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之書》:一本中國人的生活簡史

2020-12-23 騰訊網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834年前,南宋詩人陸遊寫下了這首《臨安春雨初霽》,感慨「世味」之「薄」。

800多年後的今天,我們也在感嘆「傳統節日味」之「淡」。

今天推薦餘世存的《節日之書》,第十五屆「文津圖書獎」獲獎圖書。這是目前國內第一本關於中國傳統節日的知識讀本。

通過大量的歷史故事、風俗禮節,為幫助我們溫習每一個節日從行動到儀式,從儀式到情感,體察中國傳統文化生成的規律,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傳統節日和傳統文化。

作者在《節日之書》的序中寫道:我們認為一年的起點是必然的,天經地義的;但事實上的時間起點更多的是偶然的,人為安排的。

《節日之書》對15個節令依次講述,從春節、元宵,到春分、社日、寒食,再到清明、端午,慢慢就到夏至、七夕,當中元節與中秋兩個關鍵節日一過完,重陽、臘八應節而至,最後年關、過年。

其中加入了不少詩詞歌斌,引經據典的同時增加了《節日之書》的內涵,讓傳統的中國節日更獨具「中國味」。

就像食元宵是年勞作前的歡聚,春分讓萬物情慾萌動;寒食與清明節的哀思,無論是從尊崇還是感恩,都在增加著我們對生死的意義;插柳條、食青團,本真的生活當中需要我們細心與之對話,慢慢地,我們浮燥的心也能平靜下來;關於中元節,我們面對生死,為生命留下了一方餘地。

傳統節日在中國人的生活中佔據著重要位置,是中國人的人情紐帶,愛情和親情,生離和死別,不同的節日中包含著不同的生活情緒。但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傳統節日的文化味淡了,因此找回我們的傳統節日,重新認識傳統節日,這是非常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事。

《節日之書》有個副標題「餘世存說中國傳統節日」,整部書就像是一本中國人的生活簡史。書中從歷史故事、思想傳承、風俗禮節、生活方式等方面,將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精髓進行全方位講述,以學者的思想高度和文化深度將中國傳統節日進行完美解讀,並配以著名畫家老樹畫畫專門繪製節日插圖,精心呈現中國傳統節日之美,既好看耐看,又可學到安頓身心的日用之道。(文/秀彥)

相關焦點

  • 經典推薦之《未來簡史》:一本既有深度又「溫柔」的書
    《未來簡史》NO.1作者介紹這本探討人類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書的作者是尤瓦爾·赫拉利,一個睿智的歷史學家。說他睿智,是因為他本是歷史學家,可是在他的書裡看見的從來不止歷史,還有關於未來的思考。有人類何去何從的終極問題。
  • 13本簡史,讀懂我們生活其中的萬象世界
    從山川草木到人文造物從文化思想到社會生活萬物都有自我的歷史閱讀簡史是了解一個對象的極佳途徑,分享13本簡史好書,了解我們生活其中的萬象世界。1.原來,人類與這些栽培植物之間的關係,並不僅僅體現於農業生產中的雜交育種工作,而是與古代先民的生活、世界各地的習俗、宗教傳說故事以及近代以來的殖民地擴張和全球經濟發展都息息相關。7.
  • 《萬物簡史》:一本看完後心無恐懼的書
    按理說,一本這樣薄的書無法承擔如此艱巨的使命,但妙就妙在,當你看完全書後,你真的會產生一種作者在為萬物寫史的錯覺。這本書出版並暢銷後,作者收到了一位讀者寫來的一封信,信中那位讀者說看完這本書後,他不再懼怕死亡。作者覺得這是一本書能獲得的最大的褒獎。
  • 《咖啡簡史》:不緊不慢的咖啡時光裡,應該讀些什麼?
    所有名為XX簡史的書,總是能博得我的好感,感覺自己會從,認知,邏輯,思維方式,三觀都發生改變。然而不是所有的簡史,都一定要傳遞硬核知識,密集輸出,讀者也要滿懷求知若渴的心情,慎重地打開,認真品讀。它也可以如散文隨筆般自由靈動,如好友訴說般親切自然,生動地將細小知識點融入真情實感的日常感受,又有所得,又流暢舒適的閱讀體驗——《咖啡簡史》這是一本融合了咖啡歷史、咖啡文化、咖啡製作與品鑑技巧的咖啡學百科全書。
  • 贈書與推薦|《猶太人三千年簡史》
    終於,我們等來了這本暢銷海外20多年的"小書"《猶太人三千年簡史》中文版看過的人都說這是一本非常適合了解猶太人歷史的入門讀物書中,謝德林教授將一個在多元文化生存環境中卓然自立的民族事跡娓娓道來。為了幫助讀者消化吸收、把握重點和拓展閱讀,他還特地為每章配上大事年表、地圖和知識要點欄。
  • 討厭的書籍腰封極簡史
    著名的圖書推手井狩春男將腰封比喻為書的嘴巴並把"如何製作吊人胃口的書腰"列為書的行銷要件之一就是讀客公司打造的一本暢銷小說其封面和腰封設計都帶有鮮明的讀客特色在該書腰封上最為突出的是"現象級全球暢銷書""30國讀者含淚推薦"
  • 世界讀書日,《人類簡史》推薦——講述人類從動物變成上帝的書
    很多看書的人也是抱著強烈的功利心,看那些適用於職場類型的書。然而,真正有內涵有價值的書,看的人是越來越少。現在,受疫情影響,很多人都閒著沒事,正好今天又是世界讀書日,我們真的應該停下來看看書,嘗試著淨化自己的人格,升華自己的靈魂。或許有人會很茫然不知該看什麼書,那麼筆者就給大家推薦一本書——《人類簡史》。
  • 選一本霍金的書來讀吧,這才是向他致敬的最好方式!
    (圖片來自《我的簡史》)霍金的一生,不是寥寥幾句可以說清的,這位「宇宙之王」在《我的簡史》中最後一章,關於他一生如此寫道:當我21歲患上ALS病時,我覺得這太不公平了。這為何會發生在我身上?那時,我認為我的生命完了,而且我將永遠不能實現我自認為擁有的潛力。
  • 薦書| 畫給孩子的歷史地圖繪本《地圖上的全景中國/世界簡史》來啦!
    薦書 | 畫給孩子的歷史地圖繪本《地圖上的全景中國/世界簡史》來啦!全景圖展現歷史的橫截面,細化到超大全景構圖的人文生活場景,讓孩子們了解人文風俗、城市變遷等歷史細節。時間線和科技文化篇,梳理了清晰的歷史脈絡,並且詳細地介紹了人文科技。
  • anone,就像是打開了一本喪氣之書
    看anone,就像是打開了一本喪氣之書。和四重奏的喪還不同,這種喪是一種由表及裡,貫徹全片的喪。友情是可以為了假幣背叛的,回憶都會因為痛苦而扭曲,這種喪是努力工作得不到應有的升職所以一把火燒了倉庫飽受牢獄之災,這種喪是明明順應潮流加了加盟店結果生意依然被搶祖傳的一塊地也被奪走。
  • 《米格爾街》這本書於我而言,是一本啟迪之書
    這本書於我而言,是一本啟迪之書。埋葬了多少童年的記憶被挖掘,很多的人物惚兮恍兮。奈保爾停止在那個時刻。人類的童年,有一種同一性,也有一種複雜性。這本書如此的親切,又如此的繾綣,如此的沉重,又如此的迷離!
  •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本改變人一生的書
    有個外國人因精神病發被進行了三次電擊治療後,又被扔進了監獄體驗生活,出獄後找不到生命的意義,於是在1986年,踏上了去往聖城聖地亞歌朝聖,就跟我們中國人去西藏朝聖一樣,在西藏高原,由於缺氧,人會有一種窒息的快感,思維變慢,感覺好像整個精神都升華了一樣。
  • 這是一部關乎你每天生活的解答之書 | 新書搶鮮讀
    Kindle電子書「搶鮮讀」專欄集結數十家出版品牌電子書與紙質書同步上線亞馬遜官網每周五更新一手書訊 · 讀在前沿2012年7月27日。清早。我和家人借宿在一間閣樓裡。我凝視著閣樓的木板。這是一部關乎你每天生活的未來簡史,一部涵蓋了食物、能源、經濟、社會、教育五大領域的解答之書。
  • 美味生活不可缺一本「好吃」的書!
    扶霞研究中國烹飪及中國飲食文化逾二十年,她的美食著作曾榮獲多項大獎,其中包括四次有「飲食世界奧斯卡」之稱的詹姆斯•比爾德烹飪寫作大獎(The James Beard Awards)。這些食物有哪些不同凡響之處,如何品嘗才最美味?它們的生產者和經銷者又有著怎樣的堅守與熱忱?《末日美食》將在對這些問題的刨根問底中,帶領你踏上品味美食的進階之路。
  • 教輔書評測系列17-《一本塗書》大型使用攻略
    《一本塗書》的封面設計採用了明亮的顏色,看起來很青春的感覺。封面也不複雜,適合小清新們。書的文案要吐槽一下:敬不甘平凡的我們。一看到這句,我立馬接了下句: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顆紅星。《一本塗書》的封面文案和紅星二鍋頭的廣告語撞車了,不知是紅星的老闆喜歡看書,還是《一本塗書》的老闆喜歡喝酒。
  • 四本書,讀懂中國人的生活美學
    希望從這四本書裡,你可以品味生活之美,體會人生百味,感受生命中的深情,進而把每一個當下過得充實且有趣。書讀得越多,越能明白簡單純粹的可貴,越懂得珍惜那種慢下來的生活。那種一簞食一豆羹都充滿煙火氣的日常,那種當愛成為一種習慣的愛情,那種雲淡風輕、安定自在的神態……或許你對生活所有美好的期待,都能從這四本書裡找到答案。對於世間男女而言,人多是平平凡凡的,日子多是平淡如水的。
  • 《道德經》是中國人的生命之書,可惜90%的人都理解錯了
    CCTV《百家講壇》特邀嘉賓,知名中醫專家羅大倫博士告訴我們:「那些生活如魚得水之人,正是因為看透了生命的本質、遵循了道的法則,才使得自己的人生更加從容,更有成就。」 《道德經說什麼》  正是一本貫穿中國文化,集醫學、道學、佛學、心理學為一體,讓生活不再處處碰壁的生命學寶典。可以說,無論是什麼年齡、什麼職業的人,看完這本書都能從中找到人生正能量。
  • 《萬物簡史》作者推出新作《人體簡史》
    世界科普名家17年磨一劍從「萬物大宇宙」回歸「人體小宇宙」近期,一本關於人體知識的科普書正風靡歐美各國,那就是享譽全世界的非虛構作家比爾·布萊森的新書——《人體簡史》。這本書是英國科普作家比爾·布萊森在其經典暢銷代表作《萬物簡史》出版17年後,首度推出的科普巨著,可謂「十七年磨一劍」。《人體簡史》出爐半年就已經被翻譯成10餘種語言,在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版。中文版獨家授權經過了激烈的競爭,最終花落讀客文化,將於7月11日在國內出版面市。
  • 白酒文化簡史
    中國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國,是酒的故鄉,黃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類之一,約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時代,中國人獨創酒麴複式發酵法,開始大量釀製黃酒。約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國人發明了蒸餾法,從此,白酒成為中國人飲用的主要酒類。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長河中,酒和酒類文化一直佔據著重要地位。酒是一種特殊的食品,是屬於物質的,但又同時融於人們的精神生活之中。
  • 一本被千萬家長推薦的成長和力量之書
    有人說中國人的幸福感來源於比較。父母比兒女。兒女拼爹媽。有錢的比自己的奢侈。沒錢的比自己有多少人脈。年輕的比歲數,年老的比閱歷。