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床休息也有大講究!——送給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和腰椎不好的人

2020-12-13 騰訊網

很多人在出現腰疼症狀或者被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症以後,醫生會建議「臥床休息」、「睡硬板床」。部分患者嘗試後反而覺得自己的症狀加重了,這是怎麼回事?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保守治療中,常常提到臥床,甚至是臥硬板床,但許多患者對此都有或多或少的誤解,這經常給許多患者帶來了困擾。

臥硬板床≠光板床

關於臥硬板床問題,經常遇到病人諮詢需要臥什麼樣的硬板床。許多人理解成直接在木板上面臥床或者只鋪一層薄褥子臥床,其實這種理解是錯誤的

事實上,太硬的床板不僅不利於緩解患者症狀還可能加重病情。睡在太過堅硬的床板上,不能維持腰椎生理曲度,不利於緩解患者腰部疲勞,並且腰部肌肉需要承擔較大的壓力,患者可能發生腰部肌肉勞損,症狀加重。

醫生建議的硬板床的硬度

比較推薦的硬板床硬度相當於我們常用的席夢思床墊硬的一面,一般的席夢思床墊一面軟一面硬,推薦使用硬的一面。現在還有更好的床墊,比如乳膠床墊、記憶海綿床墊……完全的木板床對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來說,是沒有好處的。

臥床休息時能不能下床活動?

臥床休息是腰椎間盤突出症保守治療的方法之一。那患者需不需要絕對臥床呢?目前的循證醫學證據表明,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是否需要臥床是存在爭議的。而對於是否需要絕對臥床,比如說吃飯、大小便都不能下床,則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偶爾下床吃飯、解決生理需求不會影響治療,當然有部分病人是因為疼痛症狀嚴重,下不了床。

不好的睡姿也會給腰椎帶來額外壓力!

不正確的睡姿(如俯睡)會增加腰椎弧度,導致脊椎後方的小關節過度受壓,還可能拉傷前方的軟組織(如韌帶)。

下面這兩種姿勢就是不好的睡姿:

1、趴著睡

為了方便呼吸,趴著睡時必須把頭轉向一側,脊柱無法處於自然狀態,腰背部也得不到支撐。如果保持這樣的姿勢,很容易引起腰酸、脖子痛。很多已有腰痛的人,為了求輕鬆,寧可趴著睡,其實這種睡姿反而會令症狀惡化。

2、縮成一團睡

不少人喜歡縮成一團,像嬰兒一樣蜷起來睡,甚至把膝蓋抬高到胸部附近。蜷縮動作會使背部過度牽拉,背部、頭頸壓力大,容易造成習慣性駝背。睡覺不老實的人,睡著後可能會自己「展開」。但那些睡著後紋絲不動的人,蜷著睡時間長了,就會感覺腰酸背痛。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的正確睡姿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要選擇正確睡姿,一般正確的睡姿有兩種:仰臥位及側臥位。

仰臥位:可放鬆腰部肌肉,減輕腰椎壓力,不僅舒適,還有利於預防或治療腰痛。仰睡還能提供脊柱最佳的承託能力,使得身體重量能平均地分配到一個較大的面積上。如果覺得仰臥時腰部懸空,可以在腰部墊薄一點的軟枕。

側臥位:將雙髖雙膝關節屈曲起來,「臥如弓」就是這種睡姿,它可以消除腰部的後伸,避免或減輕腰痛。在有足夠的頭及頸部承託的情況下,側睡亦是一個不錯的睡姿。

相關焦點

  • 什麼是腰椎滑脫和腰椎間盤突出?
    【腰椎滑脫的表現】1、腰痛:大部分腰椎狀會臥床休息後,症狀減輕或消失,但勞累、扭傷後,站立、彎腰時,症狀持續或加重。2、下肢疼痛、麻木:當滑脫的腰椎導致神經根受到牽拉時,腰椎滑脫患者出現下肢疼痛麻木症狀。3、馬尾神經症狀:腰椎滑脫患者滑脫嚴重時,馬尾神經受到牽拉、壓迫,患者 可能出現下肢乏力、鞍區麻木及大小便功能障礙等馬尾神經症狀。
  • 腰椎間盤突出,日常如何保養腰椎?
    談到腰椎間盤突出怎麼保養,事實上我們每個人不管是否有腰椎間盤突出,都應該終生保護腰椎,腰椎間盤突出發病期和沒有症狀的會有區別,這點要注意!如何保護腰椎?這裡將腰椎間盤突出沒有症狀的歸到這一類,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的保護腰椎注意事項。
  • 「腰椎滑脫」和「腰椎間盤突出症」究竟有什麼不同?
    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可在線預約很多人都聽說過腰椎滑脫這個名詞,但是很多人容易和腰椎間盤突出混淆。腰椎間盤突出症指的是腰椎間盤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突出,刺激或壓迫神經根而產生腰腿痛的一種疾病。腰椎滑脫是指某節椎體向前或向後發生移位,從而出現一系列症狀。這兩種病雖然引起的症狀相同,但病灶部位卻不一樣。
  • 年輕人罹患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人數已經趕超老年人,一圖教您保護自己的腰椎!
    活動時疼痛加劇,休息後減輕。臥床休息時多數患者採用側臥位,並屈曲患肢,個別嚴重病例在各種體位均疼痛,只能屈髖屈膝跪在床上以緩解症狀。4.有的病人同時可伴有下肢無力和感覺減退,甚至會有大小便障礙。如果患者有上述症狀,尤其是青年人,又有負重、扭傷史,就應上醫院檢查一下。
  • 步行沒多遠下肢疼痛要休息?小心腰椎間盤突出症
    小心腰椎間盤突出症走步曬步成為時下市民流行的運動方式,但有些人卻走路不遠,比如走500米或者5分鐘左右,下肢就會疼痛較重,需要休息一下才能行走。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副主任醫師鄭帥提醒,出現這種情況,小心腰椎間盤突出症。是否需要手術治療?
  • 得了「腰椎間盤突出症」該怎麼辦?
    許多朋友問我,得了腰椎間盤突出症該怎麼辦?還能運動嗎?能不能不手術?諸如此類的問題還有很多。今天,我來說說椎間盤突出症的對策。首先,必須要明白,腰椎間盤突出症不是孤立的疾病,而是「腰椎退變的局部表現」。什麼意思呢?
  •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腰圍的正確使用方法
    一般認為,腰圍的主要作用是制動和保護,它可部分限制腰椎的活動量和活動範圍,尤其是對腰椎的前屈活動具有明顯的限制作用,從而使局部損傷組織得以休息,為血運的恢復和損傷組織的修復創造一個有利的環境。另外,腰圍作為一種外用支具尚有加強腰椎穩定性的作用,它可部分代償由於椎間盤組織的退變突出所致腰椎失穩狀態。
  •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自我鍛鍊
    2、從性別上,腰椎間盤突出症多見於男性,因為男性體力活動較多。較頻、腰部活動範圍大。3、從體型上,一般過於肥胖或過於瘦弱的人易致腰椎間盤突出。4、從職業上,勞動強度較大的產業工人多見。5、從姿勢上,每天常常伏案工作的辦公室工作人員及經常站立售貨員、紡織工人等較多見。
  • 【醫療科普】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保守治療方法
    一、臥床休息臥床休息一直被認為是腰椎間盤突出症保守治療的重要方法。但2019年《The Spine Journal》發布的一篇基於循證醫學證據的系統回顧文章《Nonsurgical treatments for patients with radicular pain from lumbosacral disc herniation》(以下簡稱回顧文章)指出,儘管臥床休息在急性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疼痛時容易被採用,但臥床休息無助於提高療效,還延遲了重返工作和正常生活
  • 腰椎間盤突出症,您最關心的30個問題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骨科常見的疾病之一,又因為很多人對於腰椎間盤突出不是特別的了解,常常患病不自知或過度焦慮。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最常見的問題,希望能讓您對腰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 腰椎間盤突出症丨物理治療
  •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能做吊單槓鍛鍊嗎?有好處嗎?
    健身器材隨處可見,幾乎每個小區和公園裡都有,各地的健身器材雖然各有不同,但單槓卻是標配。而單槓的使用率也很高,有些年輕人為了練肌肉做引體向上,有些中老年人卻是想要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去吊單槓。經常也聽見很多患者在門診諮詢:「李主任,我這腰椎間盤突出能不能去吊單槓?
  • 腰椎間盤突出的症狀 這種症狀竟是腰椎間盤突出
    也有少數病人只有腿疼而無腰疼,還有一些患者出現腰疼,一段時間後出現腿疼,同時腰疼自行減輕或消失。2、下肢放射痛腰腿痛在外傷、勞累和受寒後容易發作,每次時間約2-3周,可以逐漸緩解。多表現為從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後方、小腿外側直到足部的放射痛。 3、腰部活動受限腰椎的前屈後伸活動與椎間盤突出的程度密切相關。
  • 腰椎疾病患者已突破2億 專家教你5招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症
    腰疼腿麻 留心腰椎間盤「老化」據原衛計委之前數據,我國腰椎疾病患者已突破2億。而其中,15.2%為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臨床上,辦公室人群、教師、營業員……涉及各行各業的人群幾乎都發生過腰部不適,甚至腰肌勞損或腰椎間盤突出等症。腰背部是人體用力最多的部位,為人體提供支持並保護脊柱。其中,腰椎間盤位於腰椎椎體之間,對腰椎椎體起支撐、連接和緩衝作用。腰間盤中間是髓核,其85%是水分。隨著年齡不斷增大,髓核水分會不斷減少,彈性降低,腰椎靈活度也越來越差。一些人常說腰痛,其實是腰椎間盤這零部件用久了。
  • 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注意了,千萬別走進這5個鍛鍊誤區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飽受腰椎間盤突出症帶來的痛苦,苦不堪言。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及時接受相關的治療是有利於病情恢復的,但是,是否可以進行一些運動呢?事實上,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還是可以進行體育鍛鍊的,不過要加以注意,不要走進這些鍛鍊誤區:1、不運動,不做任何康復練習。
  • 學文獻get √ 值得推薦的腰椎間盤突出症保守治療方法
    在神經脊柱外科門診及網絡平臺諮詢中,有好多患者會問「江醫生,我的腰椎間盤突出可以做保守治療嗎?有哪些保守治療的方法您可以給我們推薦嗎?」在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中,保守治療屬於一線治療,是不伴有顯著神經損害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法。據統計,保守治療的有效率高達80~90%。
  • 腰椎間盤突出的3個常見表現,第一個可能你也有!
    腰椎間盤突出是一種越來越年輕化的高發性疾病,有的人經常覺得腰痛,以為休息好就沒事了。但長期反覆的腰痛,通過合理休息也不能緩解的情況,那就要注意了。在腰椎間盤突出的臨床表現中,腰痛屬於首當其衝的一種,隨著病情的發展,同時也會出現其他症狀。腰椎間盤突出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 腰椎間盤突出,說白了就是「出軌」!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誘因會造成我們突出,較常見的有:腰部過度負荷,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舉重運動,比如煤礦工人;腹內壓力突然增加,比如劇烈咳嗽、打噴嚏、屏氣、便秘等;脊柱畸形或者脊柱生理曲度改變;在日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長期姿勢不當;過度肥胖使腰椎長期處於高負荷狀態;妊娠使腰椎過度前驅,腰椎間盤脫出的可能性增加
  • 腰椎間盤突出了,不用手術,這六個方法可以這治癒!
    事實上,腰椎間盤突出只是人體老化的結果,並不能算病,真正是可以認為病的應該是腰椎間盤突出症。當然了,即便是腰椎間盤突出症,也不一定就和腰疼有關係。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真正的危害是出現腿麻、腿疼等症狀。古時候,我們講究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事實上這樣是極不科學的,比如比如腰椎間盤突出症導致的腿疼,如果只是治療腿疼,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 抬抬腿就能自測腰椎間盤突出症?這幾個建議,送給腰椎不好的你!
    久坐久站、缺乏運動、腰背受涼、半躺看書等不良生活習慣,讓腰椎間盤突出症已經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腰椎疾病已經盯上年輕上班族,甚至只有十幾歲的學生。那麼,腰椎間盤突出症有哪些症狀?該如何自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