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孟非也去了雲臺山打卡,為我們介紹了雲臺山的百家巖,孝女塔、竹林七賢等景點,他們都有什麼特別之處能吸引孟非前來打卡呢?
百家巖景點
百家巖是雲臺山景區的一個景點,這裡有落差170米「北國龍湫」的天門瀑布,與疊立在懸崖邊沿上的百家巖寺塔,乃此處兩大勝景。百家巖自古為遊覽勝地,人文景觀集中。
雲臺山位於河南省焦作市,景區因山勢險峻,峰壑之間常年雲鎖霧繞而得名。
百家巖孝女塔
孝女塔位於百家巖天門瀑布南、西白澗西岸一處懸崖上,是百家巖的主要景觀建築物。始建於唐代,重修於宋代,至今已有1400年歷史。相傳唐代孝女為救其母而在此跳崖,為了紀念這位孝女,方修此塔。
塔門東向,平面呈八角形,磚木混合結構,為九級樓閣式磚塔,高26.15米。磚身每層高度自下而上均勻遞減,面闊逐漸收斂,各層簷下均為仿木鬥拱裝飾,塔剎已毀,僅存剎座。
在塔心室方形豎井形四壁上疊澀砌成八角形藻井,簷下飾磚雕斜拱,塔身上做出仰蓮花瓣等,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該塔內部結構、闌額作法、菱形鬥、五角形交互鬥、斜拱和峰稜華拱風格,鬥之耳、平、欹比例等特徵為晚於宋之實證,其下限早於元代。
孝女塔的故事
事情發生在唐代武則天垂拱初年,鄰縣獲嘉縣有一女姓張,其父張言堪因病早逝,留下母女姐弟四人,全靠其母朱四娘操勞維持家計,其姐出嫁後,她矢志不嫁,侍候母弟,待弟長大成家後再說。這年突然母臥病不起,她便到有名的百家巖寺進香為母祈禱,並許願為母病癒長壽,情願以身餵虎狼,將陽壽折給母親。
當她出寺後果見一虎立於對岸,心想是佛祖顯靈,同意自己的許諾,便向對岸走去,當她走向對岸後,虎又跳下巖去。她就又跳下崖實現了自己的諾言。
朱四娘聞知女兒盡孝而死,悲痛萬分,但病卻日愈見好。朱四娘思念女兒,傾盡家產在女兒投崖處為女兒修五級浮圖塔,後人也感其孝,就都呼為「孝女塔」。
竹林七賢
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嵇康、阮籍、劉伶、向秀、阮鹹、山濤、王戎,相與友善,在這裡隱居活動達20多年。尚存「嵇康淬劍池」和「劉伶醒酒臺」。
竹林七賢指的是三國魏正始年間(240年—249年),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鹹七人,先有七賢之稱。因常在當時的山陽縣竹林之下,喝酒、縱歌,肆意酣暢,世謂七賢,後與地名竹林合稱。
嵇康似淬劍石
巨石長約6米,寬3米,高10米,其與山巖深澗極為相配,是攀登,觀賞的佳處。
劉伶醒酒臺
劉伶--竹林七賢之一。相傳他嗜酒如命,常常大醉。常酒醉後睡臥於此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