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峰
歷任韓國總統上任訪華必來上海,韓國人也喜歡到上海旅遊,除了地理位置相近、上海本身的獨特魅力外,也與近代日韓歷史紛爭有關。其中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成為許多韓國遊客「朝聖」的首選之地。
上海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位於黃浦區馬當路306弄4號,建於1925年。1910年,朝鮮半島淪為日本殖民地,1919年,朝鮮流亡人士在上海法租界成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擔負朝鮮半島民族獨立運動與抗日鬥爭的重要策劃、指揮職責。目前的舊址為其1926年7月至1932年4月的辦公所在地。1948年,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隨著大韓民國和朝鮮人民民主主義共和國先後建國而消失。不過其在上海舊址仍然存在,並被稱為「韓民族獨立運動的聖殿」。
1919年3月1日朝鮮半島爆發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三一」運動,同一年朝鮮獨立運動領導人先後在海參崴、上海、漢城建立臨時政府。三個臨時政府最後都同歸於上海成立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得到了孫中山領導的護法政府和法國、波蘭等少數幾個國家承認。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上海陷落後,臨時政府數次遷都,最後在一九四○年九月遷都到當時的中華民國首都重慶。
朝鮮復國運動人士在當時中國政府的幫助下,成立了「韓國光復軍」和「朝鮮義勇隊」。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太平洋戰爭爆發,韓國臨時政府十二月九日對日本宣戰。一九四二年五月十五日,中國軍事委員會決定將兩支軍隊合併為韓國光復軍,直接交由臨時政府管轄。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大韓民國臨時政府遷回國內,光復軍也於翌年回國。嚴格意義上來說大韓民國政府在1919年已經成立,不過此時朝鮮半島尚未從日本統治下獨立出來,所以此時的大韓民國政府只是一個流亡在中國的臨時政府。
隨著日本在二戰中戰敗投降,朝鮮半島獲得獨立,但隨即被美蘇兩國分區佔領,隨著冷戰大幕拉開,朝鮮半島被劃分為南北。一九四八年八月獨立後,親美派在美國的支持下,在朝鮮半島南部建立了大韓民國政府,嚴格地說,此時的大韓民國政府已經成為美國支持的傀儡政權,當年流亡在中國參加抗戰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的元老們,基本上被當權派清除了。
1919年在上海成立的韓國臨時政府無國土,無國民,無憲法,這個三無國家根本不被當時的國際社會承認為國家。韓國總統訪問中國時,如果去了上海,也一定會去這裡「朝聖」。中韓建交之後的歷任韓國總統都曾在任內訪問上海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