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帕之路漫長且充滿挑戰,左旋多巴的出現是帕金森病治療的第一個裡程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人類充分發揮了智慧的力量,控制了帕金森在人體的肆虐。藥物治療目前仍然是帕金森病的首選治療方案,並貫穿整個治療過程。我們一起來聊聊抗帕金森藥物的策略吧。
為什麼會得帕金森呢?
知其然必須要知其所以然。
人的腦袋裡與運動相關的部位有很多個,其中一個部位是中腦,在中腦有一個外觀上看起來顏色比較深的區域,我們稱之為黑質,黑質區域富有一種能夠分泌多巴胺的多巴胺能細胞。
帕金森病就是因為各種病因引起中腦黑質部位的多巴胺能細胞數量減少,這樣分泌的多巴胺數量也減少了。正常腦內的多巴胺和腦內的另外一種遞質--乙醯膽鹼,在數量上處於一種的平衡狀態。帕金森病人體內的多巴胺分泌數量變少,導致多巴胺與乙醯膽鹼之間的數量平衡被破壞,從而誘發帕金森的發生,這是人體也會出現靜止性震顫、肢體僵硬、行動遲緩等症狀。
這時候醫生就會告訴您,如果您得了帕金森病。
一定要記住,藥不能停!
抗帕金森藥物都有哪些呢?
(1)開源——①左旋多巴複合製劑(美多巴、息寧)
俗話說得好,缺什麼補什麼。既然腦內的多巴胺減少了,那就只能補充外源性的多巴胺類藥物。這類藥物進入人體內可以補充多巴胺,達到維持體內多巴胺和乙醯膽鹼平衡的目的。
(2)節流——②MAO-B(司來吉蘭,雷殺吉蘭)、③COMT(珂丹)
然而,體內分泌或外源補充的多巴胺會被體內的這兩酶分解掉。為了減少多巴胺的代謝,我們可以用這2種酶的抑制劑來減少體內多巴胺的分解。而MAO-B和COMT兩類酶的抑制劑通過減少多巴胺的分解來延長多巴胺的作用時間,我們稱之為「節流策略」。
(3)另闢蹊徑——④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吡貝地爾、普拉克索,羅皮尼羅,羅替戈汀)
體內的多巴胺是怎麼起作用的呢?原來多巴胺是通過刺激突觸後膜的多巴胺受體而發揮作用的。
那如果當體內多巴胺數量不夠的時候,我們是否能夠找到一種直接刺激多巴胺受體的藥物來代替多巴胺起作用呢?正所謂天無絕人之路,多巴胺通過刺激受體產生作用,沒有多巴胺我們也一樣可以通過多巴胺受體刺激突觸後膜,也可以達到控制症狀的目的。
(4)再平衡——⑤抗膽鹼能(鹽酸苯海索)
既然多巴胺減少了,乙醯膽鹼就相對多了,那麼我們就壓一壓乙醯膽鹼的作用,利用抗膽鹼能藥物使得乙醯膽鹼減少以獲得新的弱的平衡。雖是下策,卻也能再次達到二者的平衡。
(5)鞭打瘦馬——⑥金剛烷胺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這種藥物可以讓已經分泌出去的多巴胺被再次利用,在一定程度上維持遞質的平衡。
與帕共舞,享受精彩的人生,是醫生和患者共同的目標,在明確了不同藥物的機制後,應用於臨床實踐時,醫生還要遵循指南,同時兼顧個體化原則,合理進行處方。漫漫徵途中,需要的是醫患攜手,互相信任,相互交流,才能贏得抗戰先機,抵禦帕金森的侵襲。
專家介紹
沈嶽飛(博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神經退行性疾病分會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帕金森病與運動障礙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帕金森病與運動障礙性疾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老年保健協會腦保健專業委員會委員,廣西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帕金森病與運動障礙疾病學組組長,中國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湘雅)帕金森病與運動障礙疾病協同創新團隊專家,中國神經調控聯盟理事,廣西中西醫結合學會腦心同治專業委員會慢病專家組組長。
目前研究方向帕金森與運動障礙性疾病。獲廣西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一項,主持省級科研項目三項,參加國家級科研項目多項,發表論文80餘篇。
註:著作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