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賢是「中國版嬉皮士?鄭和又稱「海上CEO」?這名老外的新書...

2021-01-13 金羊網

竹林七賢是「中國版嬉皮士?鄭和又稱「海上CEO」?這名老外的新書「腦洞大開」

金羊網  作者:何晶  2019-12-11

上世紀90年代,李渡來到中國後,深深為中華文化所吸引,於是決心投身中西文化交流和傳播事業。

文/金羊網記者 何晶

圖/主辦方供圖

「竹林七賢和嬉皮士有一些共同點,他們都很聰明,也非常看重文化,喜歡自由自在的生活,這種世界觀和價值觀是相通的。」12月11日下午,《趣簡中國史》《趣簡中國話》新書發布會在林肯爵士樂上海中心舉辦,該書主編、熱愛中華文化的美國人Stewart Lee Beck(中文名:李渡)向大家滔滔不絕講述他眼中「不簡單的中國」。

上世紀90年代,李渡來到中國後,深深為中華文化所吸引,於是決心投身中西文化交流和傳播事業。他的文字風趣幽默,可讀性很強,再加上個人的文化背景,非常懂怎樣地表達能讓外國讀者更容易接受。

李渡如今能說得一口流利的漢語,但他也曾有過放棄學習中文的念頭。「剛開始我給自己的壓力太大,白天上班,晚上八九點開始學中文,每天都很累,而且感覺不到自己的進步,有點不想再繼續學。但有一天,我忽然發現,我學中文過程中鬧的那些笑話,其實蠻好玩的,說出來能讓人很放鬆。換一種心情看待語言的學習,反而不覺得難了。」

比如,有一次李渡想說「送我去醫院」,結果司機把他送到了「豫園」。還有一次,他其實想說「你的熊貓很可愛」,卻說成了「你的胸毛很可愛。」

這些曾經鬧過的笑話,如今都變成了李渡寫作的素材,在《趣簡中國話》這本書中,有一個欄目名為「My favorite mistakes」(我最喜歡的錯誤),記錄的都是李渡曾經說錯的詞句。輕鬆幽默的對比,更能加深讀者的印象。 

無論是《趣簡中國話》還是《趣簡中國史》,兩本新書都有非常多東西文化的比對和映照,保準讓你在會心一笑的同時,獲得解讀兩種文化異同的新視角。

舉個例子,在中文語境下,評判一件事做得好不好,人們通常會用「不怎麼樣、普普通通、一般、馬馬虎虎、還可以、不錯、挺好、太棒了」等詞語來形容,對應到英文語境,這些詞都是什麼意思呢?在《趣簡中國話》中,一張清晰的圖表讓人一目了然。

中國歷史上的名人故事,又該怎樣講給西方讀者聽?比如鄭和下西洋的故事,「鄭和」該如何翻譯成英文?

「鄭和的『和』字在英文裡念he,連名字都很難讀清,更不要說放到日常的談話中。如果連人的名字都記不清,又怎麼記得住這個故事?於是我們想到,把名字打通,叫鄭和是『海上的CEO』,用這個詞來指代他。」孫祝旻說。

孫祝旻長期致力於中西文化交流,她和李渡,以及多年從事語言教學研究工作的盧海妍,一起參與了這兩本圖書的策劃和編寫。插畫師楊侃真給書中配了很多有趣的圖片,他還在現場展示了書中「竹林七賢和美國嬉皮士」同框的插圖。

據介紹,《趣簡中國史》和《趣簡中國話》是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中國不簡單」系列,由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近日已經面向海內外正式發行。

這一系列叢書踐行「文化走出去」戰略,立足中國故事的世界表達,提煉「中國故事」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國歷史和中國民族語言,以「趣」、「簡」為宗旨,創新中國故事的講述方式,旨在面向全世界關注中國、渴望了解中國的年輕人,更好地傳播中國聲音和中國智慧。

編輯:空明

相關焦點

  • 竹林七賢在山陽城留下的典故傳說
    山陽城嵇康竹林吹笛聚七賢魏晉時期的文學家嵇康擅長彈琴吹笛,在山陽城內的竹林中建了座竹屋,悠然自得。有一天,他正在竹林中吹笛,忽然聽到有人進了竹林,便提筆寫了句拒客詩,匆匆躲了起來。來者先是阮籍,看到「竹林深處有籬笆」,明白是句拒客詩,提筆接著寫了「籬笆難擋笛聲轉」,然後拿起竹笛使勁吹起來。引得多人循聲而來,他們是山濤、向秀、阮鹹、王戎和劉伶,接著續起詩來:笛聲換來知音笑,笑語暢懷凝筆端,筆筆述志走詩箋,箋箋錄下珠璣言,箴語共話詠篁句。嵇康無奈只好出來,看每句開頭字都是竹字頭,便又添了句:篁篁有節聚七賢。
  • 竹林七賢,魏晉風骨(嵇康篇)
    ——《酒會詩》說起「酒」,首先令人想到魏晉,竹林七賢。在魏晉之前的秦漢,人們似乎通常還是比較樸實的,也比較遵循禮法;而在魏晉之後的人們,行為舉止偶有放縱任誕的時候,便稱自己是追溯「魏晉風骨」了。而魏晉名士之中,首先令人想到的便是「竹林七賢」。《世說新語·任誕》中記載了許多竹林七賢的逸事,有些是來源於歷史的,有些也許是來源於野史,雖然看上去行為奇怪,但仔細想來,確乎是這幾位先生能做出來的事情。
  • 竹林七賢第一人,魏晉名士嵇康
    魏晉時期有七位名士被稱為「竹林七賢」,分別是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鹹等七人。在他們之中,嵇康的名氣最大,被稱為竹林七賢第一人。嵇康這個人耿直清正,不依附權貴,不妥協於暴政,後人對他的評價很高。東晉時期的詩人說,「龍性不能馴。」就是說,嵇康像一條龍,誰也無法馴服他。
  • 周末,於山林之間尋「竹林七賢」|視頻
    在周末,透過圖像和鏡頭去追尋六朝模範他們是未泯的典範對純真生命保有深深渴望……(以上文字源自視頻,有調整)在國博遇見「竹林七賢與榮啟期」隱士,樹木,題名這場景,彷如夢境讓後人念念不忘,無限嚮往這幅「竹林七賢和榮啟期模印磚畫拓片」在國博「古代中國」基本陳列中或許不算特別起眼
  • 孟非遊雲臺山,百家巖孝女塔、竹林七賢都有什麼故事
    最近看到孟非也去了雲臺山打卡,為我們介紹了雲臺山的百家巖,孝女塔、竹林七賢等景點,他們都有什麼特別之處能吸引孟非前來打卡呢?雲臺山位於河南省焦作市,景區因山勢險峻,峰壑之間常年雲鎖霧繞而得名。百家巖孝女塔孝女塔位於百家巖天門瀑布南、西白澗西岸一處懸崖上,是百家巖的主要景觀建築物。始建於唐代,重修於宋代,至今已有1400年歷史。相傳唐代孝女為救其母而在此跳崖,為了紀念這位孝女,方修此塔。
  • 乘風破浪的哥哥們,「古代男子天團」——竹林七賢:門面擔當嵇康
    竹林七賢嵇康之死曹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的一天,魏晉名士、竹林七賢之首嵇康被殺。這一年,嵇康四十歲。竹林七賢之一的山濤形容他醒時如孤松傲立、醉後似玉山傾倒。因才貌出眾,嵇康被沛王曹林看中,在25歲這一年娶了曹林的孫女長樂亭主。這位曹林不是別人,正是魏武帝曹操的第十子,嵇康就這樣成為了曹家女婿。
  • 2019年江蘇高考命題作文:「竹林七賢」雅俗共賞的人生
    竹林七賢」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這就相當於魏晉時期的「superjunior」偶像團體,在那會以「不拘小節,清靜無為,把酒暢歡」為組合特色順利出道,引領當代名士風流。這王戎呢,在這組合裡面也只能算是個小弟級別的,上面有著老大哥山濤、阮籍、嵇康、劉伶等人。那麼這王戎為什麼能和這些人玩到一起去呢?這「竹林七賢」雖說都是文人墨客吧,但又各有自己的風格特點。有的不拘禮法,我行我素;有的則是逍遙自在,不食人間煙火;有的為官仕途,偶醉風月。這七人常聚於竹林之下,把酒言歡,或是表達對當代政治黑暗的不滿,或是暢談對人生的美好追求。
  • 活動預告 | 樊樹志新書《圖文中國史》本周六將於上海古籍書店舉辦...
    樊樹志教授以深厚的學術功力,化繁難為簡約,傾心打造新書《圖文中國史》。《圖文中國史》以文字和圖片交相輝映,解讀從先秦到清代的中國歷史,是一本圖文並茂的新突破之書,是普及的提高、提高的普及。書中內容簡明而不膚淺,專精而不枯燥。本周六下午兩點,樊先生將攜新書亮相上海古籍書店,歡迎各位讀者到場參加。
  • 魏晉時期的七位名士「竹林七賢」是怎樣的一群人?
    他們就是一群以竹林為舞臺,以玄學清談為主要內容、以前衛的行為藝術為亮點的文學偶像天團。沒有偶像包袱,粉絲上到皇帝,下到黎民。喜歡開派對、磕藥(五石散)、玩行為藝術(打鐵、裸奔、大被同眠、與豬喝酒)。總之,德智體美音全面發展。
  • 鄭和七次遠航印度洋,官兵27800人,大明艦隊在海上靠什麼聯絡?
    中國踏上了了解世界的路途,世界也就此認識了一個全面的中國。南京鄭和紀念館坐落在江蘇省南京市中心原鄭和府邸花園(今鄭和公園)內的東南隅,為一組以兩層樓的展覽廳為主體、附設學術討論館與六角亭的仿明代式樣的建築群。館內《鄭和下西洋文物資料展覽》,分序廳與三個展室。展品除實物外,尚有模型、圖表、照片、文獻等170餘件,囊括目前國內已經發現的有關文物和遺蹟。
  • 電視劇《棋魂》中提到的「竹林七賢」可以怎麼記?
    據說《棋魂》這部漫畫在日本播出後,讓許多人愛上了圍棋,所以,我相信改編的《棋魂》電視劇,一定也可以喚起一部分人對於圍棋的熱愛,進而走上職業圍棋手這條道路的。在《棋魂》這部電視劇中,開始講到小時光對於褚嬴的出現十分反感,一是因為他不喜歡圍棋,二是他覺得褚嬴太囉嗦了,還有就是褚嬴一難受得哭時,他就會反胃要吐。
  • 魏晉風骨與嬉皮士
    要理解嬉皮士,就必須要理解當時美國的歷史背景。在許多人想像中,美國民眾是這樣的:所有人都被自由、民主的口號洗腦,認為美國是世界的燈塔,都覺得以人權為由幹涉他國的行為是正義的。 當然了,這類人固然是存在的。然而美國社會在大多數歷史時期中,從未缺少過對政府的批判以及對傳統的反思。在那個年代,嬉皮士就是一支反叛主流的主力軍。
  • 般若學盛行,竹林七賢隱於世,魏晉士人是如何尋找精神皈依的?
    在《世說新語》的文學篇曾經有過這樣的記載:「《莊子· 逍 遙 篇》,舊 是 難 處,諸 名 賢 所 可 鑽味,而不能拔理於郭、向之外。支道林在白馬寺中,將馮太常共語,因及《逍遙》。支卓然標新理於二家之表,立異義於眾賢之外,皆是諸名賢尋味之所不得。後遂用支理。王逸少作會稽,初至,支道林在焉。」
  • 魏晉風骨之竹林七賢群像——恣意放縱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悲涼?
    在這三百多年裡,前有建安詩歌,以曹操三父子和建安七子為代表,這時期的詩歌總體氣勢雄偉,悲歌感慨,主要是曹操的成就。曹操可不僅僅是個出色的權謀家,他可是全能型選手,作詩能力也不在話下,《短歌行》中的名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句句朗朗上口又經典。
  • 魏晉風流付竹林
    繪圖/王偉賓明仇英《竹林七賢圖》清任伯年《竹林七賢圖》▲劉伶唐孫位《竹林七賢圖》殘卷阮籍唐孫位《竹林七賢圖》殘卷嵇康淬劍池衛紹生攝>素有「天下之脊」美稱的太行山,千峰競秀,萬壑溝連,是中國北部重要的東西地理分界線。
  • 中國也有嬉皮士——中國的「2B青年」
    嬉皮士遍布世界,現在,他們亦現身於中國。隨著中國的中產階級群體日益壯大,這些人在追逐物質享受的生活中獲得樂趣與沮喪,其中有一種明顯的反主流文化正在冒頭。用中文來說,這些人被叫做文藝青年,簡稱文青,字面意思就是有文化的年輕人。
  • 博弈遊戲麻將,風靡全國,它竟是鄭和下西洋為鼓舞士氣發明的?
    麻將,起源於中國。是中國古人發明的博弈遊戲,一般在竹子、骨頭或者塑料上刻有花紋或文字,在北方有136張,而在南方則多了春夏秋冬、梅竹蘭菊,共144張,現已經風靡全國,在全國各地都有它的身影,那它是如何發明的,又是怎樣流傳至今的呢?
  • 中國「最壯觀」的竹林在四川,竹子達到400種,是臥虎藏龍取景地
    竹林,是很多中國人喜愛的一種景觀,一片竹海長滿了竹葉,又瀰漫著一種禪意,讓人的心瞬間安靜下來,很多遊客都想尋找一片竹林尋靜寂,還有很多人的心是一個隱居,夢想在一片草叢中和朋友生活,就像魏國時代竹林裡的七賢人一樣。
  • 華裔博士稱:鄭和下西洋是騙局!一學生的提問讓他啞口無言
    這位使者就是明代永樂、宣和年間進行七次下西洋海上遠航活動的鄭和,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最早的航海家和外交家。博士演講稱:鄭和下西洋是騙局!除了這段經歷,這位學生還談到很多其他地方也流傳著鄭和及其船隊的相關故事,斯裡蘭卡還有鄭和到達時在當地立的石碑,上面的語言包括漢語和本地語。最後這位學生反問道:「如果鄭和下西洋這件事是假的,難道是全世界串通好一起編造了這個謊言嗎?」
  • 海上女神石雕媽祖
    石雕媽祖又稱天上聖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媽等。這一信仰的主體據說是由真人真事演變而來的。如今,已經成為海內外沿海地區華人心目中的保護神和崇拜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