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酸鈉是由葡萄醛酸和乙醯氨基己糖組成雙糖單位聚合而成的一種粘多糖,無種族特異性,它廣泛的分布於人和動物各個組織器官中,最常見的就是:眼睛的玻璃體,以及關節裡的滑液、滑膜、軟骨等。還有,咱們常聽到的整形打的玻尿酸,本質上其實也是它。
玻璃酸鈉是關節滑液和關節軟骨基質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節滑液對軟骨和軟組織的作用就像汽車發動機的機油,潤滑、營養和保護關節軟骨,它還有抗炎和鎮痛的效果。
玻璃酸鈉僅對輕中度的關節炎有效,對於程度較重的關節炎,或者伴有半月板損傷的關節炎,需採取另外的治療措施。
皮膚感染或關節活動性感染都不能做關節注射,否則會引起感染加重,這是絕對的禁忌症。
同大多數藥物一樣,玻璃酸鈉的療效也存在個體差異。一般來講,玻璃酸鈉見效較慢,很多患者首次注射後2-3周才感覺慢慢見效,但是它藥效持續時間長,所以,如果您注射過1-2次後,如果感覺沒有效果,不防堅持治療一個療程後,再觀察一段時間看看。
注射玻璃酸鈉的副作用通常不嚴重,如注射點疼痛、關節僵硬、短時間內腫脹等,一般冷敷、休息或者吃點非甾體抗炎藥就可以緩解了。
注射感染比較少見但後果極為嚴重,所以注射時一定要嚴格無菌操作。
過敏反應:較少見,表現為蕁麻疹、噁心、嘔吐、發熱、水腫(顏面、眼瞼等)、顏面發紅等。如發現過敏反應,立即停藥,並作相應抗過敏處理。
注射完成之後要進行膝關節的屈伸活動,這有助於玻璃酸鈉均勻地分布在關節腔內,起到明顯的潤滑作用,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打完之後會幫患者活動膝關節的原因。
膝關節穿刺注射玻璃酸鈉屬於有創操作,所以一定要注意不能馬上沾水,因為沾水之後有可能會對針眼產生感染刺激,導致整個關節腔出現感染的情況,一般我們建議在注射24h以後在碰水。
注意保暖,如果受涼,會導致血液循環減慢,炎性代謝產物出現堆積增加,產生積液,膝關節疼痛不適增加。
三個月內儘量不要下蹲,儘量不要上下樓梯,上廁所用坐廁,不能用蹲廁。
玻璃酸鈉注射治療成人1次1支(玻璃酸鈉約25mg)、1周1次、連續5次注入關節腔內,按症狀輕重適當增減注射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