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時期,茶事小說依然多數是軼事小說,多見於筆記小說集。一類是專門編輯舊文,如王讜的《唐語林》,就彙輯唐人筆記五十種,輯有「白居易烹魚煮茗」、「陸羽軼事」、「馬鎮西不入茶」、「活火煎茶」、「茶瓶廳」、「茶託子」、「茶茗代酒」、「煎茶博士」等十多篇;再一類是記載當時人軼事的,諸如王安石、蘇軾、蔡襄等人與茶有關的軼事;此外尚有宋代話本、「講史」中也多見茶事,這些茶事小說,故事更加完整,情節更加曲折,描寫更加細膩,在藝術上達到較高的成就。
明清時期,古典茶事小說發展進入顛峰時期,眾多傳奇小說和章回小說都出現描寫茶事的章節,如《金瓶梅》第二十一回「吳月娘掃雪烹茶」、《紅樓夢》第四十一回「賈寶玉品茶櫳翠庵」、《鏡花緣》第六十一回「小才女亭內品茶」、《老殘遊記》第九回「三人品茶促膝談心」等。據統計,《金瓶梅》中寫到茶事的有420處之多,《紅樓夢》120回中有112回273處寫到茶事,《儒林外史》56回中有45回寫到茶事,達290處。其它如《水滸傳》、《西遊記》、《拍案驚奇》、《兒女英雄傳》、《醒世姻緣傳》、《聊齋志異》等明清小說,也有著對名茶、茶器、飲茶習俗、飲茶藝術的描寫。
《紅樓夢》這部千古奇書,涉及範圍包括歷史、社會、人生,不僅表現了寶黛釵三人的愛情糾葛,同時也很好的弘揚和繼承了中國的茶文化。《紅樓夢》中關於茶事的提及共有273處,當中包含了茶名、茶具、茶水、茶俗、茶食和茶詩等等。可謂是滿紙茶香。
一、記載了許多名茶
《紅樓夢》描寫的是鐘鳴鼎食之家,富貴之家對於飲茶的要求自然也高,《紅樓夢》中描寫了諸多名茶。
一是六安茶:劉姥姥進大觀園一節,賈母帶眾人來到了妙玉的櫳翠庵,妙玉忙招呼賈母一行人喝茶,這時賈母要求到「我不喝六安茶」,這裡的六安茶即是清代的名茶之一。六安茶產於六安霍山,與龍井、天池併名,均為清貢茶。
二是老君眉:也出自該書第41回, 是妙玉為賈母特備的一種名茶。該茶嫩綠似蓮心, 清香淡味, 最受文人墨客歡迎。清代也將其作為貢茶。六安茶「味苦」,茶汁滯澀;而老君眉則「味甘醇」,香氣高爽宜人。老太太年高體弱,又素喜甜味,而且有老君、長壽之意的老君眉,預示著長壽吉祥,這也表代現了妙玉對賈母的用心。這位長壽賈母喝著, 當然會很高興。
第三是普洱茶:小說第63回,寶玉生日,林之孝向襲人索取「普洱茶」,晴雯所說的「女兒茶」也是普洱茶的一種,是盛行於清代宮廷和官宦之家的一種名茶。
第四是龍井:小說第82回,寶玉下學回來,急急忙忙到瀟湘館去找黛玉,「黛玉微微一笑, 因叫紫鵑: 『把我的龍井茶給二爺沏一碗, 二爺如今念書了, 比不得裡頭。』」一杯清香四溢的龍井表達了黛玉對寶玉的特殊情感。
第五是楓露茶:這是寶玉最喜歡喝的一種茶,這楓露茶也確實不平凡,需泡上三四遍才能嘗到茶的真味,這也表現了寶玉對飲茶的要求十分高,不比尋常人。
第六是一種外國茶名叫暹羅國茶:第25回王王熙鳳給大觀園裡的少爺小姐們送了暹羅國進貢的茶葉, 自然顯得珍貴。
還有一種是「千紅一窟」的仙茗。這是寶玉在警幻仙境中所飲之茶。說的是寶玉在秦可卿的房中昏昏睡去。夢見一位警幻仙子為他引路至太虛幻境。大家入座, 小丫環捧上茶來, 寶玉自覺清淳異味, 純美非常, 因又問何名, 警幻道: 「此茶出自放春山遣香洞, 又以仙花靈葉上所帶宿露而烹, 此茶名曰千紅一窟」。
二、烹茶之水的記載
「名茶還須好水泡」,水的選擇是泡好茶的關鍵。
《紅樓夢》第41回賈母帶眾人在攏翠庵東堂吃茶時,妙玉給賈母、劉姥姥眾人吃的是「舊年鐲的雨水」所烹之茶。雨水作為天落水,是天然蒸餾水。
它潔淨清澄,是飲茶的好水。舊年鐲的水經過密封貯存,質量更好。
賈母聽妙玉說明是雨水後,才吃了半盞,可以看出她平日飲茶是十分注重用水的。
劉姥姥一口吃盡後說,「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濃些更好了」。表現她對水質缺乏品嘗,只對茶味有感受。
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說:「水以清輕甘潔為美,輕甘乃水之自然,獨為難得」。舊年雨水質輕是水好的標誌,再烈它也不會濃。所以「賈母及眾人都笑起來』。這個細節表明窮人飲茶和富人飲茶注意的味道不一樣,如此寫出,真神來之筆。
其後妙玉拉薛、林二人入耳房,自向風爐上扇滾了水,另泡一壺茶,用的是五年前玄墓蟠香寺梅花上收的雪,更加清淳。晶瑩的白雪融水泡茶,古已有之,有「夜掃寒英煮綠塵」詩句為證。
三、茶具的選擇
飲茶作為一種文化,不僅僅對水質有要求,對茶具的要求也是極高的,好茶應用好茶具方能顯示飲茶人對茶的獨特理解,曹雪芹十分熟悉各種茶具,在《紅樓夢》中,對茶具的描寫突出了三個特點。
第一個是體現了所有者的身份。鳳姐位居榮府管家奶奶之尊,她出門時家下僕婦帶著茶壺茶杯,以備不時之需。家常所用捧茶的是填漆茶盤,喝茶用的是小蓋鍾。
填漆是以五彩稠漆堆成花色,磨平後顯其紋的妍媚光滑漆品。鍾是有託有蓋的茶具,全書僅見一次的小蓋盅,體現了鳳姐的身份和地位。
寶玉這個怡紅公子所用茶具種類最多。杯具有茶杯、茶碗、蓋碗、茶鍾、茶盞,一應俱全。
壺具有茶壺、盅子,還有具備保暖功能、供夜間使用的暖壺,它只在怡紅院用過兩次。
而襲人為寶玉、黛玉斟茶,用的是小連環洋漆茶盤。洋漆是元明之際傳入我國的日本鑄法,其描金的高度成就,使它不僅名貴,而且具有異國情調。
寶黛純真的愛情為賈府上下所公認,為他倆捧茶的茶盤所用連環式的別致造型,將天造地設暗含其中。
賈母是有爵有品的太夫人,所用器具自有規格。第53回榮國府元宵開夜宴,賈母花廳上擺了十來席,几上設有爐瓶三事,焚著百合宮香,「又有小洋漆茶盤,內放看舊窯茶杯並十錦小茶杯」裡面泡著上等名茶。洋漆茶盤的富貴、舊窯茶杯的古樸、十錦茶杯的秀麗、上等名茶的清韻,使賈母愛熱鬧的脾氣、講排場的習性,通過飲茶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以物的運用表現人物間的思想感情是茶具描寫的第二個特點。在攏翠庵眾人吃茶於東禪堂,用的是官窯脫胎填白蓋碗,只賈母用成窯五彩小蓋鍾是明代之瓷。
妙玉拉寶釵、黛玉耳房吃體己茶,寶釵用的「抓胞翠」是晉代富豪王愷珍玩過、宋代蘇軾見過的寶器。黛玉用的是漢代題了垂珠篆字的「點犀藍」。妙玉將自己日常吃的綠玉鬥來斟茶與寶玉。接著她又尋出只剩一隻的「九曲十環一百二十節蟠蟲整雕竹根的大盞」,給寶玉又吃了一杯茶。兩用寶玉吃兩杯茶,比釵黛更進一層,妙玉與寶玉的關係也在茶具上襯託出來。
當眾人走時,劉姥姥吃了一口的明代小蓋鍾,妙玉棄之不要,讓婆子不要收進來。這與她將自己用的綠玉鬥斟給寶玉,又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不同的人使用的茶具表示不同的等級是茶具描寫的又一特點。妙玉捧與賈母吃茶,用的是海棠花式雕漆填金雲龍獻壽的茶盤,裡面放一個成窯五彩小蓋鍾。而眾人都是一色的官窯脫胎填白蓋碗。成窯瓷是明代名窯,以五彩為上品。
官窯填白瓷是清代御器廠的一出品。
茶杯不同明示等級區別。茶具只是喝茶的一個細小物件,而在曹雪芹筆下,它並不細小。經過其精心選擇與組織,將它織在全書的情節結構之中,熔融在人物的性格、感情、關係之中,更使人物千姿百態、情節出神入化,故事新穎奇妙。
四、茶禮茶俗
茶禮茶俗在《紅樓夢》中,大約分為以下幾類:
以茶待客
《紅樓夢》中凡是有親戚朋友來,一般都有以茶待客的描寫。賈母、寶玉等人到翠櫳庵,妙玉以各種名茶、名水、名茶具招待客人。第1回,甄士隱命小童獻茶,招待賈雨村。第3回,王夫人命丫環捧茶招待剛來賈府的林黛玉。最為隆重的以茶待客之禮是元妃省親的時候。這位皇妃娘娘回歸賈府時,禮儀太監請元妃升座受禮,頓時兩旁奏樂聲起,隨即舉行「茶三獻」隆盛禮儀。每一次獻茶都要叩頭禮拜,三獻之後,元妃隨即降座,奏樂方止。
以茶作祭
以茶作祭茶祭自古以來就是喪禮的重要部分。《紅樓夢》中亦有茶祭的描寫,第14回,秦可卿死後,王熙鳳向辦理喪事的僕人交代了六項任務,其中之一就有「貢茶」一項。第15回,當秦氏的靈柩停在鐵檻寺裡時,和尚也要向亡人奠茶。第58回,賈寶玉聽說演小旦的演員藥官死了很是悲痛,即以清茶一杯祭亡靈。
以茶定親
婚禮中茶是少不了的物品。男方送給女方的聘禮叫作「下茶」、「茶禮」,女方吃了男方的茶,就表示已定親。《紅樓夢》第25回,王熙風在怡紅院遇見林黛玉,就問起日前贈送遣羅國茶是否品嘗了。林黛玉聽了笑道:「你們聽聽,這是吃了他們家一點茶葉,就來使喚人了。」風姐笑道:「倒求你,你倒說這些閒話,吃茶吃水的。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麼還不給我們家做媳婦?」眾人聽了一齊笑了起來。
以茶贈友
將茶葉作為禮品送給親朋好友,在中國古代是屢見不鮮的事。《紅樓夢》中也有不少記載。第24回寫王熙風送暹羅貢茶給林黛玉。第26回寫寶玉給林黛玉送茶。丫頭佳蕙笑道:「我好造化,寶玉叫往林姑娘那裡送茶葉,花大姐交給我送去,可巧老太太給林姑娘送錢來,正分給他們丫頭呢。見我去了,林姑娘抓了倆把錢給我,也不知多少。」林黛玉獎賞送茶丫環,是表示對寶玉的謝意,其中茶葉所蘊涵的脈脈深情,只有他們兩人才能領會。
茶味服從於藝術,藝術融入於茶中,讓人們品出茶中之味,藝術之味,這正是曹雪芹的一大絕招。《紅樓夢》裡有不少茶詩茶聯,以茶入詩詞,風格獨特,充滿濃厚生活氣息。如第16回中,寶玉為瀟湘館題聯:「寶鼎茶因煙尚綠,幽窗棋罷措猶涼。」第23回的《四時即事詩》四首中,有三首與到品茶,趣味盎然。如《秋夜即事》詩云:「靜夜不眠用酒渴,沉煙重撥素烹茶。」這些詠茶詩(聯),把《紅樓夢》中的「茶道」推向了高潮,具有極大藝術魅力,反映了我們華夏民族歷史久遠的飲食文化。
綜合網絡內容整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