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晚不滿美停戰談判,韓軍精銳單幹讓志願軍千門火炮揍沒了脾氣

2020-12-15 華北歷史講堂

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和中朝(蘇)聯軍經過長達3年的戰爭,雙方損失大量的人員和物資終於將戰線維持到38°一線,美軍已經明確認識到了中朝聯軍的實力和決心。美軍如果長期深陷亞洲戰場將會對美國一直以來以歐洲為中心的全球戰略,同時美國國內反戰情緒高漲。而我志願軍經過3年血戰死傷比較嚴重,而且中朝聯軍也充分見識到現代化戰爭的殘酷,深感技術上的差距,我國建國之初百廢待興,國內需要休養生息發展經濟。鑑於雙方都沒有進一步將「敵人」趕出朝鮮半島的實力,因此雙方均願意談判。

而一向以美軍馬首是瞻的李承晚卻認為大韓民國的軍隊經過戰爭的洗禮,裝備美軍制式裝備已經不比美軍差了。李承晚為了拉住美軍繼續在朝鮮戰場打下去,擅自強行扣押朝鮮人民軍被俘人員2.7萬餘名(志願軍被俘人員50名),並大肆宣揚就算美國不打,大韓民國也會單獨繼續打下去。李承晚的這一舉動徹底激怒了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他決定推遲在停戰協議上簽字,救回被俘虜的志願軍。志願軍總指揮部決定在停戰協議籤字之前以金城以南地區的南朝鮮軍部隊為主要攻擊目標,發動一次戰役確保停戰的順利實施和條款的落實。

1953年7月13日深夜22時,在第20兵團司令楊勇的一聲令下,隸屬於中國人民志願軍炮兵部隊的1100門火炮開始發出戰爭的怒吼。1100門火炮在長達28分鐘的炮火準備中就發射1900噸炮彈,韓國精銳防守的陣地在炮彈雨的洗禮下,地面工事被摧毀30%、障礙物80%~90%被清除。隨著炮火的延伸20兵團3個突擊集團在友軍的配合下向韓國首都師和第6、第8、第3師防守的25公裡陣地的正面發起攻堅。第五次戰役以後志願軍堅定地貫徹了中央部署積小勝為大勝,從未大規模的主動出擊。志願軍這支被籠子束縛了2年後終於開始虎嘯山林了。在強大炮火支援下,步兵如同猛虎下山一樣在1小時裡便全部突破南朝鮮軍前沿陣地。

楊勇秘書84歲的王紹華回憶:把南朝鮮師部一打,敵人立馬就亂了陣腳,敵人一傢伙就潰敗了。在這次金城戰役中,李承晚成為了孤家寡人,之前囂張跋扈的一意孤行讓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做好了冷眼看他在志願軍炮火裡的表演。盟友們誰也不願意伸出把手拉他一把,在一旁作壁上觀的美第8集團軍在其戰史上是這樣描述的:令人難以置信的大量炮火在頭上呼嘯,在呼嘯聲中他們(志願軍)前僕後繼攻擊這個地區的大韓民國防線。在共軍的猛攻之下,前哨陣地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個接一個的被打垮。

志願軍出其不意的攻擊讓大韓民國精銳部隊徹底懵圈了。在韓軍防守的兩年時間裡志願軍都是小打小鬧,基本上都是一個班或者一個排的戰鬥,這次突然大規模的出擊讓韓軍高層徹底傻眼了。此次戰役就是著名的金城反擊戰,志願軍給了瘋狂叫囂的李承晚一個響亮的耳光,韓軍精銳的士氣徹底打沒了。

相關焦點

  • 抗美援朝最後一戰:千門重炮齊射,傾瀉炮彈2千噸,殲滅韓軍4個師
    而在中朝聽聞這個消息後,可謂是火冒三丈,彭非常生氣,他在志司對鄧華和韓先楚說道「必須要狠狠捶打一下李承晚,打到他心服口服,打到他回到談判桌上。」1953年6月21日,在位於檜倉郡的志願軍司令部中,彭主持召開了關於發起夏季第三次反擊,戰役目地就是敲打在三八線以南的韓軍。
  • 志願軍1100門大炮齊射,韓國王牌軍也擋不住,最終拿下金城戰役
    但人們沒想到的是,還沒有從殖民陰影下完全走出的朝鮮半島又被更難對付的兩大巨頭盯上了,那便是當時分別代表社會主義陣營的蘇聯和資本主義陣營的美國。不幸成為美蘇爭霸的犧牲品時,按照地理上的北緯38度經線,把朝鮮半島一分為二。1948年的時候,親美分子李承晚在美國的組織下被大力推選,名正言順的成了今天大韓民國的第一任總統。
  • 電影《金剛川》背後的歷史:志願軍入朝最強攻勢,打殘韓軍四個師
    李承晚的表態讓不少西方國家將領感到不滿,也讓克拉克頗感意外。顯然,你說他是表現自己獨立意志也好,或者是低估了中朝聯軍實力也好,總而言之,此時此刻,李承晚鐵了心要把戰爭進行下去。(李承晚,座中穿西服者)面對韓國人的躍躍欲試,美國人一方面試圖做通韓國高層的工作,爭取讓李承晚認同和談,另一方面則繼續與中方維持和平談判,可想而知,這一談判過程並不順利,雙方圍繞停火線劃分與戰俘交換等問題始終未能取得一致,而就在這時,李承晚竟然又單方面作出決定,把之前俘獲的朝鮮軍人強行編入到韓軍作戰部隊當中。
  • 為何韓國沒有在韓戰停戰協定上簽字?
    1953年3月後,關於韓戰停戰問題,中美朝達成基本共識。就差坐下來談判了。然而就在此時,李承晚跳了出來,狂刷自己那點可有可無的存在感。他派人向時任美國總統艾森豪轉達了自己的意思:只要中國人民志願軍不退出鴨綠江以南地區,他就不籤署任何停戰協議。
  • 南朝鮮為何沒參加《朝鮮停戰協定》的籤訂
    1952年11月25日上甘嶺戰役結束以後聯合國軍方面就已沒再組織過大規模的戰役。在這種情況下美軍開始積極呼籲恢復停戰談判,然而南朝鮮李承晚政府卻在這一關鍵時刻退出了談判。李承晚儘管是靠美國的扶持上位的,然而這次卻「頗有主見」地認為:只要將戰爭繼續打下去,那麼美國人還能不給他援助嗎?
  • 朝鮮停戰在即,李承晚對美國態度咄咄逼人,中國將領隔岸觀火
    可讓克拉克沒想到的是,志願軍代司令陳賡早有準備,在美軍可能登陸的海岸都設置了縱深10公裡的防禦地帶,連帶還送來了全軍能吃8個月的糧食和12萬3800噸的彈藥,就怕你不登陸。 在做好反登陸的同時,志願軍貫徹「零敲牛皮糖」戰略對敵軍連排陣地發起47次進攻,真可謂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勝利的天平已經徹底地傾向了中朝雙方。
  • 李承晚反對朝鮮停戰,聯合國軍總司令:讓中國教訓一下他吧
    黔驢技窮的聯合國軍無可奈何,只得坐下來和志願軍談判,應該說,這是抗美援朝的階段性勝利,本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可以順勢結束戰爭,畢竟,這場戰爭造成的傷亡實在是太嚴重了,已經遭到全世界的公然反對。然而李承晚這個戰爭販子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違,猖狂叫囂,要將戰爭進行到底,要把志願軍打回鴨綠江邊,而且不顧全世界正義組織的勸告,也不顧聯合國軍的態度,獨斷專行,我行我素,讓聯合國軍很沒面子。這種以一己之私,公然阻撓停戰的狂妄行為,頓時引起了全世界的公憤。
  • 停戰協議籤訂在即,李承晚仍叫囂攻到鴨綠江,毛主席:打疼他!
    南朝鮮為何沒有籤訂韓戰停戰協議,完全是因為一個人從中作梗,以至於連老美都差點將他拿下,此人不是別人,正是當時南朝鮮政權的總統,李承晚。雖然8月5日,李承晚在修改韓國憲法後的選舉中,以壓倒性優勢再度勝出,但是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已經做出了一項基本的決策,如果對美國實現停戰目標是必須的話,他就毫不猶豫地以武力讓李承晚下臺。就在美朝雙方的停戰談判進入關鍵節點時,李承晚又跳出來。破壞和談,他親自或通過發言人多次強硬的聲明了他的反停戰立場。
  • 打敗仗,無損志願軍的偉大,不許說出失敗,才是一種悲哀
    被俘的志願軍中其實有大量的傷員和後勤人員,戰鬥部隊已無力保住他們的安全,這正訴說著志願軍當時局面的被動。雖然經過各軍苦戰,戰局穩定了下來,並開始了停戰談判。但志願軍被動的局面並沒有改變。所以在停戰談判的時候,美國人囂張無比,提出了臭名昭著的「海空補償論」。
  • 中國抗美援朝的板門店談判軼事
    朝中方面談判代表為:首席代表是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長南日將軍:其他代表為:朝鮮人民軍前方司令部參謀長李相朝將軍,中國人民志願軍副司令員鄧華將軍,中國人民志願軍參謀長解方將軍,朝鮮人民軍第一軍團參謀長張平山將軍。此外,我方還派了富有談判經驗的李克農和喬冠華作為幕後指揮。
  • 你知道志願軍有幾任司令員,都是誰嗎
    毛澤東同意了他的請求:「你陳賡就是好戰,剛聽說跟美帝打,你就有了精神,病也好了一半。」4月25日,陳賡即以志願軍副司令員兼第三兵團司令員和政委的身份匆匆趕赴朝鮮戰場。 當時,志願軍經過5次戰役,已經進入戰略防禦階段,整個戰局在三八線附近呈現出僵持局面。經蘇聯提議,交戰雙方商定於1951年7月10日,開始舉行停戰談判。
  • 《英雄兒女》背後的英雄故事:志願軍兩個連,被韓軍當成幾千人
    在抗美援朝戰爭的第二次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佔領了開城,並一直控制著此處。1951年7月韓戰的交戰雙方開始進行停戰談判,開城被劃為中立區,雙方還一度將開城作為談判地點。 ,企圖擋住5連的攻擊,但5連此時已經突入韓軍防禦縱深,彈幕射擊沒能擋住我軍的攻勢。
  • 「四史」關鍵詞|美國為何被迫進行板門店談判?
    為什麼在志願軍入朝僅7個月後,美國就主動要求談判呢?1950年11月24日,所謂的「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親臨前線,信心滿滿地對美第九軍軍長古爾特說:「我希望我的話可以兌現,就是你們可以回家過聖誕節。」當聖誕節來臨,「聯合國軍」正在嚴寒中陷入大潰敗。美《新聞周刊》說:「這是自珍珠港事件以來美國軍事上最大的失敗」。
  • 200名韓軍認敵為友,舉著飯盒歡呼「開飯」,被志願軍一鍋全端
    師長蘇克之接令後,隨即率全師向城其裡、藹侖兩地進攻,擊潰韓軍2個連。可在接下來的戰鬥中,韓軍一個營卻死守中裡南山不退。擔任主攻的376團連續進攻了2個小時,進展甚微。如果繼續被韓軍釘死在此,必然對全殲敵8師、對整個戰局不利。急不可耐的吳瑞林抓起電話,對蘇克之下了死命令:「一個小時之內拿不下中裡南山,軍法處置!」面對上級的嚴令,蘇師長即刻命副參謀長郭寶恆趕赴一線指揮。
  • 奇襲白虎團,13人偵察小分隊榮立集體特等功,並非全都是志願軍
    為了嚴厲懲罰李承晚集團破壞朝鮮停戰的行徑,1953年7月13—27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集中6個軍的兵力、1000餘門火炮,對金城以南25公裡寬的弧形戰線實施猛烈進攻。這場戰役共打垮李承晚軍4個師,殲敵5.3萬餘人,向前推進了9.5公裡,拉直了戰線,擴大陣地面積近170平方公裡,有力地配合了停戰談判,促進了朝鮮停戰的實現。
  • 奇襲白虎團,13人偵察小分隊榮立集體特等功,並非全部都是志願軍
    為了嚴厲懲罰李承晚集團破壞朝鮮停戰的行徑,1953年7月13—27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集中6個軍的兵力、1000餘門火炮,對金城以南25公裡寬的弧形戰線實施猛烈進攻。這場戰役共打垮李承晚軍4個師,殲敵5.3萬餘人,向前推進了9.5公裡,拉直了戰線,擴大陣地面積近170平方公裡,有力地配合了停戰談判,促進了朝鮮停戰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