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竟是一部清代茶文化大觀

2021-01-14 騰訊網

宋元時期,茶事小說依然多數是軼事小說,多見於筆記小說集。一類是專門編輯舊文,如王讜的《唐語林》,就彙輯唐人筆記五十種,輯有「白居易烹魚煮茗」、「陸羽軼事」、「馬鎮西不入茶」、「活火煎茶」、「茶瓶廳」、「茶託子」、「茶茗代酒」、「煎茶博士」等十多篇;再一類是記載當時人軼事的,諸如王安石、蘇軾、蔡襄等人與茶有關的軼事;此外尚有宋代話本、「講史」中也多見茶事,這些茶事小說,故事更加完整,情節更加曲折,描寫更加細膩,在藝術上達到較高的成就。

明清時期,古典茶事小說發展進入顛峰時期,眾多傳奇小說和章回小說都出現描寫茶事的章節,如《金瓶梅》第二十一回「吳月娘掃雪烹茶」、《紅樓夢》第四十一回「賈寶玉品茶櫳翠庵」、《鏡花緣》第六十一回「小才女亭內品茶」、《老殘遊記》第九回「三人品茶促膝談心」等。據統計,《金瓶梅》中寫到茶事的有420處之多,《紅樓夢》120回中有112回273處寫到茶事,《儒林外史》56回中有45回寫到茶事,達290處。其它如《水滸傳》、《西遊記》、《拍案驚奇》、《兒女英雄傳》、《醒世姻緣傳》、《聊齋志異》等明清小說,也有著對名茶、茶器、飲茶習俗、飲茶藝術的描寫。

《紅樓夢》這部千古奇書,涉及範圍包括歷史、社會、人生,不僅表現了寶黛釵三人的愛情糾葛,同時也很好的弘揚和繼承了中國的茶文化。《紅樓夢》中關於茶事的提及共有273處,當中包含了茶名、茶具、茶水、茶俗、茶食和茶詩等等。可謂是滿紙茶香。

一、記載了許多名茶

《紅樓夢》描寫的是鐘鳴鼎食之家,富貴之家對於飲茶的要求自然也高,《紅樓夢》中描寫了諸多名茶。

一是六安茶:劉姥姥進大觀園一節,賈母帶眾人來到了妙玉的櫳翠庵,妙玉忙招呼賈母一行人喝茶,這時賈母要求到「我不喝六安茶」,這裡的六安茶即是清代的名茶之一。六安茶產於六安霍山,與龍井、天池併名,均為清貢茶。

二是老君眉:也出自該書第41回, 是妙玉為賈母特備的一種名茶。該茶嫩綠似蓮心, 清香淡味, 最受文人墨客歡迎。清代也將其作為貢茶。六安茶「味苦」,茶汁滯澀;而老君眉則「味甘醇」,香氣高爽宜人。老太太年高體弱,又素喜甜味,而且有老君、長壽之意的老君眉,預示著長壽吉祥,這也表代現了妙玉對賈母的用心。這位長壽賈母喝著, 當然會很高興。

第三是普洱茶:小說第63回,寶玉生日,林之孝向襲人索取「普洱茶」,晴雯所說的「女兒茶」也是普洱茶的一種,是盛行於清代宮廷和官宦之家的一種名茶。

第四是龍井:小說第82回,寶玉下學回來,急急忙忙到瀟湘館去找黛玉,「黛玉微微一笑, 因叫紫鵑: 『把我的龍井茶給二爺沏一碗, 二爺如今念書了, 比不得裡頭。』」一杯清香四溢的龍井表達了黛玉對寶玉的特殊情感。

第五是楓露茶:這是寶玉最喜歡喝的一種茶,這楓露茶也確實不平凡,需泡上三四遍才能嘗到茶的真味,這也表現了寶玉對飲茶的要求十分高,不比尋常人。

第六是一種外國茶名叫暹羅國茶:第25回王王熙鳳給大觀園裡的少爺小姐們送了暹羅國進貢的茶葉, 自然顯得珍貴。

還有一種是「千紅一窟」的仙茗。這是寶玉在警幻仙境中所飲之茶。說的是寶玉在秦可卿的房中昏昏睡去。夢見一位警幻仙子為他引路至太虛幻境。大家入座, 小丫環捧上茶來, 寶玉自覺清淳異味, 純美非常, 因又問何名, 警幻道: 「此茶出自放春山遣香洞, 又以仙花靈葉上所帶宿露而烹, 此茶名曰千紅一窟」。

二、烹茶之水的記載

「名茶還須好水泡」,水的選擇是泡好茶的關鍵。

《紅樓夢》第41回賈母帶眾人在攏翠庵東堂吃茶時,妙玉給賈母、劉姥姥眾人吃的是「舊年鐲的雨水」所烹之茶。雨水作為天落水,是天然蒸餾水。

它潔淨清澄,是飲茶的好水。舊年鐲的水經過密封貯存,質量更好。

賈母聽妙玉說明是雨水後,才吃了半盞,可以看出她平日飲茶是十分注重用水的。

劉姥姥一口吃盡後說,「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濃些更好了」。表現她對水質缺乏品嘗,只對茶味有感受。

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說:「水以清輕甘潔為美,輕甘乃水之自然,獨為難得」。舊年雨水質輕是水好的標誌,再烈它也不會濃。所以「賈母及眾人都笑起來』。這個細節表明窮人飲茶和富人飲茶注意的味道不一樣,如此寫出,真神來之筆。

其後妙玉拉薛、林二人入耳房,自向風爐上扇滾了水,另泡一壺茶,用的是五年前玄墓蟠香寺梅花上收的雪,更加清淳。晶瑩的白雪融水泡茶,古已有之,有「夜掃寒英煮綠塵」詩句為證。

三、茶具的選擇

飲茶作為一種文化,不僅僅對水質有要求,對茶具的要求也是極高的,好茶應用好茶具方能顯示飲茶人對茶的獨特理解,曹雪芹十分熟悉各種茶具,在《紅樓夢》中,對茶具的描寫突出了三個特點。

第一個是體現了所有者的身份。鳳姐位居榮府管家奶奶之尊,她出門時家下僕婦帶著茶壺茶杯,以備不時之需。家常所用捧茶的是填漆茶盤,喝茶用的是小蓋鍾。

填漆是以五彩稠漆堆成花色,磨平後顯其紋的妍媚光滑漆品。鍾是有託有蓋的茶具,全書僅見一次的小蓋盅,體現了鳳姐的身份和地位。

寶玉這個怡紅公子所用茶具種類最多。杯具有茶杯、茶碗、蓋碗、茶鍾、茶盞,一應俱全。

壺具有茶壺、盅子,還有具備保暖功能、供夜間使用的暖壺,它只在怡紅院用過兩次。

而襲人為寶玉、黛玉斟茶,用的是小連環洋漆茶盤。洋漆是元明之際傳入我國的日本鑄法,其描金的高度成就,使它不僅名貴,而且具有異國情調。

寶黛純真的愛情為賈府上下所公認,為他倆捧茶的茶盤所用連環式的別致造型,將天造地設暗含其中。

賈母是有爵有品的太夫人,所用器具自有規格。第53回榮國府元宵開夜宴,賈母花廳上擺了十來席,几上設有爐瓶三事,焚著百合宮香,「又有小洋漆茶盤,內放看舊窯茶杯並十錦小茶杯」裡面泡著上等名茶。洋漆茶盤的富貴、舊窯茶杯的古樸、十錦茶杯的秀麗、上等名茶的清韻,使賈母愛熱鬧的脾氣、講排場的習性,通過飲茶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以物的運用表現人物間的思想感情是茶具描寫的第二個特點。在攏翠庵眾人吃茶於東禪堂,用的是官窯脫胎填白蓋碗,只賈母用成窯五彩小蓋鍾是明代之瓷。

妙玉拉寶釵、黛玉耳房吃體己茶,寶釵用的「抓胞翠」是晉代富豪王愷珍玩過、宋代蘇軾見過的寶器。黛玉用的是漢代題了垂珠篆字的「點犀藍」。妙玉將自己日常吃的綠玉鬥來斟茶與寶玉。接著她又尋出只剩一隻的「九曲十環一百二十節蟠蟲整雕竹根的大盞」,給寶玉又吃了一杯茶。兩用寶玉吃兩杯茶,比釵黛更進一層,妙玉與寶玉的關係也在茶具上襯託出來。

當眾人走時,劉姥姥吃了一口的明代小蓋鍾,妙玉棄之不要,讓婆子不要收進來。這與她將自己用的綠玉鬥斟給寶玉,又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不同的人使用的茶具表示不同的等級是茶具描寫的又一特點。妙玉捧與賈母吃茶,用的是海棠花式雕漆填金雲龍獻壽的茶盤,裡面放一個成窯五彩小蓋鍾。而眾人都是一色的官窯脫胎填白蓋碗。成窯瓷是明代名窯,以五彩為上品。

官窯填白瓷是清代御器廠的一出品。

茶杯不同明示等級區別。茶具只是喝茶的一個細小物件,而在曹雪芹筆下,它並不細小。經過其精心選擇與組織,將它織在全書的情節結構之中,熔融在人物的性格、感情、關係之中,更使人物千姿百態、情節出神入化,故事新穎奇妙。

四、茶禮茶俗

茶禮茶俗在《紅樓夢》中,大約分為以下幾類:

以茶待客

《紅樓夢》中凡是有親戚朋友來,一般都有以茶待客的描寫。賈母、寶玉等人到翠櫳庵,妙玉以各種名茶、名水、名茶具招待客人。第1回,甄士隱命小童獻茶,招待賈雨村。第3回,王夫人命丫環捧茶招待剛來賈府的林黛玉。最為隆重的以茶待客之禮是元妃省親的時候。這位皇妃娘娘回歸賈府時,禮儀太監請元妃升座受禮,頓時兩旁奏樂聲起,隨即舉行「茶三獻」隆盛禮儀。每一次獻茶都要叩頭禮拜,三獻之後,元妃隨即降座,奏樂方止。

以茶作祭

以茶作祭茶祭自古以來就是喪禮的重要部分。《紅樓夢》中亦有茶祭的描寫,第14回,秦可卿死後,王熙鳳向辦理喪事的僕人交代了六項任務,其中之一就有「貢茶」一項。第15回,當秦氏的靈柩停在鐵檻寺裡時,和尚也要向亡人奠茶。第58回,賈寶玉聽說演小旦的演員藥官死了很是悲痛,即以清茶一杯祭亡靈。

以茶定親

婚禮中茶是少不了的物品。男方送給女方的聘禮叫作「下茶」、「茶禮」,女方吃了男方的茶,就表示已定親。《紅樓夢》第25回,王熙風在怡紅院遇見林黛玉,就問起日前贈送遣羅國茶是否品嘗了。林黛玉聽了笑道:「你們聽聽,這是吃了他們家一點茶葉,就來使喚人了。」風姐笑道:「倒求你,你倒說這些閒話,吃茶吃水的。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麼還不給我們家做媳婦?」眾人聽了一齊笑了起來。

以茶贈友

將茶葉作為禮品送給親朋好友,在中國古代是屢見不鮮的事。《紅樓夢》中也有不少記載。第24回寫王熙風送暹羅貢茶給林黛玉。第26回寫寶玉給林黛玉送茶。丫頭佳蕙笑道:「我好造化,寶玉叫往林姑娘那裡送茶葉,花大姐交給我送去,可巧老太太給林姑娘送錢來,正分給他們丫頭呢。見我去了,林姑娘抓了倆把錢給我,也不知多少。」林黛玉獎賞送茶丫環,是表示對寶玉的謝意,其中茶葉所蘊涵的脈脈深情,只有他們兩人才能領會。

茶味服從於藝術,藝術融入於茶中,讓人們品出茶中之味,藝術之味,這正是曹雪芹的一大絕招。《紅樓夢》裡有不少茶詩茶聯,以茶入詩詞,風格獨特,充滿濃厚生活氣息。如第16回中,寶玉為瀟湘館題聯:「寶鼎茶因煙尚綠,幽窗棋罷措猶涼。」第23回的《四時即事詩》四首中,有三首與到品茶,趣味盎然。如《秋夜即事》詩云:「靜夜不眠用酒渴,沉煙重撥素烹茶。」這些詠茶詩(聯),把《紅樓夢》中的「茶道」推向了高潮,具有極大藝術魅力,反映了我們華夏民族歷史久遠的飲食文化。

綜合網絡內容整理

-END-

相關焦點

  • 清代孫溫繪圖本《紅樓夢》的精美細節
    曹雪芹創作《紅樓夢》是「批閱十載,增刪五次」,為這部書付出了全部的心血。而在他身後,另一位文人更是花費三十多年時間為《紅樓夢》繪圖,同樣付出了全部的心血,成就了另外一部巨著《清孫溫繪全本紅樓夢圖》。孫溫繪全本《紅樓夢》現存畫面總計230幅,以繪畫的形式表現了千古奇書《紅樓夢》的主要情節。1959年7月,上海文物保管委員會無意中得到這套珍貴的畫冊,之後撥交給旅順博物館。這部繪圖本《紅樓夢》圍繞原著的故事情節,將主要人物活動表現得細緻入微,楚楚動人。是一部賞心悅目的繪畫著作。
  • 為什麼說「一部《紅樓夢》,滿紙茶葉香」?裡面有哪些茶話茶事?
    作者:李大奎眾所周知,《紅樓夢》旨在為閨閣女子立傳,洋洋灑灑寫出了"金陵十二釵""金陵十二釵"副冊"金陵十二釵"又副冊等等眾多栩栩如生、個性鮮明的紅樓女兒形象。然,《紅樓夢》又是一部集合千年茶文化之精髓的奇書。
  • 《上新了·故宮3》帶你感受清代「茶文化」
    感受故宮文物裡隱藏的茶文化  揭秘紫禁城特飲三清茶  對於現代人來說,喝奶茶是一種潮流。其實早在清代宮廷,奶茶就已經是人氣飲品了,就連與其配套的奶茶器也頗為精美。本期,鄧倫、魏晨、熱依扎將前往清代萬壽慶典展,欣賞乾隆時期的掐絲琺瑯勾蓮嵌石奶茶壺和銀累絲奶茶碗。奶茶壺造型別致,宛如起舞的少女,珊瑚珠與寶石的點綴更為其增添了幾分貴氣。銀累絲奶茶碗則由極細的金銀絲編織而成。打造如此精緻華麗的奶茶器喝奶茶,足以見得古人對奶茶的喜愛。
  • 滿目珠玉,《紅樓夢》的語言有多美,精美的文字卻有這樣的目的!
    《紅樓夢》是我國清代的一部章回體長篇小說,作者曹雪芹嘔心瀝血增刪十載,雖然稱不上字字珠璣,但是其中文字的珠玉比比皆是,令人讚嘆。《紅樓夢》的語言之美體現在3個方面:一.文章開篇就以起名和隱喻開始,然後以精美的判詞詩句,統攜全篇。
  • 《紅樓夢》中人物造型究竟是清代滿族服飾,還是明代漢族服飾?
    《紅樓夢》中人物究竟是清代滿族服飾,還是明代漢族服飾?自《繡像紅樓夢》排出以後,後世的繪畫、戲劇、電影、電視多以《繡像》為根據,採用明代漢族的寬袍大袖之裝,以至於普通人心目之中,都有了先入為主的紅樓各個人物的形象。
  • 李天飛:為什麼說《紅樓夢》是一部讓人又愛又怕的書?
    《紅樓夢》是一部極其偉大的書,偉大到每個人可以用一生的時間來讀它,而一直能讀出新意。所以,這本小書就算是一個專為你寫的「新手教程」吧。幾百年來,《紅樓夢》榮獲了無數桂冠,有人說它是「古代社會的百科全書」,有人說它是「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但你大可不必被這些名頭嚇倒,事實上,它故事裡的主人公,完完全全是一些少年人。
  • 哪個講昆明人不克大觀樓呢?
    除了塘栽荷花,大觀樓還有6000盆缸栽荷花。這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嬌羞少女」,總能在不經意間出現在你的身旁。可每次提起大觀樓,除了180字的大觀樓長聯之外,要說其餘的相關歷史或故事,卻少有人能說出個一二。其實,大觀樓遠不止這麼簡單。
  • 一部《紅樓夢》,從人名到詩詞,美了三百年
    《紅樓夢》作為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峰,處處皆美。它的詩詞,讓人口齒噙香,它的人名,讓人回味無窮,它的情節,讓人感慨萬千。……紅樓夢中的美,從語言到詩詞,無不讓人陶醉。分享《紅樓夢》中的美麗的語言,一起感受《紅樓夢》之美,感受中華語言之美。
  • 大觀通寶真偽鑑定難在何處
    1,探針法檢驗古錢幣的真偽? 7,我國大觀通寶大多數是以銅合金形式鑄造的,因而合金的成分不同,大觀通寶也隨之呈現出不同的顏色。大觀通寶銅質是不同的,又由於古代冶煉技術不同,各地區鑄造的大觀通寶也各不相同。總的來講,用銅鋅合金鑄造的大觀通寶呈黃 色,銅錫合金鑄造的大觀通寶呈青色。清代、民國時期,新疆、西藏等地鑄錢,用銅加少許鋅鉛,鑄成後錢體呈紅色。
  • 走進《紅樓夢》中的教育世界
    除了專家們所謂的「紅學」之外,還有很多人從書中品讀出多種文化現象,比如「紅樓夢裡的經濟」「紅樓夢裡的園林」「紅樓夢裡的建築」「紅樓夢裡的醫學」「紅樓夢裡的茶文化」「紅樓夢裡的酒文化」等。張曉冰讀《紅樓夢》,則另闢蹊徑,獨樹一幟。正如李希貴校長為這本書所寫的《序言》評論道,在《紅樓夢》裡構建一個教育世界,讓人「讀來也覺意味無窮」,並認為:「這部著作填補了紅學研究的另一個空白,並不為過。」
  • 曹雪芹真是厲害,一部紅樓夢寫盡了所有的母親
    提起母親這個身份,曹雪芹真是厲害,一部紅樓夢寫盡了所有的母親,有好有壞寫得特別真實,如下:一、不忍丟下孩子的絕望母親。87版紅樓夢中,賈府被抄家,王熙鳳身陷獄神廟,而她唯一的女兒巧姐被親舅舅王仁賣到了青樓。
  • 《紅樓夢》:大觀園的私密食譜
    今天,我們就為回家做飯的人,分享《紅樓夢》裡的「食趣」。《紅樓夢》書中對各種食物描寫的細緻,穿插在字裡行間。僅僅食物的名字,就提到了不止一百八十種。對於愛吃的人來說,真讓人讀著就想起吃飯這件愉悅的事啊。
  • 茶文化系列:茶之起源與傳播
    經過長期實踐,創造了豐富多彩的茶文化。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歷史,貫穿著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的發展進程。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發乎神農,聞於周公,興於唐代。公元758年左右,陸羽《茶經》問世,成為我國也是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
  • 一部不同尋常的程乙本《紅樓夢》
    《紅樓夢》的版本流傳情況十分複雜,大致可以分為早期抄本(即脂批本)和刊印本兩個系統,刊印本的代表就是程偉元、高鶚整理,以木活字方式擺印的程甲本和程乙本《紅樓夢》。其中程乙本《紅樓夢》經過了細緻的改訂,文字與早期抄本有很大差別。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以程乙本為底本的整理本《紅樓夢》被大眾讀者廣泛閱讀,影響很大。
  • 它是《紅樓夢》裡的一道美食,因一場疫情而置於風口浪尖!
    它是《紅樓夢》裡的一道美食,因一場疫情而置於風口浪尖如今正是防控新冠的關鍵時期,這一次新冠的的爆發據目前研究的結果,是因為人們貪食野味蝙蝠引起的,這不禁讓我們想起了2003年的非典,同樣將一種野味,果子狸推上了輿論的漩渦。
  • 不可一日無此君,《紅樓夢》中提到過這些文人雅器,你留意過嗎?
    據清代養心殿造辦處史料,雍正三年以及雍正五年都做過圍屏。另據朱家溍先生撰文《太和殿的寶座》介紹,清代紫禁城太和殿,「正中設須彌座形式的寶座。寶座的正面和左右都有陛(即上下用的木臺階,俗稱「搭垛」),寶座上設雕龍髹金大椅,這就是皇帝的御座。椅後設雕龍髹金屏風……」可見寶座後面設圍屏是清代宮廷的基本做法。
  • 談中國茶文化「泛化」現象及對茶藝、茶道、茶文化概念的思考
    由於部分社會人士、學者、研究人員缺乏對茶文化的相關學理、內涵界限、基本特徵與特質的清晰而準確的認識,憑藉其對茶文化的主觀認識,因時因事因需而論,出現將「茶之道」與「茶道」、「茶道」與「茶文化」等同,以茶藝來論述茶道或以茶道來代指茶文化,任意誇大茶道的內涵,將茶道凌駕於茶文化之上,將茶道視為的茶文化的代名詞等現象。
  • 海棠無香,玫瑰有刺,紅樓夢斷蕉下客,探春承鼎無人知
    題:海棠無香,玫瑰有刺,紅樓夢斷蕉下客,探春承鼎無人知!文/姜子說書青埂峰下一頑石,曾記幻相併篆文,月旨石見《石頭記》!榮即華兮華即榮,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紅樓夢》!探春的閨房《紅樓夢》故事裡,秦可卿的房間香豔異常,賈探春的房間卻富麗堂皇,裡面居然有大鼎和大觀窯,各種名人法帖,並數十方寶硯,比如米芾《煙雨圖》、顏真卿的對聯。
  • 張黎明:《紅樓夢》後四十回研究中的基本問題(一)
    脂評本一出來,研究者才大吃一驚,原來一百二十回本的《紅樓夢》,還有一個叫《石頭記》的前身,而最令人困惑的,是它只有前八十回,後半截不見蹤影。於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便冒出來,《紅樓夢》的原作者究竟是只寫了前八十回,還是完成了全書?隨著這個問題的產生,一些研究者也開始遍搜清代相關的資料,發現這個問題早在《紅樓夢》流傳之時就已存在。
  • 魯迅:悲涼之霧,遍被華林——淺談《紅樓夢》的悲劇美學價值
    《紅樓夢》,作為一部清代人情小說,魯迅先生曾對其描述過一句話,即是:「悲涼之霧,遍被華林」。這八個字,字字都有千鈞之重。《紅樓夢》是曹雪芹寫的,也只有他寫得出來。他的家族、他的成長經歷和生活閱歷,決定了他在家道中落後,他所看到的喝所經歷到的種種,必定是常人所難以體驗到的閱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