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個小時千餘字,90後書家小楷入國展

2020-12-21 書法田園

三四小時千餘字,90後書家小楷入國展

在十二屆全國書法篆刻展覽上,1992年出生的許登科以小楷入展。許登科名字叫得好,登科——一舉中的,這也暗合了他入展作品的創作過程:洋洋灑灑千餘字,短短三四小時完成,沒有刻意準備,沒有精心製作,一切顯得順利、自然。

許登科作品

這從側面也反應出,許登科對書寫的熟練。其實,在當代青年書家群體中,有很多像他這樣的,有良好的知識儲備,有高超的書寫技法,對書法審美也有清晰的認識。但書法不僅僅是寫字,從許登科《創作自述》中,我們能看出其對書法的思考,還是比較深入的。

許登科

創作自述

■ 許登科

學習寫字已近十年,對楷書用功尤勤。十二屆國展信息發布之後,不敢怠慢,決定用入展率最高的小楷進行創作,作品洋洋灑灑千餘字,不計工拙,三四小時便完工,蓋章,寄出。結果出乎意料,幸運入展!

在此,與大家交流學書心得,談談幾點體會。

許登科作品

一、如何臨帖

臨帖最好選準一種風格類型,隨後可以臨習同種風格類型的字帖。主攻一家,臨上一段時間,把一家吃透後再換別的帖。

對於所學對象要作系統研究,對書家的生平、思想、師承等有所了解,在多層面立體的結構上把握所學書風。最後再聚焦到所臨習的字帖,對字帖有個反覆認識的過程。

當知識、修養等各方面的積累都上了一個臺階,在認識提高的基礎上,再次臨寫會有新的收穫,反覆幾年下來,不同階段解決不同的問題。

許登科楷書作品局部

學書的過程就是自我完善的過程。米芾在《海嶽名言》中記述了自己的學書過程:「壯歲未能立家,人謂吾書為集古字,蓋取諸長處,總而言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見之,不知以何為祖也。」

這段話說明了米芾從宏觀大局處著手,並不是簡單的「七拼八湊」,看似所謂集古字,實則可窺其學習書法的手段。我也受其學書影響,初學王羲之小楷,後又接觸明清時期的小楷,轉而再回到王羲之的小楷上面,從而產生不同的感覺與收穫。

許登科作品

二、入古

學書各有各法,但是對於傳統的深入認識與準確理解是最為基礎的,也是最重要的保障。書不入古,終為下品。縱觀書法史上的一流書家,他們入古的時間都很長。

傳王羲之學鍾繇書入山中20年,遍書山石樹葉,書藝日進,及中年後漸通化,創行草書新樣式,受到時人推重;元趙孟宗唐入晉,強調入古,終生不輟,為宋以後書法史的高峰,影響明清書壇。

由此可見,從古至今,向古人學習是書家學習的不二法門,一定要向古人學習,從古人的書作中汲取養分,聞聞他們的「氣息」。

許登科作品

三、參悟

悟性,是一個學書者必備的先天因素,留意於物,往往成趣。張旭《論草書》曰:「餘學草書幾十年,終未得古人用筆相傳之法。後因見道上鬥蛇,遂得其妙。」張旭見擔夫爭道的筆法意,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的草書筆勢。懷素師法夏雲奇峰悟得草書的各種變態。學習書法如能留意各種事物的形態、變化並悟得其中奧妙,方可頓悟,書藝精進!

許登科作品

絮絮叨叨說了這麼多,總結了自己學書幾年來的一些心得體會,也深知自己差之甚遠,書之難,難於承古出新,難於得其平淡衝和之氣。文字生成至今,敬畏者有之,褻瀆者有之,餘以為諸事宜常存敬畏,內不欺己,外不欺人,則終有所得也。

相關焦點

  • 90後女孩憑藉雅致細膩的小楷入12屆國展,參以寫經筆意,爽潔
    從各種各樣的書法賽事上來看,主要凸顯出一個重要的特點,80後書法家們已經成為了主力軍,成為了中堅力量,而90後也異軍突起,當仁不讓,成為當今書壇裡的新生力量,並且在書壇中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尤其是各個大學開設了書法專業後,90後也頻頻亮相於各種書法賽事,並嶄露頭角,成為當今書壇裡的一抹新綠
  • 他的小楷宗鐘王,雅致妍美,清新別致,多次斬獲國展大獎,羨慕
    一直以來,都有這樣的說法,不善小楷者不書家,也就是說,小楷是衡量一位書法家的重要尺度,而當今書壇,小楷卻是很多書法家的短板,一提到小楷,有些書法家就感覺到膽戰心驚,而他卻不然,他不但擅長小楷,而且還憑藉小楷多次入選國展,成為一名真正的書法實力派,他就是來自廣西的蔣銳,現為廣西書法家協會會員
  • 連入兩屆國展,獲書法最高獎,他是如何打造參展作品的?
    趙立志作為一個70後,趙立志在書法圈內不可為不知名。他在全國書法展中,入展、獲獎很多:獲過書法最高獎——蘭亭獎的佳作獎,連續在十一屆國展、十二屆國展中入展,至於其他的如青年書法展、草書展、冊頁展等中國書協的國展·系列展則更是數不勝數。
  • 迎合了評委的「好色」,這件篆書在書法國展獲獎
    在當今書壇一切為展覽的大環境中,書家為了獲獎人展而精心準備作品,理所當然,適當地拼接一下也未嘗不可。12屆國展作品,可看出作品裝飾性很強書家這樣做,也是緊跟展覽風尚,和評委的「好色」也不無關係。縱觀全國展中的獲獎、入展作品,沒有幾幅不是拼接的,也沒有幾幅是一種色調的,但過於裝飾不免使書家失去了自己的個性,一切為展覽而創作,去迎合評委的喜好,不少人喜歡將書法作品「包裝」、「深加工」,來提高獲獎入展的機率。張紅傑此作便是大環境下的典型產物。
  • 「6尺整紙寫28個字」,他以歐體大楷,在書法國展獲獎
    現在在國展等大的書法展上,小歐的楷書成為一種新的時尚,這或許也和程志宏等人有些關係。程志宏獲獎作品程志宏本科、研究生先後畢業於中國美院、首都師法大學的書法專業,所以有著良好的書法基礎,再加上近年多次在國展、蘭亭獎上入展、獲獎,一時成為具有代表性的青年書法家。
  • 他是一位鄉村女教師,其小楷有鐘王韻,亦有自我,入第三屆冊頁展
    一提到國展獲獎者,我們都會順其自然地聯想到這位或者那位書法家,其實則不然,也有非書法家入選國展的,雖然是少數,但是卻是現實,在第三屆全國冊頁展上就有這樣一位,她是一位鄉村女教師,卻將小楷寫到了一種極致狀態,其小楷有「鐘王」韻致,亦有「自我」,個性突出,她就是被韋斯琴提名的張義芬,從她的履歷上看
  • 國展人物——陳逸
    習書時將各不相連,形態迥異的文字,通過疏密變化、氣韻連貫,構成不同風格的日常景觀甚至音律。小楷形若小橋流水,賞若江南小調;行草觀如山川綿延,品如餘音繞梁;草書如天風浪浪、雲水濤濤.這樣的審美愉悅,構成了我日常生活的意義所在。  書法即生活,書法教育更是一種事業。
  • 收藏版,中國曆朝書法小楷經典合集
    他是由隋人唐的書法大家,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合稱「初唐四家」。其書法遒麗和雅,格調極高。 《破邪論序》為虞世南小楷代表之作。用筆豐潤圓融,方圓兼備,柔中有剛,以韻取勝。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該碑在章法上形成了行距寬於字距的布局體系,給人以心曠神怡的藝術享受。
  • 創作耗時一天,她的2200字書法作品入國展,草書古樸稚拙
    在中國書協主辦的全國首屆」長江杯「書法作品展(國展單項展)上,湖北書法家高冬媛的草書作品入展。高冬媛的草書為章草,作品古樸率真,也很有形式感。她在創作手記中,從內容選擇,到書體、形式、章法的選擇,都仔細地表達出來。今刊發出來,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示。
  • 寫得一手逆天小楷,直追文徵明,因神經病而死
    我居於「通省大都」;如果換個地方 我的名聲哪能夠及得上他呢?初名坊,字存禮 後更名道生,明浙江鄞人 官至禮部主事,豐道生博學工文 尤精書法,小楷神韻直追文徵明
  • 800年來「小楷第一人」,他一天能寫10000字,水平不亞於王羲之!
    逐步形成了以篆書系統和隸書系統中草書、行書、楷書多種書體並存的狀態,後世成名的書家無不是都在這幾種書體當中有著精深的造詣,如若不能打通五體,不能在每一種書體當中到了一定的高度,是不能稱之為書法家的!小楷在中國書法史上經歷了晉唐的高峰,有經歷了明清的變法,在有元一代,有一個人在小楷上承接魏晉,被譽為800年來「小楷第一人」,他一天能寫一萬字,水平不亞於王羲之!他就是趙子昂!
  • 1500字楷書入國展,功力深卻沒個性,作者:沒個性也是個性
    除了十二屆國展外,他還入展過中國書協主辦的全國第二屆楷書作品展等,獲得過浙江省第二屆鄉鎮書法比賽金獎、浙江省第九屆全浙展二等獎、浙江省第十屆全浙展·優秀作品獎(金獎),還獲得過2019浙江省書協個人年度獎。
  • 歷代最值得推薦的小楷書法名家名作
    他與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並稱為初唐四家。楷書發展到唐代,已經達到完美境地,成為後世學習的楷模,歐陽詢為楷書最早的代表。 《心經》是歐陽詢小楷代表作,用筆犀利,剛柔相濟,字字嚴整端莊,理法兼備。
  • 56字的書法,用了3種宣紙、4種書體,「花哨」就能獲最高獎?
    在當今書壇一切為展覽的大環境中,書家為了獲獎入展而精心準備作品,理所當然,適當地拼接一下也未嘗不可。書家這樣做,也是緊跟展覽風尚,和評委的「好色」也不無關係。展廳縱觀全國展中的獲獎、入展作品,沒有幾幅不是拼接的,也沒有幾幅是一種色調的,但過於裝飾難免使書家失去了自己的個性,一切為展覽而創作,去迎合評委的喜好,不少人喜歡將書法作品「包裝」
  • 武則天令人寫的小楷,在敦煌埋了1000年,書法史上的最高水平!
    很多人學習小楷書法不知從什麼地方開始入門,我們先簡單梳理一些中國書法史上的小楷的基本脈絡。首先,學習小楷要看你是出於什麼目的,是單純想憑藉自己的一己之好,想把字寫規整,那麼你就遍覽歷代名家小楷集,找一件自己喜歡的字帖,練習就是了。
  • 清華教授「射墨大師」邵巖小楷曝光,網友看完驚呆了…
    邵巖針管射墨事件後, 毀、譽之聲隨之而來。 今天,我們還原一個傳統的邵巖, 一起來看看他寫的小楷, 不少網友看後,驚呆了…
  • 60後業餘書法家,「抓鬮」進入國展,行書瀟灑犀利
    在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覽上,重慶書法家周藝雲的八尺行書作品入展。周藝雲是第一次進入國展,可他是位60後的作者,今年已經56歲了。他幫周藝雲分析「國展形勢」,為他確立「創作方向」。劉先生說:「全國寫米字的高手太多,但把米芾行書寫得很大的卻較少。你若能以米芾大字行書作八尺整張作品,成功的希望還是比較大的!」
  • 辛丑將至,聊聊庚子寫小楷那些事
    [流淚][捂臉][捂臉]        這是著名小楷書家嚴安老師的打油詩,詩中有部分內容也是我的感受,不過我不怎麼投展和賣作品,所以這部分未能產生共鳴。     回看微信朋友圈,轉眼間我接觸小楷已經超過了五年的時間,五年對於一個人的一生來說不算很長,但對於現在許多學了一兩年就能輕鬆入國展獲大獎的年輕人來說確實是太長了,慚愧慚愧。這點毫不誇張,朋友圈裡就有不少這樣的青年書法「暴發戶」、「收割機」,他們目標清晰,起點高,有名師指導,少走了許多彎路,腦袋聰明又肯吃苦,關鍵還長得帥,你說氣人不!
  • 保安大爺「瘦金體」告示,為何能勝過書法國展的作品?
    保安大爺寫牌子,用的是瘦金體。 國展上的瘦金體作品 在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上,有一件瘦金體作品入展,這在書法國展的歷史上是很少見的。
  • 文徵明66歲大作《小楷千字文》,掌握好這些字,助你書法突飛猛進
    所書《千文》四體,楷法絕精工,有《黃庭》、《遺教》筆意,行體蒼潤,可稱玉版《聖教》,隸亦妙得《受禪》三昧,篆書斤斤陽冰門風,而楷有小法,可寶也。王世貞對文徵明的小楷給予高度的讚揚,其小楷可以說是名動海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