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韓國志士在上海投擲炸彈 炸死日派遣軍司令

2021-01-12 中國新聞網

1932年韓國志士在上海投擲炸彈 炸死日派遣軍司令
2015-05-11 14:34:32來源:青年時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唐云云

2015年05月11日 14:34 來源:青年時報 

參與互動

(

)

  時報訊 在杭州長生路55號,一座保留了上世紀初期灰磚青瓦建築風格的民居,每年至少有2萬名韓國遊客紛至沓來。1932年,幾名抱有復國熱血的韓國人在這成立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時至今日,它仍在向我們訴說著中韓共同抗日的那段歷史。

  西湖邊,永遠是杭州最為熱鬧的旅遊點,百年前,距西湖不到百米的長生路自然屬於老杭州最為繁華的地段之一。

  當記者沿著繁華的延安路穿行至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杭州舊址紀念館,發現這幢老舊建築物在城市的陣陣喧囂中顯得低調而肅穆。

  查看史書發現,1910年,日本以軍隊包圍漢城皇宮,強迫韓國皇帝李坧認可《日韓合併條約》,從此朝鮮完全被日吞併,淪為殖民地。隨後,大批抗日誌士流亡中國。

  1919年,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在上海成立,韓國獨立運動志士在中國境內、朝鮮半島、日本開展艱苦卓絕的抗日復國鬥爭。1932年4月29日,一位名叫尹奉吉的韓國志士在「韓國國父」金九的命令下,在上海虹口公園投擲炸彈,炸死日本上海派遣軍總司令白川義則大將等要員,震驚世界。

  虹口爆炸案後,日軍懸賞60萬大洋緝拿金九。辛亥革命元老、曾任浙江省政府主席的褚輔成冒著生命危險,掩護金九和其他幾位臨時政府主要成員和家屬緊急轉移到嘉興避難。也就是從那時起,為躲避日寇大肆追捕,韓國臨時政府成員輾轉來到浙江杭州、嘉興,繼續開展鬥爭。臨時政府也開始了為期3年的「杭州時期」。

  為了紀念這段歷史,杭州市政府歷時5年,撥巨資在原韓國臨時政府用作辦公處的長生路55號湖邊村修建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杭州舊址紀念館。該館在原基礎上擴大了3倍,分3個展廳。

  紀念館的副館長呂旦告訴記者,舊址最大程度還原了1932年時的原貌。兩層的紀念館內,陳列著31條大大小小的政府決議,其中就包括宣布光復鬥爭的方向、法律、籤訂條約等事項的臨時憲法。

  「不僅在這裡,學士路思鑫坊、仁和路清泰第二旅社等地方都留下了臨時政府要員活動的足跡。」呂旦說。在杭州3年,韓國臨時政府召開國務會議,發行獨立黨機關報,保存抗日力量,逐漸成長為國際反法西斯陣營中的重要一員。他們的抗日復國鬥爭得到了浙江人民的支持和幫助。

  儘管時光如梭,但略顯風蝕的紀念館外牆並沒有讓人們淡忘這段歷史。相信,這份中韓並肩抗日的國際友誼一定會永遠銘記在大家心中。

相關焦點

  • 老照片:1932年日軍司令在上海被刺殺照片,圖6棺材裡的白川義則
    侵華日軍打算在1932年4月29「天長節」在上海虹口公園舉行活動。王亞樵聯繫在滬韓國人士粉碎日軍囂張行為。王亞樵,民國時期暗殺大王、第一殺手,他對抗日有功。尹奉吉和金九,二人都是在中流亡韓人。尹奉吉得王亞樵委派,於1932年4月29日混進虹口公園日本人中,準備刺殺日軍高官。日軍在虹口公園的活動照片,檢閱臺上站的是日軍高官,日軍司令白川義則、重光葵等。
  • 暖水壺炸死日駐華最高軍官,王亞樵是如何做到的?不愧暗殺之王
    白川義則是死在中國的日本最高級別軍官,他是關東軍司令,是日本田中內閣的陸軍大臣,是日本派遣軍總司令。就死在上海,死在日本天皇慶典當日。王亞樵最敬佩的人物是文天祥,對侵略中華的外族一點都不手軟,刺殺白川義則就是他的傑作。
  • 野村吉三郎:這個日本海軍中將曾在上海虹口公園被炸瞎一隻眼睛
    野村吉三郎1932年4月29日上午,日本上海派遣軍在上海虹口公園內舉行「淞滬戰爭祝捷大會」,在臨時搭建的主席臺上,上海派遣軍司令官白川義則陸軍大將、駐中國大使重光葵和海軍第三艦隊司令官野村吉三郎海軍中將分別發表了講話
  • 一個韓國人在上海做了件大事,蔣介石感慨:中國百萬軍隊都做不到
    站在主席臺上的日本高官中,日本上海派遣軍總司令、陸軍大將白川義則,駐滬留民團行政委員長河端貞次,皆因傷重不治而亡;第九師團長植田謙吉、日本駐華公使重光葵雖逃過一死,卻也被炸斷一條腿。其餘傷者無數。祝賀臺上,血肉模糊。▲ 1945年9月2日,密蘇裡號戰列艦上,拄著拐杖的重光葵(1887-1957)代表日本政府向盟軍投降。
  • 二戰最致命的烏龍事件,美軍轟炸機炸死自己的方面軍司令
    麥克奈爾是陸軍地面部隊司令,曾協助馬歇爾掌管陸軍人事。他在1944年參觀諾曼第戰場美軍「眼鏡蛇」行動時被盟軍轟炸機誤炸而死。那天,盟軍動用了1500架重型轟炸機、380架中型轟炸機和550架戰鬥轟炸機向德軍陣地投擲了大約4000噸炸彈和燃燒彈,狂轟濫炸之下,三星中將麥克奈爾也成了「炮灰」,為了不影響士氣,戰役指揮官布萊德利為麥克奈爾舉行了秘密葬禮。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 二戰日軍六大總軍之中國派遣軍組建時所轄部隊,及投降時所轄部隊...
    【六大總軍成立時間概括】 1939年9月12日,日本陸軍部為因應中日戰爭的需要,將華中派遣軍及華北派遣軍合併為中國派遣軍,首任司令官為西尾壽造大將。 1941年11月6日,另編成「南方軍」,以利進軍南洋群島,首任司令官為寺內壽一大將。
  • 1932年5月26日,手上沾滿中國人民鮮血的日軍大將死於一場完美的...
    1931年9月18日,日寇在中國東北悍然發動侵略戰爭,揭開了長達14年對中國東北的殖民統治,在其全面佔領中國東三省後,為了消弱國際上對日本侵略行為的譴責聲音,他們又將目光瞄準上海,想通過製造新的熱點衝突以轉移國際焦點。
  • 抗戰大事記·1932年
    原標題:抗戰大事記·1932年 1月1日 東三省特區長官張景惠叛變投敵。   1月3日 日軍侵佔錦州;   △關東軍司令部下達命令,集中主要力量攻擊義勇軍。
  • 1932年蔣介石一個重要決定,成為四行倉庫八百勇士悲壯的根源
    這也是列強對日本進攻上海的反應要遠比日本侵佔東北的反應大得多的原因,這些列強把控的國聯在1932年2月26日發出呼籲,譴責日本的侵略行徑,讓日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由此可見上海的政治影響力。③從軍事上看,作為長江的入海口,上海是長江進入中國內的關鍵門戶,如果上海一旦失守,那麼長江區域必將門戶大開,國民黨的首都南京也將不保。
  • 歷史趣聞:二戰歐洲戰場被自家飛機炸飛的美軍上將
    1944年7月25日,美國第1集團軍群司令布雷德利發起「眼鏡蛇行動」,目的是突破德軍的前沿防線,佔領法國諾曼第大區沿岸的港口。為此,他邀請自己的校友麥克奈爾作為「特邀嘉賓」 ,前去觀戰助威。當天,以美軍為首的盟軍動用了1500餘架重型轟炸機、380餘架中型轟炸機和550餘架戰鬥轟炸機,撲向德軍在諾曼第縱深的陣地,投擲了約4000多噸炸彈和燃燒彈,在這場精心策劃的大轟炸中,斯帕茲被忽略的預言一語成真,多架B-24轟炸機果然偏離了目標區,炸彈扔到躲在戰壕中觀戰的麥克奈爾將軍頭上。
  • 1930-1932,諜戰精英左爾格的上海潛伏
    據悉,9月15日-16日,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中國現代人物專業研究委員會將主辦「左爾格與上海情報戰國際學術研討會」,這是中國第一次舉行左爾格情報史的會議,將有來自中國、俄羅斯、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地的學者及左爾格後人共60人參與此會。左爾格來到上海1929年春夏之交,一度撤銷的共產國際遠東局從海參崴移至上海,負責與中國及遠東各國共產黨組織的聯絡。
  • 紅25軍與紅四方面軍是何關係,為何紅25軍出了兩個開國大將?
    1931年序列: 紅25軍(軍長:曠繼勳,政委:王平章),73師(師長:王樹聲,政委:張廣才),74師(師長:徐海東,政委:戴季英),75師(師長:周希遠、政委:高敬亭) 1932年7月,國軍對鄂豫皖蘇區發起圍剿,紅四方面軍主力(紅4軍全部及紅25軍的73師)進行轉移,紅25軍取消番號,紅74
  • 1932年1月28日:「一·二八」事變爆發
    1932年1月28日,日軍開始進犯上海,史稱「一·二八」事變爆發。新華社發  1932年1月28日,日軍開始進犯上海,史稱 「一·二八」事變爆發。駐守上海的十九路軍軍長蔡廷鍇、總指揮蔣光鼐率部3個師奮起抵抗,開始淞滬抗戰。淞滬抗戰堅持了1個多月,使日本侵略軍遭到沉重打擊,死傷萬餘人,多次更換司令。  1936年1月28日,東北抗日聯軍成立,楊靖宇、周保中、李兆麟分任三路軍總司令。  1950年1月28日,中國戲曲學院(原中國戲曲學校)在北京成立,田漢任第一任校長。
  • 1946年,此人就率一個軍起義,為何第二年陳老總親自下令槍決?
    此人便是國軍中將赫鵬舉,1927年擔任國民軍炮兵團長、軍參謀長及豫鄂皖三省「剿共」總部參議。當時我黨成立不久,還沒有建立穩固的根基,但赫鵬舉當時就開始殘殺我黨革命志士,實在讓人深惡痛絕。抗戰爆發後,他被任命為第二十七軍參謀長。1941年,國軍在一系列對日作戰中節節敗退,郝鵬舉為了自己的前途,乾脆轉投汪精衛偽政府,成為了一名漢奸,成為日軍的走狗。
  • 鮫島具重:「一.二八事變」日本海軍陸戰隊侵略上海的急先鋒
    鮫島具重1909年畢業於江田島海軍兵學校第37期,由於具有男爵封號,因此他剛走出校門,就被遴選為皇室東伏見宮依仁親王的侍從武官,東伏見宮依仁親王曾任橫須賀鎮守府司令長官和第二艦隊司令長官,1918年晉升海軍大將,1922年6月27日病逝後,鮫島具重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遂考入海軍大學校第19期,1923年12月畢業後被授予海軍少佐軍銜。
  • 二戰的時候,韓國在幹什麼?
    甲午戰爭之後,戰敗的清政府喪失了對朝鮮王國的控制,兩班貴族中的親日派和親俄派輪流執掌朝政,推動朝鮮國王李熙於1897年稱帝,將國號改為大韓帝國。韓國成立了,但新生的韓國只存在了不到13年的時間就完蛋了。
  • 蘇聯版的「格拉摩根伯爵」,西部邊防封疆大吏—白俄羅斯軍區司令
    他曾經在莫斯科大學任教,一戰爆發後被徵召入伍並被授予大尉軍銜,此後伊萬在1915年參加了託洛茨基的地下學習班成為了一名蘇軍戰士。當俄國內戰爆發以後他在白羅斯領導了對抗波蘭幹涉軍的軍事行動,因此他被視為第一任白羅斯軍區的最佳人員。
  • 大批印軍感染新冠住院,印軍司令滿面愁容,邊境對峙已撐不下去
    截至2021年1月6日,印度的新冠肺炎確診數字已經超過1037萬人,並且在英國首次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也已經在印度本土擴散,這使得印度的疫情控制難度陡增,由於疫情形勢十分嚴峻,印度總理莫迪緊急批准了未經過嚴格測試的國產疫苗接種,但是這似乎已經為時太晚。
  • 不瞞你說:抗美援朝時期參加「聯合國軍」國家一覽!
    我們以金陽明編寫的韓國戰史為資料來源的話,那麼「聯合國軍」的實力,是1953年7月31日為止,還在韓國部署兵力為,美軍302483人,英國14198人,澳大利亞2282人,加拿大6146人,紐西蘭1389人,印度70人。 並心甘情願地低頭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