位化技術的現實需求。
可以預見,製造企業會對遠程協作的任務管理、項目管理、工作流管理等軟體提出迫切的需求。
數位化技術的深層次應用,可以幫助企業提高員工的協作效率,提高生產與運營的透明度,幫助企業更高效地應對市場需求的波動,縮短新產品上市周期,乃至創新商業模式,由賣產品轉向賣產品使用的服務。
而數位化轉型最根本的價值,是能夠幫助製造企業的各級領導真正從全方位洞察數據,從數據中看出正確的趨勢。可以肯定的是,在此疫情之後,製造企業會更加重視對BI、大數據分析和AI等技術的實際應用,並對數據分析師提出迫切的需求。
正如此次疫情的各種數據,如果僅僅看目前的整體數據,看到的是感染人數的迅速增長,抗擊疫情的形勢非常嚴峻。但如果分開來仔細分析湖北之外的數據,實際上已經開始向好的方向發展。而如果僅僅看各個省的數據,所獲得價值還是有限,需要仔細看各個市,甚至縣區的數據,才能更加全面地分析出疫情的發展變化。這個例子展示出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的價值。
催生全新崗位需求
企業數位化轉型速度加快,人工智慧應用廣泛,那相應的工作崗位需求也就誕生了。比如說企業數位化轉型以及轉型後的運作,這個時候就需要大量的大數據相關工作人員,大數據分析師就會變得更加火熱起來。
我們都知道,2019年數字經濟比較火熱,尤其是杭州在全國的數位化轉型中處於比較前列,數字經濟在全市成為熱詞,具體是怎麼做的呢?能有這樣的成績並不是完全取決於概念性的宣傳,這些數位化轉型的企業切切實實是得到了一些支持與指導。
比如說,大家都知道數位化轉型不是一句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事,而且傳統企業並不懂這個事情,數位化轉型時期都在摸著石頭過河,缺少標杆參考與專業指導,無法完成自主賦能。因此,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有專業的人或機構去告訴企業,在數字世界裡,該怎麼定義企業架構,未來業務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等等,通過外力引導給企業賦能。
所以需要專業的第三方服務機構去給企業賦能,比如杭州決明數據科技就是一家專門做大數據分線諮詢的公司,但是這種第三方服務公司目前國內還很少,根本就沒有辦法滿足市場需求,如果要創業的話,可以往這個方向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