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女孩憑藉雅致細膩的小楷入12屆國展,參以寫經筆意,爽潔

2020-12-23 大白書法

從各種各樣的書法賽事上來看,主要凸顯出一個重要的特點,80後書法家們已經成為了主力軍,成為了中堅力量,而90後也異軍突起,當仁不讓,成為當今書壇裡的新生力量,並且在書壇中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尤其是各個大學開設了書法專業後,90後也頻頻亮相於各種書法賽事,並嶄露頭角,成為當今書壇裡的一抹新綠,而她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她憑藉雅致細膩的小楷入選了12屆國展,她的小楷很有韻味,尤其是參與寫經筆意,在古香古韻中開闢了一種新境界,她不僅斬獲的12屆國展大獎,而且還曾經斬獲了第八屆中國書壇新人新作展獎、全國第二屆大學生書法篆刻作品展獎、全國第六屆婦女書法篆刻展獎等,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書法「老手」,她就是汪靜茹。

汪靜茹,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連雲港市書法家協會會員,南京印社社員,蒼梧印社社員,大學期間,師從著名的書法家鍾明善、薛養賢、何連海等諸位先生,不僅書法理論基礎深厚,而且書法實踐充實,打下了良好的書法基礎,這也為她在國展中大展手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她擅長書法諸體,尤其是小楷為最佳,其小楷不僅有鍾繇蕭散簡遠的意境,也有大王的妍美。

她的小楷在用筆上非常有特點,爽潔輕快,讓人欣賞後有一種輕鬆的感覺,尤其是在點畫中參與寫經體筆意,顯得十分端莊秀麗,點畫的大小,長短,調節自然,在書寫過程中充分體現了騰挪、正、俯仰、開合,盡其形勢,姿態萬千,字裡行間透透著一種純正的氣息,筆筆驚豔,字字精準,顛覆你的審美。

她不僅擅長小楷,還擅長其他書法諸體,行草書以二王為主要格調,作筆法上的提純與豐富,對金文大篆等也頗有見解和心得,在她的筆下,也發揮的淋漓盡致,不拘一格,90後真是一種新氣象。

相關焦點

  • 三四個小時千餘字,90後書家小楷入國展
    三四小時千餘字,90後書家小楷入國展在十二屆全國書法篆刻展覽上,1992年出生的許登科以小楷入展。十二屆國展信息發布之後,不敢怠慢,決定用入展率最高的小楷進行創作,作品洋洋灑灑千餘字,不計工拙,三四小時便完工,蓋章,寄出。結果出乎意料,幸運入展!在此,與大家交流學書心得,談談幾點體會。
  • 他是一位鄉村女教師,其小楷有鐘王韻,亦有自我,入第三屆冊頁展
    一提到國展獲獎者,我們都會順其自然地聯想到這位或者那位書法家,其實則不然,也有非書法家入選國展的,雖然是少數,但是卻是現實,在第三屆全國冊頁展上就有這樣一位,她是一位鄉村女教師,卻將小楷寫到了一種極致狀態,其小楷有「鐘王」韻致,亦有「自我」,個性突出,她就是被韋斯琴提名的張義芬,從她的履歷上看
  • 他的小楷宗鐘王,雅致妍美,清新別致,多次斬獲國展大獎,羨慕
    一直以來,都有這樣的說法,不善小楷者不書家,也就是說,小楷是衡量一位書法家的重要尺度,而當今書壇,小楷卻是很多書法家的短板,一提到小楷,有些書法家就感覺到膽戰心驚,而他卻不然,他不但擅長小楷,而且還憑藉小楷多次入選國展,成為一名真正的書法實力派,他就是來自廣西的蔣銳,現為廣西書法家協會會員
  • 連入兩屆國展,獲書法最高獎,他是如何打造參展作品的?
    他在全國書法展中,入展、獲獎很多:獲過書法最高獎——蘭亭獎的佳作獎,連續在十一屆國展、十二屆國展中入展,至於其他的如青年書法展、草書展、冊頁展等中國書協的國展·系列展則更是數不勝數。趙立志11屆國展入展作品2005年過後,又重新拾筆,臨習王鐸、傅山、黃道周、康有為、趙之謙等明清大家,一段時間過後,向上追臨宋四家和唐代書家,在孫過庭、懷素、黃庭堅等草書上,下功尤多
  • 「6尺整紙寫28個字」,他以歐體大楷,在書法國展獲獎
    在中國書協主辦的第二屆「趙孟(兆頁)」獎全國書法作品展上,程志宏的6尺整張楷書作品,被評為獲獎作品。程志宏這件獲獎楷書作品,來源於歐體——歐陽通的楷書。程志宏對書法研習很深,卻選擇了常人很少涉獵的小歐的楷書,足見他眼光的獨到。
  • 武則天令人寫的小楷,在敦煌埋了1000年,書法史上的最高水平!
    很多人學習小楷書法不知從什麼地方開始入門,我們先簡單梳理一些中國書法史上的小楷的基本脈絡。首先,學習小楷要看你是出於什麼目的,是單純想憑藉自己的一己之好,想把字寫規整,那麼你就遍覽歷代名家小楷集,找一件自己喜歡的字帖,練習就是了。
  • 60後業餘書法家,「抓鬮」進入國展,行書瀟灑犀利
    在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覽上,重慶書法家周藝雲的八尺行書作品入展。周藝雲是第一次進入國展,可他是位60後的作者,今年已經56歲了。周藝雲曾說:「對於像我這種從未經過專業科班訓練的業餘選手,要夢圓國展,難上加難。」然而,第12屆書法國展,讓他這個業餘選手,最終打進了「專業賽場」。
  • 保安大爺「瘦金體」告示,為何能勝過書法國展的作品?
    告示是寫在一塊三合板上的一則「溫馨提示」,告訴大家為了院子的安全,進院後要隨手關門。 保安大爺寫牌子,用的是瘦金體。
  • 迎合了評委的「好色」,這件篆書在書法國展獲獎
    12屆國展作品,可看出作品裝飾性很強書家這樣做,也是緊跟展覽風尚,和評委的「好色」也不無關係。縱觀全國展中的獲獎、入展作品,沒有幾幅不是拼接的,也沒有幾幅是一種色調的,但過於裝飾不免使書家失去了自己的個性,一切為展覽而創作,去迎合評委的喜好,不少人喜歡將書法作品「包裝」、「深加工」,來提高獲獎入展的機率。張紅傑此作便是大環境下的典型產物。
  • 國展人物——陳逸
    隨著眼界的開闊,始知魏晉風範,進而慕二王雅逸,臨蘇米諸貼,經年累月,鑽研琢磨,愈感書法藝術精深,只有心神俱往、碑帖兼學並直至筆頭寫爛,才能窺其堂奧。四十年來,我誠惶誠恐,常懷一顆敬畏之心,在謀生之餘不忘守望經典,雖小有所得,但自知筆下法度有虧,失之小巧。2005年末,蒙陳新亞先生不棄,忝列門下,得以接受嚴謹的法度,得以見識碑帖背後所蘊含的歷史內涵和藝術底蘊,使自己的書藝有了較大的提升。
  • 柳體也能上國展,評委留下一句話,值得思考
    國展是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的簡稱,是書法界的盛會,每四年舉行一屆,至今已經舉辦了12界,被稱為書法界的「奧林匹克」,廣義上的國展還包括中國書法家協會舉辦的其它全國性的書法大展,比如楷書展、隸書展、篆書展、婦女書法展等等。
  • 鄭林學黃庭堅草書兩年,用山谷筆意抄其詩為八尺大草就入了國展
    鄭林入展十二屆國展的草書《黃庭堅詩<次韻吳宣義三徑懷友>》編輯釋文:佳眠未知曉,屋角聞晴哢。 萬事頗忘懷,尤牽故人夢。 採蘭秋蓬深,汲井短綆凍。作品局部編輯編輯重慶鄭林入展十二屆國展的草書《黃庭堅詩<次韻吳宣義三徑懷友>》創作手記:
  • 1500字楷書入國展,功力深卻沒個性,作者:沒個性也是個性
    在中國書協主辦的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覽上,浙江書法家雷淼餘以楷書作品入展。雷淼餘的這件作品以趙文敏的楷書為根基,含蘊文雅,精美靈動。雷淼餘12屆國展入展楷書作品雷淼餘是位浙江金華的少數民族書法家,他的民族為畲族。他出生於1978年,作為書法家來說,這樣的年齡正處於創作的黃金時期。
  • 書法國展上的歐體楷書,為何更青睞小歐?
    常有人說,寫唐楷難以入國展,其實這只是片面的認識。且不說在歷屆國展都能出現的褚遂良、顏真卿系列的作品,在十二屆國展上還出現了一件柳體作品。在當下的書法展覽中,有個現象就是取法精純的作品越來越受關注。12屆國展上的柳體楷書作品以十二屆國展為例,就有多件歐體作品,尤其是歐陽詢的行書風格的作品比較多。作為楷書,歐體風格的也有好幾件。
  • ...協會員的書法不學館閣體印刷體,小楷照樣寫的很美,有文靜典雅之美
    拿楷書來說,有人喜歡魏碑,有人喜歡魏晉小楷,有人喜歡唐楷,有人喜歡印刷體館閣體楷書;拿草書來說,有人喜歡章草,有人喜歡今草,有人喜歡狂草;真所謂眾口難調。坐在家裡面寫什麼都屬於個人私事,喜愛什麼字體都是個人私事,只要你寫得開心就好,但作為展覽和公眾場合傳播的書法肯定要有個標準。這個標準不是憑每個人所謂的美感就能品出來的。如果每個人憑個人的美感品評書法,那就會鬧笑話。
  • 辛丑將至,聊聊庚子寫小楷那些事
    回看微信朋友圈,轉眼間我接觸小楷已經超過了五年的時間,五年對於一個人的一生來說不算很長,但對於現在許多學了一兩年就能輕鬆入國展獲大獎的年輕人來說確實是太長了,慚愧慚愧。這點毫不誇張,朋友圈裡就有不少這樣的青年書法「暴發戶」、「收割機」,他們目標清晰,起點高,有名師指導,少走了許多彎路,腦袋聰明又肯吃苦,關鍵還長得帥,你說氣人不!
  • 清華教授「射墨大師」邵巖小楷曝光,網友看完驚呆了…
    邵巖針管射墨事件後, 毀、譽之聲隨之而來。 今天,我們還原一個傳統的邵巖, 一起來看看他寫的小楷, 不少網友看後,驚呆了…
  • 滿眼都是新「館閣體」的書法國展,就是我們追尋的未來?
    12屆書法國展現場當我們站在當代書法國展展廳裡欣賞書法作品時,直教人感嘆:形勢一片「奼紫嫣紅」,風格卻是「大同小異」。12屆書法國展入展作品毋庸置疑,評委選擇的,絕大部分作品是好的。而那些不符合評委口味的作品就真的不好嗎?
  • 創作耗時一天,她的2200字書法作品入國展,草書古樸稚拙
    在中國書協主辦的全國首屆」長江杯「書法作品展(國展單項展)上,湖北書法家高冬媛的草書作品入展。高冬媛的草書為章草,作品古樸率真,也很有形式感。她在創作手記中,從內容選擇,到書體、形式、章法的選擇,都仔細地表達出來。今刊發出來,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