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課,如何正確做筆記呢?
之前有家長給我留言說,跟著孩子上網課才知道孩子是怎麼做筆記的,也終於明白了為什麼孩子的課本會那麼乾淨。
首先,大部分的孩子是不會做筆記的。
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孩子是分不清哪些是重要的,哪些不是重要的。
如果老師不提醒,孩子基本是不會記錄。
不記錄筆記導致的結果就是,這節課上了什麼?我不知道。
下面我們來看一個四年級孩子上網課後的筆記:
第一課是不是很詳細,為什麼?
因為他們老師有把內容做在課本內,然後發給他們去抄,那麼後面的呢?
課文2
課文7
課文9
課文11
老師沒有繼續整理,只是講,那麼自然而然的,他就不知道要怎麼做那麼詳細的筆記了。
孩子可以不用做筆記嗎?
對於99%的學生,我是建議做筆記的,因為有一份詳細的筆記,對自己的學習是事半功倍。所以,這個不用做筆記的心思就早點絕了吧。
那麼什麼樣的筆記才是詳細的筆記呢?
以上文這位四年級的小朋友為例來講,我們來看他做了什麼筆記?
1、課內要求寫的字組詞,他基本組了2個。
2、要求我會認的字,他組了一個詞。
3、近義詞,反義詞。
除了第一課,他做的比較詳細,之後的都是上面這幾點了。
那麼他還缺少什麼呢?
1、多音字。
多音字雖然少,也不是每一課都有多音字,不過多音字是筆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考試常考的題目。
2、重點詞組
這部分包含了四字詞語、成語,詞組搭配等基礎知識。
很顯然這個小朋友是沒有做出這部分的內容,由於這部分很多時候是課本就有的內容,老師在講課的時候也不會特別的強調,結果就導致學生們漏掉了。在低年級中,這部分應該是孩子重點要掌握的。
尤其是成語與詞組搭配,這是孩子寫好作文的重要基礎,
一篇好的文章,始終離不開華麗的辭藻。
3、段落大意與中心思想
在低年級中並沒有這部分內容,但是四五六年級這部分是重要的筆記部分。熟悉一篇文章的分段與段落大意,能夠讓孩子清楚知道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意圖,學會寫作框架,對自己的寫作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中心思想的記錄與書寫能夠讓孩子學會概括。
把一篇長長的文章,分成幾段,從概括它的大意到概括它的中心思想,充分體現了孩子學習的進步。
做不到這點的,也說明孩子對文章的理解有限,或者根本就沒有仔細閱讀過課文。
雖然,很多時候這部分是由老師帶領大家完成,但這也是筆記必須記錄的重要內容。
4、各種修辭手法與仿寫
散文,尤其是寫景抒情的散文,它的句子一定會很優美,引人入勝。
這些句子也必然運用了各種各樣的修辭手法,那麼知道這些修辭手法也是孩子學習這篇文章後,必須掌握的內容。
這些句子使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在孩子的筆記中是不可或缺的。而學習這些句子之後,就是仿寫句子,仿寫這些優美的句子,是使得自己寫出來的句子也變得優美的最快速的一種手段。
5、重點詞語、句子的解讀
這部分並不是每一個學生能夠做到,有些作品只有等到以後重新讀的時候才能夠理解,還有要結合做作者的寫作背景,對於孩子的要求是最高的,這部分一般都是教師直接講給孩子聽,但是記錄下筆記的實際是偏少。
在閱讀理解中這部分反而是重點,這也就是孩子上課聽得津津有味,做起題目一頭霧水的原因了。
每一課的筆記,大概就是這麼一些內容,如果做到這些就差不多相當於做了一本非常詳細的筆記。
記了筆記,經常去看,經常背誦,那麼孩子的成績也不會特別差。反之,記了不看,沒有複習,效果也很有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