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產業洞察:最近一年 六成跑者花錢療傷

2020-12-15 新華網客戶端

特別聲明:本文為新華網客戶端新媒體平臺「新華號」帳號作者上傳並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華號的立場及觀點。新華號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2019年中國跑者平均花費多少?哪類人群最有意願把錢花在跑步上?投入在裝備、治療傷病、訓練上的費用各自是多少?中國跑者2019年平均買了多少雙鞋?想必業內人士高度關注國內馬拉松人群2019年的消費數據。

尼爾森體育近日推出《中國馬拉松人群與消費洞察報告》,這是中國市場上首次針對馬拉松跑者最全面、最專業的消費行為調研報告,幫助品牌在馬拉松賽事恢復後,精準投放廣告,實現曝光價值最大化。

尼爾森體育同步推出了《2019馬拉松賽事媒體曝光價值報告》,深度分析品牌在賽事轉播所獲得的媒體價值與品牌曝光(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新晉跑者佔比依然很高

隨著近5年中國馬拉松熱潮的影響,跑步成為潮流,跑者增速飛快:近3年內新增的規律性跑者為66%,近5年內新增的規律性跑者為90%。尤其女性、年輕跑者增速最快,品牌應關注與培育這些初級馬拉松跑者市場。

跑步的益處多多。66%的跑者為了增強體質開始跑步,不同性別、年齡的跑者開始和堅持跑步的原因差異較大,多為緩解壓力、培養個人愛好、保持身材和減肥。年齡偏大的跑者偏好清晨7:00以前進行跑步訓練,年輕跑者偏好傍晚和夜晚跑步。未來應關注年輕人夜跑過程中對裝備、服飾的安全性、保暖透氣性和舒適性的需求。

2/3跑者會看馬拉松賽直播

普通人看似無聊的馬拉松比賽,調研顯示,卻有67%的跑者表示會收看馬拉松賽事直播,其中大部分人首選CCTV5;讓跑者通過馬拉松賽事直播,從歷史、文化、旅遊多角度了解舉辦城市,也是很多城市舉辦馬拉松賽事的初衷。

63%的跑者會觀看自己所參加的馬拉松比賽回放。社交平臺、體育類網站/APP、視頻類網站/APP是最主要的觀看渠道。

跑者認為當前馬拉松賽事直播需要改進的方面為:增加賽事主辦城市的賽事服務、文化底蘊、旅遊信息的介紹,多關注大眾選手,解說更專業,給觀眾普及一些馬拉松知識、跑步方式和技巧訓練等。

海外馬拉松中東京最受推崇

有77%的跑者是在近兩年參加馬拉松賽的。半程馬拉松在所有項目中最受歡迎。核心跑者和痴狂跑者*參加全程馬拉松和越野賽的比例明顯較高。

時間和交通是跑者選擇賽事時的主要考慮因素。馬拉松舉辦城市在吸引跑者參賽時,城市魅力、賽事口碑和等級、賽道和旅遊資源,是跑者在乎的主要宣傳點。

也許是因為日本與中國一衣帶水,又或是令人神往的極致入微的細緻服務,在海外馬拉松中,東京馬拉松的賽道是跑者未來一年最想出國體驗的一段旅程。

*我們按照本次調研數據對跑者類型做了一個劃分:

休閒跑者:平均月跑量50公裡以下,或平均每周跑步1-2天

核心跑者:平均月跑量50-200公裡,或平均每周跑步3-4天

痴狂跑者:平均月跑量200公裡以上,或平均每周跑步5-7天

線下訓練營——品牌營銷好渠道

馬拉松跑者認為比賽前的訓練很重要,這是保證馬拉松比賽穩妥完賽的主要方式:包括讓身體進入比賽狀態、了解自己的實力狀況、確保完賽以及避免發生意外。因此,88%的馬拉松跑者會進行賽前規律訓練。

現階段,進行賽前規律訓練的馬拉松跑者,通常採取免費跑步訓練的方式,即自己制定賽前訓練的目標和計劃,付費跑步訓練市場尚未發展成熟。

從長遠來看,雖然免費訓練仍是主流,但線上訓練、跑團組織、跑步私教、品牌訓練營具有一定發展潛力。

跑者尤其女性、18-45歲中青年跑者,對付費訓練的接受度在增加。未來一年,部分跑者表示希望參與有專業指導的跑團/訓練營,包括由品牌方組織的訓練營活動。

NIKE跑鞋全面獲勝

近一年內購買過的馬拉松跑步裝備中,跑鞋佔比最高(82%);其次為跑步服(69%)、跑步腰包/臂包(57%)、智能手環/手錶/心率表(53%)和跑襪(53%)。從跑者最喜歡的跑鞋和運動服飾品牌來看,Nike耐克是跑者最喜歡的路跑鞋服品牌。其次為亞瑟士、阿迪達斯、李寧、安踏。

67%的全馬跑者喜歡越野跑鞋,Salomon 薩羅蒙是全馬跑者最喜歡的越野跑鞋品牌。

中國跑者平均一年購買3雙跑鞋,其中青年跑者對跑鞋消費支付意願更加強烈。

近一年內跑者購買跑鞋的平均花費為1888.75元,購買運動服飾的平均花費為1567.49元。跑者購買的跑步可穿戴設備的平均價格為1888.75元。

跑者當前擁有的跑步記錄設備中,手機跑步或運動APP的比例最高,佔69%;其次為運動(GPS)手錶,佔46%;運動手環的擁有比例為34%。

去年平均花費11418元

2019年中國跑者平均花費為11418元,主要花在跑步裝備和賽事開銷上。有51%的跑者聲稱自己在馬拉松上的投資多於往年,年輕人的消費意願明顯更高,更願意為跑步這項運動進行服務和知識付費,而高收入人群更是這個消費的主力軍,消費水平也有所增加。據數據顯示,隨著年齡和跑齡的增長,未來馬拉松市場消費值得期待。

跑馬去旅遊方面,有50%的跑者有外地參賽的經歷,過去一年平均花費為4598.84元。外地參賽的跑者,71%會品嘗當地美食、特色小吃,64%會在當地旅遊觀光。

跑步訓練方面,31%的跑者最近一年使用過付費跑步及交叉訓練,主要的訓練方式為健身房會員(23%)。跑者最近一年在訓練上的平均支出為1639.66元。50%的跑者加入了跑團組織或俱樂部,其中加入免費跑團的比例為39%。付費參加跑團/組織/俱樂部組織的跑者,最近一年跑團會員會費的平均支出為399.03元。

運動康複方面,年輕跑者較年長跑者更擔心身體的潛在傷病風險,34%的跑者使用跑步醫療康復服務,最經常使用的是專業放鬆按摩服務,其次為跑步後足療。

最近一年,60%的跑者在跑步康復保健、損傷治療方面有支出,平均支出為533.73元。

中國跑者消費報告的核心價值

對於賽事持權方來說,更深刻和廣泛的理解跑者消費行為,有助於在日常工作中更好的和不同類型的跑者去溝通,更有針對性的策劃賽事組織的環節,在更有針對性的渠道進行跑者招募和營銷投放,幫助賽事高效的運轉。

對於品牌方來說,理解跑者的消費行為,能有效的針對不同年齡的目標客戶群的線上、線下消費習慣,參與、觀看渠道進行營銷投放,也能更宏觀的理解市場動態和增長方向。

中國跑者消費者洞察是尼爾森體育長期關注的重點研究對象,在此年度標準化調研產品之外,我們同時也為各品牌方、賽事方提供定製化調研服務。

(丁丁runner)

來源:新華號 馬拉松跑步

相關焦點

  • 《跑者手記》之「十五戰上馬」——也許人生真的如馬拉松
    一年一度的花錢買罪受算是結束了。我早就說過,或許情懷的泛濫才是阻擋自己沒有放棄跑步的元兇。因為我過於沉迷於過去十五年跑步帶來的改變和美好的時光,就像懷念小時候那股紙堆的陳舊氣息,貪婪一抹英雄鋼筆的味道,老木板桌子上面還有圓規的劃痕。
  • 跑者的春天,你在以什麼方式想念馬拉松?
    習慣了周末奔波不同城市去跑馬,周日賽事高峰期時跑者不夠用,這個春天,馬拉松卻被按下暫停鍵,甚至在到來的夏天,跑者度過的是漫長的賽事「空窗期」。 賽事「空窗期」,對跑者來說也許是更好的自我「放空期」,接近更真實的自己,回歸原點,不彷徨,不徘徊,回歸最日常的跑步習慣。
  • 2021建發廈門馬拉松賽暨 福建省路跑產業博覽會新聞發布會
    12月11日上午10時,2021建發廈門馬拉松賽暨福建省路跑產業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在廈門康萊德酒店隆重召開。廈門市體育局局長阮敦梁、廈門市體育局副局長陳嵐、廈門廣播電視集團副總裁林洪美、廈門大學體育教學部副主任吳飛騰、廈門文廣傳媒集團副總經理郭韋宏、廈門文廣體育有限公司總經理花雲以及廈門馬拉松賽贊助商、跑者代表、媒體代表出席了本次發布會。
  • 中國跑者組團體驗日本第二大馬拉松 美津濃個性化定製引人注目
    中國跑者組團體驗日本第二大馬拉松 美津濃個性化定製引人注目 12月1日,第九屆大阪馬拉松盛大開幕。
  • 國務院發文「馬拉松暫不開展」!跑友怎麼跑步成焦點?
    最近,國務院相關文件指出:大型聚集性活動如馬拉松長跑、聚集性宗教活動、各類展覽及會展等暫不開展。此前,3月31日國家體育總局發文,暫停恢復馬拉松;4月6日,田協發文馬拉松暫不恢復……鼓勵利用網絡舉辦體育賽事,從而催生了「線上馬拉松」熱。在此提醒:請大家參加賽事的時候,一定要認準正規的、靠譜的賽事機構。
  • 火爆的馬拉松賽事陷入停滯,但相關產業並沒停止發展
    受新冠疫情影響,曾在中國火爆一時的馬拉松賽事陷入停滯。在這場疫情帶來的危機之後,馬拉松產業能儘快恢復嗎?中國田協6日在《通知》中表示,為了切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減少人員流動聚集產生的隱患,自總局通知下發之日起,馬拉松等大型活動、賽事暫不恢復。為充分保障跑者權益,各賽事組委會應充分做好賽事取消、延期等賽事信息的及時發布,並做好與跑者的溝通等工作。
  • 業餘跑者馬拉松「 破三 」難,難在哪?
    北京馬拉松2019年成績門檻,也就是中跑聯盟九星跑者,40-44歲要求是250,然後45-49歲突然降到300。其實,這說明了一個問題,45-49歲是一個人體力加速下降的階段,要想突破300,45歲之前機會更大,45歲以後,難度突然變大了,對科學系統訓練的要求更高。
  • 有福之州-2020福州馬拉松大眾跑者照片集
    今天的大眾跑者,是最後一集。 2,本文所拍攝照片,在2020福州馬拉松全程38.8公裡處。所發照片為在這個地點拍攝,地點為一個拐彎口。本篇是2020福州馬拉松選手集最後一篇。 3,我儘量拍攝了所有的選手,但拍的一般的就沒有放出來了。既然是精選,必要拍的還湊合的。其他的所有照片,請到系統裡搜索。
  • 各位跑者推薦幾個完整的馬拉松訓練計劃
    今天,就為各位跑者推薦幾個完整的馬拉松訓練計劃,包含半馬和全馬項目的初級版和中級版,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安排訓練,既能夠循序漸進地達到訓練效果,又能夠保證訓練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對於激發自己的跑步熱情也很有幫助。針對全馬和半馬比賽,為大家整理了初級和中級的不同課表,初級以安全完賽為目標,中級有一定的速度要求,適合想跑出更好成績的跑者。
  • 醫生跑者:安全第一!希望無傷痛地完成廣州馬拉松賽
    12月13日廣州馬拉松賽開鑼,2萬名參賽的選手們躍躍欲試。記者注意到選手中不乏醫生跑者,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老年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銀孟卓就是其中一位。
  • 以跑馬拉松為目的的跑者,可以如何利用跑步機訓練?
    很多馬拉松頂尖運動員,訓練最常見的三個場景也是操場跑道、公路和跑步機。跑步機可以作為路跑同時非常有效的補充針對訓練:如何利用跑步機訓練馬拉松?如果目標完成馬拉松,最好的方式是路跑+跑步機結合訓練。跑步機相比路跑有幾個優勢(下面會具體說),也確實存在更枯燥乏味的問題。
  • 跑好馬拉松,需要練什麼?|跑者|跑步|慢跑|混氧_網易訂閱
    所以,無論是專業馬拉松運動員,還是大眾馬拉松跑者,有氧耐力訓練都應該貫穿整個運動生涯。  當然,對於已有全馬經歷的跑者,為了保證有氧耐力的訓練效果,每周應保持2~3次有氧耐力訓練,每次有氧訓練距離應該保持在16公裡或以上,每間隔三周左右進行一次30公裡長距離耐力訓練。  02  混氧耐力訓練
  • 361°攜長春淨月潭森林馬拉松 促跑者展現自我
    來自32個國家和地區的近6000名參賽者在淨月潭展開激烈角逐  長春淨月潭森林馬拉松融森林越野與馬拉松長跑於一體,相較於其他城市馬拉松更為特別,被譽為「瓦薩」品牌系列賽事。全程賽道由山地坡道,森林沙土綠道和環潭公路等三種組成,累計爬坡750米。不管是參加半程或者全程馬拉松的深度跑者,還是7公裡迷你馬拉松的初級跑者,都將在此次馬拉松中有不一樣的體驗。
  • 馬拉松跑者什麼樣的年齡階段才能跑出最好的成績呢
    大家都知道,在奧運會這樣世界級的體育競技平臺,很難看到三十多歲的老將,大多參賽的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而在馬拉松賽道上卻不乏看到眾多老頭子在跑。35歲之後運動水平每十年下降10%顧名思義,35歲之前不論是職業運動員,還是業餘跑者,你都有機會達到你跑步生涯的巔峰狀態。在一項針對近三十萬名跑者的實驗中,科學家們發現在35歲之後,即使進行同樣強度的訓練,跑者們每十年的運動水平仍會下降10.5%到14.8%,看來衰老不可逆啊。
  • 我市再添一位「破3」馬拉松精英跑者
    本報訊  在11月1日舉行的無錫馬拉松賽中,來自建德的餘衛華(圖中左二)以2小時58分43秒的成績,成功刷新自己2018年在浪漫櫻花無錫馬拉松賽上創造的3小時04分的個人最好成績,成為建德屈指可數的全程馬拉松「破3」的精英跑者。
  • 你跑過馬拉松嗎,說說我第一次跑馬拉松是什麼樣的經歷
    去年的七月份,我就跑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馬拉松,是參加半馬,21多公裡。偶然看到朋友圈有人發馬拉松報名的信息,正好是我們市裡舉辦的,自己也喜歡跑步,只是沒有跑過20多公裡,沒有體驗過幾千人一起跑步的感覺,就想去體驗下。然後找了一個喜歡運動的朋友,與他結伴一起報名體驗下幾千個人一起跑步的馬拉松。
  • 普通人能不能跑馬拉松?《人間世》團隊再出手,跟拍業餘跑者備戰...
    紀錄片《走出榮耀:馬拉松》劇照為什麼要跑馬拉松?普通人到底能不能跑馬拉松?11月27日,就在今年上馬開跑前兩天,由上海電視臺紀錄片中心製作的全國首檔體驗式馬拉松紀錄片《走出榮耀:馬拉松》完整版將在東方衛視播出。五星體育、紀實人文頻道將分別於11月24日晚間起,連續三天播出三集各30分鐘的版本。
  • 吃貨跑者的最愛!十一月去臺灣打卡田中馬拉松!吃到嗨!
    而參加過2018年田中米倉馬拉松的跑友梁文則說,」 太熱情了!田中的鄉親們以把參賽跑者搶去自己家裡吃飯為榮光,我就被北鬥鎮的一戶人家搶走,說家裡的薑母鴨一流!圖片來源:哈利王美食小當家的部落格跑者梁文說,」 我平時是個嚴肅跑者,基本不吃賽道補給,但是這架勢太大了,我實在沒忍住...."
  • 2020成都馬拉松今日開跑
    在印證成都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金沙遺址博物館早已人潮湧動, 這裡是2020東風日產成都馬拉松的起點。今年的成馬以「高標準籌備大運會,高質量建設賽事名城——大運之城,大美成馬」為主題,作為國內唯一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候選賽事,吸引了1萬名來自全國各地的跑友一同起跑。參賽選手們在感受成都美麗城市風貌的同時,一起為即將到來的成都大運會預熱。
  • 大運之城 大美成馬 2020成都馬拉松今日開跑
    今日清晨,2020成都馬拉松正式鳴槍起跑。據悉,今年的成都馬拉松以「高標準籌備大運會,高質量建設賽事名城——大運之城,大美成馬」為主題,作為國內唯一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候選賽事,吸引了1萬名來自全國各地的跑友一同起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