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咖啡」不敵星巴克,時代到底會淘汰什麼,而願意保留什麼?

2020-12-14 大拇指聊商業

「漫咖啡」這個品牌大約在五年前,是當時國內最火的咖啡新勢力,那個時候全國各地的漫咖啡,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尤其是在一線城市,漫咖啡就是文藝青年們和漂亮小姐姐們最愛打卡的地方。

而現在很難再聽到漫咖啡的消息了。有數據顯示漫咖啡在北京的門店已經關閉了三分之二,這令人不禁思考,時代到底會淘汰什麼,而願意保留什麼?

事實上不止在咖啡行業,包括在其他行業,還是「標準化」更容易被保留。標準的餐食,標準的服務,標準的裝修,星巴克就是身邊很典型的例子。不同於海底撈,在星巴克,員工就相當於「機器」一樣的存在,他們不會給你多餘的東西,哪怕是一塊墊子;產品來自中間廚房的半成品配送,只需按照標準的步驟簡單加工,做出來的都是標準的口味。比如,咖啡,只需要簡單的調配就可以了,比如,雞肉卷,配送到店就是標準化的東西,加熱即可,也絕不會出現像炒飯這樣的東西。

這個全球最大的咖啡連鎖在中國的門店總數已達到了4706家,疫情都不能阻止其在中國的快速擴張,僅第三季度,星巴克中國就新開了近260家門店,開店速度創紀錄。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攻佔這個世界越來越多的是這種標準化的東西。而絕不是因為熱愛,呈現給大家的東西,那可以是一家很精緻的小店,但是如果想要進行標準化的迭代,就是很難得一件事了。

標準化的另一面自然就是「非標準化」了。在14、15年的時候,杭州的「火星工廠」經營的非常火爆。「火星工廠」是年輕人的樂園,裡面有桌遊、遊戲機、麻將、主機遊戲、撞球等,都是年輕人喜愛的娛樂方式,而且還有餐飲提供,可謂吃喝玩樂一應俱全。

儘管這家「火星工廠」確實呈現了一番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最終很多投資人還是放棄了投資,理由是「火星工廠」最核心的能力其實是其中組織者的個人社交能力,比如你想獲得一批可以復購的用戶,那麼組織者不單單是要做好店內的服務,更要做好店外的營銷,說直白點就是要跟用戶搞好關係,形成一定的情感紐帶,而組織者的社交能力並不能標準化。即使你找到這樣的組織者,那麼這個組織者的競爭力和影響力其實是高於店鋪本身的,那他為什麼不自己開一個呢?而一旦招不到理想的「組織者」,場地的經營又將是另外一番景象,在這可以類比於「理髮行業」。

這其實挺矛盾的,就是我們都希望去享受那些「個性化」的東西,但恰恰又是我們的日常選擇讓「標準化」更具生命力。終究,用戶完成一筆交易時,付出的不止有金錢成本,還有選擇成本,而這,常常被忽略。

所以呀,不要光聽消費者怎麼說,請注意看他們怎麼做。

相關焦點

  • 【商學課】 去星巴克和漫咖啡的都是什麼人
    星巴克和漫咖啡已經快要佔領我們的大街小巷了,但是如果你注意觀察就會發現,兩家咖啡館裡的人群大不一樣。星巴克常常是開在寫字樓和商業中心,主要針對那些「來如影、去如風」的商務人士。但是漫咖啡則不同,它更願意打造一個「我想靜靜,但是別問靜靜是誰」的地方。通常一杯咖啡、一臺電腦、一本好書,一下午的時間就過去了。
  • 漫咖啡經營模式
    據辛子相透露,每間門店前期投入約200萬。不過其回本速度也很驚人。「36家店,一半1年內回收了所有成本,而另外的店則是兩年內。」辛子相透露。在這種盈利能力背後,除了獨特環境,漫咖啡選擇了一些有別於競爭對手的策略。在星巴克、太平洋等門店,咖啡是主角。但漫咖啡,其咖啡價格雖然和星巴克旗鼓相當,但一份三明治能賣35元,一份巧克力鬆餅能賣38元,這無疑可以拉高客單價。
  • 星巴克的咖啡到底貴不貴
    如果你的答案是一小時,一杯星巴克大約 40 塊,你一天的收入應該是 320 塊,月薪 7040 塊。這是稅後,折算成稅前月薪大約是 9000 塊。以上不考慮加班、獎金以及兼職。於我而言,一小時的代價,我不接受。原因很簡單,除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喝法,我一般喝一杯咖啡絕對不會超過 20 分鐘。工作一小時,換取 20 分鐘喝咖啡的時光,我不幹,我寧願閒一個小時刷知乎。
  • 漫咖啡,走下神壇
    一業內人士告訴我,漫咖啡市場表現早有下探的跡象:在北京已有大概2/3的門店關閉,北京的首家門店也在閉店之列,但南京、重慶、長沙也還有一些店生意還不錯。據了解,漫咖啡選址並非核心位置,房租不算太高,但在講求平效的年代,面積大帶來的經營壓力難以避免,加之精品咖啡館、新茶飲的夾擊,也會分流一部分市場。
  • 從新晉咖啡品牌中我們看到了什麼?
    這並未必見得,具體從行業觀察就可見咖啡品類下確實是有不同的呈現及不同的經營路子,如果前端不同,後端也大多會不一樣,這就引發了一個切實的問題:咖啡品牌/門店發展的不同與差異化的緣由到底是什麼?具體而言,星巴克咖啡教父的意義在於它成功將咖啡融入了白領文化,瑞幸咖啡教父的意義在於它讓不喝咖啡的年輕人也願意主動消費咖啡,但行業的人基本明白,如果不是星巴克在前,也基本沒有瑞幸的當下。在筷玩思維(www.kwthink.cn)看來,瑞幸的存在價值其實更多在於咖啡品類的平民化及網紅化。
  • 除了做咖啡和做咖啡館的選擇,掘金咖啡還有什麼新路?
    要論及咖啡的平民化,其也不過才有數百年的沉澱,且當下的咖啡呈現嚴格來說也就是當代的文化。問題是:咖啡品類真的無傳統和新式之分嗎?這並未必見得,具體從行業觀察就可見咖啡品類下確實是有不同的呈現及不同的經營路子,如果前端不同,後端也大多會不一樣,這就引發了一個切實的問題:咖啡品牌/門店發展的不同與差異化的緣由到底是什麼?
  • 星巴克的小杯到底是個什麼杯?
    星巴克咖啡師總是被中杯和小杯困擾。為什麼星巴克咖啡師不按正常語法標識杯型?就像紐約第一家星巴克開業時,消費者面對拿鐵的一臉懵逼。當時《紐約時報》還專門介紹了什麼是拿鐵,以及它的正確讀音。grande,venti這些名詞也同樣需要很長時間適應。
  • 「漫咖啡最大的對手是自己」:辛子相憑什麼敢這樣吹牛逼?
    漫咖啡的開店面積一般是在500平方米到800平方米之間,如果我們選擇這樣的黃金地段,那麼每天光是租金的成本就會達到1.5萬元至2.4萬元。」辛子相分析稱。  以漫咖啡工體店為例,其總面積達到1000平方米。由於避開了商超所在的黃金地段,漫咖啡工體店的租金價格僅為每天6元每平方米。「如今,工體店是漫咖啡盈利最好的店,單日營業額可以達到5萬元。」
  • 除了做咖啡和做咖啡館的選擇,從新晉咖啡品牌中我們看到了什麼?
    這並未必見得,具體從行業觀察就可見咖啡品類下確實是有不同的呈現及不同的經營路子,如果前端不同,後端也大多會不一樣,這就引發了一個切實的問題:咖啡品牌/門店發展的不同與差異化的緣由到底是什麼?從星巴克的「快」到漫咖啡的「慢」,為何說瑞幸打破了咖啡品類的空間傳統?
  • 與星巴克搶生意,漫咖啡、COSTA都棄權了,網際網路咖啡能成功嗎?
    但一直以來,無論英系的「COSTA」、韓系的「漫咖啡」還是本土系的「上島咖啡」、「太平洋」,各路諸侯烽火連天之下,星巴克的霸主地位始終不可撼動。 直到2018年,中國咖啡市場突然冒出一個現象級的本土品牌——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4個月時間,將日銷量做到20萬杯。
  • 咖啡店到處都是,星巴克到底在貴什麼?
    而這可以解釋,星巴克咖啡在貴什麼!不論在紐約、東京、安特衛普,還是布拉格,只要你住在全世界的各大城市裡,在大眾交通工具上通勤都是生活中司空見慣的經驗。他們通常不喜歡繞道而行,不過,有個平靜而豐饒之地,倒是可以吸引他們暫停兩分鐘。在這個綠洲裡,有帥哥美眉笑臉迎客,身上還別個名牌好讓客人知道自己的名字。沒錯,這裡就是星巴克咖啡店,位於地鐵乘客必經的「國際廣場購物中心」出口。這可不是法拉古特西站特有的現象:從附近的法拉古特北站出來,你會經過的第一家店,也是星巴克。
  • 星巴克到底賣的是什麼,為什麼會創業成功
    星巴克在咖啡界裡屬於什麼地位?最近一檔《非你莫屬》的節目裡被一位小夥子一針見血的解讀了星巴克屬於什麼檔次的咖啡!當主持人問他:「你覺得星巴克在咖啡界裡屬於什麼檔次的咖啡」?這位小夥兒直言不諱的說:「星巴克是一家非常有名的企業,但是星巴克所做的是商業咖啡。
  • 星巴克萬聖節隱藏品 檔期都變星巴克會變麼?
    什麼都擋不了吃貨一顆嚮往美食的心! 香港一家商場內,老伯很淡定的看報和享用咖啡 這張照片巨大的星巴克logo,簡直可以用來做星巴克的宣傳廣告噠,嗯...再ps一下會不會更好
  • 茶園新區「漫咖啡」,比星巴克更值得一去的咖啡廳,華夫餅一絕!
    整體氛圍比星巴克好,飲品種類齊全,希望可以增加小蛋糕等甜點,是個俗人咖啡質量好壞喝不太出來,但是為了安靜地去坐坐,是這附近的一個好選擇。悅地的漫咖啡在一樓,挺大的一個店。漫咖啡所有的店都是一種風格,空間較高、很開闊,座位雙人、四人、多人座都有,店裡用綠植書架分區,互不打擾,很nice!
  • 星巴克杯上的鬼畫符到底是什麼啊!
    回想一下自己在星巴克點咖啡的時候,綠圍裙的店員總會一邊假笑一邊在你杯子上塗塗畫畫,潦草至極。(行業小秘密:每個醫生在上班前都會在星巴克兼職練習鬼畫符哦~)(假的!)他們到底在寫些什麼啊?如果你自己留心了,你會看到杯子上有一數列的單詞,底下還有一個小框框。而實習醫生(滾啊!)店員在杯子上的鬼畫符,其實是在告訴咖啡師:「這個小事逼又有一大堆的要求哎~」……啊不,是在告訴咖啡師這位顧客要的是美式還是拿鐵,加糖還是加冰。
  • 星巴克新出的馥芮白,是個什麼咖啡?
    如果你這幾天走進星巴克,想要點一杯自己熟悉的拿鐵或摩卡,很可能遇到店員推薦你嘗試新品:馥芮白。
  • 漫咖啡的真正秘密:對中國人深入骨髓的觀察
    "您最近正在忙什麼?"面對記者的第一個,圓框眼鏡背後的辛子相目光敏銳,他直切主題回答:"我在忙著開店,忙著開漫咖啡!" 辛子相在中國經營著愛江山、漫咖啡、創作餐廳三大餐飲品牌,漫咖啡無疑已經從三大產業中脫穎而出,到達了"爆發"狀態。
  • 我們日常去類似星巴克的咖啡館點的咖啡到底是什麼?
    星巴克目前世界上擁有最多連鎖店的品牌,在我國也是數量最多的咖啡館連鎖品牌,擁有大量的粉絲。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星巴克是許多人的咖啡啟蒙地,今天為大家來介紹一下星巴克菜單上的咖啡到底都是什麼?首先我們要知道的一點是,星巴克售賣的一系列咖啡都屬於意式咖啡,所謂意式咖啡就是使用意式咖啡機在高壓下最萃取出的濃縮咖啡,然後再以濃縮咖啡作為基底加入其他各種不同輔料而做成的一系列咖啡。
  • 走下神壇的漫咖啡:關店逾六成,像個舊貨站
    據了解,漫咖啡選址並非核心位置,房租不算太高,但在講求平效的年代,面積大帶來的經營壓力難以避免,加之精品咖啡館、新茶飲的夾擊,也會分流一部分市場。記憶中的漫咖啡,已經走下神壇。其背後,是咖啡時代的更替。仔細梳理一下,國內的咖啡館已經歷的發展階段。
  • 星巴克的馥芮白 到底是什麼?
    Flat white到底是什麼?那麼,到底什麼才是Flat White咖啡?卡布奇諾是用一劑濃縮咖啡、搭配一層厚厚的奶泡組合而成,強調牛奶咖啡和豐富奶泡結合所帶來的輕盈口感,講究咖啡和牛奶、奶泡之間的均衡感,一般奶泡大約是牛奶的0.5倍。卡布奇諾通常會較小杯、咖啡口感較濃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