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出現腰疼症狀或者被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症以後,醫生會建議「臥床休息」、「睡硬板床」。部分患者嘗試後反而覺得自己的症狀加重了,這是怎麼回事?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保守治療中,常常提到臥床,甚至是臥硬板床,但許多患者對此都有或多或少的誤解,這經常給許多患者帶來了困擾。
臥硬板床≠光板床
關於臥硬板床問題,經常遇到病人諮詢需要臥什麼樣的硬板床。許多人理解成直接在木板上面臥床或者只鋪一層薄褥子臥床,其實這種理解是錯誤的。
事實上,太硬的床板不僅不利於緩解患者症狀還可能加重病情。睡在太過堅硬的床板上,不能維持腰椎生理曲度,不利於緩解患者腰部疲勞,並且腰部肌肉需要承擔較大的壓力,患者可能發生腰部肌肉勞損,症狀加重。
醫生建議的硬板床的硬度
比較推薦的硬板床硬度相當於我們常用的席夢思床墊硬的一面,一般的席夢思床墊一面軟一面硬,推薦使用硬的一面。現在還有更好的床墊,比如乳膠床墊、記憶海綿床墊……完全的木板床對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來說,是沒有好處的。
臥床休息時能不能下床活動?
臥床休息是腰椎間盤突出症保守治療的方法之一。那患者需不需要絕對臥床呢?目前的循證醫學證據表明,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是否需要臥床是存在爭議的。而對於是否需要絕對臥床,比如說吃飯、大小便都不能下床,則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偶爾下床吃飯、解決生理需求不會影響治療,當然有部分病人是因為疼痛症狀嚴重,下不了床。
不好的睡姿也會給腰椎帶來額外壓力!
不正確的睡姿(如俯睡)會增加腰椎弧度,導致脊椎後方的小關節過度受壓,還可能拉傷前方的軟組織(如韌帶)。
下面這兩種姿勢就是不好的睡姿:
1、趴著睡
為了方便呼吸,趴著睡時必須把頭轉向一側,脊柱無法處於自然狀態,腰背部也得不到支撐。如果保持這樣的姿勢,很容易引起腰酸、脖子痛。很多已有腰痛的人,為了求輕鬆,寧可趴著睡,其實這種睡姿反而會令症狀惡化。
2、縮成一團睡
不少人喜歡縮成一團,像嬰兒一樣蜷起來睡,甚至把膝蓋抬高到胸部附近。蜷縮動作會使背部過度牽拉,背部、頭頸壓力大,容易造成習慣性駝背。睡覺不老實的人,睡著後可能會自己「展開」。但那些睡著後紋絲不動的人,蜷著睡時間長了,就會感覺腰酸背痛。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的正確睡姿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要選擇正確睡姿,一般正確的睡姿有兩種:仰臥位及側臥位。
仰臥位:可放鬆腰部肌肉,減輕腰椎壓力,不僅舒適,還有利於預防或治療腰痛。仰睡還能提供脊柱最佳的承託能力,使得身體重量能平均地分配到一個較大的面積上。如果覺得仰臥時腰部懸空,可以在腰部墊薄一點的軟枕。
側臥位:將雙髖雙膝關節屈曲起來,「臥如弓」就是這種睡姿,它可以消除腰部的後伸,避免或減輕腰痛。在有足夠的頭及頸部承託的情況下,側睡亦是一個不錯的睡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