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信佛的人有幾種表現
很多沒有信仰的人,他們因為沒有信仰,所以沒有敬畏之心,我在此舉例說明兩種情況。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頭坐!
為了能過酒癮為自己找藉口
我們經常能夠聽到身邊的人這樣調侃,尤其是在朋友聚會中,畢竟來的人有的有信仰,有的沒信仰,有信仰的朋友要麼不喝,要麼少喝,但是沒有信仰的朋友,他們幾乎百無禁忌,為了盡興,就一個勁的勸酒,最經常說的那句話,就是「酒肉穿腸過,佛祖心頭坐」!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不懂節慾保生,放縱慾望,為自己放縱找藉口
燈紅酒綠之中,難免會被色迷心竅,男女關係混亂不堪,總是出入一些風月場所,甚至會想辦法,把老實人也帶進這種地方,把他們教壞,他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很多人就以為,所有不信佛的人就都這樣嗎?非也!也有很多人,雖然不信佛,但是一身正氣,在地方上也頗有善名,受到大家的尊敬愛戴!
當然大部分人,都是普通小老百姓,知足常樂,都希望生活順順噹噹的,日子過得簡單快樂,沒事了,三五一群的,八卦一下身邊的人和事。跟小媳婦說點葷段子,用黃段子逗逗大姑娘的,人生也不過是老婆孩子熱炕頭!
這上面的幾種情況是最常見的!
2、我們該如何與他們相處呢,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方法,只能因人而異了!
先說那種常常在生意場上混的人,這樣的人因為工作需要,常需在酒場和風月場上應酬,這種屬於酒肉朋友,不過這樣的人,長期混跡於酒場,總得來說在單位還算是混得比較好的,也可能社會上人脈也比較廣。很多人為了以後求人辦事方便,削尖了腦袋往這個群體中鑽,那也是著實沒有辦法了,這個群體的特殊性,使得他們沒法放下眼前的利益,也不能離開為之帶來利益的圈子,如果自己定力不夠,長期接觸這樣的群體,菩提倒轉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俗話說,學壞容易學好難,這種群體在自己沒有足夠的定力和智慧之前,最好還是儘量遠離,做到點頭之交就好,少建立交集!
而對於那些雖然不信神佛,卻做人坦蕩的人,就不要總是提鬼神的事,更不要總是提關於信仰的事,眾善奉行,諸惡莫作,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樣的人是可靠的人,要當做自己的良師益友來對待,等到機緣成熟之時,他們會自己來問關於佛法的事!
而對於普通老百姓,都是點頭之交,無非東家長西家短的那些事,能少一事莫多一事,若是有急難事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來幫助,但是對於這些人,儘量不要想著度化,只要他們不是大奸大惡之人,過好小日子就挺好!
曾經有個故事,說一個綠衣男子去拜訪孔子,孔子恰好不在,男子就問孔子的弟子,一年有幾個季節,孔子的弟子就想也沒想的說,一年四季,可是綠衣訪客卻堅持一年有三季,二人爭執不休時,孔子回來了,重新回答了這個訪客,說一年三個季節,訪客滿意的離開了,可是孔子的弟子卻迷糊了,孔子解釋道,來的人時螞蚱變得,它哪裡能熬到冬季啊,你何必與它爭執不休,拉低了自己的境界!
故事講完了,對於不信佛的人,其實我們就堅持一種態度,對於不信的人,儘量閉口不談,否則要麼起了爭執,要麼討人嫌,信佛是好事,是人宏法,非法宏人,我們儘量做好自己本分事就好,時間久了,自然會有人也受我們影響,信佛學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