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燕的神話與真相(二)
演播室主持人 泉靈: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焦點訪談》。
在之前的節目當中記者調查發現,昂貴的血燕只不過是染了色的劣質白燕,還是對人體有害的毒燕,而且這樣的燕品居然就是為中國大陸市場量身定做 的。極品竟然是劣品,神話原來是謊話。事實的真相讓人震驚,那麼這所謂的血燕究竟是如何加工出來的?充斥中國大陸市場的大量血燕,又是通過什麼樣的渠道進 來的呢?
解說:
在馬來西亞的沙撈越洲,記者見到了經營燕窩多年的黃裕仁先生。當被問及血燕是如何加工出來的時候,黃先生笑答,對於許多中國的消費者來說,血燕的加工過程或許還是個秘密,而在馬來西亞和印尼燕窩業內這早已經是公開的事情。
黃裕仁 馬來西亞燕窩商:
血燕很多種做法,講也講不完的,人家做到比較漂亮的,這種做法每一家都會做。
記者:
有多少種做法呢?
黃裕仁:
它做法,只要你要它顏色漂亮,它可能摻的東西不一樣。
解說:
血燕的製作方法有多種,但最傳統、最常見的方法就是用燕子的糞便進行燻蒸。
這裡是印度尼西亞的泗水市,當地的一位燕窩商把記者帶到了他的家裡,講解了他製作血燕的方法。記者看到在二樓的房間裡有一個用木板隔出的小間,燕窩商強調這裡是不會輕易讓人看的。
印度尼西亞燕窩商:
現在都會做紅色的。
解說:
在這個隔出來的小間裡,有三個用木頭和鐵皮做成的箱子,箱子有蓋可以打開,側面有一個小門可以填充原料,每個箱子內部都堆滿了袋,燕窩商告訴記者裡面裝的就是燕子的糞便。
印度尼西亞燕窩商:
這個都是那個燕子的大便的東西。
記者:
糞便是吧?
印度尼西亞燕窩商:
來做紅色的。
記者:
這是燕子糞便,就放在這兒。
印度尼西亞燕窩商:
放在裡面。
記者:
就是這個蓋子掀開是嗎?
印度尼西亞燕窩商:
對。
記者:
然後呢?
印度尼西亞燕窩商:
這個蓋子開起來。
記者:
這個拆開,然後放在那裡面?
印度尼西亞燕窩商:
對,我們老家有七個這樣的。
解說:
就這樣將普通的白燕窩放在裝滿燕子糞便的箱子中,大約十天之後燕窩就被燻成了紅色變成了血燕。雅加達的一位燕窩商說,各家製作血燕的方法和過程略有不同,他自己就有一些獨家的技術要領。
印度尼西亞燕窩商:
它要火烘,烘紅、懂不懂,土,做個土池,就跟柜子一樣,做個大土池子,完了,把燕窩放進去。
解說:
這些黑色的東西就是鳥糞。
印度尼西亞燕窩商:
完了再放個網,鳥屎再蓋上去。
記者:
那個鳥糞不會沾染到那個燕窩上面嗎?
印度尼西亞燕窩商:
不會,沒有事情的,高溫情況下四天(就變紅)。
記者:
怎麼來的高溫呢?
印度尼西亞燕窩商:
要烘、用火烘。
記者:
用火?
印度尼西亞燕窩商:
對,稍微火烘下,然後再蓋住,慢慢久了它就紅了。燕窩髒,髒又不好洗,懂不懂,發黴了不好洗,把它弄成紅色就看不出來了嘛。
解說:
燕窩一旦被染成血燕那樣赤紅色,它原有的異色和雜質就被會遮蓋起來,顯得純淨而漂亮,正因為如此,那些雜質多、成色差的燕窩,往往被用來製作血燕。
另一位印尼燕窩商告訴我們,他就有200公斤的燕窩,因為太髒、無法清洗乾淨,所以才要做成血燕。
印度尼西亞燕窩商:
這是鳥屎,這個東西。
解說:
在他家樓頂的平臺上,有七個水泥池子,裡邊裝的是燕糞。
印度尼西亞燕窩商:
燕窩放在這邊,鳥屎蓋在上面,這個關掉,悶紅掉,要悶。
記者:
就是在裡面。
印度尼西亞燕窩商:
十天開了就是紅色的。
解說:
為什麼用燕糞燻蒸的血燕含有大量亞硝酸鹽?亞硝酸鹽能否完全溶於水?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學院的一位專家給出了這樣的解釋。
朱毅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學院副教授:
因為鳥糞裡面含的有吲哚、糞氮源這些東西,它都是含氮的物質比較多,然後在發酵的過程當中、腐敗的過程當中,它生成了亞硫酸鹽,大量亞硫酸鹽。
我們做實驗做出來,浸泡十多個小時以後,它大概是會消除很多,它大概能夠消除50%,最後到300到400毫克每千克,那這個數字還是遠遠高 於,對鹹肉、醃肉最高的殘留標準是70毫克每千克,它這個遠遠高出了,通過浸泡的話,很難達到3到5毫克每千克這個標準,是很難達到的。
解說:
也有一些人覺得用燕子糞便燻蒸的辦法製作血燕耗時太長,於是還會添加其它成份,以這種方法縮短燕窩變紅的時間,至於添加的到底是什麼物質,這種經銷商始終也沒有透露給記者。
黃裕仁:
添加那些比較厲害的東西。
記者:
是什麼?
黃裕仁:
那個添加可能三、四天就出來了。
記者:
添加什麼?
黃裕仁:
經過檢驗才會知道那個東西,不是每一家都是這樣做的,可能是最近銷售比較快,他們要做快速度,趕快速度,然後才有錢賺。
解說:
作為出口方,馬來西亞和印尼的燕窩生產商和經銷商都對所謂的血燕製作過程心知肚明,那麼中國國內的燕窩經銷商是否也清楚這一點呢?
黃裕仁:
銷售人就是為了,有的真的為了金錢,你賣的人,這個加工你應該會知道,你也來過工廠看過了,怎麼你還賣這個血燕,你應該不可以講(血燕)好,應該講不要吃,每一個人做生意為了賺錢。
國內燕窩商:
血燕是染的、是燻的也不是一年兩年,一直這樣說下來,只不過沒有一個很高的曝光力度呢,它就這樣一直掩蓋下來,這麼說吧,其實血燕作假反正這個行業人賣燕窩的人應該都知道。
解說:
在這場炮製出來的血燕鬧劇中,唯一被蒙在鼓裡的就是消費者。普遍燕窩甚至是劣質燕窩,經過一翻骯髒不堪的製作,再加上華麗精美的包裝,就搖身變成了傳說中的血燕、燕窩中極品,受到中國消費者的追捧,而且越是昂貴越有市場。
消費者1:
因為物以罕為貴,價格高的肯定好,有面子、有檔次。
消費者2:
現在中國人很多都追捧這種東西,越貴的東西越追求。
消費者3:
我們身邊的這些朋友都認為要買東西,買那送禮,要吃就吃血燕,要送禮送血燕,這個東西是好東西,很稀少、很稀有,稀有東西認為就是好的。
消費者4:
燕窩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奢侈消費品的一個符號。
解說:
經銷商編制神話、消費者盲目崇拜使血燕的市場銷售長盛不衰。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燕窩消費地,據有關人士估算,每年的燕窩消費超過200億元人民 幣,這其中血燕佔了很大的比例。由於中國國內很少生產燕窩,充斥國內市場的血燕,基本上產自馬來西亞和印尼,而這些燕窩除了極少部分是通過正常渠道進口 的,其餘絕大部分是走私的所謂水貨,走私的燕窩偷逃了25%的關稅,利潤更加豐厚。
印度尼西亞燕窩商 BUDI:
通常情況下都是通過香港,我們有很多中國大陸的客戶,但我們不能直接銷售到中國大陸,也許一公斤還行,多餘一公斤的就空運到香港,我們送到香港的公司,中國大陸的客戶一般情況在香港都有辦公室。從香港怎而運到中國大陸我就不知道了。
國內燕窩商:
香港是個自由港,就是印尼或者馬來西亞的燕窩通過郵包的形式,或者用飛機快運的形式運到香港,然後在香港通過水客帶入中國大陸。現在海關可能是 允許每個人合法帶兩公斤進來,就是他們在上水那一帶,招來一些香港的老頭、老太,然後通過螞蟻搬家這種形式,就是化整為零運入中國大陸,這樣就可以免去關 稅。
解說:
燕窩被水客帶入帶內地,又有專人發往全國各地,這樣在原產地每克6至10元的血燕經過層層轉手,最終到消費者手裡達到了每克50元至數百元。一些飯店酒樓銷售的血燕菜餚更是貴得驚人。
消費者3:
我們花了那麼多的錢去買了它了,而且吃了以後呢,化學製品製造出來的,我們身體又受害了,就是一種悲哀,我覺得。
解說:
血燕的神話流行了多年,人們花高價買到的不過是假冒偽劣產品,荒唐的鬧劇留給我們深刻的反思。
鄭宇民 浙江省工商局局長:
這次血燕的監管實踐,其實更多地給我們帶來一些監管上的警示。在市場開放的條件下面,監管部門應該要有所作為。
解說:
由於血燕絕大部分是通過不正常的渠道走私進來的,逃避了海關的檢測環節,也加大了血燕監管的難度,所以如何建立更加科學完善的監管體系,在日常工作中,對於此類產品進行更加嚴格有效的監督和管理,這為各個有關部門提出了新的課題。
演播室主持人 泉靈:
劣質燕窩經過鳥糞燻蒸,搖身變成了滋補極品,讓中國大陸的消費者不僅破了財,還損害了健康。血燕的真相在國內外商家那裡早已是公開的秘密,但是 在我們這兒卻遲遲沒有被發現。一方面,我們需要加強對進口流通等環節的監督檢查和對行業的規範。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反思造假者為什麼瞄準了大陸市場?宣 傳誇張價格昂貴的血燕為什麼會受到追捧?有的人消費為什麼只買貴的不買對的?有需求就有市場,如果不消除這種畸形消費的動力,那麼類似血燕的笑話就還會重 演。
(責任編輯:王洪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