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迎來無人時代,柏惠維康再推新款手術機器人獲批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投中網

北京柏惠維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 年,是一家專業從事醫療機器人研發、生產、銷售、運營的高科技公司。公司此前推出的「睿米」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Remebot)為我國首個正式獲批的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填補了國內該項領域的空白。公司於2018年獲得聯創資本獨家1.3億元C輪投資,用於新型手術機器人的研發。

近日,柏惠維康公司旗下RM-200型睿米手術機器人(神經外科手術導航定位系統)獲得NMPA第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標誌著公司第二款手術機器人產品正式上市。

3月20日準產批件發布通知

「睿米」首款手術機器人產品上市以來,已陸續在全國56家知名三甲醫院開展臨床手術,其中在天壇醫院、解放軍總醫院、武漢同濟醫院等12家知名醫院成功開展精度要求極高的腦深部電刺激(DBS)手術。

其中,無創傷標誌物和智能識別算法的應用實現了視覺引導下的全自動手術註冊,大幅降低醫生操作難度的同時提升定位精度,目前系統定位精度達到0.5mm以內,註冊過程僅用時2分鐘,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軟體方面,新增的BOLD、DTI、PET等多模態影像融合處理功能可以幫助醫生更精細地制定手術規劃;基於力傳感器的運動控制則讓機器人輔助內鏡手術更為便利。

2019年10月,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外科完成全國首例5G通訊支持下機器人輔助遠程DBS手術,專家藉助遠程手術平臺控制機器人完成手術規劃、自動註冊、自動定位、術中電生理監測等重要環節,術後醫學影像複查顯示雙側電極植入精度完全符合臨床標準,且和本地操作幾乎無異。

5G通訊支持下睿米機器人輔助遠程DBS手術

睿米機器人輔助遠程手術尤其是在5G通訊支持下的便捷性和精準性得到專家一致認可,這對將來緩解優質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現狀,提升區域醫療的服務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有鑑於此,宣武、天壇、中日友好等9家牽頭醫院及22家參與醫院正依託於國家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應用示範項目,逐步規範睿米手術機器人的臨床標準和應用範圍,並不斷探索機器人遠程手術的應用場景。

國家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應用示範項目啟動儀式

在眾多領域的探索裡,以口腔種植牙手術對機器人的需求最為迫切。2011-2018年,中國種植牙數量複合年增速超過50%,2018年我國種植牙數量已達到約240萬顆,但能夠熟練完成種植牙手術的醫生數量有限,遠遠無法滿足潛在的千萬量級種植牙需求。面對巨大的藍海市場和迫切的臨床需求,目前公司已開始口腔種植牙手術機器人的研發。公司基於成熟的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控制算法,針對口腔手術場景進行技術提升,打磨出具有友好的人機互動、敏捷的力控響應、定製化種植牙手術規劃的手術機器人產品。醫生藉助手術機器人,可以大幅縮短學習曲線,精準、高效地完成種植牙手術。目前,這款設備已經完成產品定型,進入臨床試驗階段,預計明年正式上市。

《經濟半小時》報導口腔種植牙機器人

在多款手術機器人產品研發、臨床應用的過程中,柏惠維康公司不斷突破機器人精度補償、機器人控制、視覺定位導航、多模態醫學影像處理等關鍵技術,並針對不同手術場景、不同手術類型進行臨床探索,為未來打造平臺化手術機器人產品集群奠定基礎。作為中關村首批前沿技術企業,柏惠維康邁出了國產手術機器人零的跨越,在資本和政策助力下,以柏惠維康為領軍的國產高科技醫療器械公司在協助醫生操作傳統手術的同時,也將全面開啟我國外科手術無人化新時代。

相關焦點

  • 醫療手術機器人公司柏惠維康獲4.3億元D輪融資
    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劉達表示,優質的投資人和充裕的資本注入將進一步鞏固公司在醫療手術機器人領域的領先地位,未來公司會堅持自主創新,持續研發新產品,建立完整的產品矩陣,提供微創、精準、高效的醫療手術機器人產品及服務。
  • 醫療機器人行業專題報告:骨科手術機器人迎來發展大時代,維持...
    機構:財通證券評級:增持手術機器人是醫療機器人最大的市場 醫療機器人包括手術機器人、康復機器人、服務機器人、輔助機器人四類2018 年全球醫療機器人市場規模為 136 億美元,預計到 2021 年將會達到 207 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 15%,其中手術機器人是規模最大的細分領域,2021 年將會達到 65 億美元,佔比 31%。亞太地區將是醫療機器人增長的拉動力。
  • 柏惠維康完成4.3億元D輪融資,率先推出口腔種植機器人產品
    醫療手術機器人公司       柏惠維康是一家專業從事研發、生產和運營高端醫療器械的高科技公司。2018年,該公司取得神經外科手術導航定位系統醫療器械註冊證,2020年,其第二款產品也順利獲批。同時,柏惠維康還是中國醫療裝備人工智慧聯盟理事單位,以及中關村前沿科技與產業服務聯盟理事單位。
  • 青年醫師辯論賽 | 機器人手術可否取代開放手術和傳統腹腔鏡手術?
    核心提示:數據顯示,自2006年國內引進首臺達文西手術機器人以來,我國已累計開展了4萬多例機器人手術。毫不誇張地說,外科手術正在逐漸走進機器人時代。那麼,開放手術和傳統腹腔鏡手術何去何從,會不會在某一天被機器人手術完全取代?
  • 達文西第四代Xi手術機器人投入使用
    日前,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舉行達文西第四代Xi手術機器人開機儀式,標誌著醫院外科醫療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進入了全新的微創時代。達文西機器人具有手術時間短、手術創傷更小、治療更精準、病人恢復更快的特點,代表了當今世界外科手術機器人的最高水平。
  • 珠澳首個達文西機器人手術日 開創精準微創新時代
    達文西機器人上崗 完成珠海首秀10 月 27 日是珠澳首個達文西機器人手術日,珠海市人民醫院外科手術室內,乙狀結腸癌根治術、胃癌根治術相繼開始,該院胃腸外科主任梁暉將達文西機器人的機械臂通過小孔插入患者體內,自己則坐在控制臺中。
  • 「機器人」給小患者做手術,這和普通腹腔鏡手術有什麼不同?
    浙大兒院妙手縫玫瑰,聊贈一枝春4月1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迎來一位特殊「手術奇才」——第四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這是全國兒童專科醫院首套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創造了一個新裡程。
  • 350萬美元「達文西」中國已有87套,手術量達11.5萬例,國產手術機器人路在何方?
    而現在一套第四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售價為每套350萬美元。相當於一幅《蒙娜麗莎的微笑》僅可以購買237套「達文西」。即便價格如此高昂,達文西手術機器人依然受到中國醫院和醫生的親昧。目前,「達文西」在國內已有87套,手術量已達到11.5萬例。面對龐大的市場需求與患者的沉重經濟負擔,手術機器人的國產化之路應該怎麼走? 上周,2019年夏季達沃斯論壇在遼寧大連舉行。
  • 機器人手術精度達亞毫米級!珠海完成首例骨科手術機器人輔助手術
    據悉,這次手術屬珠海首例,這也是珠海首次引進「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該機器人能夠完成脊柱、創傷等骨科手術,實現亞毫米級手術精度。省中醫珠海醫院的專業團隊與高精尖設備強強聯合,實現了骨科手術的微創化、精準化、智能化。「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的骨傷科,是珠海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骨傷中心、脊柱微創中心,為骨科手術機器人落戶珠海打下了堅實基礎。」
  • 贛州首臺達文西(xi)手術機器人完成手術210例
    截至目前,該院已成功完成機器人手術210例,均獲良好的手術效果,為贛醫一附院開展複雜、高難度機器人手術積累了寶貴經驗,進一步推動了贛州外科手術的進步,為贛州老百姓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2020年8月6日,贛醫一附院醫務人員為「酷奇」—— 酷酷的達文西(xi)手術機器人定製蛋糕。 醫務工作者為達文西手術機器人慶生。
  • 2000萬一臺的「達文西」專利到期,國產手術機器人機會來了嗎?
    導讀從2018年開始,由於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第一批專利保護陸續到期,美敦力、強生、西門子、史賽克等醫械巨頭開始入場。國內企業的動作更為迅猛,多家企業加入賽道,希望打破「達文西」的壟斷,有的產品已經獲批。近年歐美也有同類產品獲批,但推廣應用頗為困難。瞄準「達文西」的弱點彎道超車,或許是機會所在。△ 圖片來源:yestone2020年伊始,國產手術機器人儼然站上了風口。
  • 新一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手術治療前列腺癌
    12月17日晚,最新的達文西XI手術機器人運抵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至此該院已擁有兩臺達文西機器人。截至本月16日,該院已完成自2015年引進第三代達文西機器人以來的第3348例機器人手術。「在發達國家,一半以上的前列腺手術都是機器人來做,現在,我們醫院泌尿外科90%的前列腺癌手術和腎腫瘤手術都是在機器人輔助下完成。」邵逸夫醫院黨委副書記、泌尿外科專家丁國慶表示,在臨床上,機器人輔助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的尿控和性功能得到更好保留,而對於一些複雜的腎腫瘤,機器人輔助下的手術讓保留腎臟成為可能。
  •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總量突破100例 手術量...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手術室內,卻格外安靜,一臺肝腫物切除手術正緊張有序進行。1個小時後,手術主刀、肝膽胰外科及減重和代謝外科主任姜濤教授走出手術室,與團隊成員一一擊掌慶賀,不止為這一臺手術的成功,也為他操作的整整100例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的成功慶賀。
  • 「手術奇才」?達文西手術機器人一小時做完手術,出血幾乎為零
    說起手術,我們更多能夠想到的就是好幾個醫生圍在一起,然後好幾個小時滿頭大汗在忙,但是如今得益於科技的發達,出現了達文西手術機器人,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個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到底是何方神聖?首先這個機器人在系統組成上,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外科醫生作業系統、4臂床旁機器人手術系統、高清晰成像系統。在實際手術中,醫生不必接觸患者身體,可直接通過控制板操縱機械臂實施手術。如此高難度的手術,對於人來說,進行起來十分麻煩,但是如果是機器人就得心應手。
  • 山東首例Mako機器人輔助髖關節置換手術在青大附院完成
    首日兩臺手術圓滿成功「術前,病人的CT會被導入機器人的導航模塊當中,進行精準的術前規劃,在3D的圖像上精確的模擬假體安放的各種參數...」當天,青大附院啟用Mako機器人輔助成功完成了兩臺髖關節置換手術。早9點,青大附院副院長、骨科醫院副院長、運動醫學科主任於騰波成功為患者完成了省內首例Mako機器人輔助髖關節置換術,手術順利,一氣呵成。
  • 我院啟用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
    我院啟用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肝膽胰外一科69歲膽囊結石患者成首例11月24日上午8點,濟南市中心醫院在手術室舉行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啟用儀式,院黨委書記、院長蘇國海教授,副院長李雲教授,醫務部部長華永新,麻醉科主任任傑、副主任孟凡軍,手術室護士長王朝陽共同為第四代達文西機器人手術系統揭彩。
  • 這個叫「達文西」的手術機器人最近為什麼火了?
    他是醫療界的活躍份子,或許有望創下教科書級的「手術作品」。得名於藝術大師達·文西達文西手術機器人,是帶有外科手術系統的高級機器人平臺,最初以麻省理工學院研發的機器人外科手術技術為基礎,其設計理念是通過使用微創的方法,實施複雜的外科手術。
  • 這家企業的微型手術機器人進入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評通道
    近日,由華科精準(北京)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神經外科導航定位系統(型號:Q300),獲批進入國家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通道,成為華科精準繼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磁共振實時監測顱內雷射消融系統之後的第三款國家創新醫療器械。
  • 機器人輔助食管癌根治手術的應用|達文西機器人|食管癌|機器人|...
    醫用機器人已在前列腺手術中被廣泛應用且大有取代傳統微創手術和開放手術的趨勢[5],在食管外科領域,雖然已有文獻報導機器人輔助食管癌切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6-7],相對於傳統腔鏡,既往研究提示圍手術期的效果類似[8],遠期治療效果還有待進一步研究[9]。本研究將分析我院胸外科 148 例機器人輔助下 McKeown 和 Ivor-Lewis 食管癌根治手術的圍手術期治療效果及應用經驗。
  • 機器人能做手術嗎?看看手術機器人企業術銳獲近3億元B輪融資
    打開APP 機器人能做手術嗎?看看手術機器人企業術銳獲近3億元B輪融資 機器人技術與應用 發表於 2021-01-15 17:50:26 近日,北京術銳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術銳)宣布獲得近3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國投招商領投,辰德資本、順為資本、天峰資本和匯鼎投資跟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