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改編自太宰治的同名小說《人間失格》,但並沒有完全的搬抄原著,略微改動,也正是這樣的改動使得我們更認清了太宰治的溫柔,生命中有無數次的希望,最後都會在這樣或那樣的失望中走向伊甸園的毒蘋果。世間的誘惑太多,由此也引得人們墮落。
內容不過多贅述了,這裡更想討論的是電影和原著之間,原著更多的是在生活的掙扎之後選擇希望和溫柔,而電影則是更真切的讓我們感受到了這樣掙扎的刺痛感。流動的畫面更加直觀和真切的感受著主人公在這樣浮躁的世界中,如何一步步走向結局。如何成為一個徹底的邊緣人,這世間與我無關!
日日重複同樣的事,依循著與昨日無異的慣例。若能避開猛烈的歡樂,自然也不會有很大的悲傷來訪。
在太宰治的作品中大多數的主人公都是在卑微和祈求中度過人生,也擁有著同樣的怯懦和無趣,但正是這樣的人物形象,讓我們不禁聯想起生活中的某位朋友,這樣的形象出現在我們生活的角角落落,他們是平凡而普通的你我,總是為了生存而忙忙碌碌。這讓我想起了抖音上最近比較流行的一句話:世人奔忙也不過是為了那幾兩散碎銀子,也正是這幾兩散碎銀子,壓垮了世人的肩膀。
太宰治曾在《人間失格》中這樣寫道:問問蒼天,不抵抗是罪嗎?
我們無權評論過往人生,因為已經過去,更無權評論別人的人生,當我們在別人的世界裡肆無忌憚發表自己言論的時候,也請你善良。
若你也是這樣一個生活的邊緣人物,那請你去讀讀這部《人間失格》,或者去看一下這部電影,可能更具流動性的感受,更真切一些,去感受這個世間所有的善良和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