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抑鬱症防治方案出臺,聽江淮名醫如何解讀

2020-12-21 安徽省精神衛生中心

「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將孕產期抑鬱症篩查納入常規孕檢」、「每年為轄區老年人開展精神健康篩查」......

近日,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提出加大抑鬱症防治工作力度,遏制患病率上升趨勢,鼓勵社會心理服務試點地區探索開展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

抑鬱症為什麼會受到如此關注?我國公眾目前對抑鬱症的認知處於什麼水平?抑鬱症防治的難點在哪?如何早期識別抑鬱症?遭遇心理困境有哪些求助途徑?

日前,合肥市第四人民醫院(安徽省精神衛生中心)知名專家、江淮名醫、 合肥市「名醫工作室」領銜人王克永教授就相關話題進行了解讀。

抑鬱症,不容忽視的健康殺手

作為研究治療抑鬱症的資深專家,王克永教授認為,《工作方案》的出臺是心理健康行動的一項重要落地舉措。他介紹,專門針對抑鬱症制定《工作方案》,可見抑鬱症已經成為影響公眾健康的重要因素。

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有患上抑鬱症的可能,資料顯示,抑鬱症正在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病。抑鬱症在心理疾病中更是排在首位,如不及時進行幹預治療,15%的抑鬱症患者將以自殺行為結束生命。

抑鬱症知曉率、就診率低

「抑鬱症」是一個頻繁見於媒體的熱門詞彙,但大眾對其知曉率並不高,現有就診率只有30%。

王克永教授分析,抑鬱症知曉率和就診率低主要源自以下因素:

▋ 首先,抑鬱症的症狀具有一定的隱蔽性。

抑鬱症早期常常症狀不典型,多表現為一些軀體症狀,比如牙痛、胃口不好、睡眠差、體重下降、心慌、心悸等等。很多患者常年往返於綜合醫院的疼痛門診、消化內科、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內分泌科等,有的做了大量的檢查,仍然無法明確病因。往往在多年求治無果後,才輾轉至心理科就診,卻早已錯失最佳診療時機。

王克永教授曾經接待過一個抑鬱症患者,早期表現為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以為是罹患了癌症,全身各個系統查了個遍,都沒有發現導致體重下降的病因,最後通過心理檢查確診為抑鬱症。

▋ 其次,患者的病恥感和社會的偏見也影響了抑鬱症的就診率。

儘管現今社會對於抑鬱症的接受度已經大大提高,但仍有一些人對此存在偏見,當自己或家人受到抑鬱症困擾時,由於擔心被貼上「精神疾病」的標籤,影響工作和社會生活,往往不願承認,也不願面對,更不敢到專科醫院就診。

「抑鬱症」不等於「抑鬱情緒」

此外,大眾對抑鬱症還存在一些認識上的誤區,常常模糊了「抑鬱症」和「抑鬱情緒」的區別。

王克永教授表示, 「抑鬱情緒」不等於「抑鬱症」。「抑鬱情緒」只是一種情緒狀態,不是疾病診斷。每個人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都體驗過「抑鬱情緒」,但要診斷為「抑鬱症」,就要符合嚴格的症狀標準,具體地說,病程要持續2周以上,嚴重影響了工作和生活,並且符合相關檢查指標,才能診斷為 「抑鬱症」。

早發現、早治療是抑鬱症防治的關鍵

抑鬱症防治,早發現、早治療至關重要,而提高就診率的關鍵是要提高知曉率。

這次方案確定了試點地區2022年工作目標,包括公眾對抑鬱症防治知識知曉率達80%,抑鬱症就診率提升50%、治療率提高30%,非精神專科醫院醫師對抑鬱症識別率提升50%等。

同時也制定了一系列具體的措施,包括通過科普宣傳提高大眾的主動識別能力;通過加大對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的培訓,提高非精神專科醫院醫師識別抑鬱症的能力,及早發現及時轉診等。

合肥市第四人民醫院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即開設了開放式管理的心身疾病科,主要的服務對象就是抑鬱症、焦慮症。王克永介紹,當時開設這個病房在全國也比較領先,由於切合了社會需求,病房規模不斷擴大,逐漸發展為8個病區,並進一步細分為神經症科、兒童青少年心理科、老年心理科和睡眠障礙科4個亞專科。

普通公眾如何早期識別抑鬱症?

抑鬱症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三方面:

▋ 情感方面

表現為心境低落,興趣下降,動力缺乏,無助無望,自罪自責,不開心、不快樂,可能會出現特徵性的晝夜差異,早晨重,傍晚輕。

▋ 軀體方面

表現為睡眠障礙,食慾減退,體重下降,便秘,疼痛,精力不足,甚至到了連「油瓶倒了都不想扶」的狀態。

▋ 認知方面

嚴重抑鬱狀態時,常存在一定程度的認知功能減退或損害。

許多抑鬱症患者會描述存在思維遲緩,覺得「腦子像生鏽了一樣,考慮問題很吃力」,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感覺記憶力下降。

四類重點人群的抑鬱症狀有何特點?

方案重點關注了青少年、孕產婦、老年人和高壓職業人群四類重點人群。

王克永教授說,這四類人群的抑鬱症狀有抑鬱症的一般共性,也有一些各自的特點。

兒童青少年:兒童青少年由於語言發育的限制,可能不會像成人一樣描述自己的抑鬱情緒,而是通過厭煩、孤僻甚至憤怒或其他某些行為來表達。

老年人:老年抑鬱症患者常常出現失眠、便秘、進食差、全身多處不適,有的有各種軀體不適表現,如莫名疼痛,周身乏力,耳鳴目眩,肢體麻木,消化不良,胸悶、喉緊、胃痛,自疑患有多種疾病,一般常規檢查未見異常。

孕產婦:孕產期是女性的特殊生理時期,由於體內激素水平、社會角色及各種壓力的增加,帶來身體、情緒、心理上的一系列變化,罹患抑鬱症的機率增加。

高壓職業人群:高壓職業人群中,由於工作壓力大,且長期的壓力得不到有效排解,是抑鬱症的高危人群。而且這部分人群的症狀更為隱蔽,身邊人不易察覺。

遭遇心理困境,要及時求助

◆ 儘管反覆呼籲大家關注抑鬱症,王克永教授同時也指出,抑鬱症可防可治,對於抑鬱症,既要重視,也不必過分恐慌。他建議,遇到心理困境時,要善於向身邊的人求助和傾訴,獲取親朋好友的支持,必要時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

◆ 心理援助熱線是一條很好的求助途徑,它具有保密、快捷、方便的優點。

0551-63666903是合肥市第四人民醫院於1997年在全省最早開通的心理援助熱線,由專業心理諮詢師團隊為公眾提供全天候免費服務。

23年來,依靠一批又一批熱心於心理援助工作的志願者,為心理困境中的求詢者開設了一條疏洩、緩衝心理危機的渠道,幾十萬人通過它獲得了幫助。

◆ 若遇到重大的、長期的心理問題,還是要儘早去專業機構接受專業人士的指導。

相關焦點

  • 抑鬱症=精神病?防治「心靈感冒」科學認知是第一步
    近日,國家衛健委公布了《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目標是到2022年,在試點地區初步形成全民關注精神健康,支持和參與抑鬱症防治工作的社會氛圍。公眾對抑鬱症防治知識的知曉率達80%,學生對防治知識知曉率達85%。「《方案》出臺具有積極意義,表明了社會對抑鬱症的正視,有助於提高大眾的認識和重視。」10月16日,甘照宇對科技日報記者說。
  • 患上抑鬱症多與家庭氛圍有關,早發現可提前幹預丨關注抑鬱症防治...
    9月1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在官網發布了《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引關注。方案中指出,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將孕產期抑鬱症篩查納入常規孕檢和產後訪視流程中。面對抑鬱症,廣西的學校及醫院有何應對舉措?如何判斷是否患有抑鬱症?連日來,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 江蘇出臺26項措施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發布會上,朱岷還就如何做好中醫藥傳承、基層社區醫院如何提升軟實力以滿足百姓中醫藥需求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健康報記者:《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出臺之後,很多媒體在報導中曾用中醫藥發展迎來「高光時刻」這樣的字眼來形容,這次省委、省政府意見的出臺,可見江蘇把中醫藥的傳承創新擺在了前所未有的位置。江蘇名家流派不少,在中醫藥傳承上具體有哪些舉措?
  • 國版「抗抑鬱」方案公布!涉及全國高校生,謹防邊防治邊傷害
    9月11日,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心理健康促進行動有關要求,加大抑鬱症防治工作力度,遏制患病率上升趨勢鼓勵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地區探索開展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國家衛健委官網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
  • 京東健康「名醫義診直播」迎高潮 「名醫天團」走進直播間
    12月7日至1月7日「京東健康暖冬義診月」期間,京東健康《京東名醫直播間》欄目開展了「名醫義診直播」活動,通過分享優質線上診療資源,為滿足新形勢下人們日益增長的健康管理需求提供了可靠保障。12月21日,由8位名醫組成的「名醫天團」即將走進直播間,通過「人氣名醫+熱點話題」的高密度集中呈現,將名醫義診直播活動推向高潮。
  • 《2020年衡水市水汙染防治工作方案》正式發布 解讀來啦!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為深入實施水汙染防治,落實《衡水市碧水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打好碧水保衛戰,有效改善水環境質量,確保完成2020年度水汙染防治工作任務,結合我市實際,衡水市水汙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2020年衡水市水汙染防治工作方案》。
  • 且聽心理專家、社會學者為您詳解
    9月11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文要求加強抑鬱症防治,並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大中學生、孕產婦和老年人體檢項目之中,體檢中心也應提供情緒狀態評估項目。這份《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最新文件僅在一個社交平臺上,相關內容點閱人次已超2億。
  • 抑鬱症「魔爪」伸向青少年
    簡單聊過幾句,劉海燕意識到,「這孩子有非常典型的抑鬱症症狀」。家長聽了她的建議,帶著總是「提不起精神」「怏怏不樂」的孩子去了醫院精神科,診斷結果是「重度抑鬱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算,全球有超過3億名抑鬱症患者。抑鬱症也被稱作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
  • 小卡裡我最大——江淮康鈴X6
    隨著排放標準限制越來越嚴格,很多地區都出臺了限行政策,市區內禁止柴油車的通行,這使得很多藍牌的柴油輕卡犯了難:過去商超快遞物流運輸,藍牌輕卡可以勝任,但現在市區裡不讓開了,物流終端運輸一下成了問題。那麼對此來說,最好的解決方案,莫過於一臺可以進城,不受限行制約的汽油小卡。要說汽油小卡,如今許多廠商也都推出了不少的車型,這裡著重給大家介紹的,是JAC江淮汽車康鈴X系列的康鈴X6單排座。
  • 抑鬱症患者越來越多?3個治療方案,或能讓「心傷」患者得到救贖
    也許是因為娛樂圈高強度的工作原因,又或者藝人們接受著全方位的輿論壓力,近些年很多明星都患上了抑鬱症,有些明星甚至因為抑鬱症而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抑鬱症又被稱為抑鬱障礙,很多病人起初只會感到心情低落,悲觀厭世,而後隨著病情的發展開始會有自殺的傾向。有部分人認為抑鬱症病人自殺是因為無法面對社會的打擊,無法直視自身的不足,甚至有人輕飄飄的一句心理承受能力太弱來輕描淡寫抑鬱症病人自殺的原因。
  • 東莞市中醫院引進治療心血管病專家團隊 家門口就能看國家級名醫
    為提升心血管疾病患者醫療質量,日前,東莞市中醫院經過多方籌備,正式引進了「國之名醫」陳紀言教授團隊,並成立「東莞市中醫院陳紀言國之名醫工作室」。「國之名醫」來莞建工作室陳紀言教授出身醫學世家,從事心血管內科專業已四十多年,目前在廣東省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工作,精通心臟介入治療,參與了國內多項首例的心臟介入手術,是著名的心血管病專家。同時,其在治療冠心病複雜病變和慢性冠脈閉塞病變的精湛技術聞名海內外。
  • 國家衛健委:民眾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凸顯,抑鬱症患病率達2.1%
    根據2019年數據顯示,我國抑鬱症的患病率達到2.1%,焦慮障礙的患病率是4.98%。發布會上,中國日報記者提問稱: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精神疾病納入到五類重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中,隨著工作生活節奏的加快,感覺到大家的精神壓力也越來越大。請問當前我國精神疾病的流行情況如何?下一步政府將採取什麼具體的措施來應對這個問題?
  • 關注抑鬱症防治-案例篇
    【編者按】你知道嗎,抑鬱症正成為人類第二大殺手(僅次於癌症),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病。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了《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針對抑鬱症篩查、預防和治療,給出了一套綜合解決方法。那麼,面對這樣一個沉重而又特殊的病症,到底該如何正確地認識它,如何科學地開展篩查工作?今天,南國早報客戶端推出「關注抑鬱症防治」報導,敬請關注。
  • 大學生因抑鬱症被拒絕登機?高校抑鬱症怎麼「篩」如何查
    在當今社會,抑鬱症已成為不容小覷的公共衛生問題,而在大學生群體中,抑鬱症也呈現發病率逐年攀升的趨勢。   國家衛健委官網日前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方案提出,   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
  • 石家莊市2020年大氣汙染防治強化攻堅方案出臺
    強力實施八大攻堅行動 實現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石家莊市2020年強化攻堅方案出臺>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打好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的衝刺之年,為做好全年大氣汙染綜合治理工作,推動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日前《石家莊市大氣汙染防治2020年強化攻堅方案》正式出臺。
  • 【特寫】被抑鬱症吞噬的大學生
    在取消心理諮詢師國考之後,新監管政策幾年之內未能出臺,導致心理諮詢師資格認證出現斷檔。「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在校外可以一小時賺幾百元起步,但是在學校往往只能拿到一小時一百元,學校只能通過免費的心理培訓、督導來吸引他們,但是部分骨幹還是會向外流失。」王超認為,薪資窘境也是導致高校心理專業隊伍儲備不足的原因之一。
  • 專家:全國抑鬱症患者或接近一億人
    近日,國家衛健委公布的《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中更是提出,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容。應對這樣一個沉重又特殊的疾病,我們準備好了嗎?國家衛健委發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提出了這樣的目標:到2022年和2030年,抑鬱症治療率在現有基礎上提高30%和80%。就在前不久,《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也對外公布,其中提出,到2022年,公眾對抑鬱症防治知識的知曉率達80%,學生對防治知識知曉率達85%。抑鬱症就診率在現有基礎上提升50%,治療率提高30%,年復發率降低30%。
  • 國家衛健委:到2022年抑鬱症就診率提升50%
    央廣網北京9月11日消息 國家衛生健康委官網今日發布消息稱,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心理健康促進行動有關要求,加大抑鬱症防治工作力度,鼓勵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地區探索開展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同時為預防和減緩老年痴呆的發生,提高家庭幸福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 「特寫」被抑鬱症吞噬的大學生
    (六)2020年9月11日,國家衛健委公布了《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首次在制度層面,關注抑鬱學生群體。《工作方案》要求各個高中及高等院校將抑鬱症篩查納入學生健康體檢內,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評估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測評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根據《工作方案》,在2022年前,國家將在試點地區初步形成全民關注精神健康,支持和參與抑鬱症防治工作的社會氛圍。
  • 國家級名醫秘驗方,一款適合現代人的減肥方
    本文摘自《國家級名醫秘驗方》,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作者/李振華,主編/隋殿軍、王迪。溫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專業中醫人士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藥,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