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a Wintour:我是傳奇不是魔頭

2021-01-09 網易時尚

美版《VOGUE》的主編,電影《穿prada的女魔頭》原型,當今時尚圈最有權勢的女王安娜•溫圖爾(Anna Wintour)來到北京,這是她第一次到訪中國。昨日她在中央美術學院開始講座受到熱烈的歡迎,人們對她充滿著好奇和推崇。

講座之後,安娜•溫圖爾接受了媒體的訪問,直言她不是女魔頭,只是一個敢於冒險和永遠熱情的傳奇人物。

我不是傳說中的女魔頭

在電影裡,女魔頭對下屬苛刻,忽視家庭,趾高氣昂的走進辦公室。而眼前的Anna Wintour不僅帶著她曾經的助手來到中國,笑談自己在電影裡的角色,還親口告訴大家她是如何扶植一個連車費都付不起的窮設計師成為如今業內眾人稱讚的時尚鬼才。這個人就是John Galliano。

Q:有很多電影和你有關,像《九月刊》、《穿PRADA的惡魔》等等,大家都很想知道,真實中的Anna Wintour是怎麼樣的,美版《Vogue》——世界上最權威的時尚聖經的主編到底怎麼樣的女人?

A:我一直挺喜歡看電影的,因為它們很娛樂,它們把我寫成一個疏遠所有的助手的人,事實上是怎麼樣,你們可以問我旁邊的Sylvana(《Vogue》美版特別項目總監),她曾經當過我的個人助理。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很幸運的人,擁有世界上最完美的工作,從事時尚改變了我的人生,在VOGUE這樣的雜誌工作,不僅是反映時代和文化,還有機會和最有才華的設計師、攝影師、作者、編輯們合作,獲得很多靈感,遇見他們是我工作中最美好的事情,因此每天我都特別期待踏入辦公室。真實生活中,我另外的工作包括和不同的團體合作一些項目,扶植年輕的設計師、舉辦像Fashion's Night Out這樣一些活動等等。

Q:你提攜了非常多現在的著名設計師,你是如何發掘一個設計師的才能並提挈他的呢?

A:對,現在真的太多設計師了,還記得剛認識John Galliano時,他潦倒的連車錢都沒有。我借錢他付交通費,給他找地方住,介紹人脈給他,替他尋找投資者,用VOGUE大力報導他,使他的設計能讓更多人認識。

年輕設計師們改變了紐約

以前人們來到紐約,看Calvin Klein、Ralph Lauren,Marc Jacobs這些著名設計師的作品,現在他們會待上一周,還看看像Phillip Lim這類有才華的年輕設計師的作品。所以說,這改變了人們看紐約時尚的眼光。

「Made in China」不應該代表廉價的生產,它應該代表有特色的設計,這應該是中國的時尚圈努力的一個方向。

Q:你為什麼會傾注那麼大的熱情去幫助年輕的設計師?

A:因為我們都覺得他身上有獨特的才華。設計師很多,但能改變改變女人的穿著方式的設計師少之又少,很幸運在我的職業生涯中能遇到幾位,我必定竭盡全力幫助他們。這不僅是關係到能賺多少錢,如何推動商業運作,這關於整個設計界是否有個光明的未來,這也是為什麼我創辦了很多發掘設計師才能的活動,贊助有才能的設計師可以得到發展。

以前人們來到紐約,看Calvin Klein、Ralph Lauren,Marc Jacobs這些著名設計師的作品,現在他們會待上一周,還看看像Phillip Lim這類有才華的年輕設計師的作品。所以說,這改變了人們看紐約時尚的眼光。

中國是一個製造大國,但我覺得現在要稍微改變一下人們看中國的方式,「Made in China」不應該代表廉價的生產,它應該代表有特色的設計,這應該是中國的時尚圈努力的一個方向。

時尚是自我的表達和對他人的尊重

所有女人都熱愛時尚,然而以時尚為自己終身奮鬥的事業,需要的不僅僅是巨大的熱情,還有高度自信。說起自己的時尚哲學,Anna Wintour認為時尚是自我的表達和對他人的尊重,而每個熱愛時尚的人永遠不會感到厭倦。

Q:時尚是一個很龐大的產業,每天面對很多不同的美麗衣服,如何保持自己的熱情,不發生審美疲勞?

A:如果你熱愛時尚,熱愛自己的工作,那你永遠不會感到厭倦,另外,時尚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領域,它也會不斷有新的東西,所以永遠有新鮮感。

Q:你總是保持自己不變的髮型和墨鏡造型,這是不是一個塑造鮮明個人風格的好方法?

A:這幾天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是中國女士們染的頭髮都非常漂亮,她們非常注重髮型,我還看到很多人都搭配了很漂亮的帽子。時尚對於我來說就是直接的表達自我以及體現自我,同時還是對別人的尊重。所以不管別人怎麼穿,自己想要的才是最重要的。

VOGUE為什麼能做到時尚聖經?

在Anna Wintour的眼中,《Vogue》的成功與它悠久的歷史和傳統理念密不可分,而在這個時尚多元化的時代,她慶幸自己是其中的一份子。

Q:作為美國版《Vogue》主編,你如何定義《Vogue》的力量?

A:我認為《Vogue》應當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頂尖時尚雜誌,不過我不太喜歡用「力量」這個詞來形容《Vogue》。我認為《Vogue》的力量在於它的權威性——把時尚傳遞給我們的讀者。我們在時尚產業裡面,有著其他刊物無法比擬的資源,無論是和設計師還是和品牌,《Vogue》一直都是幫助支持整個時尚產業來更好的發展,而非僅僅是一本雜誌的影響力。《Vogue》的影響力是超越雜誌出版業的!

Q:你在《Vogue》工作了20多年,這本雜誌有120年歷史,你覺得是什麼讓這本雜誌變得那麼特別,在這個行業中一路領先?

A:我很幸運能效力於這本有悠久歷史和獨特傳統的雜誌,在它發展的每個時期都凝聚了最好的編輯和攝影師,這也是我們的使命。相比別的雜誌,《Vogue》的這種權威更能吸引最好的設計師和品牌首先來和我們雜誌合作,同時,我們也具有非常豐富的資源優勢, 在業界建立了關係,他們會就該怎樣到中國發展自己的品牌,或者該不該用這個模特拍廣告這些問題來交流,所以這是各種因素的結合。《Vogue》不是個大雜燴,我們根據自己的觸覺和判斷,選擇最好的東西成為我們網站和雜誌的內容,引領這個行業。

Q:這說起來容易,但是如何讓在長久的保持領先地位,這需要你對時尚有先見之明?

A:這個我自己真不知道是不是,其實現在這個時代很有趣,對與時尚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品位,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自己的時尚專家。所以這讓我們的工作更有趣,更有挑戰性,同時也會變得更實用。但是作為Vogue的一份子,儘量多接觸多交流,保持在前端,用自己的權威性,給大家一個清晰的指引。

新媒體讓時尚傳播地更遠

我們是非常歡迎新媒體的,我們《Vogue》的編輯也不會排斥新媒體,都並都非常欣喜地見證新媒體帶來的變化。

Q:你覺得新興的網絡媒體為時尚產業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 會不會因為新媒體的出現使VOGUE面臨一定的壓力?

A:新興的網絡媒體對於時尚產業的傳播來有強大的影響力,它們讓越來越多的人接觸到時尚。我們《Vogue》也有自己的網站。正是新興媒體的產生,雜誌才可以凸顯出獨特性。建立博客或在時尚網站表達自己的觀點對當代人而言是輕易的事情,然而運作一本像《Vogue》這樣的大刊則非易事。我們是非常歡迎新媒體的,我們《Vogue》的編輯也不會排斥新媒體,都並都非常欣喜地見證新媒體帶來的變化。新媒體讓時尚傳播的更遠,讓時尚自身的影響力更加迷人。

本土設計理念很可貴 設計師要懂得淡薄名利

儘管身為時尚權威的Anna Wintour在歐美受到眾多設計師的尊重,談起對中國時尚的看法,她很謙虛也很謹慎,她表示,本土設計理念應該被重視。而她對中國設計師的建議是:勤奮工作,淡薄名利。

Q:昨天下午你去參觀了中國設計師的店鋪,有沒有哪位讓你印象深刻的?你認為中國時尚在未來發展面臨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A:我覺得我自己目前還不是很適合評論中國時尚,因為我看的不是很多。從我一個美國人的角度來看,我覺得機遇是一個問題,希望以後有機會鼓勵中國設計師去國外展示。

Q:有很多華裔設計師在紐約很有名,中國本土也有很多設計師,你對他們有什麼建議?

A:首先是要勤奮的工作,淡薄名利,我對中國設計師的一點提議就是,女人穿著衣服時不僅僅是希望自己靚麗突出,更希望有標誌性,所以,不要管Prada,John Galliano是什麼風格,專心的做你自己理念中的服裝。

我如何走向成功?大膽和冒險很重要

「出名要趁早」這個理論在Anna Wintour這裡顯得不太適用,談話中她反覆強調學習經驗和全方位視角對年輕人的重要性。而十多歲就想成名,她認為是很大的錯誤。對於一個《Vogue》的編輯來說,大膽以及冒險精神是最重要的。

Q:現在有太多設計師,很多都是的年輕人,思想非常瘋狂,很有創造力,有些甚至十多歲,他們非常渴望成功和成名,但是機會非常少,美國不同,有非常多比賽和成名的機會,你怎麼看?

A:首先,我覺得在年紀比較輕,特別是十多歲時候想成名,這就是很大的一個錯誤。有創造力是很好的,但趁著年輕,或許更重要的是在你所仰慕的設計師或者品牌中找一份工作,每個人都需要學習,不僅是從創意的角度對時尚進行學習,還要從商業的角度去學習。但我覺得現在的問題就是,太多的設計師太想快速成名,他們認為經營品牌也可以速成。我的建議就是花點時間去學習,如果你有天賦又勤奮,那總有一天會成名的。

Q:能否給當下的年輕人一些建議?

A:昨天到了《Vogue》中國的辦公室,我頗有感觸,讓我想起我早年在倫敦學習的時候,基本上事情都要自己來完成,畫圖、自己編、自己拍、完成方方面面的工作,這是對我最好的訓練。後來我到了美國,發現他們分得很細、有專門負責攝影這塊的編輯、負責內衣這塊的編輯、還有個大概九十歲的老人告訴我:「我是專門負責布料的」其實這樣不見得是很好的,作為年輕人,你的眼界要全面,要多接觸不同的事物,了解時裝、雜誌、整個行業是怎麼運作的。所以,不要把自己局限在某個部門,對各方面有所掌握,這樣才能把握更多的機會。還有就是去旅遊,要走出去,全球的變化要你自己親身去體驗,而不是坐在屏幕前。

Q:成為一名《Vogue》編輯最需要什麼條件?

A:我覺得一名《Vogue》的編輯最需要的是大膽,時尚是對當代社會變化的反應,它折射著藝術界甚至是政治界。對於一個《Vogue》的編輯來說,大膽以及冒險精神是最重要的,這兩種精神能讓你勇敢的面對社會的變化並且更快的適應,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把變化傳遞給我們的讀者。

記者手記

我離安娜•溫圖爾三公尺

美版Vogue的主編安娜•溫圖爾(Anna Wintour),傳說中的時尚女魔頭居然來到了北京,而我離她只有三公尺!

這樣的距離讓我遠在廣州的作者Ivy心生妒忌——她曾有打算畢業後不遠千裡投奔北京,因為聽說幹媒體這行當,在廣州待著總是邊緣人;我說,當然不是,孫志剛事件還不是你家廣州大拿媒體報導的——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把見名人當作幹媒體,那確實還是奔向北京上海吧。

其實我這次離Anna Wintour不算是近的,去年在上海半島酒店Chanel旗艦店,我離Karl Lagerfeld只有一公尺!當時這位銀髮大帝扭捏著晃悠在奢華的Chanel店,而我居然伸手就可以觸摸到他!我開始想拿相機出來,可是怎麼都拿不出來,我又痴心妄想想拿網易時尚的logo,更是無論如何都找不到,然後,當我跌跌撞撞衝過去的時候,感覺前後左右許多人要我把攔下!

時尚狂熱分子兼國際買手楊天福大哥對我的這次經歷非常不屑一顧,要是換作他,無論如何都要幹點留下印跡的事情,人一生可能只有一次和Karl 擦肩而過的機會!雖然,當我在東京街頭狂拍那些東京時尚達人時,他多次阻止我,不是擔心我丟了中國人的臉,就是擔心發生我被圍毆的慘狀。如此等等。

還是回來說Anna Wintour,她是那種超有幽默感的人,當一個學生勇敢地站起來提問時,但卻不知道問什麼,只是在那裡自我介紹,Anna說:「這是一個好長的提問啊!」當大家都好奇她到底是不是電影裡的惡魔,她先自嘲說,做惡魔真是挺有趣的。

雖然她不是傳說中的女魔頭,不會苛刻到電影裡那麼不近人情,但她一定是一個對自己和他人都高要求的人!奇特的是,昨天,幾撥人都反覆問,您對如何成名或者成功有什麼建議,弄得Anna鬱悶不已,只好說,先腳踏實地吧,先開闊眼界吧,先博覽群書吧,先四處遊歷吧,先找到熱情吧 ,先堅持自我吧,先淡薄名利吧……然後,只要你真的有才華,名和利不會舍你而去。

文/塵埃

相關焦點

  • 「時尚女魔頭」Anna Wintour 將無限期留任
    「時尚女魔頭」Anna Wintour 將無限期留任康泰納仕集團 CEO Bob Sauerberg 表示:「Anna Wintour 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創意型領導,她的影響力難以估量。她是公司未來轉型的關鍵性人物,也承諾一直會以美國版《Vogue》主編和康泰納仕藝術總監的身份與我共事。」
  • 時尚魔頭:Anna Wintour和老佛爺原來有這麼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叱吒時尚界的兩大魔頭。一個是巴黎的老佛爺拉格斐,一個是紐約的Anna Wintour。這兩個人一個眼神,一個表情,就能轉變今年時尚圈的風向,你就說你怕不怕。Anna Wintour,美國版《Vogue》雜誌主編。她一句話就可以決定今年的流行元素和顏色。Anna Wintour出生在英國一個雜誌編輯世家。
  • 「時尚女魔頭」Anna Wintour為什麼屹立不倒?
    /💅/「時尚女魔頭」 Anna Wintour 為什麼能在職場屹立不倒?這個月,中國時尚媒體業最大的新聞莫過於《VOGUE》中國版主編張宇(Angelica Cheung,圈內人稱「AC」)正式宣布離職。
  • 「時尚女魔頭」Anna Wintour(安娜·溫圖爾)論時尚,贏過這個75歲的老太太才算厲害!
    ♕「時尚女魔頭」Anna Wintour(安娜·溫圖爾)是名副其實的時尚女王而秀場上能跟她平起平坐的只有紅髮魔女—Grace Coddington(格蕾絲·柯丁頓)♕她與Anna Wintour相愛相殺為時尚界奉獻一次又一次的驚豔亮相是統治時尚圈至今的傳奇人物
  • 她是唯一能匹敵女魔頭Anna Wintour的人,用瘋癲改變時尚圈
    Anna Winto在訃文開頭寫道,  「 Franca 和我之間友情至深,我很高興也很榮幸這份友誼持續了整整30年。」  她說,在我小時候,  父親每天中午都會回家吃飯。    她在大學時的專業是文學和哲學,  同時堅信《Vogue》義大利版的精髓  不是單薄的美感,  而是氣氛的營造與情緒的投射。  「這些別人都做得到,  但是時尚不止是衣服而已。」
  • 《穿Prada的女魔頭》原型Anna Wintour之子確診新冠肺炎
    美國版《Vogue》主編、有「時尚女魔頭」之稱的Anna Wintour在Instagram表示,其35歲的兒子Charles Shaffer已確診為新冠肺炎。Shaffer為紐約Presbyterian-Weill Cornell醫學中心首席住院醫師,日前曾接觸新冠肺炎患者。
  • 陳怡樺:數字時代的 Anna Wintour
    「穿各種檔次的服裝會更有創造性,如果只穿設計師的服裝,確實會穿的很好看,但一身衣服價值 8,000美元左右不是大多數女性可以達到的。」和很多女生一樣,Eva Chen 也喜歡收藏衣服,希望有一天她的女兒可以在她的舊衣服裡發現寶藏。Eva Chen 和自己的哥哥是在紐約格林威治村成長的,那裡古樸而美麗。
  • 女魔頭Anna Wintour的內心其實住了一個宋丹丹
    我相信是冷若冰霜不苟言笑的女魔頭形象,絕非搞笑幽默的喜劇笑匠,那今天這篇文章絕對讓你不可思議大驚喜,超乎想像範特西。然而不久之後,女魔頭終於如願以償,有了自己出演的第一部電影,成了真實的女眼圓:影片結尾,超想紅的設計師和超模們披著宗教意味濃厚的黑色長袍悉數露臉,集體扮演智商聽起來就不是很高的「時尚邪教」,簡直就是大寫加粗的精彩,演技也是浮誇到一個不行。
  • 種族歧視延燒,「時尚女魔頭」Anna Wintour坦承對黑人同事不平等
    安娜·溫圖爾指出:"我想要坦白地表示,我知道我們雜誌還沒有找到足夠的方式,去提拔、提供更多機會給非裔編輯、作家、攝影師設計師或其他創作者;過去我們也犯了錯誤,出版品帶有傷害性、欠缺包容性的影像及文字,我必須承擔起全部的責任。"
  • 56年沒有變過髮型的「時尚女魔頭」,穿搭一直被模仿
    在電影中的「時尚女魔頭」形象可能並不是很討喜,但是其實現實中的安娜·溫圖爾並不是這樣的,作為一個頂級雜誌社的主編,安娜·溫圖爾在工作上的能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而且她也有溫柔的一面。了解安娜·溫圖爾的人應該都知道,一直以來波波頭就是她的標誌性髮型,從14歲開始就一直都沒有變過。
  • 時尚女魔頭Anna Wintour的職場成功之道
    書中那個影射安娜·溫圖爾 (Anna Wintour) 的冷酷老闆米蘭達,要求助理為她找一條短裙時,發生的戲劇性的一幕:「當她向《天橋》時裝部的八個助理傳達了米蘭達的指令後,僅僅幾分鐘,PRADA、GUCCI、Chanel、Versace、Armani、FENDI 等令人目眩的品牌公關部經理和助理就會把米蘭達有可能感興趣的每一條裙子的相關信息傳過來,而這些一氣呵成的日常動作的惟一服務對象就是米蘭達,
  • 彩虹屁| 這麼時髦的Anna Wintour,你可能沒見過!
    今天編輯準備來寫寫「時尚女魔頭」Anna Wintour。  《 穿普拉達的女王 》中的「她」苛刻嚴厲(這部電影根據安娜前助理以她為原型所撰寫的小說改編),紀錄片《九月刊》中的她冷靜內斂,通過這些影像大家似乎都熟知工作中的她是什麼樣子,但作為能在時尚圈呼風喚雨的頭號大主編,她自己的造型倒是被大家忽視了。
  • 時尚「骨灰精」說的就是她---安娜.溫圖爾Anna Wintour
  • Anna Wintour 舉辦了一個大師班
    圖片來源:上海大學-巴黎國際時裝藝術學院十二集課程的標題都是像「Anna的管理秘訣」,「領導格局」,「成功的要素」和「成功就是找到你的聲音」Anna這樣解釋自己的課程:「這個課程是面向那些想學習我領導風格和了解我的成為一個高效領導者經驗的人,你需要的是那些能激勵你的人,而不是那些拖你後腿的
  • 新品發布 POLLYANNA KEONG 2016F/W 新品發布會——70'S的《Groovy Sound》
    此次設計師Pollyanna 以一位獨立藝術家的微電影短片《Polybius》為靈感,以音樂和遊戲主題元素,詮釋七十年代的Groovy Sound時髦韻律。Pollyanna這一季依然穿梭於色彩之間,特別選用了純度相對較低的復古配色,配以具有趣味性圖案,在細節中加入大量的褶皺元素,並將柔美廓形的麂皮等面料與大膽刺繡的相互碰撞,以最浪漫的筆觸描摹出剛柔並濟的女性力量,行走之間流動的時尚浪漫氣息,打造出復古的70年代PK Girl!
  • 前VOGUE大編輯手撕Anna Wintour…
    我想可以從某一年Kim Kardashian的萬聖節造型來看,這一年Kim Kardashian扮演的是Anna Wintour而西北君君North West則扮演的是André Leon Talley,因為一直以來André Leon Talley和Anna Wintour關係都是非常親密的,可以說是親密無間的摯友。
  • Anna Wintour:時尚、政治與政治正確
    「她在公司未來的轉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她已經同意與我無限期合作,擔任康泰納仕集團的時尚與藝術總監。」Anna Wintour對Edward 評價極高:「我認為他對種族問題、政治問題充滿激情。對於這些問題他有自己的立場,而不是試圖取悅他人。因為在當下,在這個時代,你不可能取悅所有人。」去年8月,美版《VOGUE》還啟用黑人攝影師泰勒·米切爾(Tyler Mitchell)為他們拍攝封面,拍攝的是女星Beyonc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