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個好朋友,人長得特別漂亮,身材又好,是北京某大醫院的護士長。
自身條件這麼好,工作能力又強的人,惹很多人羨慕嫉妒恨,但是她自己卻很自卑,總覺自己哪裡都不好。這一點,幾乎所有人都無法理解,誰也不知道她能有什麼可自卑的,所以她除了工作同事之外,能交的朋友很少,人際關係也很簡單。
她最痛苦的就是為什麼明明什麼都有了,心裡卻一直很空,一點幸福感都找不到。
在我的建議下,她去做了心理諮詢,發現自己的自卑,跟她小時候是被姥姥帶大的,有非常大的關係。
他們家兄妹三個,她是最小的,上面有一個哥哥和姐姐,她出生之後,就被媽媽送到姥姥家撫養了。
其實她的姥姥也是那個年代的知識分子,對她也很好,但是她始終有種被拋棄的感覺,她認為是因為自己不夠好,所以爸媽才不要她了。
其實她的爸媽,對她也很好,有空就去姥姥家看她,給她買個各種禮物,對她的要求,基本上是有求必應,並且她6歲需要上小學的時候,爸媽就把她接到身邊了,從來不打罵她,就連哥哥姐姐都特別羨慕她。
但是在她心裡,始終有個過不去的坎,一直覺得是自己不好,爸媽才把她送到姥姥家。
她特別渴望,爸媽能像打罵哥哥姐姐那樣打罵她,因為在這個家裡,她總感覺爸媽對她客氣得像個外人。
所以從小到大,她很少能與人建立親密的人際關係,三十歲結婚,三十八歲離婚,沒有孩子,至今仍單身,她身上的那種孤獨感,真的很讓人心疼。
她一直覺得自己唯一的親人就是姥姥。
在姥姥去世的那天,她感覺自己一半的靈魂都被抽走了,這個世界上只剩下自己了。沒有了姥姥的存在,她的爸爸媽媽對她來說更像外人了,甚至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活下去的勇氣。
即便這樣,她的爸媽竟然認為她太矯情,對她那麼好還不滿足,心裡的痛楚只能自己往肚子裡咽了。
其實像我朋友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多數都是因為出生後被送到老人身邊養育。
再回到父母身邊,很難和父母建立親密關係,從而影響長大後的人際關係。
很多父母都會以為小孩子沒有記憶,長大了或者能上學了就接到身邊,一點問題都沒有。
殊不知,孩子從小離開父母身邊,無法跟父母建立親密的關係,有強烈的被拋棄感,也很難建立安全感,這就是自卑的根源。
長大後無論取得多少成就,內心依然很自卑,無法與人建立親密的人際關係,哪還有什麼幸福指數。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德軍轟炸一個城市,很多父母為了避難,把孩子送回鄉下或者其他地方,但是有些父母不忍心和孩子分離,覺得一家人死也要死到一起,就一起在被轟炸的城市裡僥倖活下來。
後來有心理學家,對被送走的兒童和留在父母身邊面對轟炸的兒童,進行了長期追蹤,發現一直和父母在一起的兒童心理更加健康。
雖然他們目睹了戰爭的殘酷,心理會留下創傷,可是父母在身邊,孩子還是可以有安全感的。
所以真的建議每一位父母,有條件的一定要把孩子留在身邊,沒有條件的也一定要創造條件把孩子帶著身邊。
如果真的沒辦法親自養育孩子,那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先不要生孩子,相信自己總有一天可以有條件把孩子養育在身邊,到時候再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來也不會晚。
父母與孩子本是緣分一場,既然遇見,就請好好守護相愛,直到孩子長大了,飛遠了,我們和孩子們只有心裡的一線牽,沒有兩不相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