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資料:
龍樹菩薩《十住毘婆沙論》:
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
二者無賴惡人,破他聖德。
三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
四者聲聞自利,障大慈悲
五者唯是自力,無他力持
戒律是佛的果,加於你的身上,所以你持。佛就是這樣子的形象,所以你持一條即是佛的境界。你不要小看戒律哦。你持不殺生(戒),不殺生這條戒不是善法。善法說我吃素了。地球人都不行殺,一念不殺,那不等於佛法。你受戒說我不行殺,是對法界眾生,十方法界這麼大,對每一個眾生不行殺,然後每一個眾生的體性上都起一個功德,聽懂了沒有?不殺生的功德。所以戒的功德是佛的果德。它跟世間的善法是不一樣的。我們過去學某一個老法師的一個思想,他告訴你說你只要做到了就好了,受不受戒沒關係。大家想想有沒有差別?做到了,怎樣?你叫世間善人。你連一念的受戒功德也沒有。聽懂了吧?做到和受戒是兩碼事。你就是做到了五戒的功德,你也不是佛的弟子。聽懂了吧?你做到了有什麼用啊,你對地球人你不行殺也只是一點兒點兒善法。你一念心受戒,法界眾生每個體性上都起一念善法。多大的功德呀,不能比的。所以這叫佛法。
還有一種在我們末法時期叫:世間相善,壞亂佛法。佛法不能一下子就壞掉了。說世間的善法就是佛法,佛法就滅掉了,一點點滅掉了。所以我們現在就處在這個光景,我們學佛的人有很多的都去學傳統文化,對不對?我們那邊有的搞傳統文化的把我們佛弟子都拉去了。對不對?佛弟子都不到寺廟了,都去搞傳統文化了。搞傳統文化了以後,不是拜佛,去了先拜孔夫子。一鞠躬二鞠躬……是不是?好好一個佛弟子搞成這個樣子了。對不對?不是說不好。體性變了。這叫「世間相善,壞亂佛法」。所以你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你是佛弟子你一定要知道這個道理啊。所以最後你就一點一點對三寶就疏遠了。
你皈依是啥意思?佛,法,僧,三寶。僧他不是說一個出家人是你的師父,所有出家人都是你的師父。不僅是你的師父,也是我的師父。不然你三皈不成啊,你是皈依佛法僧是皈依三寶的呀,所以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呀! 這叫世間相善,壞亂佛法。龍樹菩薩說有五種,末法中(有五種壞亂佛法),這是其中一種,世間相善,壞亂佛法;還有一種顛倒善惡,壞亂佛法;還有是持小乘,廢學大乘壞亂佛法;還有一個是持自力而不仗他力,壞亂佛法,五種大障! 大家可以去查一查,不是我印斌(法師法號)某人講的,佛法是這樣的。所以佛法一定要去學習。
佛的果地啊,佛號放在因心中持念,所以暗合道妙,潛通佛智。
我們修行佛法,凡夫還有一個知見。什麼知見呢?你不能把聖法放在你的身上,大家聽懂了吧? 你是凡夫,雖然你和佛無二別,但你是凡夫。你是凡夫應該怎樣?應該站在俗諦上,不是站在真諦上。理要站在真諦上,說一切法同是佛法;但事要站在俗諦上,聽懂了吧? 儒家是儒家,道家是道家,佛家是佛家,基督是基督,天主是天主,它絕定不是佛教。
你不要(片面地)看《華嚴經》,《華嚴經》上那都是菩薩,不是你!千萬不要犯這個錯誤啊。我們有的人就犯這個錯誤了,認為自己也是菩薩了,什麼天主基督都是佛法了,搞的一團霧水,所學的人也一團霧水,結果搞的什麼都不知道了,對不對? 說在凡夫上要利益凡夫,都是說差別見的,所以佛初出世說的是什麼? 降伏外道!什麼是外道,什麼是內道。說祖師後來傳揚佛法又說什麼?不要說是內外道的傳揚了,什麼是權什麼是實。所以你一定要善得利益。善得利益要知道。所以很多的道家啊,竊取了佛門的很多的言辭編了很多書,以為是佛法。《西方確指》裡說,什麼《參同契》啊,還有說是開悟的,那跟開悟八桿子打不著的,對不對?說入了邪見的學佛弟子啊,大可惜哉!我們現在呢,就處在這種狀況,大可惜哉!這叫什麼?這就叫末法。你對佛法不感興趣了,對正統的三寶不感興趣了。你為什麼看到了不如法的現象?比如我們去了一個寺廟看到了不如法(的現象),那是你惡業所感召的,(為什麼)不如法的總是三寶?你為什麼到了外道的地方去了?你連三寶的形象都看不到了!這可是個嚴重問題,這就是我們末法時期的嚴重問題。所有的惡業都是我們自己感召的,我們沒有得到善知識,沒有善知識都是惡業感召的,遇到什麼樣的善知識都是業果感召的,不能怨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