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的「新生」③|原本居民盼拆遷 現在紛紛回遷

2020-12-13 新湖南

美林景園社區老舊小區改造已過半 6月居民享受幸福升級

原本居民盼拆遷 現在紛紛回遷

金鷹報·新湖南社區頻道記者 劉雙昀

位於長沙市雨花區圭塘街道美林景園社區轄區內的銅鋁材廠宿舍建於上世紀80年代,原為職工生活小區。30多年的居住、使用,老宿舍樓逐漸凸顯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樓內設施陳舊、屋頂漏水、下水道不暢、道路破損等都讓居民們有苦難言。去年,銅鋁材廠宿舍初步完成了外牆立面和樓道通道粉刷等工作。今年,該小區被納入省級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試點,自4月初復工復產恢復改造工作以來,小區已逐步完成樓頂防水加固改造等,工程進度已近半,居民居住環境升級指日可待。

地下管網改造 解決雨天踩「地雷」

銅鋁材廠宿舍以勞動東路為界,分為南北兩塊區域,共有7棟樓房、365戶。該小區為改制企業的開放式小區,因修建年限久且長年無物業管理,居民對提升人居環境的訴求強烈,經美林景園社區與街道多方渠道申請到提質改造項目資金400多萬元,用於改造銅鋁材廠宿舍共7棟房屋,改造工程預計6月份完成。

在銅鋁材廠宿舍,最讓居民們苦惱的是,由於小區管道不夠粗,住戶人數又多,一到冬天下水管道就堵,廁所和化糞池的汙水排不出去,便從下水道往地上冒,小區內有好幾處井蓋都蓋不住往外冒的汙水,居民平時出行都不得不捂住嘴鼻,小心翼翼地跨過汙水。除此以外,雨天出行也困擾著居民們。由於道路破損、出行車輛多,使得小區內道路坑坑窪窪,一到雨天便經常擔心會踩到「地雷」。

房屋外牆老化、車輛亂停都是銅鋁材廠宿舍的痛點。

排水不暢、化糞池堵塞、下雨積水成了小區的大「痛」點。然而,深埋於地下的管網,牽一髮而動全身,這樣的「大工程」改造起來所需資金不是個「小數目」。此次地下管網改造也是銅鋁材廠宿舍升級的重點工作之一,待地下管網改造完成後,施工隊將會對路面進行瀝青鋪設及壓膜,踩「地雷」的時代將會一去不返。

居民主動回遷 支持提質改造

除開小區的「面子」——公區的改造外,「裡子」——內部設施也是本次一大改造重點。

銅鋁材廠宿舍小區年代久,屋面外觀老化,電線似蜘蛛網東拉西掛,強弱電混亂一團,沿街的房屋更是存在安全隱患。這次,施工隊將對小區公區、樓道及居民家中的弱電進行集中改造,讓居民們住得安全更安心。除此外,違規搭建、因無物業導致的偷盜也是老舊小區的痛點之一。下一步,社區將加強對違建居民的溝通工作,拆除違章建築,規劃出停車位,並且留出消防通道,實現內部道路「微循環」。

沿街的房屋更是存在安全隱患。

在銅鋁材廠宿舍住了20多年的居民江洲對這次小區提質改造工程舉雙手贊成。他說,銅鋁材廠宿舍小區的地理位置非常好,處於勞動路與萬家麗路的交界處,出門便是地鐵4號線圭塘站,又位於高鐵片區,這次提質改造能大大提高這裡居民的幸福指數,連帶著房子也升值不少。不少業主聽聞小區在做提質改造,選擇了主動回遷,其中還不乏年輕人。對於居民來說,提質改造帶給他們的是實實在在的好處,回遷也是居民對改造工作的側面肯定與支持。

美林景園社區黨委書記姜愛連表示,老舊小區改造更為注重居住條件的功能性改善。在不大拆大建的基礎上,通過拆、改、留的方式,根據老舊小區水、電、氣、路等突出問題對症下藥。如優化排水管網、疏通化糞池、拉通路網、加固房體、修復牆面等,解決居民生活環境的痛點、難點,逐步打造宜居小區。據了解,目前銅鋁材廠宿舍項目隊正在為每戶居民安裝防盜護欄,並且每家都可以免費安裝抽油煙機及開通天然氣管道,待6月改造結束,居民們不花一分錢便能「換個新家」,在家門口享受幸福升級。

[責編:劉雙昀]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相關焦點

  • 苦盼十年沒回遷,村民只能翹首盼~為何?
    但是至今已經過去快十年了,原本承諾3年內原址建成並回遷安置的地塊一直沒有動工,而部分已經建成的安置房又遲遲不讓回遷入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李女士:拆遷快10年了,拆遷的時候通廣嘉園有7幢樓是給我們的安置房,村民的一部分房能進到這個安置房裡頭,還有一部分就是安置到鐵道北,到現在為止,他那個協議上寫著30個月就可以入住了,到現在為止10年了沒蓋。 居民們:30個月回遷,我們的回遷房基本都在鐵路北邊,一點動靜都沒有,現在連那個蓋房的手續還沒走下來呢。
  • 回遷居民喜領新房鑰匙!海泊路33號870套安置房迎主人
    海泊河33號地塊改造項目位於位於鞍山路以南、敦化路以北、嘉合新興公寓以西、第一乳品廠以東,佔地面積約5.1萬平方米,拆遷建築面積約5.6萬平方米,涉及回遷居民900餘戶。該項目是青島市2010年重點建設項目,於2010年12月啟動拆遷,2017年才正式開工建設,經相關部門共同努力,該項目完成驗收手續,啟動回遷定位工作。
  • 關於拆遷、拆遷安置房、老舊小區改造...這些問題有了回復
    關於拆遷、拆遷安置房、老舊小區改造...這些問題有了回復 2020-08-03 18: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北京花園路街道龍翔路老舊小區停車難,居民提建議
    路側施劃斜列停車位,設置立體停車設施,拆除地鎖……為了解決龍翔路兩側老舊小區停車問題,街道社區想了各種招兒,可停車資源仍捉襟見肘,居民眼巴巴盯著拆遷騰退後的一大片空地,希望空地上規劃的公園能夠配建停車設施。居民希望拆遷空地能規劃出一塊停車場。馬甸公園的地下停車場入口。
  • 老舊小區煥然一新 家園美麗居民受益
    這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未成年犯管教所主生活區居民餘女士的心聲,同時也是青秀區紮實推進老舊無物業小區改造工程的一個縮影。   連日來,為給居民創造舒適、和諧的居住氛圍,青秀區以老舊無物業小區治理為契機,加快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讓轄區多個老舊無物業小區實現了華麗轉身。
  • 文化融合喚醒杭州老舊小區靈魂
    如今,像華豐新村這樣用個性化的融合文化元素的「煥新」之舉換來居民們的驚喜與舒心的小區,在全市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中,比比皆是。 老舊小區改造,與城市品質相系,更與民生福祉相連。「美而親」的老舊小區的同時,也成了凝聚小區群眾親情的紐帶,為基層綜合治理良性發展奠定文化認同和情感基礎。
  • 回遷後房產證「難產」,青島一小區居民一等就是12年…市北區長...
    而在瑞昌路三角地項目內,破敗的老樓情況更加觸目驚心,危房讓居民都避而遠之。報導顯示,按照原規劃該項目的老舊房屋最遲將於2019年完成拆除,將變成一個綜合商務區。然而眾人期盼的升級最終沒有等到。不光是建設,人民路、四流南路周邊的教育、醫療資源缺乏,逃離該片區成為很多居民不得不選擇的難題。
  • 呼和浩特:老舊小區加裝電梯 居民樂享便利生活
    新城區今年為老舊小區 安裝10部電梯全部完工  上下樓是樓房住戶出行的「第一步」,也是回家的「最後一步」,看似小事,卻與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密切相關。今年,呼和浩特市相關部門為部分老舊小區安裝電梯,讓居民樂享便利生活。
  • 聽生動民意,幹惠民實事,杭州西湖老舊小區「活力新生」
    圖集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正是杭州全面啟動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的初衷和落腳點。去年,杭州正式啟動老舊小區改造四年行動計劃,開展項目試點,建立工作機制;今年整體計劃全面啟動;2021年全面推進;至2022年底,全市計劃改造老舊小區約950個、1.2萬幢、43萬套、3300萬平方米。
  • 上老舊小區改造「菜單」!石鼓區居民喜「吃點菜」
    「老舊小區改造」民意懇談會打開了居民的「話匣子」「早幾年,為了城市美觀,我們拆除了家裡的防盜網,可是現在一下雨,我們自己又遭殃,希望能在這次得到徹底解決。」「我和老伴年紀大了,住在這裡也有感情了,希望能加裝電梯,免去爬樓的勞累。」
  • 小創意帶來大驚喜 寧波老舊小區「微改造」讓人「眼前一亮」
    央廣網寧波7月2日消息(記者曹美麗 通訊員楊磊)老舊小區、背街小巷往往是城市建設的短板,要改變老舊小區設施老舊、地面破損、環境髒差等面貌,是不是一定要通過大規模、手術式的大拆大建?在浙江寧波,一場「創意點亮城市角落」行動正在全市老舊小區、背街小巷悄然進行。
  • 平橋鄉:為老舊小區整治點讚
    安徽網六安消息 管賢群,是裕安區平橋鄉振興社區居民,住在平安小區,從小區剛建成就入住,已經生活14年了。雖然小區是回遷安置的,但是在裕安區是較好的,算是市裡規劃較早、基礎設施較為齊全的小區,但是近幾年,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質量的提高,加之歷經十幾年的風雨洗禮,又由於年久失修,道路破損十分嚴重,原規劃建設的小區東大門狹窄,出口就是馬路,有較大的安全隱患,機動車停車位也特別少,非機動車更是無處停放,樓道內小廣告亂貼現象嚴重等一系列問題。隨著老百姓生活水平日漸提升,小區環境改造和提升就成了居民的共同盼頭。
  • 梨樹:老舊小區換新顏 提升居民幸福感
    你是否碰到過這樣的苦惱:晚上開車回家,繞著小區裡的小道找了一圈又一圈,眼看著一塊塊草坪上都停滿了車,怎麼也找不到一處還能落腳的空位……這是一張張老舊小區的舊面孔。 如今,走進今年完工的康平小區,地面已經煥然一新,整齊劃一的車位,原本宛如蜘蛛網的線已經整理得井然有序。「怎麼樣?是不是和新小區一樣了。」
  • 西城區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整治,老舊小區「改」出幸福新天地!
    架空線入地施劃車位、安裝電梯、引入物業……老舊小區綜合整治事關民生改善關係居民的生活幸福如今西城越來越多老舊小區煥然一新成為一片幸福新天地2020年,西城區新上報的24白雲觀七號院安裝電梯小區裡居住的老年人比較多,腿腳不便無法下樓,樓上的老人盼電梯,但建電梯要向沒有用梯需求的一樓住戶借地。
  • 老舊小區換新顏,群眾滿意放第一
    外牆改造後的小區 原來樓體顏色雜亂、樣貌老舊,現在統一變成了黃色和赭石色的組合,空調外機正在回遷、統一了位置,主機外罩上了新百葉窗,居民窗戶都統一換新。單看外立面,和新建小區幾無二致,不僅提升了老舊小區的外在「顏值」,更優化了小區的內部設施。 老舊小區改造一頭連著民生幸福,一頭繫著城市形象,經過6個月的精心施工,中建安裝華西公司承建的雁塔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明德門片區外牆施工全部完成,居民紛紛「點讚」。
  • 市人大代表集中視察舊屋區改造和老舊小區整治提升工作
    更令人大代表們眼前一亮的是,這裡相鄰小區之間沒有實體圍牆,通過拆牆透綠,放眼望去,即使是冬日,同樣是一片生機盎然。「小清新」的模樣,足以讓人一見傾心。可它的過去,卻是另一番情景。現場負責人介紹,橫錦巷兩側老舊小區大多建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些小區曾經房屋破舊、設施老化、停車難……居民渴望提高居住質量的意願強烈。
  • 今年我市計劃改造58個老舊小區
    2020年,全國各地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戶。本月,來自於國務院的這個消息,令遵義的眾多老舊小區住戶十分興奮。隨著時代的發展,基礎設施陳舊落後,公共空間不足等各種老舊小區的共性問題越來越突出,給人民群眾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一旦老舊小區實施改造後,必將是一項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質的民生工程。
  • 京口:「紅色物業」為小區居民增幸福
    去年9月,總投資8100萬元的中營小區改造工程竣工,44幢老舊居民樓煥然一新。如何讓新的中營小區常管常新?夢溪社區黨委書記沈濤介紹,去年11月小區試點「紅色物業」,成立物業管理委員會黨支部和澤驛智能物業黨支部。「安裝人臉識別門禁是『紅色物業』幹的第一件大事。」
  • 停止「拆遷」?國家一錘定音,今年起,20年的老房子又「吃香」了
    在很多人的觀念當中,「拆遷」都是和「暴富」劃上了等號的,這一點從拆遷盛行時廣為流傳的「拆字一噴,喜提大奔」「挖機一響,黃金萬兩」等順口溜就能看出來。我們中的很多人也都曾經盼著家裡的老房子也能被噴上那個鮮紅的「拆」字,畢竟現在隨隨便便一套房子就得上百萬,想靠工資買房不知何時才能實現了。
  • 景甌小區老舊小區改造 居民建議增加「屋頂防水」
    據景甌小區業委會主任吳先生介紹,景甌小區於1999年交付,共有9幢,小區年久失修,管道老化、屋頂漏水等問題突出。12月1日,記者在小區看到,現場施工的工人師傅正在粉刷外立面。吳先生告訴記者,老舊小區改造設計前期,業委會和社區到小區做意向調查,收集了300多戶居民的意見,其中就包括希望解決屋頂漏水問題。改造設計方案之初,街道表示會做屋頂防水項目,但後來方案調整,就取消了該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