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隨著李子柒對螺螄粉的宣傳,廣西柳州原本屬於地方特色的酸臭酸臭的螺螄粉,一夜之間成為大江南北暢銷的新型方便食品,同樣的,柳州螺螄粉也在各地開花,即使是在小縣城,也能看見柳州螺螄粉店的存在。
而久負盛名的還有雲南過橋米線、湖南牛肉粉,這兩種粉都是成名已久,到雲南吃一碗過橋米線成為雲南旅遊的打卡項目。而湖南牛肉粉則在很多地方都能見到身影。貴州羊肉粉則也逐步開始聲名遠播。
作為一個江西人,以上幾種米粉類食品都吃過,並且每次吃到這些名稱各異的米粉時,第一感覺都是,這不就是我們江西的米粉嗎?只不過有的粗一點,有的細一點。
同時又產生一個疑問,既然都是米粉,為何雲南過橋米線、廣西螺螄粉、湖南牛肉粉、貴州羊肉粉都這麼有名,而江西米粉卻除了在江西盛行,在省外就幾乎難覓蹤影?
帶著這個疑問,我查閱了一些資料,並且認真地分析了原因。
第一,江西人太實在,沒有給米粉進行附加屬性。
在江西,米粉就是米粉,最多叫粉幹。但是你看雲南的粉,換了一個名字,過橋米線,一下子就勾起了人們的遐想,為什麼是過橋米線啊,米線又是什麼啊?有沒有不過橋的米線呢?
然後湖南牛肉粉、貴州羊肉粉,都在粉的前面加上了大料,牛肉和羊肉都是人們愛吃的肉類,看到這個名稱,就會自然想像有一堆牛肉、羊肉在碗裡的感覺。
而螺螄粉,也是加上了大料,並且呢,這個大料是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的,並且因為其酸辣味,激活了食客的味蕾,所以瞬間就火遍了大江南北。
而我們江西米粉,太樸實了,樸實得幾乎沒有人記得住。感覺乾巴巴的。
不過現在有所改變,已經有廠家開始生產南昌拌粉,一個拌字體現了這個粉的精華所在。並且由於是拌粉,所以便於攜帶和加料,不知道後期會不會火起來。
第二,江西人不擅長經商。
江西曆來是農業大省,基本上都固守家園,除外經商的非常少。比如沙縣小吃,完全就是因為沙縣人不斷外出開店,硬生生的將一個地方小吃做成了大型連鎖店,打響了這個地方品牌。而湖南牛肉粉也是如此,伴隨著敢拼敢闖的湖南人在各地開店,湖南牛肉粉也佔據了一席之地。
即使在江西開店的本地人,也很少以江西米粉的名稱來開店,只有一個很小的分支,贛州市下面的安遠縣的安遠三鮮粉,是以安遠三鮮粉這個名稱統一開店的。不過遺憾的是,安遠三鮮粉也因為安遠人沒有走出去,所以其名氣也更多的是在贛州市範圍內。
第三,江西米粉因為比其他米粉更有韌性,所以也更難煮熟,導致推廣不開。
江西米粉好吃,是因為江西米粉是少有能夠用來炒的米粉。江西米粉用江西晚秈米做成,有很強的韌性,擁有久煮不斷、不糊,油炒不碎的特點。但是也恰恰是因為其韌性,所以每次用幹米粉(粉幹)做餐時,需要煮上更長的時間,如果是直接煮粉幹,甚至需要30分鐘以上,這樣就造成很多人在家覺得煮粉幹不方便,所以即使粉幹好吃也不願意自己來煮的原因。同樣開店的商家,則需要比煮苗條更多的精力,需要先煮到七成熟撈出瀝水,放在冷水中浸泡後備用,這樣在成本方面就比煮麵要更高。所以商家也不太願意使用江西米粉。
綜上原因,江西米粉雖然好吃,但是也就一直存在江西省內,並沒有走向全國。如果能夠進行品牌規劃,然後全國開設門店,那麼江西米粉也會迅速以其美味迅速聞名全國。我們期待這一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