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生活後的一天,軒軒實在不想自己在家畫畫了,就對媽媽說:「媽媽,我能去帆帆家裡和他玩嗎?」看著軒軒眼睛裡閃著滿滿的期待,媽媽不忍心說「不行」,但又想不到什麼好辦法可以滿足他的願望。軒軒見媽媽猶豫不決,開始發脾氣:「我就去一會兒還不行嗎?」
疫情突然暴發,迅速顛覆了幼兒的正常生活,為避免感染,他們只能居家生活。這段時間,多數人都在關注親子陪伴、幼兒在家生活學習習慣等的培養,而幼兒的同伴交往問題,卻被很多人忽視了。
但事實上,同伴交往對幼兒十分重要,直接關係他們親社會行為的形成。據了解,長時間居家,不能與小夥伴見面,許多幼兒都特別想念自己的好朋友。
居家生活打破了幼兒常規的同伴交往
我們專門調查了疫情期間,幼兒同伴交往面臨的一些問題。
問題一:居家生活使同伴交往機會減少
疫情帶來的超長假期裡,大家都和軒軒一樣,不能出門和好朋友玩耍,也不能和同伴一起上幼兒園,在家中幼兒幾乎無法接觸到同伴。因此,他們的同伴交往機會大大減少。
問題二:面對面的交往方式受限
疫情導致幼兒傳統的同伴面對面交往方式受到限制。在軒軒的意識裡,只有到好朋友家裡,才能一起玩。既不能面對面和夥伴交流,又缺少其他交往經驗,導致幼兒產生負面情緒。
問題三:社會交往經驗尚淺,缺乏線上交往能力
社交APP是以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為載體的交流工具,也是疫情期間人們最常用的社交工具。對幼兒而言,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弱、社會交往規則意識不強,使用社交APP技能欠缺。因此,他們即便有機會接觸社交APP,交流效果也未必好。
在疫情期間,幫助幼兒維持良好的同伴交往,可以提升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使其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家長作為幼兒的親密陪伴者,也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實施者,可以採用哪些策略支持幼兒開展同伴交往呢?
回憶同伴交往經歷,緩解對朋友的思念
軒軒媽媽打開班級微信群,裡面有很多軒軒在幼兒園和小朋友一起活動的照片和視頻。軒軒一邊看一邊跟媽媽說著幼兒園裡發生的事。其中一張照片上,軒軒和帆帆在迎新廟會上一起吃年糕的畫畫引起了軒軒的驚呼:「媽媽,你看,帆帆,是帆帆。」媽媽問:「你們在吃什麼呢?」「巧克力口味的年糕,我和帆帆自己做的喲!」軒軒回答。媽媽對巧克力年糕很好奇,軒軒解釋了製作方法後又說:「真想再和他一起吃年糕!」
迎新廟會照片打開了軒軒腦海中幼兒園生活的畫卷,引發了他回憶與同伴交往的具體細節。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沒有具體事物支撐,他們的回憶就是空洞的。
幼兒都願意主動與同伴交往,但疫情會使幼兒對好朋友的記憶逐漸淡忘。因此,家長可以給幼兒閱覽曾經在幼兒園活動的照片和視頻。照片裡好朋友的笑臉、一起遊戲的場景、共同學習的情境,都會喚起他們對好朋友的回憶,緩解他們對朋友的思念。
掌握社交規則,提升交往技能
媽媽在軒軒的表達裡,感受到了他和帆帆的深厚友誼,她也很想幫助軒軒實現見到帆帆的願望。想起軒軒前兩天與奶奶微信視頻,媽媽也想讓軒軒用微信視頻聯繫帆帆。聽著微信視頻連接的鈴聲,軒軒激動不已。可是下午兩點,帆帆還在午睡,第一次連線沒有成功,軒軒有些難過。
第二次,軒軒提前請媽媽詢問帆帆幾點有空,並設定鬧鐘。當帆帆出現在視頻裡,軒軒激動地手舞足蹈。兩個孩子太久沒見面,都很激動,軒軒和帆帆都自顧自地說,都沒有仔細聽對方說,結果沒說上幾句話,就因為場面太混亂而結束了交流。
在線上交流過程中,引導幼兒了解一些正確的社會交往規則十分必要。比如,線上見面後先問候,交流結束要說再見;別人說話時不要隨意插嘴,等別人說完了再說……這些基本規則可以支持幼兒與同伴的線上交流有序進行。幼兒在發出線上交流邀請前可先聯繫對方家長,根據家庭作息時間商量交流時間和方式。
規劃交往內容,提升表達能力
結束第二次視頻聊天后,軒軒看到茶几上自己新創作的「戰『疫』中的護士姐姐」,就和媽媽說:「媽媽,我想給帆帆看看我新畫的畫。」媽媽說:「那下次我們跟他聊天時再看吧。」軒軒開始期待下一次視頻連線了。他去自己的房間找出了新學會的跳棋、可愛的兒童口罩,還有恐龍書……一邊自言自語:「帆帆很喜歡恐龍的,這條霸王龍他肯定沒見過……」
幾天後,軒軒和帆帆通過微信又見面了,這次兩個小傢伙先是互相問候,然後你一言我一語,一會兒拿繪本給好朋友看,一會兒演示怎麼戴口罩,一會兒讓好朋友猜謎語……不停地展示自己宅在家裡學到的十八般「武藝」。
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交往技能本身存在欠缺,社交APP可能無法迎合他們的需求,因此,家長引導幼兒在線上交流前做好必要的內容規劃,可以提升他們交往的效果。
比如,可以運用記錄表的方式。軒軒媽媽說:「軒軒,你能把要告訴帆帆的事情都記下來嗎?順便記一下你約了幾點跟他微信,免得忘了。」軒軒拿來紙和畫筆,把繪本、樂高積木、餅乾一樣樣畫下來。拿著這張紙,軒軒就可以按照記錄的內容跟帆帆交流,媽媽就不用在一旁提醒哪些還沒分享了。
中大班幼兒可以用創意書寫的方式規劃線上同伴交流內容。小班幼兒可以請家長代為記錄,並在交流時進行提示。通過表單記錄,幼兒的線上同伴交流會更有成效。
在內容選擇上,家長應引導幼兒重點分享貼近生活,同時他們也喜愛的話題。這些話題可以消除幼兒線上交流的緊張感,促使他們盡情表達。比如,可以聊一聊疫情中度過的特殊春節,交流知道的疫情信息,分享自己喜歡的玩具、繪本和美食,也可以互相表演節目或玩遊戲。
總之,幼兒間的友誼如同一艘緩慢前行的小船,特殊時期,需要有人幫他們指明方向,讓他們友誼的小船平穩前進。
(作者單位:浙江省杭州市百合花幼兒園)
《中國教育報》2020年03月22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