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祖母」要退休

2021-01-10 齊魯晚報數字報刊
     「不誇張地說,過去15年來,我們從未遇到過如此艱難的一年……儘管存在憂慮和擔心,我們依舊滿懷希望,期待新一年。」2020年12月30日,默克爾以德國總理身份發表了最後一次新年致辭。對世界而言,2020年足夠艱難,對這位已經執掌德國15年的「鐵娘子」來說也是。2021年9月,德國將舉行聯邦議院選舉,如果選舉後組閣順利,默克爾可能將在年內卸任,德國乃至歐洲此後將走向何方,又多了一些不確定性。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曉瑩

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女性
  「今年9月德國將舉行大選,我將不再競選,這很可能是我作為聯邦總理最後一次新年致辭。」這是默克爾第16次以德國總理身份發表新年致辭,卻也到了要說再見的一年。從2005年成為德國首位女總理以來,默克爾始終展現出沉穩幹練的「鐵娘子」形象,但這次她卻直言艱難,人們在她的臉上也看到了一絲疲憊。
  2020年12月,美國《福布斯》雜誌公布了年度「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女性」排行榜,默克爾第15次登上榜單、第10次蟬聯榜首,地位無人撼動。但這位全球最具權勢的女性,不是生來就是個政客。
  默克爾早先是科研人員,擁有物理學博士學位,「柏林圍牆」倒塌後,35歲的她才投身政治活動,那時默克爾給人的印象只是一個不苟言笑、略帶拘謹的普通姑娘。但她很快遇到了自己的「恩師」——德國前總理科爾。在科爾的提攜下,默克爾很快成長起來,成為德國執政黨基督教民主聯盟(基民盟)副主席併入閣。因為這層關係,有人稱她為「科爾的小女孩」。
  1998年,德國傳統左翼政黨社會民主黨(社民黨)在大選中獲勝,執政16年的科爾下臺,隨後基民盟又爆出政治獻金醜聞,時任黨主席也牽涉其中。令人意外的是,擔任基民盟總書記的默克爾主動與恩師「劃清界限」,公開批評科爾,並承諾將帶領基民盟迎來新開端。2000年4月,默克爾成為基民盟這個偏保守政黨的首位女性黨主席。
  默克爾務實、堅韌、能成大事的性格逐漸顯現出來。2005年,她帶領基民盟在大選中以微弱優勢擊敗社民黨,兩黨組成「大聯合政府」,她成為德國首位女總理。但她當時並不被看好,甚至有民調顯示,大多數德國人認為默克爾政府不會完成四年任期。然而,默克爾依然雄心勃勃地確定了執政目標:10年內使德國重回歐洲經濟增長率前三的國家之列,大幅降低失業率。
  誰都沒想到,她做成了,而且還是在全球經濟危機的凜冬之中。在2008年金融危機和2009年歐債危機的連番打擊下,歐洲遭遇經濟衰退,多國經濟負增長。默克爾領導的德國政府推出經濟刺激計劃,投入資金穩定金融業,尋找高技術、綠色經濟等新增長點。她帶領德國扛住經濟危機的衝擊,將失業率維持在20年來最低水平,讓國內經濟保持增長。
  歐債危機中,她帶領德國與法國聯手擔當「歐洲管家」角色,主導紓困計劃,堅持緊縮的財政方針,為歐洲穩定與團結注入活力。到2011年,德國經濟恢復到2008年初經濟危機前的狀態,重新煥發生機。到2020年1月,德國經濟已實現連續第10年增長。
  經濟是獲得民意支持的基礎,德國經濟在歐洲一枝獨秀,出色的政績讓默克爾坐穩了總理之位。2009年和2013年,她兩次成功連任,民意支持率一度高達70%。
她成了「最後的捍衛者」
  在默克爾低調務實的努力下,德國一舉成為歐洲的「領頭羊」。歐盟雖以法德兩國為核心,但在默克爾之前,無論是地位還是話語權上,法國似乎更勝德國一籌。如今,經濟領跑的德國牽頭成就了歐盟多項內政外交計劃,包括2020年疫情下的歐盟財政紓困計劃。而且,在新冠疫情中,德國也是歐洲國家中的「抗疫典範」。
  默克爾執掌德國的15年間,法德力量對比發生變化,德國在歐盟的地位更穩固、更突出,站到了歐洲權力中心,外界對默克爾的暱稱從「德國媽媽」變成了「歐洲祖母」,美國「政客」網站將她譽為「歐洲的基石」。但是,2015年爆發的難民危機,成為默克爾政治生涯乃至整個歐洲政治生態的轉折點。
  2015年,歐洲遭遇二戰後最嚴重的難民危機,數以百萬計的中東、北非難民從地中海和土耳其湧入歐洲,歐盟各國進一步分裂,為難民「攤派」爭得不可開交。在大多數國家加強審查、關閉邊境之際,默克爾力排眾議,開門接納難民,德國成為歐盟接收難民數量最多的國家。僅2015年一年,德國就收容了近110萬難民。
  然而,難民湧入帶來的財政負擔和社會及安全問題,讓默克爾飽受國內、盟友甚至黨內反對。2016年至2017年期間,歐洲多國恐襲頻發,也被指是過度接收難民的後果。
  受此影響,歐洲多國迎來一波極右翼思潮崛起,民粹主義的極右翼政黨借難民危機與恐襲吸引大量選票,英國「脫歐」、民粹主義政黨對傳統政黨形成威脅、川普上臺等一系列「黑天鵝事件」,都出現在這一時期。
  2017年大選後,默克爾遭遇最艱難的一次組閣。雖然基民盟與姊妹黨基社盟組成的聯盟黨、社民黨分別保住聯邦議院第一、第二大黨地位,但得票率大幅下跌。極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德國選擇黨成為第三大黨。為組成執政聯盟,默克爾進行了一系列談判與妥協,歷經5個多月才組閣成功,開啟第四個總理任期。
  僅憑默克爾一個人,無法在歐美政治生態演變中挽狂瀾於既倒。2016年英國公投「脫歐」後,換了三任首相;2016年底,川普打著民粹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旗號勝選;2017年,厭倦了傳統政客的法國民眾選擇了年輕人馬克龍……當這些國家的政局風雲變幻之際,在德國耕耘十餘載的默克爾,已被《紐約時報》評價為「歐洲最後一位強大的捍衛者」,她不能退出,也不能倒下,可她也已有些力不從心。
誰能像她一樣引領歐洲
  作為挺立15年的政壇「常青樹」,默克爾以理性冷靜的實幹作風,在多次危機中穩住內政,發展外交,將德國帶到歐洲領導者的地位,歐盟與其他大國關係都在她的引領下發生了深刻變化。2020年12月初,默克爾在聯邦議院講臺情緒激動、含淚哽咽地勸說人們遵循防疫規範的視頻,讓人感嘆她還是那個「德國媽媽」。
  即使是「鐵娘子」,也不是鐵打的。2018年以來,默克爾已在多個場合表明退隱之心。2018年10月,她表示自己在2021年任期結束後將不再競選總理。2019年夏天,默克爾一個月內三次在公開場合被拍到渾身不受控地發抖,引發外界對她健康狀況的擔憂。無論看個人意願還是客觀條件,默克爾的離開都已註定,誰來接棒成了一個大問號。
  2018年12月,有「小默克爾」之稱的卡倫鮑爾被選舉為基民盟黨主席,這位德國現任國防部長被視為默克爾的接班人。但在2020年2月,卡倫鮑爾突然宣布辭去基民盟黨主席職務,並放棄參加2021年大選,德國政壇的不確定性陡增。
  今年9月的德國大選,必將引來全球關注。據預測,新總理大概率會是基民盟的新黨主席。1月中旬,基民盟將以線上形式選舉新黨主席。目前,德國北萊茵-威斯伐倫州州長拉舍特、曾出任聯盟黨聯邦議院黨團主席的默茨、聯邦議院外事委員會主席勒特根都是熱門人選,但目前這三人的選情形勢並不明朗,暫且看不出哪位能夠鶴立雞群。
  「默克爾時代」落幕後,德國將走向何方?還會不會有一位像她這樣的領導人,能深刻影響並引領歐盟?歐洲將會團結,還是更加分裂?2021年,或許將告訴我們答案。

本稿件所含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

齊魯晚報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焦點

  • 維多利亞女王是歐洲祖母,他是歐洲嶽父,一大半歐洲王室是他後代
    另外,維多利亞女王的多個子女通婚歐洲王室,歐洲王室成員很多都是她的後代,所以她有「歐洲祖母」的稱號,這也是她在後世知名度高的原因之一。既然有歐洲祖母,也許就有歐洲祖父,嚴格來說應該叫「歐洲嶽父」,但不是歐洲祖母維多利亞女王的丈夫,而是另外一個國家的國王,而且知名度比歐洲祖母低得多,他就是丹麥國王克裡斯蒂安九世。
  • 為什麼維多利亞女王被稱為歐洲王室的祖母(上)
    因為寫完上一篇以後,很多朋友說對歐洲王室之間的關係不太了解,為了讓大家了解他們之間的關係,方面之後的文章寫作,我先寫這一篇文章,從維多利亞女王寫起,把歐洲王室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儘量寫清楚。之後還會從克裡斯蒂安九世入手再理順另一條線。
  • 祖母
    每月去祖母那聚餐,我們都能見到祖母那套精美的瓷器。        十年彈指一揮間,現在除了祖母的瓷器依然嶄新如初,光潔潤滑,沒有劃痕,沒有肉眼可見的瑕疵,其他各家的瓷器不是因故摔碎就是傷痕累累。原因其實我們明了:祖母是一個很溫柔地生活的的女子,溫柔的對待我們,溫柔的對待器物。
  • 祖母的絲瓜
    但誰的最大最好,雖然明擺著,那也得祖母評判了算。最先摘下的絲瓜是誰的,那就意味著他最有出息,就會得到祖母的誇讚,在分派零食時那天也一定會從祖母那裡多得一份。每個人都羨慕最先摘下的絲瓜的主人,每個人也都力爭做這樣的主人。
  • 我的祖母
    祖母是廣東南雄人。幼時喪母。我的外曾祖母去世時很年輕,跟產後落下的病有關。當時祖母只有三四歲,祖母的弟弟不到兩歲。之後外曾祖父並未再娶。他是一位正直的秀才,以替別人寫狀子為生。他的父親是一位舉人,家裡幾代同堂。外曾祖父應該很疼愛孩子。我記得祖母有一次提到她兒時,外曾祖父教她背「楊家有女初長成」,當時祖母臉上的微笑仿佛是回到了童年。
  • 祖母的棉鞋
    那時左鄰右舍有結婚或出嫁的小夥子大姑娘繡床單、被面、花枕頭等嫁妝都爭相來請我祖母;村裡過百歲的小娃娃需穿虎頭鞋、戴虎頭帽,非我祖母做莫屬;逢年過節剪裁個男女老少各款式衣服,祖母照樣拿得起放得下。做一雙鞋子無論是單鞋還是棉鞋,基本上分三步:打布殼、納鞋底、上鞋幫,一步步做成要耗費許多時日。當時,家裡實在不能穿的破爛衣物和不能用的剩布頭,在祖母眼裡就成了寶貝,她經常手抄剪子,把有用的布片剪下來,農村人把這些布片子稱為「鋪襯」。待積攢到一定數量後,就取來門板或飯桌,鋪在上面用麵粉和成漿糊把布片一層層展平對接粘起來,曬乾後硬如紙殼,再照著鞋樣把打好的布殼裁剪成鞋底和鞋幫的形狀。
  • 我的祖母大人
    我敬愛的祖母大人離開我們已經整整一個多月了。這三十多天的每個日子裡無時無刻不在想念和回憶著她,每個清晨醒來一想到奶奶已不在人世,再也聽不到她喚我的小名就難免傷心和失落。爺爺奶奶是包辦婚姻,她在二十二歲時由她母親做主嫁給爺爺,那個年代算是非常晚婚了,爺爺家庭雖然不是名門望族但也算是個大家族,奶奶是傅氏大媳婦非常勤勞能幹,後來家族因為年代變革遭遇了不幸,當時爺爺已經出國在歐洲,奶奶一個人帶著孩子毅然堅強地離開了小村莊來到溫州城尋求生計和前途。
  • 最後的故鄉——祖母
    記得有一次陪祖母去爬五泉山,偌高的山,諾遠的路,祖母都願意徒步走著,不願意乘車,雖然年紀大了,但腿腳極好,這山可比老家的山要高得多了,只是路要好走一些,雖然陡峭,但有數不盡的臺階,彎彎曲曲地,風景也非常美。
  • 慈祥的祖母(作者:陳富發)
    每逢春遊,學生都要繳付「遠足費」,大哥可以免繳而分得很多食品,如餅乾、蛋糕、糖果等。抗戰爆發以後,家庭生活愈發困難,祖母因病息工回家。當時大哥、二哥雖未成年,也不得不去當童工,以貼補家用。兩位兄長十分孝敬祖母。每逢發薪日,大哥總會買些豬頭肉、花生米之類塞在祖母的病榻枕下。二哥回家,總是送茶遞水、悉心侍候,弟兄倆常坐在祖母身邊寛慰她老人家。
  • 彈性退休要比延遲退休更具人性化!
    當然,人社部也說過,延遲退休的政策,至少要在5年後才會逐步實施。中國現在老齡化問題非常突出,已經成為全球老年人最多的國家。目前60歲以上的人口已經達2.5億,65歲以上則達2億。據預測,到2035年我國老年人口將佔人口數25%以上,這意味著每四個人之中就有一個是拿養老金的老年人。
  • 綠色誘惑-綠色寶石之王祖母綠
    1740年,埃及祖母綠礦因資源枯竭而被廢棄了。南美洲取而代之成為世界祖母綠的主要產地。之後的數百年間,西班牙人從當地掠奪了大量珍貴的祖母綠並運回歐洲。祖母綠以其獨特、迷人的風採傾倒了無數歐洲人,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歐洲的王公貴族競相以佩戴南美洲的祖母綠首飾為時尚。此後,很多極其珍貴的祖母綠成為各國王室珠寶收藏的主要對象。如莫臥兒王朝和奧斯曼帝國。
  • 回家偶記———關於祖母的往事
    留下年幼的我和妹妹一直與祖母生活在一起。記得那時候,每天下午,祖母總是坐在門口的石獅子那裡,鞝鞋底,扎花鞋墊。我們一群小孩兒圍在她周圍,纏著給我們講有趣的故事。每每這時,祖母總會問:「老師布置的作業寫完了嗎?」當我們齊聲回答寫完的時候,祖母總是很高興。她放下手裡的活計,開始給我們講關於冷女婿見嶽父、大灰狼的故事。每當我們被逗得哈哈大笑的時候,故事戛然而止,祖母又開始忙自己手裡的活計。
  • 紅河 我的祖母
    紅河 我的祖母 作者:王歌 來源: 紅河網
  • 上遊夜雨丨我的祖母 - 郭元晞
    每次取匯款收電報時要蓋章,她都會取下來蓋一下後再戴上。這兩件物品她從不離身。她的裝束舉止言行一直是與時俱進的,再加上她那一口純正流暢的上海話,給人的感覺就是有尊嚴有文化的知識女性。祖母16歲就嫁給我祖父了,她與祖父一共生養了6男5女共11個孩子。
  • 桑梓紀事——我的小腳祖母
    桑梓紀事——我的小腳祖母文/劉正國戀懷故裡,情結難拆。靜坐默然時,魂繞家園。那一飲一啄之牽情,每每難以釋懷。家有草屋,泥牆木窗。屋極凡俗。時下深秋迫近,更是想念老屋舊日。遙想油燈歲月,老屋便如久遠的傳說,十分經典。
  • 「祖母假說」告訴你:來呀,快活啊
    要治嗎?當你想到更年期時,你會想到什麼?永遠失去的生育力?激素紊亂?易怒?潮熱?盜汗?心悸?失眠?焦慮抑鬱?更年期仿佛是一種詛咒,至少也是一種疾病。保健品廣告告訴你,更年期需要「靜心安神」、「緩解症狀」。醫生也將更年期視為需要治療和控制的對象,給更年期的女性開出一份又一份的激素補充藥方。
  • 祖母瞞著明蘭一件事,祖母臨死前告訴明蘭這件事後令她崩潰大哭
    衛小娘死後,好在祖母心疼明蘭,把她帶到身邊養大,給她最好的,不讓她受到任何委屈。但作為父親的盛紘卻從未管過明蘭,在幾個姐妹中盛紘最不把明蘭和如蘭當回事,在盛家只有祖母是對明蘭最好的。隨著劇情的發展,明蘭找出當年她小娘難產而死的真相,她知道害死她娘的人就是林小娘,而後明蘭發誓定要為小娘討回公道。
  • 劉若英的祖母:得體不只需要教養與決心,臉上總要帶上笑容,心中滿是歡喜!.
    得體不只需要教養與決心,有時且是細緻的操作。一次某位長輩的喪禮,祖母先到了。進門恰巧聽見祖父一同學跟人說起「則之」(祖父的字)的脾氣太強。祖母聽見,立刻在說者的身後拍了拍他的肩膀,那人傻了。祖母不疾不徐,「我們家先生的確有缺點,但身為同學,您該當面提醒而不是背後議論。」這不算驚心動魄。家中的電話一般在晚上十點半後就無聲息了。有天半夜一點多電話竟響了起來,祖母在她床頭接起,我也同時在我的臥房接起。
  • 漸進式延遲退休快來了?鄭秉文:可分三步走,退休年齡逐步消除「男女...
    鄭秉文介紹,在2008年金融危機襲擊歐洲、2010年歐洲發生債務危機時,歐盟十幾個成員國在2010年一年之內都延遲了退休年齡,使用的幾乎全是漸進式延長的辦法。如果按三年延遲一歲計算,女工退休從50歲延遲到60歲,就需要30年,如果延遲到65歲,就需要45年,將近半個世紀;如果按四年延遲一歲,那便需要40年時間才能延遲到目標法定退休年齡。這種「漸進式」延遲退休的做法,在國際上已有成熟經驗。
  • 香港女星徐子珊退圈,過起了低調的「退休」生活,有意移居歐洲
    香港女星徐子珊退圈,過起了低調的「退休」生活 ,有意移居歐洲香港娛樂圈近幾年隨著香港經濟發展的蕭條也日漸衰落,不復十幾年前大放異彩的繁榮,很多港星都來到大陸拍戲,來為自己爭取更多機會。而曾被TVB重點培養的徐子珊卻決定退圈,不再拍戲,大多數人眼中光鮮靚麗的生活似乎並沒那麼美好,她也曾表示有打算移居歐洲,不再涉足香港娛樂圈。徐子珊與香港的鐘嘉欣、楊怡、胡杏兒、陳法拉都是當年TVB炙手可熱的女演員,被稱作是"五朵金花"。2004年奪得了"港姐"冠軍的徐子珊進入了香港演藝界,不過當時的她卻並不怎麼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